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

而這些物資,則是楊震與美方已經達成的部分協議中,除了轉讓汽車生產線以及鍊鋼廠之外,幾乎全部的物資交易中的四成五。不過美方代表已經同意,將在剩下的幾個月中,儘快優先轉交其他的已經達成協議中的物資。

按照楊震的要求,美國人同意五個月之內提供總計爲兩千部的金屬削切機牀、衝壓設備,五百部大馬力拖拉機以及聯合收割機。醫學用X光機三十臺,高倍顯微鏡五百架。以及提供十二部大馬力蒸汽機車。以及五千噸黑索金炸藥。

並儘量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楊震擴充軍工生產急需的二十臺四千七百千瓦的燃煤發電機組、十臺一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兩臺五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以及完成汽車生產線的轉讓以及運輸。

至於初步達成的部分協議中的剩餘的三千輛卡車,也將在五個月內完成供貨。相對於美方代表釋放出的善意,楊震也同意,在五個月內將提供給美方盤尼西林全部生產技術資料,鏈黴素五成的生產資料。在一年以內,剩餘的資料將隨着美方提供物資的抵達,而全部移交給美方人員。

由於擔心美國人無法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籌集到足夠的物資,楊震削減了第一批物資的量。原本他是要六千噸無煙火藥,兩千噸彈殼銅、四萬噸TNT炸藥和五十部大功率探照燈。但考慮時間上的過於倉促,所以將物資定量削減一半。汽車也只要了五千輛,剩餘的部分該在五個月之內完成。

實際上楊震這個擔憂純屬多餘。無煙火藥、彈殼銅和大功率探照燈,以及戰略金屬上也許一個月之內無法完成訂貨。但是別的部分,美國人現在就有存貨。尤其是汽車,楊震別說才八千輛,就是一萬輛美國人馬上就能拿出現貨來。

經濟危機給美國人帶來的影響,此時還沒有完全過去。再加上歐洲戰爭的影響,美國人又失去了西歐國家大部分的訂單。沿海各個港口內以及各大汽車公司的倉庫內的汽車以及拖拉機,不能說堆積如山,但是也絕對不在少數。

而設備方面,法國人以及西歐各國敗亡之前爲了匆忙擴充軍工產能,彌補自身的生產不足,訂購了大批的機器設備。在法國投降以及各國投降後,美國政府第一時間便取消了這些訂單。而現在這些已經生產出來,除了英國人接受了部分之外,剩下的都積壓在美國境內的倉庫之中,壓的各大公司是苦不堪言,叫苦連天。

楊震所需的這些東西除了部分高端設備,比如發電機組以及稀有戰略金屬沒有那麼多的庫存之外,其餘的物資幾乎全部清一色的都有現貨。

而實際上再開始交貨的時候,也許怕楊震返回,也許怕蘇聯人插手,事實上美國人在實際運輸第一批物資的時候,就將原本要求五個月之內提供的物資,除了發電機組和戰略金屬之外,其餘的物資在第一個月就全部運到。

甚至在第一批物資中美國人還額外贈送了兩千噸無煙火藥和部分的TNT炸藥。依靠這筆訂單起死回生的斯蒂貝克公司,還額外將庫存的一千輛五噸卡車,半價賣給了楊震。另外這家原本債臺高築的汽車公司,爲了表示感謝還贈送給了楊震兩部美國陸軍高級軍官乘坐的專用斯蒂貝克豪華版的小轎車。

看着美方答應的第一批月內便能交付物資清單中的明細,楊震心裡不由的暗自酸澀。三千噸無煙火藥、兩萬噸TNT炸藥恐怕只是美國人一個星期的生產量。而這些產量卻是眼下的中國,無論是國民政府,還是自己都無能爲力的。

楊震記得美國在整個二戰中生產了一百八十多萬噸的無煙火藥,TNT炸藥二百七十多萬噸,黑索金炸藥二十多萬噸。這還僅僅是各種彈藥的基本原料,至於其他黃色炸藥一類的在美國實際上已經夠不上軍用炸藥標準,早已經轉爲民用的還沒有算上。

美國人用這些生產彈藥最基本的原材料,不算提供給蘇聯和英國幾十萬噸,國民政府的幾千噸。自身僅僅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五年時間之內,就生產了四百五十億發輕武器彈藥和幾十億發各種口徑的炮彈。四百五十億發彈藥什麼概念?

