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

吹了好大一陣風的梅津美治郎突然轉過身來,對服部卓四郎道:“服部君,你現在還是關東軍的主任作戰參謀,對於關東軍眼下的情況你很瞭解,你認爲我們可以抽調那個師團去進行第二階段的戰役?”

聽到梅津美治郎中將的反問,服部卓四郎沉思了一下後道:“司令官閣下,二十四、二十五兩個師團的巨大損失,使得我們在兵力上出現了一個相當大的缺口。除非我們甘願冒着削弱滿蘇邊境兵力的風險,否則我們除了第二師團之外,無法抽調出任何一個師團參戰。”

“現在雖然蘇俄的精力被歐洲的戰事吸引過去,但其遠東軍區依舊部署着幾十萬的兵力。其並未因爲德國入侵波蘭而抽調遠東軍區的兵力。與蘇俄這個龐然大物相比,在支那戰事遲遲無法解決的情況之下,關東軍的實力還相差懸殊。”

“在其遠東軍區依舊保持着進攻能力的前提之下,我們無法從滿蘇邊境抽調更多的部隊參戰。雖然目前我們與蘇俄已經簽訂了協議,但這張協議在必要的時候,不過就是一張廢紙。對於素無信義的蘇俄來講,在滿蘇邊境我們必須維持強大的兵力以保持足夠的威懾力。”

說到這裡,服部卓四郎補充了一句道:“當然,如果您敢於冒着再次失敗的風險,抽調第四師團參戰的話,我們在第二階段依舊可以抽調兩個師團參戰。不過我還是建議您輕易不要動用這個第四師團,以免這些大阪兵誤事。梅津閣下,植田謙吉大將的前車之鑑不遠,希望您還是慎重一些爲好。”

“司令官閣下,我軍在之前的戰鬥中的確傷亡慘重。但有一點卻毋庸置疑,那就是以我皇軍之戰鬥力,對手即便給我軍造成重大傷亡,但其自身的傷亡也絕對不會輕。從其對十四聯隊形成威脅,卻遲遲不發動進攻來看,其現在至少也是失去了進攻能力。”

“如果關東軍不能趁其眼下實力受損,遠還未整補完畢的情況之下動手。一旦其補足傷亡缺口,我軍的進剿行動將被迫抽調更多的兵力。”

對於服部卓四郎的戰略分析水平,梅津美治郎大將還是相當的認同的。否則也不會在諾門罕戰役失敗後,不顧東京大本營下的調令,而堅持將其留在關東軍作戰主任參謀任上。弄的剛剛調來接替他的中山源夫中佐,只能無所事事的在關東軍內部掛上一個閒差。

只是對於服部卓四郎提出的徵調第二師團參戰的意見,梅津美治郎卻是有些猶豫。在諾門罕一戰,第七師團與二十三師團損失慘重,至今未能完成整補的情況之下。而原屬總預備隊的二十四、二十五兩個師團又遭受沉重打擊,目前已經移防至牡丹江的第二師團幾乎成了關東軍的總預備隊。一旦第二師團再遭受沉重打擊,關東軍將再無機動兵力。

突然發現自己手頭看似很多的兵力,實際上卻幾乎是無兵可派,讓梅津美治郎大將感覺很鬧心。第二師團是在東京答應調歸關東軍建制的十四師團抵達滿洲之前,關東軍僅剩的機動兵力。無論如何也不能動用,這一點梅津美治郎大將是肯定的。

但如果不調動第二師團,梅津美治郎將手頭的師團扒拉來扒拉去,卻發現那個都輕易不能使用。尤其在西滿主力第七、二十三兩個師團缺額至今沒有補充完畢,恢復元氣還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至少半年之內無法出戰的情況之下。曾經爲擔任日軍最大的重兵集團而自豪的梅津美治郎大將卻發現自己手頭現在是拮据的很。兵力雖不少,但能調動的不多。

服部卓四郎中佐說的沒有錯,北邊那頭碩大的北極熊雖然眼下注意力都被西邊的歐洲戰事給吸引了過去。但自己對這頭與帝國相似,歷來都不知道信義二字爲何物的北極熊卻依舊不能掉以輕心。其遠東軍區幾十萬大軍,規模龐大的裝甲集羣始終如一把利劍一樣,懸在關東軍的頭上。

但如果等十四師團全部抵達,至少也要半個月的時間。作爲軍人出身,也算是日軍名將的梅津美治郎知道,兩軍就交戰,最重要的便是戰機。一旦戰機失去,在想找回來卻是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看着梅津美治郎陰晴不定的臉色,作爲關東軍主任作戰參謀,對關東軍兵力部署心知肚明的服部卓四郎中佐自然知道這位上司在想什麼?服部卓四郎猶豫了一下道:“司令官閣下,您看這樣行不行?”

