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

楊震卻是有些誤會了總指揮的意思。雖說相處的時間並不長,但總指揮對楊震的爲人已經瞭解的很詳細了。他知道,楊震是那種下了決定之後,絕不輕易更改的人。他要說話,並不是想要再繼續勸說下去,也不是要改變楊震的決心與佈置。

既然已經曾諾當好楊震的後勤部長,總指揮還是說到做到的。他也知道,在這場規模絕對不會小的戰鬥之中,作爲部隊生死命脈之一的兵工廠那裡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去坐鎮。整個後勤也需要一個得力的人手去安排、調度,以保證部隊糧食、彈藥的供應,傷員的轉移。所以對於楊震安排他去兵工廠坐鎮的事情,總指揮並沒有異議。

況且,他認爲楊震的話並不無道理。在這場關係到部隊生死存亡的大戰之中,一支部隊的四個最高指揮員都聚集在一處,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他要說的是因爲剛剛楊震在部署防禦的時候,卻沒有給自己與二團分配任務。

當然,總指揮絕對不會認爲楊震這是故意保存實力,有意的避戰。他可以肯定這個傢伙沒有給自己以及三個團之中戰鬥力最強的二團安排作戰任務,肯定有一個絕對能稱得上膽大包天的想法。

剛剛他不是說了嗎,有一個新的計劃,想要與幾個人商議。以總指揮對這個傢伙的瞭解,他的這個新計劃,要麼不執行,要執行起來肯定就是驚天動地的大計劃。

果然,在總指揮問完楊震自己做什麼之後,楊震笑笑對着幾個人道:“你們看,此次單單就目前日軍還未完成兵力部署的情況之下,駐佳木斯的日軍第四師團、第三騎兵旅團就已經是幾乎全員出動。駐佳木斯的僞滿軍第七軍管區的部隊也已經全部出動。這樣,佳木斯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說到這裡,楊震有些詭異的一笑道:“來而不往非禮也也,既然小鬼子這麼看得起我,將駐佳木斯的日僞軍幾乎抽調一空。那麼,我不去那裡鬧鬧怎麼對的起他的重視?所以我決定帶着二團配屬三團一個營加上五個獨立連的兵力,以及直屬炮兵兩個山炮營去佳木斯逛上一逛。這就叫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見到幾個人被自己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弄的有些目瞪口呆,楊震只是淡淡的笑道:“日軍傾巢出動,後方必定空虛。而日軍其他部隊大多在東滿的滿蘇邊境各縣。距離佳木斯最近的也在牡丹江、密山地區。我們只要把握住時機,一鼓作氣拿下佳木斯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只要我們拿下佳木斯,便可大範圍的調動日軍,爲我軍最終打破日軍的圍剿創造戰機。我就不信日軍能看着其戰略重鎮佳木斯被我佔領而無動於衷?只要日軍動了,我們便可以尋找戰機重創其一部。”

“從現在看,日軍主要清剿兵力還是部署於羣策山正面。給我們可以迂迴的縫隙很多。所以我打算趁日軍主力進攻羣策山之際,一部兵力趁虛攻擊佳木斯一線。至少在目前日軍的兵力部署來看,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在運動中調動敵軍,這纔是游擊戰的精髓所在。”

“不過這一戰的關鍵在老郭與政委的阻擊之上。你們既要將日軍引致羣策山的腹地,拖延其時間,又不能給自己弄出太大的傷亡。所以你們一定要注意戰術的運用。還是老規矩,火力配置前重後輕,兵力配屬前輕後重。”

“日軍擅長側翼迂迴,你們一定要多注意對自己側翼的保護。日軍攻擊戰術一般是以六百到四百米距離發起攻擊。其首先多采取試探性的攻擊,引誘我暴露主要的火力點後再由其重火力進行消滅。”

“尤其使用擲彈筒對我輕重機槍的威脅極大。關內國軍在與日軍正面交鋒。這個虧沒有少吃。你們一定不要死打硬拼,要多注意利用地形起伏以及山脈的棱線,成梯形配置。儘量將日軍放到二百米,甚至一百米之內在開火。”

小鬼子這個倉庫各永久火力點之中不是佈置了大量雖然有些笨重,但射速要比九二式重機槍高的多的八九式水冷重機槍嗎?都用上。再加強火力的同時,也要注意各個陣地與主陣地的聯繫。各個阻擊陣地要佈置好與主陣地相連的野戰電話。注意,所有線路一定都要埋入地下。”

