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

趕到會場後,楊震才發現來參加會議的跟隨自己行動的團以上幹部,以及列席會議的四支隊,以及按照楊震要求,特地從路東趕過來迎接自己的五支隊主要軍政指揮員,已經等自己有一段時間了。還是第一次開會遲到的楊震,臉上的表情多少顯得有些尷尬。

不過尷尬歸尷尬,楊震主持會議還是秉承着一貫的開門見山的風格。掃了一眼前來開會的各級幹部,楊震直接開口道:“鑑於目前部隊已經異常的疲勞,我決定部隊在路西根據地休整五至六天,最遲不過一月十七日向路東蘇北根據地轉移。”

“不過即便是在休整期間,部隊也不能放羊。我們的部隊不能上了戰場是野戰軍,下了戰場還是野戰軍。各級指揮員和政工人員要有效的負起自己的責任來,嚴抓部隊紀律,絕對不允許出現違反羣衆紀律的事情。”

“除了要嚴抓紀律之外,部隊的日常訓練不能停。不過考慮到部隊長時間的轉戰,已經異常的疲勞,大運動量的軍事訓練可以稍微減一下量,適當的延長一下文化和政治學習的時間。會有,各團團長和政委要拿出一個方案來。既要保證得到適當的休整,但也不能放棄訓練。”

說到這裡,楊震看了看前來開會的皖南部隊幾個團以上幹部,以及四、五兩個支隊的主要軍政主官後,道:“至於部隊怎麼休整,那是會後的事情了。現在我宣佈幾條命令。經上報中央,並經過中央同意,將老三團就地留在路西根據地堅持鬥爭。”

“調馮達飛同志爲四支隊司令員,接替因爲身體不適,已經無法堅持鬥爭,眼下需要長期養病的原四支隊司令員。同時鑑於目前形勢的發展,經中央批准,並與中原局以及蘇北指揮部溝通後。”

“決定以目前津浦路兩側路東、路西兩個根據地爲基礎,成立新四軍淮南軍區,統一指揮津浦路南線對敵軍事鬥爭工作。新成立的淮南軍區除了統一指揮原有的四、五兩個支隊作戰之外。以津浦路兩側根據地,以及活動在長江北岸的部隊分別組建路東、路西、皖江三個軍分區,並組建軍分區地方武裝。”

“軍區指揮班子以五支隊指揮機構爲基礎組建,淮南軍區司令員由五支隊現任司令員擔任。馮達飛同志任軍區副司令員兼四支隊司令員。四支隊政委,調任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並暫時代理軍區政委。五支隊司令員,由副司令員接替。”

“至於路東、路西兩個軍分區,在完成組建之前,暫時先由四五兩個支隊兼。原皖南部隊老三團,改爲軍區直屬特務團。原活動在長江沿岸的無爲游擊隊與三支隊挺進團,暫時先合編爲軍區獨立縱隊兼皖江軍分區。”

“我在這裡給諸位透露一個消息。在軍部以及皖南部隊主力抵達蘇北之後,整個新四軍的部隊要重新進行一次全面的整編。這次整編,將撤銷目前各個支隊的建制,統一整編爲野戰師旅,並以目前各個抗日根據地爲基礎組建一批軍區,形成野戰部隊與地方部隊共同發展的局面。同時,中央已經決定在各個根據地實行黨政軍一元化領導。”

“一句話,就是編制給你們了,架子也給你搭起來了。但是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裡面,讓血肉豐滿起來。把部隊變得充實,並按照軍部的要求完成對地方武裝的組建,那就看諸位的能力了。”

楊震宣佈的這個決定,不僅前來開會的四支隊和五支隊領導事先不知道,甚至剛剛纔得知自己將會留在四支隊接任司令員的馮達飛都不清楚。馮達飛這才知道,楊震在部隊脫險後,打破之前轉移時輕易不與中央聯繫的慣例,密集與中央聯絡的究竟是什麼在做什麼。

儘管因爲才知道自己將會留在四支隊,擔任司令員感到驚訝。不過革命軍人一塊磚,那裡需要那裡搬的道理,馮達飛還是知道的。更何況,對於一員戰將來說,軍部的生活有些過於枯燥了。

在軍部工作,安全是安全了。但作爲一名戰將不能上戰場衝殺,整天在軍部擔任教育長,對於他來說無異於一種折磨。如果真的能留在四支隊,單獨負責一個方面,他本人還是相當願意的。

實際上對於馮達飛這個畢業於黃埔一期,又在蘇聯航空學校和高等軍事學院學習過的難得的人才來說,楊震還是很看重的。在臨渡江之前,楊震曾經和他談過,希望他跟着自己去東北工作,但任抗聯航空兵政委。

馮達飛自己也表過態,只要能上戰場,服從組織分配。只是可惜,目前實際起到軍部作用的蘇北指揮部死活不放人,堅持將馮達飛留下任支隊長。在蘇北指揮部堅決反對之下,也考慮到新四軍今後軍事鬥爭的需要,楊震經過慎重的考慮還是將馮達飛留下了。