“十四師團先頭的一個聯隊已經抵達新京,後續部隊雖然還需要半個月,但您可以給東京大本營發電報,催促一下十四師團的行動。另外將十四師團的先頭聯隊調至牡丹江接替第二師團防務。”

“十四師團是帝國老牌師團,其真實的作戰能力並不比第二師團遜色。其師團長喜多誠一中將精力充沛,經驗豐富。雖然只有一個聯隊只能部分接替第二師團的防區,但我們可以抽調駐東寧的十二師團部分部隊臨時西調,協助十四師團接替部分防區。將第二師團徹底的換下來。等十四師團全部抵達之後,十二師團抽調的兵力再返回原駐地。”

“我想半個月的時間,江北應該不會有什麼大的動作。除非德國徹底結束波蘭戰事,否則江北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動手的。誰知道希特勒在佔領波蘭後,下一步會不會直搗莫斯科?”

“司令官閣下,支那有句俗話,叫做兵貴神速。如果我們不能趁着對手最高指揮官吐血昏迷,失去最高指揮而儘快下決心。等其恢復過來,我軍在進行清剿,勢必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而且我們如果不能儘快將這股天皇少見的指名要將其消滅的悍匪解決掉,不僅關東軍精力要被其牽扯大半,無力完成大本營北上的對蘇作戰計劃,就是天皇陛下也不會答應的。這股人手中掌握着大日本帝國最高的機密,現在還沒有泄露出去。但一旦泄露出去,對帝國將會造成極大的打擊。”

說到這裡,服部卓四郎立正向梅津美治郎深深的鞠了一躬道:“司令官閣下,戰機稍遜即逝。請您早些下定決心。”

服部卓四郎中佐的一句天皇陛下也不會答應的話,在梅津美治郎大將聽來猶如醍醐灌頂。在二二六事變後,一直擔任陸軍省次官的他明白天皇如今在軍隊中的勢力達到了一個什麼地步。現在天皇對軍隊,尤其是陸軍的控制幾乎爲明治維新以來歷代天皇之冠。

如果天皇震怒,對每一個軍隊將領來說都是滅頂之災。植田謙吉大將的下場,已經清清楚楚的說明了一切。本來陸軍省與參謀本部還想放植田謙吉一馬,讓他平靜的退役了事。但正是天皇陛下的不依不饒,才使得植田謙吉不僅被剝奪了全部的勳章,其軍銜也從大將被直接降級爲少將。

前車之鑑不遠,不想走上自己前任覆轍的梅津美治郎終於在服部卓四郎期盼的眼神中,微微的點了點頭道:“服部君,就按照你的意思辦吧。讓十四師團先頭聯隊接替第二師團的防務,命令第二師團立即進行總動員。五天,不三天之內,全部運抵佳木斯。”

“另外命令十一師團抽調兩個大隊爲基幹組成一個支隊,配合十四師團作戰。命令桑原四郎中的二十五師團十四聯隊就地在浩良河一線堅持,沒有關東軍司令部的命令不得退後一步。命令二十五師團搜索聯隊、工兵聯隊立即渡江北上與師團主力匯合。”

說到這裡梅津美治郎猶豫了一下道:“給澤田茂中將發電,命他立即抽調兩個步兵大隊,一個騎兵大隊,組成一個支隊,由他親自指揮。告訴澤田茂,這次第四師團要是再打的窩窩囊囊,我會直接提請天皇陛下,撤銷他第四師團的編制。”

聽到梅津美治郎在兵力有些不足的情況之下,居然將主意打到了第四師團這個破爛戶的頭上,服部卓四郎苦笑道:“司令官閣下,您恐怕命令不了澤田茂中將了。您還不知道吧,澤田茂中將已經調任參謀次長,其調令這一半天就要到了。而接替他的山下奉文中將還在華北方面軍參謀長任上。”

