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

郭炳勳認爲這次行動從制定到實施,絕對是一個可以收入世界各大軍事學院教科書的經典行動。收尾階段雖說因爲傷亡過大而有一定的瑕疵,但是卻並不影響整個戰役進程堪稱完美的表現。

儘管郭炳勳不明白爲什麼楊震沒有趁機搶佔遼東山區,爲以後收復遼河平原地區獲得一個進攻出發點,以及攻佔整個奉天縱深地區的制高點。也沒有對撫順和奉天的戰略工業,徹底癱瘓。尤其是鞍山、本溪這種日本維持長期戰爭潛力的鋼鐵工業,進行徹底的破壞。

但這次戰役對郭炳勳來說,依舊可以稱得上完美。而整個戰役其中,只有在行動期間遭遇到奉天周邊日軍反擊時,傷亡和損失比較大。而在戰役發起初期的滲透行動,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沒辦法,你深入到關東軍在東北歷年統治最核心,即便在九一八事變之前,也是滲透最深的地方,眼下還是關東軍在四平作戰的大後方。關東軍就算反應再遲鈍,也不會長時間的無察覺。更何況這不是之前的小部隊滲透,而是大量部隊強行突入南滿核心地帶。

以日軍的一貫反應能力,雖然遭遇到了大面積的無線電干擾。但其無論是反擊速度,還是反擊力度都相當的猛烈。兩軍在奉天外圍的虎石臺、馬三家子、撫安堡、柴河堡一線激戰了十幾天,不可能不出現相當數量的傷亡。

而且不單單是周邊日軍反撲速度極快,此次作戰目標之中還有爲數不少的日軍部隊。作爲眼下關東軍大本營的奉天城內的還有日軍一個聯隊,撫順和遼陽還有日軍大隊級別的警備隊,還有爲數不少的僞滿軍警。守備兵力最少的鞍山,也有日軍一個加強中隊建制的兵力。

奉海線上沿途各個車站,還有大量日軍的鐵路警備隊。雖說有大量的空中支援,但畢竟是孤軍深入敵後十幾天。在這種情況之下,搶出並轉移這麼多的設備、幾十萬的熟練工人和勞工,部隊沒有被徹底的打殘就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能夠十幾天之內,在周邊敵情很嚴峻的態勢之下,組織這麼大規模的撤退,李明博也是採取了相當必要的手段。再加上奉天幾個車站、撫順、本溪、遼陽車站,因爲戰事影響積累的大量的火車,也增加了撤退的手段。

在組織撤退的時候,爲了加快撤退的速度,沿途車站所有擠壓的列車,幾乎都被李明博動員和徵用起來。尤其是日本人相當引以自豪的所謂流線型,世界上最先進蒸汽機車的兩列亞細亞列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這兩列時速極快,佈置的極爲豪華,一般都是作爲關東軍高級人物專車的列車。被李明博當做普通列車使用,車上塞上了大量需要撤退的人員。與其他列車,一旦撤入北滿就不在南下不同。

這兩列火車利用其高速在此次撤退之中多次往返根據地與敵佔區,撤出了大量的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大量易損的醫學設備,以及一些重要的精密研究設備,也都是通過這兩列火車撤離的。

此次行動雖說付出了相對慘重一些的代價,但解決了根據地相當一部分的熟練工人缺口的問題。也徹底的癱瘓了南滿大部分的工業,在很大程度上從戰略方面,削弱了日軍維持作戰的潛力。

而且除了旅大地區,中長鐵路鐵嶺以北,以及北寧鐵路之外,整個南滿腹地鐵路上在此次行動之後,基本上說已經空空如野。大量因爲會戰積壓在奉天的客車和火車,此次行動均被帶回北滿。

李明博做的相當之徹底,別說撤退需要的客貨車了,就是其目標區內所有滿鐵的維修廠內的火車頭和車廂,只要能跑起來的全部掛上車皮使用。不能跑的,能拆卸多少配件就拆卸多少。甚至有些地區的鐵軌,都被他拆卸乾淨。

奉天站、奉天北站,以及整個東北最大編組站,站線密度高達九十八股的甦家屯站內所有的鐵軌都被他拆的一乾二淨。這些東北地區最大車站內,所有能拆卸下來的機械化編組,信號等設備都被拆下來。

奉天周邊的鐵路運輸,基本上都因爲無列車而陷入癱瘓。再加上李明博臨撤退的時候,炸燬了奉天幾大火車站,連同撫順、鞍山、遼陽幾個車站的調度站、水塔、加煤站,甚至站臺等附屬設施,也都進行了徹底的破壞。

滿鐵儲備在甦家屯的十幾萬噸鋼軌,也都被搶運了回來。大量的枕木,也被澆上煤油一把火全部燒掉。沒有了原材料日本人想要修復南滿鐵路系統,除了從國內調集新的鋼軌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辦法。

眼下日軍在作戰之中最爲依賴的,連接前方與後方的鐵路運輸已經全部中斷。經過此次行動之後,作爲南滿鐵路樞紐的奉天鐵路系統徹底的癱瘓。沒有兩三年的功夫,是很難完全恢復的。

尤其是甦家屯站,這個連接了奉海、中東、安奉、北寧爲主衆多的鐵路,成爲整個東北,甚至是東亞地區最大鐵路編組站徹底的被破壞,使得關東軍根本就無法在利用鐵路進行任何軍事調動,以及物資的運輸。

