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

當然兩軍武器裝備上的差別,也是表現各自不同的原因之一。武器的性能不同,在戰場上的考慮也是不同的。挺進軍警衛團沒有抗聯那樣的武器裝備,沒有狙擊步槍,沒有裝甲車,所以在戰場上的戰術考慮也不能一樣。自己沒有人家的那些精良裝備,只能按照自己的裝備來。

作爲軍事大家的他,早在楊震所行人員一到他就一眼就看了出來。不算楊震帶來的那個步兵連,裝備的清一色與他們爲挺進軍運送糧食相同的性能很優良的什麼自動步槍,以及各種機槍之外。單就他身邊的警衛排,就是每人身上都是長短兩樣武器。

對於他們那種外形古怪,槍身下插着彈匣,早在前年抗聯的政委去延安時候,就見過的自動火器不稀奇之外。最讓他感興趣的是這個警衛排,還裝備了兩支蘇制狙擊步槍。以及他們每個班都一支槍,槍身下掛着的一種奇怪的,不知道有什麼用處的口徑很大的武器。

雖然不知道這東西究竟是做什麼用的,但是除了武器,這位見多識廣的老帥很清楚,沒有人會在自己的槍身下面掛這麼一大堆口徑不小的傢伙。那樣不僅是對武器的損傷,而且也會增加出槍的困難。這種東西能在楊震貼身警衛排之中出現,不僅是一種武器,而是還很有可能是威力極強的武器。

對於楊震貼身警衛排裝備的這種步槍,這位老帥在到延安開會的時候,已經見識過一回不算陌生。但對於上次李延平去延安時候,因爲正值日軍對晉察冀軍區進行大掃蕩,而沒有能脫離開崗位而沒有去延安開會的政委來說,卻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外形古怪的武器。

除了這種武器之外,這個警衛排每人在腿上,或是胸口上,或是腋下他們所謂的戰術背心上還綁着一支手槍。雖說手槍所在的位置不是正規的佩戴方式,但作爲老兵出身的他,還是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些手槍如果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在第一時間之內出槍。

雖說這種手槍的佩戴方式,他已經是第二回見到在抗聯部隊身上見到。但每次見後,總是感覺到奇怪。相對於政委對他們手槍佩戴方式的好奇,司令員更奇怪的是他們手槍套內,那種即不是國內高級指揮部警衛人員流行的快慢機,與各種的駁殼槍。

也不是上次在延安見過的和目前他們抗聯幹部作爲制式戰鬥手槍使用的蘇制手槍,而是一種全新的自動手槍。這種口徑應該在九毫米,但是從握把的形狀來看,彈匣容量應該不小的手槍,即便是見多識廣,對國內各大派系武裝的裝備很瞭解的他,也還是第一次見到。

對於抗聯層出不窮的新式武器,已經麻木的他倒不是眼饞人家的新式武器。對於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帥來說,雖然更希望自己的部隊也有這些武器,能在戰鬥之中發揮更強大的戰鬥力,消滅更多的日軍。

作爲一名軍事統帥,他比任何部下都希望擁有現代化的精良武器。每每見到自己那些缺槍少彈,連刺刀都湊不齊的部隊,在日軍火力壓制之下傷亡慘重的時候,他比誰都心疼。但他還不至於眼饞別人,特別是自己老部下部隊的武器裝備。

他相信只要繼續堅持下去,並想法設法的建設自己的軍工。總一天鬼子現在有的裝備,他們也一樣會有。甚至鬼子沒有的裝備,他們也一樣會有的。眼饞別人,還不如想辦法增強自己的實力。

儘管他知道,只要他開口,楊震肯定這個面子肯定會給他的。不僅會答應讓,而且對於關內部隊的要求,甚至會超額滿足。但他知道,這個口自己不能開,這並不是什麼死要面子,不好意思向自己部下開口的問題。

對於一支在艱苦環境下成長起來,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彈藥充足,裝備齊全的軍隊來說,對於新式武器和彈藥的渴求,比任何人都強烈的多。但自己不能張這個口,人家的身子骨還沒有長全,現在張嘴只能是削弱他們的營養。

這位老帥只是有些感慨,自己的這個部下真的是今非昔比。每次見面,總是會給自己不一樣驚喜。去年的解了關內各大戰略區燃眉之急的大批裝備和彈藥,年底的各種教官,還有眼下的坦克、飛機、重炮,甚至小到他們現在佩戴的這種新式的,自己從來沒有在國內見過的手槍。這些驚喜,一個比一個大。思及此處,這位老帥不由的感嘆,這人比人的扔。

其實倒不是這位老帥少見多怪,楊震的這個貼身警衛排現在使用的手槍,是去年年底,爲直屬偵察旅換裝的時候,特地委託美國方面生產的勃朗寧手槍最新型號勃朗寧M一九三五手槍。

這種勃朗寧系列的手槍,是一九三五年纔開始生產。也是在二戰爆發之前,勃朗寧公司最後設計的一批產品。一向在武器訂購方面好趕時髦的國民政府,也曾經向比利時方面訂購過一批。

只不過因爲價格、生產等諸方面原因,以及歐戰爆發外購渠道被切斷,到貨的數量並不多。這批手槍,全部裝備的是嫡系中央軍。再加上比利時貨,在國內一直都是高檔貨,價格比較昂貴。

除了中央軍之外,別說中央軍中那些沒有後臺的雜牌軍,就算是一般有後臺的地方部隊,都沒有裝備。因爲到貨晚,數量不多。加上到貨的時候,國共已經達成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協議,自然無法繳獲到。

