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

說到這裡,楊震走到地圖前指了指地圖道:“不過我估計以日軍一向的作戰風格,出動兵力迂迴我軍側翼,尤其是結合部是必然的。就像老總您剛剛說的,這是日軍一貫的作戰風格。”

“但受制於晉北的地形和我軍部署在晉北戰場的兵力,他們的這個迂迴穿插部隊。在無法解決後勤補給的情況之下,恐怕投入的兵力不會太多。小部隊他不敢,大兵團他抽調不出來。其發起的攻勢,應該還是以正面突擊爲主。”

“而在察西、綏東戰場,我軍已經完成對日軍一一零師團的最後分割、合圍,眼下正在發起對一一零師團最後據點,化德、商都一線的攻擊。待完成對該部日軍最後解決之後,該部不待休整將立即轉向南面,從挺進軍的左翼直插張家口,徹底封死察南挺進軍與晉北戰場結合部兵力相對薄弱一些的缺口。”

“在察南戰場上,因爲在戰前日軍將原來部署在察南一線的三十三師團,調往了東南亞戰場,在察南戰場之上,我軍的進展速度雖說不如西線大開大合。但是卻採取了小步快跑,穩紮穩打的戰術。已經從東北、正北兩個方向,逼近了張家口。並已經全部拿下了熱西地區,整個察南戰場已經連成了一線。”

“老總,面對着戰局的發展與變化。我已經下定決心在完成搶佔大同,挺進軍攻佔張家口一線之後,在晉北沿着內長城一線,察哈爾沿着外長城一線全線轉入防禦。將主要的精力和兵力,放在東北戰場上。但在晉北戰場,我軍會持續投入兵力和裝備。”

“將日軍從其他戰線調過來的援軍,儘可能的分散開來。以減輕我軍在東北戰場上的壓力,並保障東北戰場能夠順利的達成戰略目的。拿下新京突出部,切掉這個日軍向北窺視我北滿根據地的毒瘤。”

“而在晉北楊萬口、雁門關以北的地區,必須要控制在我軍的手中。只要控制這一線,東北根據地就可以直接與晉綏、晉察冀接壤,真正打通東北我軍根據地與關內之間的聯繫。並在戰略上,起到遙相呼應的作用。”

“這樣一來,我們不僅隨時可以保護陝甘寧邊區的防禦,配合關內部隊保衛中央所在地。也可與整個山西戰場各個根據地向相互策應,將整個山西變爲在華北戰場,我軍穩固的根據地。徹底的瓦解日軍從山西窺視陝西,並從北翼包抄我大後方的念頭。”

“而對於日軍方面,除非日軍想要徹底的放棄山西,否則他們在華北戰場上兵力投入的重點,只能以晉北戰場爲主。因爲他們很清楚守不住山西,擁有大量機械化部隊的我軍居高臨下一衝,河北也很難守住。相對於察南,晉北戰場對於日軍來說更是關鍵。”

“總華北戰場全局來看,在喪失了冀中平原之後。眼下整個山西戰場,也是關內我軍兵力最多的一個省,可以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個戰區。太行、太嶽、晉綏、晉察冀四大根據地,大部分的轄區都在山西境內。”

“如果他們不能將晉北的我軍驅逐出去,一旦讓關內外我軍真正聯手,山西恐怕就很難控制住。恐怕也正是因爲出於這個擔心,在大部分的兵力需要投入到晉北戰場的情況之下,他們纔在某些方面對第二戰區做出一些退讓。”

“老總,他們讓出了方山一線交給晉綏軍,就是希望我們中國人內部自相殘殺,讓他們漁翁得利,減輕他們在戰場上的壓力。否則剛開春的時候,還與晉綏軍還打了一場大戰,一口氣吃掉了晉綏軍兩個師的日軍,那有那麼大方,將西進的重要橋頭堡方山縣城交給了晉綏軍。”

“現在我最擔心的,就是第二戰區那位山西王真的吞下日軍放下的這個誘餌。利用我眼下晉綏、太行根據地兵力單薄的機會,向北、向東拓展他們的生存空間。至少緩解他們在徵兵、籌集糧食方面的壓力。”

“第二戰區十幾萬以晉綏軍爲主的兵力,被壓縮在晉西南十幾個縣,無論是生存空間,還是物資供應都難以長久的維持。而向東拓展生存空間,其對日軍作戰又是相當吃力。能夠維持現狀不被日軍吞併,已經是很勉強了。與日軍作戰,他們不是對手。”

“說句不好聽的話,那十幾個縣連補充兵員都提供不了多少。坐困晉西南的第二戰區,恐怕想要拓展生存空間都已經想瘋了。岡村寧次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下這個餌料,引誘那位山西王與我們發生衝突。”

“眼下我不擔心日軍投入的增援兵力,最擔心的就是這個擁有十幾萬裝備尚屬精良部隊的第二戰區,抵禦不住日軍拋出誘餌的誘惑,趁機拆我們的臺。尤其是晉西北,我軍現在兵力異常的空虛,對於第二戰區來說,就像一塊肥肉一般。”

“要說第二戰區的那位司令長官,公開投敵我不相信。但是藉機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我想還是有可能的。這位山西老倌很精明,但日本人也不傻。以華制華這一手,他們玩的很熟練。我不相信方山縣城的交接,其中沒有什麼別樣的文章。”

