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

楊震早在領受研究皖南形勢的任務時,就曾經就北撤路線進行過反覆研究。經過多次的考慮,在不想與國民政府公開撕破臉皮的情況之下,皖南部隊北撤的路線可以選擇的餘地相當的有限。

在皖南周邊複雜的敵情之下,皖南部隊選擇的行動路線總體上並沒有大錯。據楊震所知道的歷史來說,這條路線絕對不能說是一條絕路。後來的失敗與其說是路線上的選擇錯誤,還不如說在行動上過於瞻前顧後,行動遲緩。

如果不是在行動的時候一再猶豫,失去戰機。即便與三戰區小股部隊遭遇,在其主力未趕到的情況之下,一鼓作氣衝出去,根本沒有任何的問題。皖南事變,不是輸在戰場之上,而是輸在戰場之外。猶豫不決,正是皖南事變失敗的最終原因。

至於這個作爲三戰區少有的中央軍精銳,在皖南事變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四十師,楊震雖然很重視,但是始終沒有認爲這個師是皖南部隊失敗的決定因素。如果在事件之中,那位副軍長能夠聽取軍長的建議,集中兵力攻下星譚,這個四十師根本就無法攔截。

一句話,失敗的原因還得從自己身上尋找。外部的因素再多,也只是起到了一個推動性的作用。缺乏正面作戰經驗,又固執不聽軍事指揮員的建議,對軍事指揮員不信任。行動上猶豫不決、婆婆媽媽纔是皖南事變失敗的主要原因。

對於那位被直接送上飛機的前任,如果說皖南事變的責任全部推倒他的身上,那是不客觀。但主要責任在他這個新四軍的主要掌舵者,以及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身上,這一點卻是毋庸置疑。

作爲一名特戰隊員出身的楊震不是那些沒有軍事常識的軍迷,根據歷史記載的隻言片語,便草率的下了某一方面怎麼樣的結論。作爲一名軍人,楊震單憑一張形勢圖就可以準確的判斷出在皖南事變之前,整個皖南對於駐紮在這裡的軍部,已經成爲一塊死地。

在周邊複雜的情況之下,整個皖南到事變發生爲止,甚至連雞肋都算不上。在這種情況之下,不盡快的撤離,反倒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本身就是一種缺乏對局勢判斷與把握的能力,而縱觀那位副軍長在整個事變中的表現,楊震現在還記得當時自己給予的婦人之仁四個字的評價。形勢危急,甚至周邊的敵情都不明,作爲一軍的實際最高指揮者,最應該做的就是指揮部隊迅速的脫離險境。

這麼做雖然會遭受一定的損失,但是相對於全軍覆滅來說,所付出的代價卻是要小的多。在事變之中,正是他的當斷不斷,猶豫不決葬送了整個部隊。此人雖然作爲中央局書記,指揮了整個三年游擊戰爭。但他的長處更多是在黨務方面,在軍事指揮上卻還停留在各自爲戰的遊擊心態上。

天時、地利都不在手中,再加上指揮上的優柔寡斷,遲遲不下決心,才使得對手可以從容的完成合圍圈。在發現自己被包圍後,依舊是不能果斷行事,大量的時間白白浪費在會議,甚至來回行軍上。

對於這個人的人品,對黨的忠誠和對敵鬥爭之堅決,楊震深信不疑。但此人在楊震看來,把握全局的能力稍差,尤其在軍事行動上過於保守。雖然游擊戰爭經驗豐富,但是缺乏大兵團作戰的經驗。

與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游擊戰相比,正面作戰甚至是應變能力極爲缺乏。讓其掌握全局可以,但是不能讓其負全責,尤其是軍事鬥爭上。新四軍的情況雖然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但他對軍事主官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感,纔是導致這次悲劇的最終原因。

正因爲如此,楊震在被調往皖南之前,曾經再三要求中央恢復那位軍長失去已久的黨籍。雖然增補其爲軍分會副書記的要求,中央沒有同意。但是至少可以改變這位軍長,在新四軍中相對孤立,不被信任的方面。

那個人雖然已經調走,但是作爲新四軍的組織者與創建者之一。加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其行事作風,給整個新四軍打上的烙印太多了。如果不恢復軍長的黨籍,即便有自己的全力支持,在工作中始終是被動。

楊震一向認爲,如果在皖南事變之中,那位已經被架空,失去了戰場決策權,但能力卻是極強的軍長若是能真正的指揮部隊。雖然損失不能完全的避免,但是全軍覆滅的結局應該不會出現。

所以在中央要求楊震實際負起軍事指揮責任的時候,楊震以自己對皖南部隊戰鬥力不瞭解爲由再三爭取軍事上還是由軍長負責,戰場上的決心還有由軍長下,自己還是隻起一個把握大局的作用爲好。

只是楊震對於這位北伐名將出身的軍長信任,但這位也許是之前受到的打擊太多,軍長明顯卻是因爲某些原因而顯得有些不太領情。也是,在那種被孤立以及不被信任的不正常環境之下工作了數年,換了誰也不會在短時間之內便對另外一個人充分的信任。

