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

待主席的警衛員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將殘席撤下去後,主席略微沉思了一下,沒有假手秘書,親自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拿出幾份電報交給楊震道:“這是東北局和東北軍區共同發來關於與江北方面談判的電報,你看看該如何處理。”

楊震接過電報,仔細看了一遍後,卻是搖頭苦笑:“我也沒有想到江北方面居然在這個時候,會來這麼一手。T二六坦克和米格三戰鬥機,以及其武器的圖紙已經交付,但兩種發動機的圖紙和工藝卻是一直拒絕交付。”

“他們居然提出所有兩種武器的發動機,必須要以現匯從江北方面購買。而發動機的技術,是這兩種裝備之中最關鍵的東西,也是工藝最高的東西。我當初也是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兩種武器,培養我們自己的發動機設計人才。”

“蘇制坦克和飛機,雖然性能勉強還是不錯的。但因爲作戰思路和生產工藝的原因,發動機使用的壽命很短。甚至飛機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只有幾十個小時。按照他們的這個要求,我們不僅作戰能力要受到相當大的制約,而且在經濟上也要增添不少的額外負擔。”

“不過他們這一手倒也不稀奇,無非是想將我們的命脈繼續控制在他們的手中。這一點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正在與美國方面協議購買其P三九戰鬥機的生產技術。到時候,我們完全可以使用P三九戰鬥機的發動機代替米格三飛機的發動機。”

“而且美式發動機工藝精良,壽命長不說,重量和性能都超過同馬力的蘇制發動機。主席、老總,我們購買的原裝美製道格拉斯運輸機,與江北仿製的同一型號裡二運輸機相比。其發動機的功率和效率,蘇制同類型的飛機都比不上美製的。”

“在重量上,蘇制飛機的重量和耗油量也遠遠的超過美國貨。江北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他們無所謂。但是這個油耗,對於我們來說可是一個相當的負擔。如果真的能改用美式發動機的話,到也能減輕我們一部分的負擔。”

“雖說我們現在使用的蘇制燃油標號太低,美式發動機如果使用還需要添加相當部分的粗苯。但不管怎麼說,粗苯的價格可比燃油便宜的多了。這也算是爲我們變相的減輕了一部分經濟負擔。”

“不過江北生產的發動機和他們設計的武器和裝備一樣,勝在結構簡便,方便大量的生產,也適合我們目前的軍工生產能力上。美國貨工藝標準要求很高,以我們現有的技術能力不是仿製不出來,但性能上肯定是要有折扣的,而且這個折扣很有可能還不會太小。”

“至於技術方面,我想都是液冷的發動機,在技術上應該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困難。就算是有一定的困難,我想在美國專家的幫助之下和我們自身的努力下,也一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主席,我們再與美國人簽訂購買軍工設備的時候,就已經聘請了一部分美國部分專家和技術工人。一方面是在我們相關專業人員匱乏的情況之下,最起碼滿足現有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就是用來培訓我們自己的技術工人。”

“我們在東北根據地內實行了普遍的義務教育制度,所有的適齡人口必須要上學。對於國高畢業生參軍,是有着嚴格比例規定的。除了繼續升學以及參軍的人員之外,剩餘的國高畢業生我們儘可能的都安排到軍工方面。”

“這樣一來,我們軍工產業的工人相對文化起點要高一些。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這樣一來,因爲自身文化水平的關係,我們的工人接受新知識的速度要快的很多。這很有利於我們加快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不過,我們與江北關於這方面還是要繼續談的。坦克發動機和飛機發動機能拿到手,儘量還是要拿到手。用美製發動機雖然不是不能替代,但在短時間之內會影響到戰鬥力。尤其是蘇制T二六坦克,是我們主力坦克的情況之下。”

“我想江北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提出這個問題恐怕不見得是單純的想要控制我們,應該又安插了一些別的心思。我回去之後,會和那個科瓦廖夫好好的談談,看看他們的葫蘆裡面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說到這裡,楊震微微的沉吟了一下後道:“主席、老總,現在國際形勢很複雜。蘇、美、英三國相互都在算計着對方。誰也不想讓日、德做大,但現在除了正在與德國作戰的英國之外,蘇、美兩國卻都爲了自身的利益,儘可能晚的進入戰火。”

“但德國橫掃歐洲,除了英國還在抵抗之外,歐洲大陸其他的國家不是想方設法自保之外,就是已經繳械投降。蘇聯人並不傻,他們知道英國一旦淪陷,德國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們。而日本在南洋的攻勢,現在也正在咄咄逼人。”

“無論日本人佔領越南的真實目的是切斷國民政府的對外通道,還是想趁機攻佔南洋。但眼下這個局勢,讓美國人感覺到芒刺在背。美蘇兩國都在備戰,但都不想先出頭。所以,想方設法減輕對手的實力,削弱對手的戰爭能力,就是他們目前的主要目的。”