“五天,老郭、政委,你們要至少在敵軍猛攻的情況之下堅守五天。五天過後,如果日軍攻勢還沒有減弱,你們就尋機退至青黑山總指揮處。”

“不過,你們無論是在作戰時還是在突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範你們的後路。雖然我們背後現在還沒有出現日軍,但我估計日軍爲了防止我們退回山林,一定會派出部隊對我們迂迴我們的側後方。所以你們在突圍的時候也要多加小心。小鬼子的戰略很差勁,但戰術卻還是相當了得的。”

“日軍兵力已經陸續開始集結,我估計他們不會拖延的太長時間。如果估算不差的話,

隨着其兵力的部署完畢,其動手的時間應該就在這三五天之內。咱們也應該立即着手準備了。”

對於楊震的想法,幾個人對望一眼之後,都沒有說話,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對於楊震冒險之舉,大家都知道雖然危險,但在眼下卻也是不得已的辦法。只單純的內線作戰,除了死打硬拼之外,一點點的消耗部隊有限力量之外,並沒有什麼優點。

必要的時候跳到外線,內外線作戰相結合,纔是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之下,最好的一個選擇。雖然深入到日僞腹心地帶作戰有一定的危險性。但這種冒險卻是打破日軍圍剿所必須要冒的。

楊震猜測的並沒有錯,羣策山基地的確是已經暴露,但暴露的原因卻是他想不到的。羣策山基地的暴露,楊震所部火力突然加強只是一個原因。

最終使得日軍確定楊震所部就隱藏在這裡的原因是,是在前一段楊震所部在外線作戰時,與羣策山一線密集的電報聯繫,使得日軍駐佳木斯的一個無線電監聽站發現了羣策山一線出現的一個不明呼號的大功率電臺信號。

日本人不是傻子,相反其工於算計這一點,還要在其他西方老牌列強之上。這個監聽站本來是用監聽黑龍江北岸蘇軍無線電信號的。但卻沒有想到就在距離自己極近的湯原西北部山區發現了一個不明的信號源。在日軍監聽站全力追蹤以及調集飛機的配合之下,最終確定這個不明信號源就在湯原縣西北部的羣策山地區。

對於這個發現讓關東軍司令部大吃一驚。羣策山那裡有什麼?關東軍清楚的很。那裡有整個僞滿三江地區最大的秘密軍火庫。作爲倉庫的修建者,以及庫存裝備的所有者,對於這裡武器數量以及種類、用途,關東軍司令部要比楊震清楚的多。

那裡儲存的裝備數量足夠在後方補給斷絕的情況之下,維持至少三個甲種步兵師團一年高強度使用的全部彈藥和可在短時間之內組建三個師團的全部裝備。

最關鍵的是那裡不僅僅有數量巨大,幾乎佔據了關東軍囤積在整個北滿地區備用武器、彈藥數量近六成的武器、彈藥以及大量的糧食、物資。還有爲了維持部隊持續作戰能力,而從奉天兵工廠轉移到那裡作爲儲備的數千臺軍工機器和大量的軍工原料。

不算數量巨大的炸藥、無煙火藥、各種炮彈的發射藥,,僅僅三八式步槍使用的六五子彈頭、底火等半成品就達到了可在短時間之內製造一千萬發子彈的水平。

還有數量比這還多的七、七毫米重機槍彈以及大量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彈的半成品、零配件等。和已經加工好只需進行部分組裝便可以投入使用的的步槍、輕重機槍槍管等零部件。

此外還包括數量巨大用來製造步機槍的優質槍鋼與各種通信器材。單單大功率電臺便有近百部的庫存。

佔據那裡,不但獲得了一個巨大的軍火倉庫,更重要的是獲得了一個巨大的,甚至已經達到整個亞洲最大兵工廠奉天兵工廠的產能一半的軍工廠。雖說沒有鍊鋼等生產武器的必要設備,但只要獲得一個穩定的鋼材來源,這裡將會在短時間之內製造出大批的武器裝備。

