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

聽到總司令後面有些關心的話,楊震搖搖頭道:“老總,您不要擔心我。我沒事的,先向中央彙報工作。至於休息,什麼時候都可以。您放心,我一定將我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尤其是與美蘇兩國進行談判的詳細情況,向中央做一個徹徹底底的詳細彙報。”

總司令剛要回答楊震的話,卻是正看到車已經停下來。而更讓總司令驚訝的是,等到車停下來後,得到通報的主席居然破格親自出門迎接。

當楊震見到自回到這個時代後,一直想見卻始終未能如願的偉人居然破例親自出門迎接自己,也同樣嚇了一大跳。連忙誠惶誠恐的下車,幾步搶上前,恭恭敬敬的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與總司令見到楊震時候的爲其年紀而驚訝一樣,主席再見到楊震後,也同樣爲楊震的年輕而驚訝。雖說自從南昌起義到如今,在經歷的十幾年軍事鬥爭中。作爲人民軍隊締造者的主席和總司令,年輕的將領並不少見,甚至可以說比比皆是。

林總當初擔任軍長的時候,不過二十三歲。晉升中央紅軍最精銳的紅一軍團長的時候,也不過二十五歲。當年在紅軍之中,最年輕的師級幹部在擔任師政委的時候,不過十八歲。當年的紅軍三大主力,十八九歲擔任師級幹部,甚至二十多歲擔任軍級幹部的也不在少數。

但是像楊震這樣,二十多歲便出任一個大區統帥的人,擔任幾十萬裝備爲全軍之冠,如今坦克、飛機、戰車齊全的大軍軍事指揮員,並連續取得大捷的人卻是第一個。雖然早已經知道楊震的年紀,但是包括主席在內的所有人員,在與楊震見面的時候,仍舊爲楊震的年輕大吃一驚。

見到主席面上少見外泄的驚訝表情,總司令打趣的道:“主席,是不是也爲咱們居然還有這麼一位年輕有爲的將領驚訝?不瞞您說,當初他剛下飛機的時候,我也是吃了一驚。還以爲自己老眼昏花了。”

“即便是早就知道了他的年齡,可是到現在還無法相信就是這麼一個小傢伙,能在條件那麼艱苦的北滿,拉起一支裝備精良的大軍不說,還打出了我們無法想象的戰鬥,取得了那麼大的戰果。”

聽到總司令的打趣,主席哈哈一笑並不以爲意的道:“老總,這你可就說錯了。咱們這位楊司令員如此年輕,即是在我的預料之中,又是在預料之外。說預料之中,是說北滿的形勢如果想要打開缺口,單憑老成持重是不行的。”

“說是預料之外,卻是我沒有想到這麼一個年輕人,在行軍部署以及作戰上居然會如此的老辣。從他們去年秋季作戰,到今年的夏季作戰,從整個部署以及作戰上,幾乎沒有半點的瑕疵。極有年輕人的大膽和衝勁,又有老將的持重。”

說到這裡,主席對着總司令微微一笑道:“老總,後一點恐怕不僅僅是我們沒有想到,就連他日本天皇和梅津美治郎也沒有想到吧?要不然,他們能連續在楊震同志手裡吃了這麼大的虧?你們今年夏季會戰的戰果,好傢伙僅僅全殲的就幾個師團。現在,恐怕那位日本天皇得心疼死。”

聽到主席的半是調侃,半是實情的話,總司令哈哈一笑看了在見到主席後,多少有些顯得拘謹的楊震,話題一轉道:“主席,是不是該讓我們進去了。總不能讓咱們這位年輕有爲的同志,就在這大門口給我們彙報工作吧。人家小楊同志,可早就準備好了。”

聞言主席也爽朗的一笑,率先走回了自己那個即作爲辦公地點又作爲住處的典型陝北農家小院之中。聽着主席和總司令這些放鬆的話,楊震初見偉人帶來的緊張情緒,多少得到了緩解。

等進入主席那間簡樸的辦公室落座後,主席又仔細打量了一番楊震,卻並未說其他的事情。而是在看到了楊震身上與年初李延平來延安時候,有些不同的軍裝後,卻是將話題講到了軍裝上道:“楊震同志,你現在穿的軍裝與年初的時候不太一樣?看來你們這大半年來,發了不少的洋財。要是條件還那麼艱苦,你是不會捨得拿出這麼一筆不小的開資,換裝的。”

聽到主席的問話,楊震連忙笑道:“主席,這個帽徽和領章,是我們此次在攻佔哈爾濱後剛剛配發的。由於帽徽和領章還沒有完全製作完成,現在主要是先配發總部機關。由總部機關先行試戴後,看情況在配發全軍。”

“至於帽徽和領章完全是由我們自己設計、製造的。帽徽是用擊落日軍飛機殘骸中的鋁衝壓而成的,上邊的一大四小金星代表着我們是一支黨領導下,由工農商學兵組建的人民軍隊。而金星周邊的松枝代表着我們軍隊吃苦耐勞和堅忍不拔的品質。”