“至於日軍來增援的兵力有多少,我到是不擔心。來援的日軍雖多,但他們的主要目標應該還是晉北。控制了晉北,不僅能夠威脅到綏南,還可以對挺進軍側翼實現威脅。只要他們的目標是晉北,這就好辦的多。”

“我準備依據察南、晉北有利地形展開機動防禦作戰。而在我軍搶佔內長城至張家口一線之後,日軍就算是在來三個師團,我們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整個戰局的主動權,就徹徹底底的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而且北上的晉綏軍區主力部隊,雖說只拿下了包頭,而沒有能夠搶佔固陽。但整個綏西的形勢,目前已經穩定了下來。我軍在包頭地區,已經沒有必要繼續駐紮大量的駐軍。我看眼下完全可以從包頭地區,抽調出部分兵力經已經打通的平綏鐵路立即回援晉北戰場。穩固根據地,防止第二戰區藉機搗亂。”

“至於後套方面的工作,我想還是需要中央去做一做的。畢竟我們與後套方面,之前的合作還是很愉快的,沒有爆發什麼衝突。既然固陽地區已經被他們先得手了,那麼就讓給他們。我們控制五當召至百靈廟一線,我們保證對茂明安聯合旗的控制就完全可以。”

對於楊震的想法,老總猶豫了一下之後,最終還是開口道:“楊震同志,考慮到統戰工作的需要,爭取後套方面配合,以及綏遠我軍後勤供應的問題,中央已經決定將綏北地盤轉讓給後套方面。今後我們與後套方面的控制區,將以陰山、德基欽河一線爲分界線。”

說完這番話之後,看着楊震的臉色微變,老總臉色很是凝重的道:“楊震同志,我知道你堅持拿下包頭的原因。但有一點你想過沒有?包頭距離後套近在咫尺,日軍在控制綏西的時候,就多次遭遇到後套方向的突襲。”

“雖說日軍最終還是守住了其在綏西的前哨陣地包頭和固陽,但是連續幾次激戰下來,日軍的傷亡很大。能讓日軍蒙疆駐屯軍主力屢次吃虧,說明其所部的戰鬥力極強。對於我們來說,絕對不可小視。”

“此次後套方面,雖說沒有在我們之前發起對包頭的爭奪,但是卻利用日軍收縮兵力的機會搶佔了固陽。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與後套方面發生衝突對我們很不利。而且按照後套與日軍作戰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來看,我們如果在綏北地區與其對峙,我們就要在整個綏遠保證大量的兵力。”

“這對我軍後勤供應方面,壓力會相當的大。綏北地區,都是蒙古遊牧地區,糧食產量很低。我軍要保證對綏北的控制,就要部署大量的部隊。而所需的後勤補給,只能依靠綏南以及晉西北。這在後勤方面,對我軍是一個不小的壓力。而且大量的部隊,被牽制在綏北、綏西,於關內戰場進一步的發展很不利。”

“與其這樣,我軍還不如全力控制陰山南麓以及綏南地區。在綏北只控制武川、陶林兩個縣城。依託陰山展開防禦,並以綏南和晉北、晉西北爲縱深。這樣有利於我軍收縮兵力,全力固守包頭至歸綏一線。這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對我方極爲有利。”

“楊震同志,你的想法中央很瞭解也很支持。但在目前國內政治形勢複雜,包頭與八戰區近在只咫的情況之下,在包頭建立鋼鐵工業基地是不是很恰當?包頭地區與後套方面隔河相望,近在咫尺。”

“除非我們冒着挑起內戰的風險,拿下整個綏遠,否則整個包頭地區幾乎無任何的防禦縱深。尤其在固陽被後套方面奪取,包頭幾乎是兩面被圍的情況之下,在那裡建設工業基地是不是合適,我想應該慎重的考慮一下。”

“與後套方面隔河相對,北面又暫時無法奪回的情況之下,我們在包頭地區建設龐大的鋼鐵工業基地,是將肉送到了對方的嘴邊上。敵軍的一發炮彈落入工廠,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楊震同志你的心情中央理解,但是有些事情,我們不能草率行事。尤其是眼下國內政治形勢正處於很微妙的情況之下,我們更要謹慎行事。而且以目前關內戰場的局面,我們根本就不可能將太多的兵力放在綏遠。”

“最關鍵的是百靈廟的僞蒙軍一部,在我們拿下歸綏之後,於包頭戰役正甜之際。在我軍暫時無暇北顧之機,已經向後套方面投降。百靈廟一失,我軍就失去了搶佔整個綏北的先機。我們如果想要重新奪回百靈廟一線,只能公開與後套方面撕破臉。這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對我軍都很不利。”

“既然這樣,我們何不退後一步?讓出對我們目前實際用處不大的綏北地區,讓後套方面在這個時候對我軍有所忌諱。不主動挑起事端,讓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將綏南地區建設成我軍穩固的根據地。”

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二章史上最黴的穿越(2)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一百二十四章東進(3)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232章 狠毒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楊震的苦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五十三章 傲氣的來源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
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二章史上最黴的穿越(2)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一百二十四章東進(3)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232章 狠毒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楊震的苦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五十三章 傲氣的來源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