楊震的話音落下,軍長卻猶豫了一會最終還是點頭道:“政委,就按照你的意見辦。選擇走茂林至溧陽一線。但這段時間我要同第三戰區交涉,整個的軍事準備工作還需要政委來主持大局。”

看着仍舊顯得有些拘束的軍長,楊震卻是微微搖了搖頭。他知道這位北伐名將在這幾年被有意無意的孤立,弄的已經對任何人不抱任何希望了,已經養成了說話謹慎的習慣。對於軍長的表現,楊震只能苦笑道:“希夷同志,你是軍事主官,軍事鬥爭以你爲主這是中央的意見。”

“你的黨籍已經恢復,雖然目前還沒有黨內職務,但你是中央承認的軍事主官。所以軍事部署要以你爲主。這樣,我們兩個分一下工。你主管軍事準備以及北撤後的軍事指揮,我管其他的。這纔是軍政主官應該有的正確分工嗎。”

“希夷同志,我想我應該再和您說一遍。您是中央任命的新四軍軍長,中央對您始終是信任的。之前某些不愉快的事情,中央是並不同意的。這一點我想您應該清楚。中央之所以一直沒有調整新四軍的原因是複雜的,也是多方面的,是出於全局考慮的。”

“對於這些年因爲您的特殊身份,讓您受了一點的委屈中央一直都很清楚,我也知道一些。但人活在世上又豈會像量體裁衣那樣簡單事事如人意?您的年紀長我很多,在您的面前,我甚至只能作爲晚輩。這個道理,我想我不說您也知道。”

“希夷同志,作爲與您搭檔的同志、戰友,儘管只是臨時,但我希望您早日從過去的陰影之中走出來能重新振作起來。讓我這個後輩,能夠重新的領略當年橫掃北洋軍閥,爲四軍贏得鐵軍稱號名將的風采。”

“希夷同志,請您相信我絕對不會讓您重新回到過去。我還是那句話,對此行的軍事指揮權,除非必要我絕對不會干涉。如果此戰過後,您願意。我可以和中央申請,調您到東北工作。從現在開始,您不僅僅是有職還是有權。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您都是新四軍真正的軍長。”

楊震說這番話的時候,語氣顯得很誠懇,甚至有些顯得推心置腹。但也許是之前被弄的過於草木皆兵,面對楊震釋放出來的善意,這位軍長依舊顯得很拘束。並沒有回答楊震的話,而是提出了告辭。看着這位軍長軍裝筆挺的背影,楊震也只能苦笑着搖了搖頭。

自己已經是盡力了,但是很多事情,只能讓時間去改變。這位軍長心中的那個結,只能等待時光一點點的去解開。不過不管怎麼說,現在總算是有了一點起色不是嗎?本來想找機會再與軍長的談談的楊震,卻因爲繁忙再也沒有找到兩個人獨處的機會。

在楊震抵達皖南之後,原本始終顯得猶猶豫豫的北撤行動一反常態的雷厲風行起來。整個皖南部隊大小機關、部隊忙的是團團轉。沒有辦法,這位新上任的政委年紀雖輕,但是風格卻與之前的大相徑庭。

這位軍事主官出身的,全面主持皖南部隊的新政委明顯將往昔的軍事作風帶到了日常工作之中。交待下去的事情,第二天便要大致的執行計劃,第三天便要詳細方案。一個星期之內必須要拿出結果來。

各個北撤路線上的敵情、地形、羣衆基礎,甚至包括山區的氣象,青戈江上游的來水量等等所有的資料,這位新任政委幾乎是無所不要。軍部支隊以上的領導經常是白天忙了一天的工作,晚上還要連續開會。

一個星期過去,整個皖南軍部是人仰馬翻,幾乎所有的人都疲憊不堪。但忙碌並非是沒有結果的。直屬工兵營組建起來,並已經開始了架橋演練。直屬迫擊炮營,也配齊了馬匹,開始進行實單射擊訓練。而從各個部隊挑選出來的偵察兵已經按照計劃,對北、東兩條路線展開了全面的偵察。

軍政治部以及東南分局可開始將所有的非戰鬥人員,除了必要的通訊以及機要部門之外。經過與三戰區爭取,利用合法的手段全部向蘇南地區進行了疏散。後勤部也將所有無法攜帶的物資,包括因爲損壞而無法攜帶的槍械全部就地深埋。

在楊震的雷厲風行的推動以及督促之下,準備工作至十二月下旬,整個皖南部隊已經基本上完成輕裝。所有的機密文件,該銷燬的全部銷魂。所有的非戰鬥人員,除了必要的通訊人員之外,也已經全部疏散完畢。

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5)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買賣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二百九十七章 總攻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開山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三章 打着看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三百四十五章 想通了再來找我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戰(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盤亂局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三百四十五章 想通了再來找我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
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5)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買賣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二百九十七章 總攻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開山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三章 打着看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三百四十五章 想通了再來找我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戰(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盤亂局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三百四十五章 想通了再來找我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