那裡的軍工半成品以及原材料都是關東軍爲了對蘇作戰秘密儲備的,在上報東京大本營的數量只有這裡實際儲備的一半。而那些軍工機械也是以報廢的名義秘密儲備的。損失掉那裡不僅丟掉了大批武器儲備以及送給對手一個龐大的軍工廠,還無異於給所有當事人腦袋上都套上了一個絞索。大本營一旦知道這件事情,恐怕關東軍上下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本來關東軍司令部內的知情人還有些心存僥倖。畢竟羣策山地區面積廣大,雖然那裡出現秘密大功率電臺信號,但不見得是秘密倉庫出了問題。只是還沒有等關東軍司令部給羣策山守備隊加強戒備的命令發出去,從佐佐木到一那裡傳來的電報讓關東軍司令部上下立馬有種三九被冷水從頭上澆下的感覺。

到佐佐木到一叛匪火力極爲旺盛,現裝備有大批帝國制式迫擊炮與火炮,輕重機槍數量更是極爲驚人,其裝備數量甚至已經超過關東軍精銳師團。而且全部都是帝國陸軍制式的大正十一年、九六式輕機槍,以及九二式重機槍。

叛匪所需大量武器裝備從何而來,希望關東軍司令部能對下屬各個秘密軍事倉庫進行詳細檢查的電報之後,關東軍司令部結合之前在羣策山一線發現的秘密大功率無線電信號,馬上敏銳的肯定這回真的是羣策山的秘密倉庫出事了。

關東軍司令部很清楚,在沒有發現對手與蘇聯人接觸的情況之下,這股子匪徒突然火力大增的原因,只有他們奪取了羣策山秘密倉庫。因爲整個北滿地區,除了儲備數量遠不如這裡的海拉爾地區的一個秘密倉庫之外,就只有這裡才能提供數量如此龐大的裝備。這也很好解釋了對手爲何手中出現數量巨大的帝國陸軍制式裝備。

實際上楊震不知道,關東軍司令部對於佐佐木到一的出事,瞭解的要比他預想的要早的多。否則也不會出現第四師團增援的速度如此之快,其後續動作的力度如此之大。

在肯定羣策山秘密軍火倉庫出事之後,身爲關東軍總司令的植田謙吉大將立即給佐佐木到一下命令。讓他集中全部進剿部隊立即調轉方向,立即向羣策山一線全力攻擊前進。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也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奪回羣策山秘密倉庫。

如果說在命令發出數遍之後,卻遲遲得不到迴應的時候,植田謙吉還沒有發現佐佐木到一出事。那麼在接到第四師團轉來的太平川集團部落報告的太平川一線傳來密集槍炮聲的報告之後,與之前與佐佐木到一失去一切聯繫的消息一對比,他便馬上反應過來這恐怕是佐佐木到一這個傢伙出事了。

植田謙吉雖然對佐佐木到一失去聯絡而感覺到事情不妙,但畢竟是老資格的日軍大將出身,其反應速度絕對是超一流的。他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即抽調了駐佳木斯的第四師團步騎兵各一個聯隊快速的增援進山清剿的佐佐木到一所部,並不惜一切代價立即查明佐佐木到一的下落。

已經輸紅了眼的植田謙吉甚至不等到天明,便命令第四師團連夜集結部隊。並嚴命第四師團長澤田茂中將親自指揮部隊增援佐佐木到一。在第二天天明之後,必須立即出發。植田謙吉的命令異常強硬。至於第四師團能不能在他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動員,那就跟他沒有絲毫的關係了。

當第二天,幾乎是望眼欲穿的植田謙吉接到澤田茂中將佐佐木到一被炮彈炸的已經殘缺不全的屍體已被找到的電報之後,當即便徹底的傻了眼。一個現任中將在戰鬥之中陣亡,這不僅在關東軍對滿洲境內的反滿抗日武裝的清剿之中是第一個,而且在日軍之中也是開天闢地的頭一回。

佐佐木到一中將陣亡的消息傳來,雖還沒有來得及上報東京大本營,東京大本營還沒有做出最後的裁決。但植田謙吉清楚的知道,這次自己這個關東軍司令官的位置是真的做到頭了。

自去年東京大本營眼珠子一樣的防疫給水部事發到現在,自己非但沒有能徹底的剿滅這股叛匪,追回丟失的絕密資料,屢次組織進剿,毫無進展不說,還損失慘重。單單將級軍官便丟掉了一箇中將外加一個少將。至於佐級軍官,恐怕數量會更多。連續發生的事情,足以讓東京大本營,甚至天皇震怒了。