這既然沒有繳獲,那麼也自然談不上裝備。所以儘管十八集團軍各部,勃朗寧手槍的數量不少,但是這種最新款的勃朗寧手槍,也是威力最大的一款勃朗寧手槍卻是沒有見過。其實關內的部隊,也不是完全沒有這種手槍。

楊震在新四軍的時候,就曾經見過新四軍中有幾十支這種手槍。他也曾經試驗過這種他在後世,就繳獲並使用過的手槍。當然這種二戰前設計的手槍,在後世雖說多次經過改進,但畢竟材料與工藝都已經落後,性能與各國裝備的新式手槍無法相比。

但其優良的原始設計,使得這種槍在精度上與威力上依然沒有落後。很多國家的特警與特種部隊,依然作爲戰鬥手槍使用。至於在一些戰亂頻發的國家,更是因爲其皮實的性能,與蘇制託卡列夫手槍的成爲難得的武器。

只是這種手槍對於眼下國內各個派系的武裝來說,除了財大氣粗的中央軍嫡系部隊來說,可謂是一種全新的手槍。即便在中央軍嫡系部隊之中,也主要裝備一些技術兵種和飛行員,或是中級以上的軍官以及特工人員。

普通步兵裝備手槍,基本上還是以各種駁殼槍或是快慢機,以及原來的各種德制與比利時製造的手槍爲主。楊震在新四軍見到的那幾十支勃朗寧M一九三五手槍,還是軍長在組建新四軍的時候,爲解決武器不足私下託人從香港買回來的。

只是因爲這種手槍價格太貴,軍長私人財力有限,也就只買了幾十只。剩下的買的還是大衆的左輪和西班牙手槍。除了軍長購買的之外,新四軍在東進的時候,又從老百姓手中收集或是購買到國民政府潰軍丟掉一批這種手槍。

這樣一來,新四軍中這種新式手槍的數量反倒是全軍最多的,也是第一批裝備的。只是因爲兩地間隔,這種手槍又多配屬給團以上幹部,所以華北的部隊纔沒有接觸到過。因爲楊震到新四軍工作的那段時間,很是喜愛這種手槍。

軍長在楊震返回中央的時候,曾經送給楊震二十支。除了十支拖他轉交給中央之外,剩下的被楊震帶回了東北。只是這種手槍使用的九毫米子彈,因爲不是國內主流手槍子彈,所以楊震帶回的子彈並不多。二十支手槍,只有不到二百發子彈。

現在警衛部隊佩戴的這種手槍,就是抗聯今年年初楊震返回之後,才委託美國人從加拿大進口了一批該種手槍以及部分彈藥,專門給直屬偵察旅換裝。之所以從美國進口,倒不是這種手槍抗聯自身仿製不了。

而是當時正全力生產班用機槍和通用機槍,以及各種高射武器和無後坐力炮的抗聯兵工廠,生產力已經擴張到了極致,生產任務已經排的滿滿的。對於這種眼下並不是急需的手槍,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生產。所以才從美國進口了一批,暫時先應急。

因爲價格和彈藥的原因,目前只裝備了直屬偵察旅作爲戰術手槍,以及部分高級指揮部的警衛部隊。一般的團以下指揮員,包括飛行員和裝甲兵在內,配備的還是蘇制或是抗聯自己仿製的託卡列夫手槍。這位老帥沒有見過,也是很正常的。

之所以專門爲軍區直屬偵察旅進口這批手槍,是因爲軍區直屬偵察旅對於蘇制託卡列夫手槍,以及抗聯自身的仿製品意見很大。原來軍區直屬偵察旅裝備蘇制託卡列夫手槍,雖然殺傷力大、侵徹力強,以及可靠性能好、結構簡單等一些列的優點。

但這種專門爲蘇聯軍隊設計的手槍握把,明顯不太適合中國人的手型。在應急狀態之下,這種手槍因爲握把的原因,造成急促射擊的精度很不理想。很多的時候,因爲持握的不方便,倉促射擊,很容易造成了子彈打扣頭或是飄移。

最讓部隊不滿意的是這種手槍的彈匣容量小,只有八發子彈。這個裝彈量,與眼下中國軍隊普遍使用的毛瑟手槍相比,數量還是比較少的。當然這個裝彈量,在戰場上作爲一般幹部的自衛手槍是足夠了。

作爲一般基層指揮員或是營連級幹部,在戰場完全可以很方便的尋找到步槍或是衝鋒槍代替手槍。至於司令部的參謀、政治部的幹事、後勤部的協理員,基本上是不上一線戰鬥的。要是戰鬥真的打到這些人,都拿着手槍去拼命了,那麼這場戰鬥的結果已經是不言而喻了。所以對於他們託卡列夫手槍,已經是足夠用了。

但是對於因爲其所擔負的作戰任務特殊性,手槍是一種很重要戰術武器的直屬偵察旅來說,這種手槍彈匣的容量還是有些過小。而且因爲生產工藝的原因,有相當部分的手槍,在實戰的時候經常出現卡殼的狀態。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八十三章給我一個孩子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五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進(1)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失的四十八師團部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255章 配給制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葉熊治的感覺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圖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氣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一十五章 恐懼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八十三章給我一個孩子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五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進(1)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失的四十八師團部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255章 配給制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葉熊治的感覺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圖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氣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一十五章 恐懼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