雖說枕木和路基都在,但是那些關鍵的設備與設施被拆走、炸燬,使得整個南滿鐵路系統基本上陷入癱瘓。這無疑對關東軍的所有戰略行動,都將帶來致命的影響。日軍戰略補給一貫都是以鐵路爲根本,沒有了鐵路的支撐對關東軍的行動纔是真正釜底抽薪。

不過此次行動不算後期的傷亡數字,最大的瑕疵就是李明博在動手弄人的時候,對目標的甄別上有些過於草率。造成了該弄回來的,不該弄回來的,都弄回來了。甚至連奉天和撫順、鞍山城內飯館跑堂的、澡堂搓澡的,都弄了回來。

還有些相當一部分人,主要是奉天城內高等教育院校的中國籍教育人員,各大工廠的技術人員和正兒八經的工人。相當一部分採取綁架全家給綁回來的,甚至可以說拿着情報部提供的名單按圖抓人。這無疑帶來的影響很不好,需要事後大量的做解釋工作。

無論此次作戰,給地方政府帶來多少麻煩和引起多少不好的後續影響。此次戰役破壞了日軍在南滿的工業生產能力,對其持續戰爭潛力帶來了致命性的影響。以及破壞了整個南滿鐵路系統,讓其整個後勤補給陷入癱瘓,但就這兩點就足以自豪了。

失去了奉天兵工廠可以提供給整個侵華日軍幾乎所有彈藥消耗的產能,日本人持續作戰能力將受到最致命的打擊。而失去撫順的人造石油、特種鋼材,鞍山和本溪的鋼,對整個日本人的戰略體系帶來的影響更大。

失去鞍山和本溪每年上百萬噸的鋼鐵產量,對於重工業能力本就很有限,鋼產量本就在幾個工業強國之中是最低日本人來說,這個損失帶來的影響甚至遠遠的超過了奉天兵工廠和飛機制造廠的損失。

沒有了鋼鐵,日本人就造不出軍艦來,也造不出重炮和坦克來。整個戰略體系,受到的打擊更大。這百餘萬噸的鋼,一百多萬噸生鐵的缺口,對於日軍來說比破壞一百個兵工廠,帶來的影響都大。

儘管這些鋼的產量,只佔據日本整個鋼鐵產量的七分之一。但是熟鐵產量的減少,對日本的鋼鐵工業卻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沒有了東北提供的生鐵,日本人的鋼產量,至少要減少七分之一。

何況失去了這百萬噸鋼,對於日本人已經是極限的產能,影響也是一樣致命的。僅僅鞍山昭和制鋼所和鞍山制鋼所,一年的鋼產量就足足八十多萬噸,生鐵一百三十萬噸,鋼材四十多萬噸。

這些鋼鐵除了滿足日本在東北設立的大大小小工廠,以及軍工生產需要之外,大部分都運往日本,成爲日本重要的鋼鐵補充。鞍山的昭和制鋼所的幾十萬噸鋼鐵產量,百餘萬噸的產能,是日本人的所有手中鋼鐵廠之中,僅次於八幡鋼鐵廠之外第二大鋼鐵廠。

再加上本溪湖和宮原鋼鐵廠二十多萬噸的年產量,來自中國東北的鋼鐵,對日本維持戰爭需要至關重要。儘管這些鋼廠生產的鋼鐵,大部分都是粗鋼和生鐵等原料型鋼材,鋼材的數量只有四五十萬噸。但有沒有這百餘萬噸的鋼鐵產量,也涉及到日本維持戰爭的能力。

更別提撫順人造石油廠,是日本人僅有的兩個以油頁岩和煤煉化石油的工廠。這兩個工廠的被破壞,對日本人的石油保障體系的打擊無疑身很重大的。別看日本人現在已經佔領了盛產石油的東南亞,但郭炳勳從來就不認爲東南亞的石油產量,日本人能夠真正的有效全部利用起來。

美英兩國對日本真正的弱點是什麼,可謂是瞭如指掌。無論是緬甸的油田,還是荷屬東印度羣島油田,早在放棄的時候,就已經被徹底的炸燬。日本人即便能夠維修,但是在同樣有着強大海空軍的美國人威脅之下,這些石油能運回國內的又有多少?

除非日本人徹底的攻佔澳大利亞,否則美國人的遠程轟炸機從澳大利亞起飛,就足夠威脅到日本人在荷屬東印度羣島的石油工廠和油田。而且以日本人的技術能力,又能恢復多少石油產量也是一個疑問。

日本人設立在撫順這兩個人造石油廠,是日本人利用東北豐富的煤礦資源,尤其是撫順優質的煤炭進行液化,以部分替換石油產品的唯一嘗試手段。現在這兩個廠子基本上什麼都沒有剩下,所有的設備和技術人員都搬運到了北滿,甚至連工廠廠房都被徹底的炸掉。

除了全部重頭再來,面對着幾十年心血毀於一旦的局面,恐怕就是想盡辦法搶修,日本人也沒有那個能力讓這些工廠重新恢復生產。更何況那裡的設備,大多日本人無法自行製造,幾乎全部都是美英德製造的。在眼下這個局面之下,日本人也沒有地方去進口設備去。

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並奪回來第一百三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1)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一百九十章 要賭就賭的大點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們只是半瓶水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二百九十二章 摟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
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並奪回來第一百三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1)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一百九十章 要賭就賭的大點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們只是半瓶水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二百九十二章 摟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