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

在楊震看來,委任你們擔任這個皇陵保護委員會的主任和委員,那麼你們總得做事吧,這三座皇陵的保養和研究總得做吧。要研究古建築,這東西陵和十三陵裡面到處都是古建築,還有被打開的地宮,夠你們研究一陣子了。

明十三陵在昌平,清東陵在冀東遵化,清西陵在冀西易縣,相隔又是幾百公里。擔任這麼一個職務,也夠你們分身乏術了。再說返回北平之後與東北山水相隔,想要再找自己麻煩,就沒有那麼的容易了。

別有用心的楊震,利用這個機會將這二位。尤其是那位在抵達東北,使用鏈黴素經過系統治療後,身體已經大大康復,幾乎與沒事人一樣,早就已經恢復了往昔容貌。但身體恢復了,這嘴皮子也更加利索了。

這位林下美人經常在一些座談會上,以她異常犀利的言辭,搞的楊震下不來臺。卻又因爲這二位在學術界很是有一定地位,爲了統戰工作偏偏拿她無可奈何的林下美人,一腳踢出東北,自己耳根子總算可以清淨一陣子了。

楊震很清楚那位愛古建築都成癡的美女,要是知道此次會戰之中,整個北平周邊的古建築,在這一戰之中被打壞了不少,肯定得讓自己有好一陣子頭疼。趁着這個機會將他們兩口子一起丟回北平,自己至少短時間也可以逃過一劫。

這位集詩人、文學家、建築家爲一體美女是真有才氣,這一點楊震並不否認。而且在恢復往昔容顏之後,也的確可以稱之秀外慧中的一個大美女。可就是這犀利的嘴皮子,讓楊震也實在有些受不了。

辯論起來之口若懸河、引據經典,經常在某些楊震要親自出席的座談會上抱頭鼠竄。楊震總是搞不明白,這位大美女爲什麼總是將目標指向自己。抗聯負責這些人的專門有人不是嗎?幹嘛將目標總放在自己身上。

雖說大家都在北平混過幾年,可當年還是一個窮學生的自己,好像之前並不認識這二位早就名揚北平城的大家吧。幹嘛每次都針對自己?想想自己這個統兵幾十萬,馳騁疆場無往不利的大軍統帥,卻在一個弱女子嘴下百戰百敗,楊震就相當的鬱悶。利用這次機會將他們調回北平,總算可以不用在被堵着門口教育了。

保護這些凝聚了中國古代文化建築精髓的古建築,楊震並不反對。這些古建築並不是什麼皇室專用的,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可眼下這是在什麼時期,戰爭時期誰能保證一磚一瓦都不會遭受到破壞?這大炮一響,又誰能知道那些金碧輝煌的古建築還能剩下多少?

不說別的,此次會戰單就北平戰場上,位於西山的一些寺廟和貴胄陵墓,就遭遇到很大的破壞。就是頤和園和清華園,也多多少少落下了幾枚炮彈。這要是讓這二位知道了,肯定要尋找一切機會,給自己上一堂愛護古建築的課程。

去年太原一戰炸掉了大半個太原城牆,楊震很是被這二位在得知這一事件之後,當時狀若瘋虎的樣子給搞怕了。當時某些方面給楊震帶來的壓力已經是很大了,再加上根據地內這二位的表現。原本就很少參加地方會議的楊震,更是打死都不在涉足了。

儘管楊震在某件事情上,陰了這二位建築大家一把。但這次會議在主席的一力支持之下,倒也沒有讓他失望。大致確定了華北的各大解放區,今後兩年的涉及到工業、農業、教育、醫療等一攬子的工作計劃,以及在進駐北平、天津等大中城市後統戰工作重點。

不過在會議結束之後,在會議期間並未怎麼發言,但卻對楊震每一個意見,都聽的異常仔細的主席。在會議結束之後,並未立即放楊震返回東北,而是將楊震找到了自己住處。詢問在東北方面在四四年,能不能奪取整個南滿工業基地。

以便將整個東北,建設成全軍穩固的後勤和軍工保障基地。爲戰後全軍的大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主席在詢問楊震的時候,笑着道過去是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現在是得東北者得天下。

明白主席這句玩笑話背後真實意圖的楊震,微微沉思了一下之後道:“主席,按照軍事實力對比來看,我們現在有把握徹底的戰勝關東軍。只要我們經過一段的修養生息,恢復元氣之後,我就有把握在四四年之內徹底的打垮關東軍。”

“儘管在日本本土不惜代價的增援之下,關東軍目前還有七十餘萬大軍。但在目前的重火力配備上,我軍卻遠遠優於關東軍。尤其是坦克的質量和數量,大口徑火炮的數量,都遠遠的超過了關東軍。”

“單純從武器裝備的角度來看,除了沒有海軍支援之外,我軍已經完全超過關東軍。如果論軍事素養,我們也並不比關東軍差到哪裡去。眼下我們已經具備與關東軍,進行戰略總決戰的能力。”

“而東北戰場一旦進入最終總決戰,最基本的作戰範圍,很可能是以奉天爲核心的遼中平原地帶。這裡的地形,更有利於我軍發揮裝甲突擊的長處。而我軍經過長期的摸索,已經熟練掌握了裝甲部隊快速突擊的戰術運用。所以與關東軍的總決戰,單純從軍事角度上來說,我還是有相當把握的。”

