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而眼下整個政策之中,最讓他不認同的是現在的政府,對人才使用控制過緊,在人才流動的方面有些不講人情,這一點也是讓他很不滿意的地方。他之前所在學校教師,如果想要進修或是調動工作是相當困難的。

就像這次他調往哈爾濱,按照規定來說,妻子也應該一併調往哈爾濱。而且那邊接收的學校都已經聯繫完,可通遼本地就是不放人、不給轉檔案。無奈之下,只能讓自己妻子辭職。而不過一個辭職手續,卻足足用了兩個月的時間。

聽到他口中的這些不滿意,楊震笑了笑道:“我首先和你說,你對現行教育體制的不滿。這一點,你作爲教師出身,能夠提出這方面的問題,說明你這個老師還是有良心的,是完全爲學生着想的。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你的人品不錯。”

“不過,你也是知識分子出身,雖說讀的是僞滿的大學,但是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眼光應該比這個時代大部分人要開闊一些。應該知道理工科,對建設一個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性。一個國家的真正崛起,靠的不是那些藝術和作家。”

“讓今天我們這代人正在經歷的事情,不在我們後輩身上重新上演的重要性,我們就要建設現代化的工業。我們可以因爲日本人搶佔我國土,殺戮我百姓,掠奪我資源,而與他們不死不休的戰鬥下去。但是日本人的某些做法,也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他們能從一個比中國還要落後和貧窮,而且自身資源匱乏島國,走到今天成爲一個基本具備了現代化國家基礎的工業國。靠的就是明治維新以來,這幾十年內不惜代價,建設的現代化工業。”

“甚至可以說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的道路。儘管日本人的工業體系無論是產能,還是質量與西方無法相比。但是他們在國家發展與建設上的思路,還是值得我們很認真的去研究。”

“日本人的文化基本上出自我中華文化,爲什麼同一種文化教育出來的兩個民族,會走到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當然我不主張全盤學習日本人,但我們必須要吸取他們發展思路上的精華。”

“古人都知道師夷之技以制夷,怎麼到了我們這代人就不明白這個道理了?看看我們派出的那些留日學生,學習的都是什麼?軍事學了一個一知半解,剩下的都是什麼文學一類的東西。真正國內需要的東西,根本就沒有人去學習。”

“全國到戰前,無一個研究日本的機構。反過來,讓人家把我們研究了一個底朝天。我們在日本人的面前,幾乎是無秘可保。你真的以爲關東軍敢於發動九一八事變,就是幾個膽大妄爲的參謀一拍屁股搞出來的?”

“我今天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幾個參謀敢於發動九一八事變的底氣,就是他們對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現狀,已經研究的透徹到底,纔敢於以區區幾百人的關東軍,就敢於發動九一八事變。”

“沒有這個底氣,即便幾個參謀擅自行動,他們的高層也不會允許的。他石原莞爾敢於發動九一八事變,爲什麼堅決反對全面侵華?正說明這個傢伙是日本高層內,難得有戰略眼光的人。”

“他知道什麼該吃,什麼至少一段時間之內不能碰。知道採取什麼樣的侵華手段,比眼下日本人在中國戰場上,採取的蛇吞象戰略更能事半功倍。而具備這樣戰略思維的人,至少在國民政府內我是看不到的。”

“如果日本政府和軍隊,不是被九一八事變的勝利衝昏了腦袋。真正按照這個傢伙的戰略設想而來,那麼對中國人來說纔是真正最可怕的。而讓日本有着全面侵華,甚至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本錢的,正是日本人幾乎是兵不血刃吞併了東北給他們帶來的。”

“依靠東北豐富的煤鐵資源,以及佔據國內大部分的工業資源,作爲本土生產不足的補充,才讓日本人有了侵略中國的底氣。我們自己花費大力建設的工廠,最終卻變成了敵人侵略我們的本錢,這無疑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悲哀。”

“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是更是一個窮國。丟掉了東北之後,全國剩餘的工業加在一起,不足人家的一個零頭。幾乎所有的工業製成品,都需要大量的依賴進口。落後就要捱打,沒有現代化的工業,就沒有現代化的國防。”

“沒有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即便是現在趕跑了日本人。我們這個國家依舊是人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有國無防的局面。如果我們不想我們的子孫後代,重複我們今天的遭遇,那麼建設一個強大的現代化工業,就成了一個必然的選擇。”

“現在中國大學的確不少,可一年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文科生,真正學理工的比例很少。我們東北根據地又侷限於全國一隅,原本就是教育不發達的地區,可用的人才就更少了。但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單靠學文是不行的。”

“我們現在接手的僞滿部分高等教育,說白了除了奴化教育之外,就是爲了日本人將東北建成他們穩固殖民地,而採取的配合和補充式的教育。儘管也有一些工業和農業等所謂的實業大學,可一年招收的學生還是日本人和朝鮮人爲主,其中中國人比例纔多少?”