“因爲松樹生命力極強,給人以力量、深思、啓發和勇氣。具有生機勃勃,傲然屹立,傲風雪、抗嚴寒,不怕風吹雨打,蒼勁有力,永藻青春,勇於犧牲精神和奉獻精神性格。所以在金星邊上的裝飾上,選擇了兩枝松枝作爲圖案。”

“至於這個領章是有三成寓意的。紅色,代表了我們的軍隊永遠是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盾牌,代表着我們的軍隊將成爲東北人民抵禦外侮的堅強堡壘。上邊交叉着的兩支步槍,代表着我們永遠不會放下手中槍的決心。”

“原本我們的部隊規模不大,加上條件艱苦,所以在軍裝的選擇上儘量因陋就簡。以繳獲的日軍軍裝爲基礎,只是換裝了一下軍帽。而且由於條件的限制,並未配發領章和帽徽。只是在軍裝的左胸佩戴東北抗日聯軍的胸章表明身份。”

“今年由於根據地以及部隊的規模急劇擴大,繳獲的日式軍服無論是數量還是樣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部隊的需要,也不適應我們眼下的情況。所以在此次夏季作戰之前,我們就已經開始設計新式的軍裝。爲了儘量節約有限的經費,所以我們只是在原有的日式小立領軍裝的基礎上,增加了外翻領。”

“同時在營以下幹部以及戰士軍裝的肘、膝、肩、臀部等易磨損的部位,加裝了一塊補強布,提高了軍服的耐磨程度。至於幹部和戰士的軍裝區別,則是幹部的軍裝上衣爲四個兜,而戰士爲兩個兜。至於用料,還是按照過去老的習慣,所有官兵都是一致。除了團以上幹部每人加發了一件日軍將校呢大衣之外,包括我在內所有的軍裝配備情況也是一樣的。”

主席和總司令聽着楊震仔細說明其裝備的新軍裝後,主席和總司令在交換了一個會意的眼神後,微微點了點頭由總司令開口對着楊震道:“楊震同志,事情是這樣的。去年你們取得秋季會戰的紀錄片在重慶上映後,反響很大。”

“民間輿論一直呼籲國民政府按照當初紅軍改編的時的例子,給予你們正式的編制,承認你們爲正規部隊。以顯示中國抗日力量在東北的存在,以破除日軍宣揚的我在東北已經無軍事力量存在,在東北只有少數地區有部分流竄土匪的謊言。”

“而且美國駐華大使也屢次向軍事委員會提出,應該給與你們以正規的承認,以彰顯中國政府在東北的軍事存在。由於受到民間輿論和國際輿論的壓力,就在今年九月份,你們夏季會戰正濃的時候,國民政府做出的決議,正式承認你們爲國民革命軍。並正式授予你們國民革命軍東北抗日聯軍的番號。”

“而且任命你爲中將總司令,李延平同志爲中將副總司令。郭邴勳同志爲少將參謀長,高禹民同志爲少將政訓部主任。同時決定將你們的部隊編爲六個軍,軍長一級的授予少將軍銜。旅以下的部隊,則由你們自行任命後上報軍政部存檔。”

聽到自己的部隊居然在自己還不知情的情況之下,被國民政府收編,自己還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楊震不由的搖頭苦笑。良久才道:“主席、老總,我想聽聽中央在這件事情上的看法。至於國民政府承認不承認,對於我們來說沒有半點用意,更沒有考慮過。”

“他承認也罷,不承認也罷,我們都是要打到底的。我們不會因爲一個什麼軍銜和番號,就放棄抵抗。他這個番號有也好,沒有也好,對於我們來說都無所謂。總之我們都是在中央領導下獨立堅持鬥爭的隊伍。”

看着楊震得知此事平靜的表情,主席微微一笑道:“鑑於目前國內的情況以及國共兩黨之間的關係,同樣考慮到你們宣傳的便利。同時爲了顯示我們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決心,中央決定接受國民政府的這個決定,接受他們授予的番號。”

說到這裡,主席微微頓了一下後道:“至於軍銜制,中央經過研究,以及綜合了各方面的考慮,決定在抗聯先行實行軍銜制。原本中央曾經打算在全軍實行軍銜制,但是由於受到情況變化而制約,放棄了這個想法。”

“但是考慮到你們情況特殊,以及與蘇軍接觸較多,將來還會接觸到美軍,實行軍銜制還是有一定必要的。所以中央決定在你們那裡先行實行軍銜制。等適合後,在向全軍推廣。現在中央想徵求一下你們的想法,看看是否可行。”

“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嗎?這件事情對你們部隊今後的發展是否有利,是否符合你們現在的情況,還要徵求一下你這個軍事主官的建議。”

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三十章 不約而同的對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三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準備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戲給日軍看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如棋局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二章史上最黴的穿越(2)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須要下一些好餌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強的思路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轟炸前的準備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十七章 計劃(2)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一百三十七章 該有一個了斷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十九章 做好傷亡十幾萬的準備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營的判斷失誤
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三十章 不約而同的對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三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準備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戲給日軍看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如棋局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二章史上最黴的穿越(2)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須要下一些好餌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強的思路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轟炸前的準備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十七章 計劃(2)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一百三十七章 該有一個了斷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十九章 做好傷亡十幾萬的準備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營的判斷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