不過在考慮的對這個難得一見的文武雙全乾部使用的時候,楊震幾經考慮,還是決定將他放在了四支隊支隊長任上。四支隊是以紅四方面軍向川陝邊轉移以及紅二十五軍長征後,留在大別山地區的遊擊部隊組建的。

這支在大別山地區經歷了三年艱苦游擊戰考驗的部隊,是新四軍組建時候,各個根據地中保留下來的部隊最多的一支的部隊。戰鬥力沒的說,絕對是新四軍主力部隊。不過再好的部隊,也需要一員好的將領帶。

現任支隊長是紅二十五軍軍長出身,也是大別山人。作爲由紅二十五軍留在鄂豫皖堅持鬥爭部隊組建的紅二十八軍組建的四支隊,四支隊也算是他的老部隊。在首任支隊長被錯殺之後,由他來擔任四支隊司令員,可以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此人作戰勇敢,打了許多堪稱經典的戰役,是紅軍一員名將。擔任四支隊長,絕對合格。只可惜常年的艱苦鬥爭,使他換上了嚴重的肺病。多次的大口吐血,摧毀了他的身體。眼下臥牀不起的他,實際上已經脫離指揮崗位。

現在的四支隊司令員,一直在由軍參謀長代理,實際負責的是參謀長。在蘇北指揮部工作千頭萬緒的情況之下,這很不方便開展工作。調馮達飛接替他,楊震認爲還是合適的。這個建議,中央與蘇北指揮部也已經同意。只是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思,楊震一直沒有找他談話而已。

相對於馮達飛聽完楊震宣佈完畢命令後的又驚又喜,四支隊和五支隊的幹部,可謂就是喜愁交半了。以四支隊與五支隊爲基礎組建淮南軍區,也就意味着兩個支隊配合作戰就名正言順了。而且捋順了指揮系統,對將來的發展是有極大好處的。

愁的是這一下子,剛剛捋順的部隊,又要重新打亂了。很多幹部,工作的位置都要變動,又要重新適應,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繼續帶兵的機會。尤其有些幹部,生怕自己被派去做地方工作。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心裡打起小九九,盤算自己能在這個淮南軍區弄到一個什麼位置纔不算丟臉。

看着各個幹部面上的表情,楊震卻是搖了搖頭道:“新組建的淮南軍區位置重要,東與蘇北、蘇中的部隊相連接,西與活動在鄂豫地區的挺進縱隊相互配合。南可以連接蘇南部隊,向北與淮北部隊,甚至十八集團軍在山東的部隊溝通。在整個華東戰局之中,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作爲新四軍的一個重要的戰略區,這個淮南軍區能不能發展起來,就看各位同志今後在工作之中的努力了。我有一點建議給大家,那就是怎麼能壯大自己,就怎麼去做。不要在工作之中束手束腳,像一個小腳老太太一樣。你們要將淮南區打造成整個新四軍的核心根據地,成爲全軍戰略全局中最重要的一顆棋子。”

楊震與中央聯絡,調整編制並組建軍區武裝,實際上是皖南事變後中央整個對新四軍編制進行大的整編計劃,以及其後根據形勢變化陸續調整的。他此時說出來,只不過計劃提前了而已。

不過對於自己將這些東西提前,楊震卻沒有覺得半分的不妥。既然根據地打下來了,那麼不僅要站住腳,更要守得住。沒有了地方武裝的配合,單憑有數的主力部隊是守不住根據地的。

日軍爲了保證津浦鐵路這條大動脈的暢通,勢必要對整個津浦路兩側的各個根據地進行頻繁掃蕩。組建軍區,統一指揮津浦路兩側部隊作戰,對於整個皖東的抗戰局面來說,會更加的有利。

而且抗日戰爭馬上就要進入最艱苦的階段,實施根據地黨政軍一元化領導,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相結合的辦法,更有利於部隊的發展和根據地的穩固。新四軍部隊的整編,是中央早已經有的計劃。但組建軍區,實施黨政軍一元化領導,卻是楊震提出來的。

楊震說這番話的時候,底氣卻是足的很。並沒有因爲在座的四、五兩個支隊的首長中,大部分人的軍齡幾乎和他年齡差不多,而有什麼爲難。要知道,那位在紅軍時期就擔任一方面軍四大主力軍團之一的紅九軍團長的五支隊長,要真算起軍齡來恐怕也沒有比楊震小多少。

要是讓後世的楊震面對這些老革命、開國元勳,至少在第一次授軍銜的時候也是少將的人去在這麼說話,估計這話還沒有說,他自己就會嚇的滿身大汗。但眼下卻以上級的身份毫不忌諱的侃侃而談,也許這就是人生的轉折吧。這個情況,估計是後世他打死也不敢想象的。

第二十四章 行動(4)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九十八章 站在門檻處的日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二十章 脣槍舌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面對現實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一百九十章 要賭就賭的大點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248章 勸解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四百零六章 轟炸目標的選擇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
第二十四章 行動(4)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九十八章 站在門檻處的日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二十章 脣槍舌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面對現實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一百九十章 要賭就賭的大點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248章 勸解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四百零六章 轟炸目標的選擇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