而這個數字中僅僅輕武器彈藥一項,就相當於國民政府八年抗戰生產所有彈藥總數的四百五十多倍。各種彈藥總數相當於其他所有參戰國的總和。美國人之所以成爲世界上第一支全部更換半自動步槍的軍隊,歸根結底還是底氣足,能夠承擔起大量自動武器高額的彈藥消耗。

而按照這個總體數字,美國人依靠其強大的工業基礎,平均下來僅僅無煙火藥一年的產量就達到近四十萬噸。三千噸無煙火藥,對於美國人來說,恐怕連一個星期的產量都用不了,所需時間只不過幾天而已。

而就這三千噸無煙火藥,按照目前自己目前已經膨脹到極點的生產能力來說,幾乎相當於一年半的產量。這還是江北能保證提供原材料的前提之下。如果江北原材料一旦出現斷貨,所有軍工生產將徹底的癱瘓。別說無煙火藥,就是黑火藥都生產不出來。

這些對於彈藥生產最至關重要的原材料,關內的國民政府生產的質量不穩定不說,產量極其稀少,大部分只能依賴進口。而自己連蒙帶騙,在對江北使用了自己多出來的幾十年經驗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搞來生產原料,高薪聘請了江北十幾名高級技術工人充當顧問,一年卯足了勁的產量也還不到三千噸。

伴隨着戰鬥規模的越來越大,部隊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戰鬥中的消耗越來越大,軍工生產能力已經成爲制約部隊發展壯大的最致命的因素。軍工生產能力的不足已經極大的制約了部隊戰場上火力部署,此次戰役到目前進行不過兩個月有餘,戰前生產、儲備了將近大半年的炮彈已經消耗將近一半。其中日式炮彈幾乎消耗三分之二,大口徑日製炮彈已經全部消耗一空。其他炮彈除了迫擊炮彈之外,其餘的各種口徑炮彈如果不是江北在戰役開始前,運送過來一批法式炮彈,恐怕也已經出現庫存不足的情況。

原來儲備的火箭彈與航空炸彈全部消耗一空,火炸藥消耗三分之一。儘管兵工廠加班加點的拼命生產,但按照目前的產量也只能勉強維持日常的消耗。輕武器彈藥儲備情況雖然略微好一點,但是卻受制於原材料限制,生產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這種情況之下,爲了解決軍工生產急需的原材料問題,在談判之中也只能忍痛拿出部分資金購買一部分,以緩解合成氨工廠建設完畢之前的燃眉之急。尤其在眼下軍工生產,不僅僅要負擔抗聯自身使用,還有很大一部分要支援關內作戰的情況之下,解決軍工原料來源已經成了最燃眉之急的事情。

就在前天,中央來電。爲了反擊國內某些污衊十八集團軍遊而不擊的謠言,減輕日軍對正面戰場的壓力十八集團軍已經決定在整個華北發起一場大規模的破襲戰。以摧毀日軍掠奪華北豐富的煤鐵資源爲己用,達到其以戰養戰的戰略。

由於關內部隊彈藥、裝備嚴重不足,無法面對日軍遍佈華北的大大小小的崗樓和工事。中央特地來電詢問東北能否爲華北部隊提供一批彈藥,以及提供部分步兵炮、日式速射炮的攻堅裝備。

接到中央來電,楊震在與李延平與張鎮華商議後,在不影響部隊自身使用的情況之下,決定從儲備的彈藥以及第一階段作戰的戰利品中提出七九子彈、六五子彈各一千五百萬發,日式七七重機槍子彈五百萬發。

由於十八集團軍特別是晉察冀軍區,有不少撿的二十九軍撤退時候丟棄的法國造哈奇開斯重機槍。楊震還額外的給晉察冀軍區調撥了一百萬發法制八毫米子彈。

另外從第一階段戰利品中抽調三八式步槍一萬支、庫存比較多的波蘭制七九步槍兩萬支。大正十一年機槍一千五百挺、九二式重機槍七百挺,波蘭造勃朗寧輕機槍一千挺。自行生產的七點六三衝鋒槍一千七百支。

同時提供九二步兵炮一百二十門、九十毫米迫擊炮八十門、日軍三七速射炮三十六門以及日式四一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十二門、手頭全部的二十四門遼十四式三七平射炮。自行生產的手榴彈以及各種炮彈兩萬發,以及一批炸藥。這些裝備昨天便已經陸續開始空運。

這些東西,雖然是中央第一次張嘴。但楊震知道,在關內部隊的環境未得到根本改變之前,軍工生產能力始終上不去的情況之下。除非自己不要關內部隊一絲的配合,否則無論中央張不張嘴,自己都要負擔關內部隊相當一部分彈藥和裝備的補充,在還要負擔關內部隊部分彈藥使用,以及距離明年夏季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自己外購渠道暢通時間不多的情況之下。楊震早已經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在這一年之內,將軍工生產能力搞上去。

這也是楊震爲什麼在第二階段作戰已經全面展開的關頭,還耐着性子要在這裡和美國人磨牙。因爲他知道,留給現在的自己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三十八章 我相信我沒有看錯人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醜話說到前面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們已經盡力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影響(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三十二章絕望的和知鷹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
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三十八章 我相信我沒有看錯人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醜話說到前面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們已經盡力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影響(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三十二章絕望的和知鷹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