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氣

不過雖說有瑕疵,但在整體上老總認爲杜開山表現的還是很出色。同時他也很喜歡這個年輕的,也相當有個性的幹部。同時老總也認爲培養一個幹部不容易,該給機會還是要給機會的。所以老總看出楊震極度不滿之後,還是想爲杜開山說兩句話的。

老總認爲楊震培養幹部上,的確相當的有一套。更注重將將的他,這些年帶出了相當一批同樣年輕有爲的將領。同時不以親疏量才使用,儘可能的做到一碗水端,不管職務高低有能者居之。也快刀斬亂麻乾淨利落的解決了,部隊組成成分相對複雜,外來幹部與本地幹部之間的矛盾。

尤其是中國人固有的,甚至在某些軍隊之中已經成爲頑疾的山頭主義,在抗聯之中解決的很徹底。說實話能將這麼多山頭的部隊,捏到一起並在短時間之內形成戰鬥力,而且沒有產生什麼太大的問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總可是聽說,原來的老抗聯自身的山頭主義,因爲部隊來源很複雜本身就很重。再加上關內調來的大批幹部,將這麼多山頭捏到一起,這難度就相當的大。但他年紀輕輕,卻將這個問題解決的很好。帶兵的手段與方法也多,帶出的部隊個頂個的嗷嗷叫。

可老總也感覺,楊震在很多時候威嚴過重,也有些不利於幹部的成長。他在抗聯所有高級幹部之中,年齡雖然是最小的。甚至很多營級幹部,都要比他的年紀大。但所有的幹部在桀驁不馴的幹部,卻是在他面前連大氣都不敢出,簡直比綿羊還要溫順。

雖說老總也知道,楊震的年紀太輕了。帶兵如果不以威嚴爲主,恐怕根本就攏不住部隊。除了在戰場上表現讓這些人心服口服之外,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帶兵手段,也很難讓這幫傢伙俯首順耳。

就算有再嚴格的紀律,但也只能管住人,你也管不住心。如果真的不能做到服衆,就算紀律在嚴格,在指揮關係理順上也是要出現問題的。論起資歷,人家都在東北苦戰多少年了,都已經是師長、團長了。你這個關內來的小連長,憑啥指揮人家?就你打了幾場勝仗?

更何況關內調來的幹部之中,當年他的老上級、老首長,這數量可是相當的不少。紀律是紀律,但要想讓人家真的服氣,帶兵的人沒有一定的超長手腕是相當困難的,這部隊指揮起來也很難順暢。

除了在用人上,要儘可能的一碗水端平之外,其餘的就靠自己的能力以及馭下手段了。楊震年紀輕輕能牢牢的掌握住這麼一羣驕兵悍將,只講紀律恐怕也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再加上他年紀太輕,馭下的時候以恩威並濟倒也是一種手段。

什麼不怕一號怒,就怕一號笑。不怕一號罵人,就怕一號不說話。這些儘管都是抗聯下面幹部,在私底下議論的。老總從關內部隊調往東北幹部口中,早就知道這些評價,也知道楊震給下面幹部帶來的那些無形,但是卻巨大的壓力。

老總更是曾經親眼看過從關內調來的一個幹部,還是當年楊震在一二九師的上級,一個紅軍時候的老幹部。調來才半年,眼下堂堂抗聯頭等主力師的政委。在楊震這個比他小了近六歲的當年老下級面前,就連大氣都不敢出。

能把這個當年在一二九師都有名的桀驁不馴的傢伙,這麼短的時間之內給擺弄的如此老實,眼前這個年輕人帶兵的手段可謂一般。這其中除了楊震戰功赫赫,在部隊之中的威望無人可及之外,這其他的意味可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老總知道楊震年紀輕輕,就帶出這麼大一支軍隊,還將部隊的指揮與管理關係,理順的如此之順暢。將領一出暢通無阻,其指揮關係之順,甚至遠遠超過關內部隊。其中所付出的艱辛究竟有多少,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恐怕外人遠遠的無法想象。

其實老總也知道,楊震一向只是抓大放小,其實對一些末節的事情並不是很看重。除了對高級指揮員要求的比較高一些,也沒有要求所有的幹部都德才兼備。可部隊上下對他,那種敬畏與畏懼交雜的感覺,卻是從骨子裡面發出來的。

儘管老總也知道,除了軍事素養上過於苛刻之外,楊震其實對幹部也相當的愛護。恩威並濟這兩手,楊震還是很熟練的。一方面慈不掌兵,一方面對部隊的幹部關心,還是相當足夠的。

甚至還搞出一個什麼《現役軍人婚姻保護條例》,專門保護幹部的婚姻。但老總還是認爲積威太過,馭下太過於嚴厲,也不利於幹部成長,也不利於楊震自己本身的成長。慈不掌兵,這不是錯誤。關鍵這個嚴的度要把握好,不能太過於苛了。

有些問題現在是戰爭年代還看不出來,等到視線和平了,這過度壓制積累下來的後果,恐怕就要顯現出來了。楊震畢竟還很年輕,今後的路還很長。現在因爲年輕,帶兵以威爲主。但是在今後,他這種性格會很吃虧的。