“美國人的援助,不外如此。否則也不會在日軍佔領越南不過數日,便答應了之前一直拒絕提供的飛機。甚至還以優惠的貸款,出售給我們一批最新式的戰鬥機。江北方面之所以答應提供飛機、戰車等武器,是不想未來在對德作戰之中腹背受敵。”

“眼下國際形勢雖然很複雜,但並非是不明朗。我想這其中我們並不是沒有可以利用的機會。主席、老總,這件事情我回去之後一定儘快的解決。主席,相信我,只要我們能利用現在的國際形勢,我想我們會達成我們最終目標的。”

楊震的話,讓主席沉默了好大一會才道:“你一定要多加小心。你說的對,他們將這兩項關鍵技術控制在手中的想法不會這麼簡單,應該還是另有所圖。畢竟這兩種發動機技術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算是過時的產品。”

“楊震同志,我相信你有能力能將這件事情取得一個圓滿的結果。但我要和說一句話,你不管他們有什麼意圖,那我們就只管朝着一路去。保持我們的獨立性,這是不可跨越的底線。我們之前吃的虧太多了,絕對不能再重蹈覆轍。保持絕對的獨立自主,這是中央給你們在今後的工作之中定的底線。至於其他的事情,你們放手去做。”

主席的話音落下,那邊老總接口道:“主席的話,就是中央的意思。有了主席給你們撐腰,你們在東北放開膽子去做吧,什麼都不要怕。今天找你談話,也就是怕你們在今後的工作之中瞻前顧後,猶豫不決。這次主席與我找你談話,就是爲了加強一下你們的信心。”

說到這裡,老總頓了一下,將話題一轉道:“不過楊震同志,你們的訓練方式是不是應該改進一下啊。你們現在積攢下這點家本不容易,日子還是要精打細算過的,可不能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

聽到老總這句沒頭沒腦的話,楊震愣了一下子,不知道自己部隊的訓練方式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居然讓人捅到老總這裡了。努力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自己部隊一切以實戰爲目的訓練方式有什麼問題的楊震,只能將目光看向了老總。

見到楊震被自己這句話搞的有些摸不清頭腦,老總憨厚的一笑道:“是這樣,由晉綏軍區選派的第一批去東北學習炮兵的同志已經回來。我聽他們說你們的訓練方式,是不是有些過於浪費了?他們告訴我一個炮兵學員,三個月的學習過程之中,一個人要打出十五發炮彈。”

“晉綏軍區派出了二百名學員,好傢伙一下子就打出了三千多發炮彈。而學習後期,到你們與日軍對峙地區實戰演練的時候,又是什麼單炮射擊,又是什麼火力急速射,又是什麼炮火覆蓋,一下子又打出去一千多發炮彈。”

“這前前後後的加在一起,二百多學員,就消耗掉五千多發炮彈。這個數字,恐怕比目前全軍所有各種口徑的炮彈加在一起還要多出不少。這纔是一個開頭,後邊還有晉察冀、太行、山東各個軍區抽調的學員。”

“這麼多的人,再加上你們部隊自己的炮兵,這一年訓練下來這打出去的炮彈那可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中央知道你們有自己的軍工產業,能自己製造炮彈。但就算家業再大,這過日子也不能這麼浪費吧。”

“我們四川有一句話叫做有了一頓充,沒有敲米桶。你們這個訓練法,別說咱們那些苦過來的幹部,就是我這個總司令聽着都心疼。好傢伙,按照你們的這個訓練大綱,一個炮兵訓練下來,一個地主家底都折騰沒有了。”

“你小子可知道,要不是與你們打通了空中航線,你們給補充了不少的炮彈。咱們總部從前線調回來的那個炮兵團一年都打不了一發炮彈。平日裡絕大多數的時候,以槍代炮進行訓練。”

“到你那裡可倒好,一個敵人沒有見到,在訓練場上就打出去十多發炮彈。還有你們的那種戰鬥模式,不過一個連級規模的戰鬥,好傢伙不算山炮彈和步兵炮彈,單單迫擊炮彈就打出五六十發。”

“你這個打法,痛快是痛快,可把那些老同志給心疼壞了。我可和你醜話說到前面,你們的底子後,禁得起折騰。關內的部隊可沒有你們這個條件。要是教出一批敗家子來,我可饒不了你。”

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如棋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斯眼中的救命稻草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潰的日軍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零四章 廢物的價值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一百四十三章陶淨非的感慨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二十二章 倒計時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五十三章 傲氣的來源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軍的瘋狂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憂天了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
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如棋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斯眼中的救命稻草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潰的日軍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零四章 廢物的價值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一百四十三章陶淨非的感慨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二十二章 倒計時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五十三章 傲氣的來源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軍的瘋狂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憂天了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