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

聽到司令員口中說出的在此戰過後,挺進軍將全部編入抗聯的消息。楊震微微一愣,對於中央的這個決策,他明顯並不知情。但從兩位老帥的表情上來看,這件事情很明顯在挺進軍編成之前就已經是定了下來。

而自己卻並未得到中央的通知,這說明中央也並未下定這個決心。對於中央來說,也許挺進軍的部隊是否編入抗聯,還是要看到戰役的結局再說。如果打通交通線,那麼編入與否對於抗聯來說,已經需要不大。

以中央在華北根據地的動員能力,完全可以滿足抗聯對補充兵員的部分需要。雖說華北根據地目前損失慘重,但是在短時間之內,給抗聯動員十萬左右的補充兵員,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誠然原本就朝氣蓬勃的老部隊,要比新兵團可以更快的形成戰鬥力。但老部隊抽調過多,對於華北兩大根據地未來發展也不利。而如果此次戰役失敗,未能最終打通與關內的陸路聯繫,那麼已經無法退回華北的挺進軍,自然只能編入抗聯作戰序列。中央並未將此事告訴抗聯,恐怕還是存在看形勢發展而定的心思。

不過楊震也不敢保證,中央是否已經下定決心,無論能不能打通與關內的陸路聯繫,挺進軍都將最終編入抗聯。因爲如果這近十萬的兩大華北根據地精華部隊編入抗聯,可以爲抗聯加強自身的戰鬥力,節約大量的時間。

這無疑很符合中央儘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加強東北部隊有生力量的思路。同時爲華北部隊壯大,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東北與華北山水相連,只要打通陸路聯繫,那麼華北部隊將會是第一波受益者。至少在武器裝備方面,會有一個相當大的發展。

只是在這件事情上,中央還有些猶豫不決。畢竟兩大軍區的主力,一旦全部編入抗聯的作戰序列,對於華北這兩大根據地的戰鬥力,至少在短時間之內不可能不受到影響。這在另外一個方面,也會影響到華北部隊的在一段時間之內的發展。

想明白中央如此做意圖,楊震卻是搖了搖頭。如果在此戰之前,對於中央的這個決定楊震自然是相當的歡迎,但是現在他卻不是很贊同。相對於眼下的抗聯來說,在此次反掃蕩戰鬥之中損失慘重的華北各大根據地,才正是需要這批老骨頭的時候。

楊震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兩位老首長,挺進軍編入抗聯的這件事情先放一放。中央這麼做的想法和初衷,我清楚爲了抗聯的發展。但是中央準備將挺進軍全部編入抗聯的做法,我並不同意。”

“在眼下太行與晉察冀兩大軍區,在前一階段反掃蕩戰鬥之中損失不輕的情況之下,關內戰場更需要這些老部隊作爲骨幹,以便在短時間之內儘快的恢復元氣。目前的挺進軍部隊,抗聯可以接收一部分,但是不能全部都接收。”

“我們不能一次性的將關內兄弟部隊的老底子,都給掃了過來。更不能只顧及自己,不顧及兄弟部隊的發展和壯大。在今後的局勢發展中,關內外戰場是一盤棋。我們就算再強大,但是失去了關內兄弟部隊策應與支援,也是獨木難撐。”

“而且這些部隊,是未來關內戰場兄弟部隊在短時間之內恢復元氣的根本,也是發展與壯大的種子。有了這些老部隊作爲骨幹,關內部隊在需要的時候,才能短時間之內迅速的壯大起來。現在中央要將這些部隊全部編入抗聯,這不是要砸晉察冀與太行兩大軍區的鍋嗎?”

“如果我要是真的全部照單全收,兩位老首長倒是不會說我老部下什麼,最多罵我一句厚臉皮、貪心一些。不過在兩大軍區內部,恐怕很多人要戳我的脊樑骨,罵我的娘了。就算爲了家中的老孃,不跟着我這個不孝子受累,這些部隊我也不能全要。”

“而且從現在看,中央也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以主席和老總的能力,這裡面的利弊他們看的很清楚。所以他們一直沒有告訴我們,恐怕也是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因爲這麼對,對華北兩大根據地來說,短時間受到的影響極大。這樣,我們在和中央商議一下,看看能不能讓中央改變這個決心。”

“其實只要能打通與關內的陸地聯繫,背靠關內豐富的人力資源支撐,也就意味着東北戰區始終無法解決的兵源問題,可以得到徹底的解決。不過這件事情,現在對於我們來說,還不是最關鍵的問題。”

“目前最重要的是對挺進軍部隊進行全方位的整訓。加強步炮協同能力,提高部隊的幹部、戰士的整體軍事水平,重新調整武器編制。至於其餘的事情,等第二階段作戰完成之後再說。”

“不過考慮到時間的關係,我想從明天開始,挺進軍部隊就以縱隊爲建制,輪番調往富錦綜合訓練基地進行合成訓練,並進行防空、防炮以及反坦克、攻堅等綜合訓練。所有的炮兵,也全部集中起來統一拉到富錦去進行進一步的加強訓練。”

