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

更何況四季分明,夏季短處,冬季冰天雪地的東北,與四季炎熱沒有寒暑的東南亞相比,氣候上的差別幾乎是天差地別的。兩地的氣候差別實在太大了,大到幾乎可以說對部隊戰鬥力帶來的影響是致命的。

適應了熱帶作戰的部隊只要冬裝保證,到溫帶作戰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讓一支已經習慣了在北溫帶,甚至是半寒帶作戰的部隊,去沒有四季,只有雨季與旱季之分的熱帶地區作戰。不提前進入適應性的訓練,根本就無法進行作戰。

倒不是說熱帶地區生活的人,相對於北方人來說對氣候上的適應性更強。而是習慣了北方乾燥涼爽氣候的人,在熱帶地區會顯得並不適應。抗聯不是此時以雲南、湖南、四川這些亞熱帶地區徵兵爲主,幾乎沒有多少北方人的國民政府軍隊。

抗聯部隊整體結構,還是主要以北方人爲主。對待那裡的氣候,幾乎是很難在短時間適應的。後世解放大軍南下的時候,被疾病帶來的困擾以及損失,遠比戰場上受到的傷亡多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在四季尚屬分明的亞熱帶尚且如此,更何況去更加炎熱和不適應的熱帶地區作戰。

日軍出兵東南亞,有氣候相近的海南島、法屬安南可以做適應性訓練。但是抗聯卻沒有這個條件,去到雲南進行適應性訓練。重慶方面也許會要求延安方面出兵,但是絕對不會提前讓抗聯進入雲南這個現在對於重慶來說,幾乎比任何一個省都重要的地方進行訓練的。

誰能保證你們不在這個時候,在眼下幾乎掌控着中國抗戰命脈的地方紮下根來。你們要是提前動手,趁機拿下雲南,這不是要了國民政府的老命了嗎?所以提前去雲南進行適應性的訓練,那是想都不要去想。

但不經過適應性訓練,貿貿然進入東南亞作戰,部隊根本就無法適應不了那裡炎熱的氣候。到時候不用說是日軍,就是瘧疾等一些熱帶疾病,以及炎熱的熱帶氣候,就足以在戰鬥打響之前徹底的摧毀部隊的作戰能力了。

還有那裡長達半年的雨季,比東北原始森林環境惡劣多的熱帶雨林,都是抗聯從來沒有經歷和接觸過的。甚至抗聯之中,除了擁有兩世經歷的自己之外,大部分人連熱帶雨林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甚至那裡的毒蟲和毒蛇對部隊的傷害,就遠不是東北可以相比的。還有部隊在熱帶地區作戰,最爲關鍵的水源問題,都要經過必須的訓練才能解決。要知道熱帶地區的溪水,即便看起來很清澈無比,但也不是東北山區小溪那樣捧起來就能喝的。冒失的去喝那裡的水,絕對是會要你命的。

不僅氣候與地理的環境,對抗聯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更爲關鍵的還有那裡的民心。而是這是對抗聯南下作戰,最爲不利的以免。多年的殘暴統治和掠奪下來,眼下包括英國人在內,所有的歐洲殖民者在東南亞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並未比日本人在中國的形象好到哪裡去。其所作所爲,在某些方面甚至還不如日本人。

無論是東南亞的英屬殖民地,荷屬東印度羣島,還是現在已經被日本人實際控制的法屬印度支那,整個東南亞的百姓,幾乎無不對這些歐洲殖民者恨之入骨。他們中的精英,甚至普通的老百姓,絕大部分都視日本人爲其解放者。

雖說民心無法徹底的決定戰爭的走向,但是民心所向卻是影響到戰爭走向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沒有了民心的支持,你得不到必要的情報,得不到必要的支援。甚至在作戰的時候,都找不到一條可以利用的道路。

當統治那片廣袤富饒的西方殖民者,已經失去賴以維持其殖民統治基礎武力的情況之下,民心背向對戰爭的勝負可謂是相當的關鍵。而沒有了民心的支撐,這種戰爭不打實際上已經輸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讓抗聯去東南亞作戰,無疑讓抗聯陷入那片莽莽的熱帶叢林之中自尋死路。所以楊震認爲抗聯如果真的出兵東南亞,不僅會給自身帶來相當大的損失,削弱自身的實力。而且對今後的發展,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不能說楊震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更不能說楊震爲了保持實力,置全中國抗戰的根本利益於不顧。而是在他看來,與其去東南亞浪費兵力去打一場註定失敗的戰役,還不如留在東北可以吸引更多的日軍無法使用到其他的方向。

所以在眼下的情況之下,調動抗聯去東南亞作戰,就是重慶方面與中央都同意,楊震也會堅決反對的。儘管他也知道,試圖讓中國人拖住更多日軍,無論是在那個方向日軍,只要越多越好的美國人,肯定會拿援助問題對中央對自己施壓。國民政府也會在他們認爲需要的時候,逼迫中央答應出兵。但這件事情不能答應,就是不能答應。

這邊的楊震下定決心絕對不會同意按照美英的意思,去東南亞爲英國人賣命。那邊的皮爾遜,卻不知道自己說出來的這番國際形勢變化,會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引發楊震心理如此多的變化。