“但主席,南滿這一戰即可以說好打,但也可以說不好打。若是單從戰場上敵我軍事實力來看,我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可要打好一戰,完整的奪取整個南滿工業基地。主席,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東北自甲午戰爭之後,便是日俄重點爭奪的地區。雙方爲了佔領東北,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爲了有效的控制東北資源,爲其整個國家發展戰略,在東北進行了大量的投資。”

“在加上九一八事變之前,奉系軍閥投資的大量工業,多年的苦心建設下來,整個南滿工業體系相當的完整。鞍山、本溪湖的鋼鐵,撫順、瀋陽的特鋼和化學工業,瀋陽、大連的機械製造,撫順的石油和煤炭工業。”

“大連的修造船工業和機車製造,錦州、錦西的石油化工工業,瀋陽、葫蘆島的有色金屬冶煉,還有遍佈整個南滿的紡織工業以及輕工業。可以說我們下一步的作戰區域,基本上就是原來東北工業精華所在地區。”

“原來所說東北的工業,主要指的就是以瀋陽爲核心的南滿。整個南滿從中長鐵路沿線,從瀋陽到大連、錦州到處都是工廠。所以主席,這軍事上的仗好打,但是政治和經濟上的仗,可就不好打了。這罈罈罐罐要是都打爛了,想要在重新建設可就難了。”

“尤其是鞍山和本溪湖的鋼鐵廠,即便我們北滿鋼廠已經全部投產運行,但是產量與之相比,還是顯得很弱小。都說上海是中國主要工業基地,但是與南滿相比,上海不過是一個輕工業基地。單輪重工業,根本就沒有辦法與南滿相提並論。”

“僅僅鞍山的昭和制鋼所,就具備年產鋼錠與鋼材百萬噸的能力。再加上本溪湖的鋼鐵廠,一年鋼鐵產量相當於日本鋼鐵產量的百分之三十。一旦我們強攻,日本人很可能狗急跳牆,破壞甚至是炸掉這些工廠。”

“如果想要保住這些工廠,唯一的辦法就是速戰速決。但眼下的關東軍,全力固守南滿一隅。在還保持重兵集羣的情況之下,整個南滿戰場的兵力密度,卻是成爲限制我們速戰速決的最大障礙。”

“而且關東軍眼下也改變了原有的野戰爲主的戰術,採取了以城鎮爲核心,採取大縱深死守不出防禦體系,並與我軍反覆爭奪每一個城鎮的龜縮戰術。這就讓我們在攻擊的時候,很難實現速戰速決。”

“當年的一場新京攻防戰下來,整個新京被徹底的打爛。那一戰帶來的政治影響和經濟影響,到現在都還遠遠的無法彌補。那次強攻新京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不拿下新京就無法切斷東北中部日軍的調動。就算明知道這一戰的損失會很大,但是對於我們來說也得硬着頭皮打。”

“在日軍頑強抵抗之下,整個新京被徹底的打成了一片廢墟。而相對於政治地位更高一些,出了部分工業之外,周邊基本上是農業區的新京來說。在工業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南滿,這一戰就更難打了。”

“尤其是整個南滿重工業最集中的瀋陽城,一旦在打成新京那樣,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更大的壓力。日本人在戰場上連傷兵都燒死的瘋狂勁頭,已經證明了他們在窮途末路時候的瘋狂。”

“南滿的這些工業,對建設一個現代化軍事產業的重要性,日本人比我們看的遠。如果一旦形勢危急,他們會寧願玉石俱焚,將這些工廠全部都炸掉。也不會留給我們一部機器設備,一名技術人員。”

“從我們眼下收集的情報來看,在前次我們的豐收者行動之後,關東軍已經在各大工廠埋設炸藥。單單鞍山的昭和鋼鐵所,他們就埋設了上百噸的炸藥,足以一次性將這座現代化鍊鋼廠徹底的炸成一片廢墟。”

“南滿一旦打爛了,就算軍事上我們徹底的打垮了關東軍,並收復整個南滿。但是算起總賬來,我們只能說是打了一個大敗仗。不僅在政治方面我們要失很大的分,而就經濟方面則更是一筆賠到家的買賣。”

“那些工廠打爛了容易,可要是單純依靠我們自己重建起來就難了。如果依靠外界,不僅很不可靠,在經濟、政治上也許需要我們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在工業密集的南滿打這一戰,不能僅僅算軍事賬,還要算政治賬和經濟賬,尤其是經濟賬不能不算。”

“主席,南滿這一仗究竟怎麼打,怎麼樣才能即收復這個我國最大的工業區,還要保證這些工廠完整的回到中國人手中,我們還需要仔細的研究。南滿這一戰就像北平戰役時,我和老總說的那句話。瓷器店裡面打老鼠,老鼠必須要打死,但店裡面的瓷器還不能打爛。”

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執與墊背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葉熊治的感覺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十章 計劃(5)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六章 顧慮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三十二章絕望的和知鷹二第七十六章 決斷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三十四章 這場戰鬥來的晚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一百七十章 狼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們說話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226章 連皮毛都算不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五章 雞生蛋的道理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該處分的是你們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
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執與墊背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葉熊治的感覺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十章 計劃(5)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六章 顧慮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三十二章絕望的和知鷹二第七十六章 決斷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三十四章 這場戰鬥來的晚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一百七十章 狼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們說話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226章 連皮毛都算不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五章 雞生蛋的道理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該處分的是你們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