“另外副參謀長矢野音三郎少將也即將調任,由陸軍飛行學校校附遠藤三郎少將接任。另外大本營也出現了極大的變動,參謀次長中島鐵藏中將、作戰部長橋本羣中將全部被撤職。參謀次長便是由澤田茂中將接任,作戰部長由富永恭次少將接替。”

“而東京大本營對中山源夫遲遲不能接替我的工作,已經感到極爲不耐。我的調任陸軍步兵學校校附的命令已經下來,大本營已經再三催促我立即上任。司令官閣下,對不起,我不能陪您打完這一仗了。”

服部卓四郎與前任陸相,現任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的板垣徵四郎中將,現任陸軍航空總監的東條英機中將,以及陸軍省與參謀本部的相當多的人關係都不錯,在東京大本營有自己極爲靈敏的消息來源。有些事情,他知道的甚至還要早於梅津美治郎大將這個關東軍司令官。

聽到服部卓四郎中佐說起關東軍以及東京大本營人事變動,梅津美治郎大將微微皺了皺眉頭。中島鐵藏的下臺原因自己很清楚,說起來並不算太冤枉。但接替者澤田茂中將卻很難讓梅津美治郎大將滿意。

在梅津美治郎,植田謙吉之所以屢次擺在那支反滿抗日武裝手中,甚至直到被打的倒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用錯了這個第四師團。梅津美治郎曾經仔細研究過植田謙吉大將的數次清剿行動。

在他看來植田謙吉大將的幾次作戰計劃並沒有錯,完全符合當時的情況。但他用第四師團這個草包作爲主力去進剿,其處出工不出力,甚至有些見死不救的表現,使得一敗再敗。使得關東軍在其弱小的時候錯失了一舉將其殲滅的時機,導致了其壯大。

植田謙吉背上這個日軍自明治大帝建立新式陸軍以來,最嚴重的處分。說實在的並不冤枉,一個用人不察,就足夠了。更何況這個傢伙還隱瞞了羣策山這個關東軍最大秘密軍火倉庫丟失的事情。

但作爲屢次進剿失敗的罪魁禍首之一的澤田茂非但沒有受到牽連,反倒還升了官。自己打了敗仗不說,還幾次牽連到友軍損失慘重,這樣的人居然還能去當參謀次長?這實在讓梅津美治郎有些想不通和惱火。

不過到底身爲上位者,這情緒控制力倒是遠非那些初中級軍官可以相比的。梅津美治郎大將很快的便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並將所有的不滿全部隱藏起來,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出來。

而對服部卓四郎的被調任,他很清楚是誰搞的鬼。只是對那個人,梅津美治郎卻是一笑了之。那個傢伙到底對自己當初反對他當陸軍次官而心有怨氣,臨走之前還要暗算自己一把。

不過在關東軍一畝三分地上,終歸還是自己說的算。他那個心腹中山源夫中佐什麼時候接任,還輪不到眼下已經卸任的他來說話。中山源夫既然願意來關東軍,就暫時還繼續晾在那裡吧。

什麼時候上任,那就看自己的心情了。眼下這個服部卓四郎暫時還不能走,至少此次作戰完成之前,還不能走。

壓制住自己的情緒後,梅津美治郎對服部卓四郎道:“服部君,你先不要管那個中山源夫,你告訴磯村武亮和大久保俊次郎兩個人,一定要做好情報保障。一定要清楚江北的動向。至於你,去前線給我督戰。東京大本營那裡,我去說。等打完這一仗,你的那個陸軍學校校附再去上任。”

看着梅津美治郎陰晴不定的臉色,服部卓四郎沒有敢多說什麼。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後,輕身退出了梅津美治郎的辦公室。下去草擬給第二師團以及十四師團先頭聯隊的命令去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應變的考驗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機還不到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驢的楊震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十八章 谷壽夫的節操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一百零九章 開溜的二十九師團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五百七十八章 清剿與反擊第二章史上最黴的穿越(2)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終究還是一場空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六十一章 瓷器店內打老鼠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們的作風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
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應變的考驗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機還不到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驢的楊震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十八章 谷壽夫的節操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一百零九章 開溜的二十九師團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五百七十八章 清剿與反擊第二章史上最黴的穿越(2)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終究還是一場空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六十一章 瓷器店內打老鼠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們的作風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