很明顯,並不想在國際形勢變化上與楊震有過太多的囉嗦的皮爾遜,沒有注意到楊震明顯變的有些陰沉的臉色,而是自顧自的道:“作爲目前中國所有軍隊的之中,目前對日作戰取得最大戰果的一支軍隊,也是最有戰鬥力的一支軍隊最高指揮官。當然也是你們中國軍隊諸多派系之中,裝備最精良的一支軍隊。” Wωω•ttkan•¢ ○

“請允許我如此的評價你和你的軍隊。因爲即便是目前代表着中國的國民政府的軍隊之中,也沒有你們這麼多的飛機、坦克與大炮。所以在美國政府眼中,你們的這支東北抗日聯軍,已經是中國裝備最精良的軍隊。”

“我現在想問的是如果一旦美國參加對日之後,你會不會將下一步與日本軍隊作戰之中的主要重擔,都交給美國方面。自己爲了保留實力,而在今後在對日作戰之中出工不出力的進行敷衍?”

“甚至囤積美國援助的物資和裝備,不用於對日作戰的戰場上。以便在戰後,與你們的國民政府爭奪政權?甚至在對日作戰結束之前,在你們國內形勢發生變化的時候,將這些裝備用到內戰之中,就像今年年初時候你們稱之爲皖南事變時期的那樣?”

“楊,你很清楚你們國內的政治現狀。你更應該清楚,你們國內的政治走向和目前已經有些緊張的局面。你應該知道,我的問話並非是沒有來源的。哦,用你們中國話來說,叫做空穴來風。”

“那段時間,你根本就沒有在滿洲。你的部下告訴我,你去延安彙報工作了。但我畢竟是美利堅合衆國駐中國的武官,對你究竟去哪裡了,我大致還是清楚的。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在事變發生的時候你應該正在皖南。你們那支所謂的新四軍整個突圍行動,都是你在指揮的。”

“楊,我的嗅覺還是很靈敏的。儘管你的部下對我隱瞞了你的行蹤,但從你不在滿洲的時間,再加上那次事變發生的時間計算,以及從當時皖南的整個戰況來看,你當時應該在皖南,並且指揮了你們在皖南部隊的突圍行動。”

“我並不想刨根問底,更不想對你的行動有所指責。調你去皖南指揮,那是你們自己內部的事情,包括我在內的美國人並不想幹涉。但作爲那場內戰的一方指揮官,你對你們國內政治形勢應該是很清楚。有些話,我不想說的太過明白。我今天來,只要向你要一個準確答覆的。”

聽到皮爾遜的問話,在看看這個傢伙一副鄭重其事外加一些小得意的表情,楊震心中在微微一動的同時,馬上敏銳的抓住了一些東西。這個傢伙這次要求見自己,其中的原因恐怕會很是不簡單。他今天問的這些話,絕對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爲,恐怕會有相當深厚的背景。

這個問題應該是白宮,而不單單是美國軍方的問話。沒有人比在眼下太平洋已經是戰雲密佈的情況之下,對駐紮了大量日軍精銳師團的中國戰場關心程度,超過白宮那位坐在輪椅上的總統。

因爲雖然雙腿無法站立,但是頭腦卻更加清晰的他很清楚的知道,在美日之戰已經不可避免的情況之下,一旦中國人放棄了抵抗,會有多少日軍投入到未來對美英作戰之中。反之中國人拖住的日軍師團越多,對美國人的整體戰略也就越有利。

所以他很擔心,在得到美國支援後的抗聯,會在今後對日作戰採取敷衍的辦法。而趁着日軍兵力分散的機會,將美國人援助的武器囤積起來,以便儘快的奪取中國政權。或是利用手中的武器,應對可能隨時爆發的內戰,或是與他們政府軍的衝突。

儘管美國人的一貫政策是先歐後亞,不僅是眼前對各個交戰國的援助方面是這種態勢。即便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他們在戰場上投入的實力也沒有改變這個政策。相對於在歐洲戰場上投入的巨大兵力,除了海軍之外,美國陸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投入的兵力,遠遠無法與之相比。

但無論美國的政策是什麼,利用中國人拖住日軍的兵力,使日軍無法在太平洋戰場上投入太多的兵力,卻是美國人的想法。至少在太平洋戰爭發生轉折之前,美國人的態度還是很明確的。

畢竟對於美國人來說,包括菲律賓在內東南亞即便全丟了,也不會太影響整個其戰略。但要是美國的夏威夷與澳大利亞,以及英屬印度也丟掉了,就不是美國人能夠接受的了。所以在美國人取得根本優勢之前,美國人還是寄託於中國人儘可能的牽制住部分日軍。

這也是在第一次緬甸作戰失敗後,美國人爲何不惜代價也要開闢駝峰航線,也要維持中國人打下去的能力。儘管大部分的物資,都被美國航空兵佔據了。但美國人此舉,也表明了他們維持中國軍隊最低限度作戰能力的態度。

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六十二章 無賴戰術第十八章 谷壽夫的節操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覺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267章從善如流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255章 配給制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三百五十六章 決心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軍的新戰法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
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六十二章 無賴戰術第十八章 谷壽夫的節操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覺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267章從善如流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255章 配給制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三百五十六章 決心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軍的新戰法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