不單單是日軍自創建新式陸軍以來,第一個戰場陣亡的中將。還有之前的防疫給水部事件。單單秘密倉庫丟失一件事情,以及倉庫之中那些數量不明的軍工機器和超額儲備的裝備,就夠植田謙吉吃不了兜着走的了。

羣策山秘密軍需倉庫之中超額儲備的裝備正是在他上任之後,在那個當時時任關東軍第三課主任參謀花谷正少佐與關東軍兵站課課員辻政信這兩個狂熱的北進派,拼命的鼓動之下揹着關東軍兩任參謀長東條英機與磯谷廉介,揹着東京大本營而秘密進行的。

植田謙吉知道,這個秘密一旦泄露出去,對自己的影響會有多大。至於那個辻政信之前是一個不過是兵站課的課員,現在也不過是主任作戰參謀。這個板子無論如何也打不到他的身上。對於自己恐怕是老賬新帳一起算了。

爲了掩蓋羣策山秘密倉庫的秘密,植田謙吉甚至沒有通過剛剛成立第四師團直屬上司的第五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中將,而直接下達給了第四師團長澤田茂中將。植田謙吉此舉又打破了日軍的一個記錄。方面軍司令官越過軍司令官,直接指揮師團長,這在日軍之中還是首例。

不管怎麼說,植田謙吉的動作雖然慢了半拍,但總算挽救出了在短短的兩天戰鬥過程之中,心靈與身體皆遭到重創的第十二師團二十四聯隊。

爲了儘快收復羣策山秘密倉庫,儘可能小的挽回影響,植田謙吉並沒有讓已經完成接應任務的第四師團返回佳木斯駐地,而是與二十四聯隊一起就駐紮在太平川一線待命。同時增調駐密山的日軍第十一師團一部快速的增援第四師團。

如果不是參謀長磯谷廉介的勸說,在調集增援部隊的同時,植田謙吉甚至不惜以關東軍司令官的身份,拎着他那條在一二八事件中被炸傷的那條殘腿,親自抵達佳木斯一線指揮對楊震所部的清剿。

儘管極爲想要報復,將這支徹底毀了自己仕途的反滿武裝徹底的打入地獄,但考慮到自己最後的,已經所剩無幾的大將尊嚴。植田謙吉最終還是接受了磯谷廉介的勸告,將指揮權下放給了第五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中將。

植田謙吉此舉是垂死掙扎也好,是孤注一擲也好,是最後的瘋狂也好。但事件的後續發展卻並非他能左右的。他沒有想到,此次進剿與他所期望的解決恰恰相反。他投入參與這次進剿的部隊之中,第四師團仗着地形熟悉,退快,雖然丟掉了一部分兵力,但總算跑了出來。

但被他從密山調來的第十一師團四十四聯隊以及配屬部隊,卻丟的一乾二淨。擔負指揮的第二十二旅團長黑巖義勝少將也戰死在羣策山一線。而擔負從背後包抄的第一師團第五十七聯隊也傷亡慘重。等穿越了興安嶺原始森林地區,逃回孫吳之後,不僅重武器丟失的一乾二淨,就是步兵也已經十不存三四了。

此次進剿的失敗,更被日軍大本營稱之爲陸軍史上對支那武裝作戰最大的失敗。而輸光了所有賭注的植田謙吉不僅在回到日本之後就地免職,便是連預備役都給取消了,其大將軍銜更是被天皇直接下令剝奪,降級爲少將後打發回家養老了。

從大將位置上被直接降級爲少將,植田謙吉這個結局也算是打破了日軍史上另外一個記錄。成爲日軍自創建新式陸軍以來,爲數不少的大將之中,軍銜被降級的第一人。

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鍵在一個快字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三十章 毀滅 (2)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二百零二章 關鍵的節點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楊震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型野戰食品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一章 鋼鐵大雨第三百六十九章 值得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九十五章 他們纔是真正的功臣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服從命令是第一位的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
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鍵在一個快字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三十章 毀滅 (2)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二百零二章 關鍵的節點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楊震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型野戰食品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一章 鋼鐵大雨第三百六十九章 值得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九十五章 他們纔是真正的功臣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服從命令是第一位的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