像今天的這個事情,楊震有理由生氣。但是因爲一次並未造成什麼真正後果,其實也並不算什麼太大的失誤,就撤換這麼重要的一個指揮員,這未免多少有些小題大做了。畢竟撤換一個幹部容易,但是培養一個幹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還是這麼優秀的幹部。

聽完老總很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勸說,楊震卻是隻微微的嘆了一口氣:“老總,我們與日軍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什麼時候看到過日軍畏戰過?一旦有戰場需要支援的時候,日軍的反應和動作,乃至效率都遠遠超過了任何一支軍隊。”

“將令一出,則軍**死,這句話雖然出自我們中國的兵法。但執行上這一點,日本人要遠比我們做的好。差距就是差距,這沒有什麼好避諱的。相對於我們自己,日軍在某些方面的優點,我該承認還是要承認的。”

“日軍的確是一支野獸一樣的獸性軍隊,但是在很多方面卻很值得我們學習。在眼下整個戰局之中,一旦形勢哪怕是有局部的變化,日軍絕對不會不用德州的日軍。因爲這裡的日軍,是距離整個戰場最近的日軍一部。從兵力的數量上,也可以說相當的充裕。”

“同時德州的戰略位置,也決定了日軍在這裡保持一支部隊,無論轉向那個方向,我軍都會猶如芒刺在背。我軍在眼下整個華北戰場,無論下一步行動的方向是那裡,都會是一把威脅我軍行動的尖刀。”

“但我軍眼下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致,兵力使用上也太過於分散。而且部隊連續作戰不僅異常疲勞,傷亡也已經相當的重大,不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整已經難以繼續作戰。在還要應對日軍可能會出現的戰略反擊情況之下,暫時無法奪取德州,也無力進入山東境內。”

“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山東境內的戰鬥,還需要山東軍區部隊獨自承擔。我們能給予的支持,除了武器彈藥方面,恐怕就是在戰術上的佯動,將日軍的注意力分散,並將其相當的一部分吸引到德州周邊。”

“我決定在眼下的河北戰場,全軍暫時轉入防禦作戰,並利用這段時間短暫的平靜轉入整補,以及囤積彈藥和物資。同時在冀魯邊保持一定的壓力,以逼迫日軍在黃河故道以北與我軍決戰。”

“所以在德州方向保持對日軍足夠的壓力,擺出我軍進攻山東的態勢,以爲我軍短暫修整爭取時間,以及配合山東戰場這是必須的。二位老總,杜開山如果將六成的兵力放在德州,整個山東黃河以北的日軍的兵力將會全部被吸引住。”

“我山東軍區部隊的活動空間,將會大大的增加,也會減輕山東軍區正面的壓力。與陳翰章所部配合,對山西和山東戰場,分別給與策應和支援。並給我們爭取喘息的機會,以及整補的時間。”

“老總,游擊戰與運動戰,不單單是我們的長項。以日軍各級指揮官的軍事素養,以及野戰師團的訓練,要是真和我們反過來玩起這種戰術,以德州爲基地,對我們後方進行大規模的騷擾與破襲戰,我們該如何應對?”

“就算玩這種戰術,我們是他們的老祖宗,並不怕他們。但是一旦出現日軍採取的這種戰術,將會極大的牽制我軍的兵力。而眼下進攻德州,對我們來說卻是觸一發而動全身。尤其眼下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在部隊急需喘口氣的情況之下,暫時我們還無力發起新的一輪攻勢。”

“除了部隊連續作戰傷亡過大,急需整補之外。我們的補給線,在平漢鐵路完成整修之前,已經是延伸到了極致。最關鍵的是,在暫時還沒有摸清楚日軍下一步動作之前,我還是準備以靜制動。”

說到這裡,楊震走到地圖前,拿起指揮棒指着整個戰場範圍道:“兩位老總,您二位都是沙場老將,都清楚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不單單是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武器裝備,以及軍隊的素質,還有天氣、地理等相當多的因素。”

“我們眼下雖說除了冀南一隅之外,幾乎已經拿下了整個河北,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已經牢牢的把握住戰略上的主動權。眼下天津戰場還在激戰之中,而在天津以北的冀東戰場上,敵我兩軍還在拉鋸。關東軍與華北方面軍之間的聯繫,還未成徹底的切斷。”

“最關鍵的是,整個渤海灣的冰封期相當的短。日本海軍雖說眼下在太平洋戰場屢屢受挫,但是目前還是具備一定實力的。如果他們想要在渤海灣大面積開化之後,在我們身後來一次登陸行動,還是完全有把握的。”

“甚至如果日軍下定決心,包抄我軍的側翼。他們可以利用破冰船,在眼下冰封的並不瓷實的渤海灣,硬打出一條航道來。在日本海軍沒有丟光老本之前,沿着海岸線作戰,他們的海軍威脅始終是一個存在。”

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三百五十三章 梅津美治郎的怒火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憂天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滅虢?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
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三百五十三章 梅津美治郎的怒火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憂天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滅虢?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