“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需要的不是什麼文學家、舞蹈家、音樂家,是成百上千的掌握了現代化科學知識的理工科人才。文科雖說不能沒有,但是在現實需要面前,也只能暫時的放一放。等全國都解放了,我們可供招生的底子再好一些,現培養也來得及。”

“連鍋端的方式,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很多問題上,上級要看的是全局。正所謂站多高、望多遠,上級要有上級的考慮,不可能顧全到方方面面。很多問題上,只能從大局着手,至於細微之處也就顧及不到了。”

“不過,這種情況隨着形勢的變化,也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畢竟環境在變、形勢在變,上級的決策也會根據形勢需要而轉變的。畢竟這個國家也是需要報刊的編輯、作家和記者,還有音樂家和美術家的。”

“至於人才控制過死,限制了知識分子流動的問題,這的確也是一個問題。可這也沒有辦法,誰都想去生活條件好一些的大城市生活。誰都知道去一個大城市的學校當一個教師,要比在一個位置偏僻的礦區,當一個工程師悠閒的多。”

“要是不按需分配,恐怕一些農村和偏遠的小城鎮,本就不多的知識分子都要跑光了,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去礦山工作?我們儘可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各方面的需求。雖說在很多方面不是很完美,但這世界上本身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不是嗎?”

“眼下的計劃體制雖說死板了一些,但是對於我們的建設,起到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我們要想在短時間之內,建設成我們自己的工業體系,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一定的犧牲,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雖然給個人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可這些影響也不是完全不能克服的。我們從僞滿那裡接手的教育體系,基本上是一個爛攤子。整個教育從體系到模式,基本上可以是爲日本人的殖民統治,進行配套或是服務的教育體系。”

“要想改變這種體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有人鼓吹僞滿教育如何、如何的好,可我想問問這些人,這種教育模式除了奴才之外,還能夠培養出真正可用的人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外交往,只能用日語一種語言嗎?”

“治理一縣、一市,乃至一省一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碗水都端平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很多問題,都需要我們沉下心來一步步的去解決。操之過急或是搞一刀切,反倒是容易誤事。”

楊震這番話說完,這個男人沉默良久才微微點頭。看着他有些微微漲紅的臉,楊震笑了笑道:“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這些關係到千秋萬代的建設,需要的不僅僅是政府去努力。而是需要每一箇中國人,都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想眼下的體制,雖說也有一定的弊端。但我們應該相信很多的問題,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陸續改變。一個新生的政權,總歸還是需要我們給與他一定時間,讓他真正的成熟起來不是嗎?”

“現在看我們的教育體制,也許有一些問題,對於有些學生不是那麼的公平。但是就整個國家的未來發展來看,這個事情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就像那些在戰場上廝殺的軍人,有誰問過他們的愛好是什麼嗎?如果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會選擇文科或是理科?誰又給他們選擇的機會了?”

“相對於這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還處在文盲階段。還有相當多的孩子,沒有機會讀書。這些學生雖然因爲不能學習他們想學的東西,也算是一種時運不濟。但就全國來說,他們還有機會讀書、學習文化,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凡是要從兩面來看,的確眼下他們沒有選擇的機會。但從另外一面來看,這些初高中學生,如果沒有根據地內頒佈的強制教育法,恐怕他們很多人已經沒有機會讀書了。在戰爭開支如此浩大的情況之下,我們還在負擔着每一個學生的學費、生活費。每年撥出的教育經費,佔到整個財政支出的三成七。”

“全根據地這麼多地方每年的教育經費,除了地方自籌一部分之外,絕大部分依靠財政下撥。全根據地眼下僅僅教師薪金,每年東北人民政府就要貼進去總計高達五百餘萬元。再加上學生的生活費,學校的興建與維修經費,一年下來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隨着解放區的不斷擴大,下撥的經費幾乎每一年都在上漲。眼下全東北根據地內,每年用在教育經費上的支出僅次於軍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要超過關係到戰爭進程的工業建設上投入。”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十一章 楊繼財的不安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計劃使用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潰的日軍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進軍面臨的五無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六十二章 無賴戰術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三百四十六章 嗅覺靈敏的陶淨非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十一章 楊繼財的不安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計劃使用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潰的日軍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進軍面臨的五無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六十二章 無賴戰術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三百四十六章 嗅覺靈敏的陶淨非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