“其餘的部隊暫時先留在現有駐地,進行連排營一級的戰術演練。並尋找機會,進行團一級的對抗演練。所需的彈藥和裝備,我們已經全部撥付到位。另外炮兵增加的部分,先去富錦基地把架子給搭起來。至於所需裝備,我們內部再想辦法調整。”

“我的思路和想法很簡單,就是利用第二階段戰役打響之前,這幾個月的短暫休整期。儘快的提升挺進軍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以及在原有基礎上改善部隊的裝備水平。同時,儘快的提高部隊的軍事素質。”

“既然老首長堅持,那麼隊屬炮兵的編制,暫時先不做大的改動。不過各旅屬炮兵,我建議在增加一個步兵炮連,另外團屬炮兵增加一個三七步兵炮連。另外,我們在給挺進軍總部組建一個野炮團和一個一百毫米榴彈炮團,一個兩營制的高炮團,一個汽車團。”

“每個縱隊下屬的野炮團內,再增加一個山炮營的編制,同時再增編一個汽車營、一個高炮營。並在旅一級,組建一個防空營,一個二百匹馱馬的畜力運輸連。團一級組建高射機槍連、無後坐力炮連各一個,以及一個至少要有一百匹馬和四十輛馬車的補給連。”

“做到挺進軍總部有汽車團,縱隊有汽車營,旅有畜力運輸連,形成較爲完備的三級運輸與保障體系。相對應的汽車和馬匹,由我們後勤部統一調配使用。我們會提供最好的美製卡車,以及部分的日製卡車。”

“提供日製卡車,可不是我們歧視或是小家子氣。無論是下一階段作戰展開,還是挺進軍未來返回華北地區作戰,面對的主要是日軍。部隊配備部分日製卡車,可以比較容易的獲得零部件。”

“另外除了挺進軍原有騎兵之外,我們將抗聯所屬騎兵二旅,全建制的整體劃入挺進軍編制。在抽調一個蘇制裝甲車營,也全部編入挺進軍部隊。至於這個裝甲車營,是編入兩個騎兵旅,還是劃歸挺進軍總部,就是兩位老首長的事情了。”

“至於會戰完全結束之後,我們之間怎麼分贓,到時候咱們可以再商議嗎?我想兩位老首長,也不至於看到我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卻是顆粒無收吧。雖說不能三一三十一,但至少也能讓我沾沾光不是?”

“況且我們現在整天在談判桌上和洋鬼子扯皮,就已經夠勞心勞力的了,我們之間自己,就不要爲了這點分家的事情傷感情了。到時候,我一切聽兩位老首長的。就算是兩位老首長真的一毛不拔,我也不能說什麼。大家都是一家人,肉爛在誰的鍋裡不都是一樣?”

“不過兩位老首長,挺進軍補充前一階段戰損的兵員,我們現在可拿不出來。現在的抗聯整個根據地,人口還不到一千萬。適合服兵役的人口總數,還不到二百萬。再除去爲未來工業建設做準備,以及必須的農業人口。可供徵兵的人口總數,只有幾十萬人。”

“我們現在已經是面臨着無米下鍋的困境了,可實在沒有辦法分給兄弟部隊了。挺進軍這次在熱河境內作戰時動員的九千多人新兵,我們也就不張嘴了。我想這七千人,也足夠補充挺進軍在此次作戰之中的傷亡了,同時還可以在組建一個多旅。”

“所以這個新兵,我就小氣一些了,不給挺進軍補充了。不過所需的武器裝備,我們保證一比一的全部配備齊全。不過請兩位老首長考慮一下,目前的輕武器還需要調整與否。是全部換裝爲七九口徑的武器,還是全部換裝爲日械裝備。”

“我這幾天考慮了一下,在考慮到作戰後勤補給的情況之下,我覺得挺進軍所有的部隊,還是換裝爲一種口徑的武器爲好。七九口徑武器現在雖然庫存幾乎已經所剩無幾,但是日械裝備此次會戰結束之後,完全可以滿足給挺進軍全部換裝的需要。”

“當然如果兩位老帥希望能夠全部更換爲七九口徑的武器,也不是不可以。雖然我們之前從蘇聯人那裡搞來的波蘭貨,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了,短時間之內恐怕難以籌集到。但我可以像兩位老首長保證,三個月之內給挺進軍籌集到足夠換裝的裝備。”

“之前是沒有辦法,部隊只能有什麼傢伙就用什麼傢伙。但是現在咱們繳獲了這麼多的武器裝備,底氣可是足的很。既然有這個底氣,我們最好還是將部隊的武器裝備口徑全部做到統一。這樣,在戰鬥之中對後勤的壓力可以大大的減輕不說,也不容易出亂子。”

“另外,考慮到挺進軍目前除了少量的日製鋼盔之外,絕大部分部隊尚無鋼盔。爲了減少部隊一些不必要的損失,我們決定從現有的裝備之中抽調出來一批來,一比一的按照人數批發。至於我們部隊的缺口,我們還是有辦法去解決的。”

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維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一百七十八章 近距離伏擊戰(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們的作風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二人選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擊時機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261章 思念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維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三百七十七章 原子彈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八十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3)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
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維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一百七十八章 近距離伏擊戰(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們的作風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二人選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擊時機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261章 思念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維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三百七十七章 原子彈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八十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3)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