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

吉本貞一中將堅持認爲在眼下通遼已經徹底失守,十四師團已經全軍覆滅。第七師團莫名其妙的被全殲的情況之下。關東軍無論是圍殲林西戰場之敵,還是對付通遼戰場之敵,機會都已經錯過了。

在第七師團莫名其妙的在短時間之內被徹底打垮,絕大部分的兵力都抗聯圍殲,通遼戰場與林西戰場實際上已經連成一線。這種情況之下,關東軍如果還要維持原有的計劃,必須要至少再增加兩個師團的兵力。但這個數量,卻是關東軍目前難以承受的。

同時第六軍司令部被敵軍偷襲得手,出現了日本陸軍歷史上第一個被圍殲的軍司令部,很可能關東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對抗聯來說已經是無密可保。對於關東軍來說,眼下的戰機既然已經錯過了,以當面對手的反應能力和速度來看,將再也無法挽回。

更爲可恥的是,目前隨着第六軍司令部被抗聯偷襲得手。無論是那位谷壽夫中將是死是活,日本陸軍歷史上都會出現第一個被俘或是戰死的軍司令官。雖說這個消息一直林西戰場大佐以下軍官保密,但是無疑相當的影響到士氣。

目前林西戰場上的兩個師團長清一色的來電報,主動要求撤退。前線兩個主要師團長主要要求撤退這種事情在關東軍,乃至整個日本陸軍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對於兩個師團長的爲人,吉本貞一還是清楚的。

他很知道這二位,都是相當有能力的人,更不是那種貪生怕死之徒。能讓這二位破天荒的要求撤退,恐怕林西戰場的形勢絕對沒有在座的諸位想象中那麼樂觀。要說危局暫時還沒有那麼嚴峻,但是要說樂觀恐怕遠遠趕不上。

同時吉本貞一認爲抗聯目前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很明顯就是針對通遼戰場來的。雙遼東部、梨樹一線的敵軍突然西撤的動作表明,敵軍已經看透關東軍真正的目的是通遼,並已經準備繼續向通遼戰場投入兵力。

因爲到了現在,這次抗聯主動發起進攻的真實目的已經暴露無遺。關東軍已經掌握了抗聯目前的真實意圖,清楚的知道爲了保證他們戰略目的達到,無論是通遼還是林西,都是絕對不可能丟掉的。他們勢必要不惜一切代價,增加兩個戰場的兵力。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關東軍如果還要繼續攻擊,即便能夠擊敗對手自身也要受到重創。更何況眼下的關東軍,已經沒有足夠多的兵力,隨着戰場的形勢變化而調整。抗聯在通遼和林西戰場上那幾百輛坦克,以及隨時可以增加的航空兵,也像一塊烏雲一樣一直籠罩在他的心頭上。

嚴重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自身裝備的最新式九七式坦克,也不是經過改進後的抗聯蘇式坦克的對手。制空權的喪失,使得抗聯的航空兵給關東軍地面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以及帶來了重大的傷亡。

新式戰鬥機的數量太少,老式戰鬥機根本就不是對手,並缺少地面高射火力。使得關東軍面對抗聯的空中優勢,幾乎是無可奈何。眼下除了炮兵方面,關東軍還能勉強與抗聯持平之外,在重裝備的方面,關東軍已經不在是抗聯的對手。

面對着裝備了幾百輛坦克和大量飛機、重炮等重武器的抗聯,現在的關東軍想要吃掉他們一部,付出的代價將會是巨大的。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對於帝國已經決定的南下戰略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當然這位身上還另有一個新的重任的關東軍參謀長,還從物資供應方面也提出了終止作戰的理由。關東軍剛剛成立了負責整個關東軍戰略補給的補給監,而這個補給監正是又這位吉本貞一參謀長兼任,可謂是責任重大。

只是此刻被戰局搞的焦頭爛額的這位吉本參謀長,根本就沒有精力去顧及成立補給監。將組建補給監的任務,全盤丟給了剛剛從日本趕到上任,對整個滿洲形勢兩眼一抹黑的補給監參謀長高田清秀大佐。吉本貞一參謀長,現在沒有時間去管這件事情。

但對於吉本貞一來說,儘管當了撒手掌櫃的,卻對目前關東軍的物資儲備,作爲參謀長還是有相當的瞭解的。重炮彈藥和油料的不足,讓關東軍在戰場上本就不平衡的火力支援,已經大打了折扣。

尤其是作爲重炮火力支援骨幹的法制一五五榴彈炮的炮彈數量,已經出現了不足。而原有儲備的山野炮彈,也因爲戰前的大量南調,使得庫存也已經無法支撐太長的時間。而油料的補充,更是在整個會戰期間在不斷的下降。

在此次會戰的主要作戰區域的西滿,因爲缺乏鐵路線。關東軍此次會戰,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依賴公路和卡成的補充。尤其是林西戰區,在庫倫和通遼兩地丟失,大鄭鐵路被切斷之後,距離最近的鐵路線也在五百餘公里。

現在林西戰場上的兩個師團,所有物資補充全部只能依賴赤峰到林西的公路進行。在卡車和汽油的數量,都嚴重無法滿足需要。以及抗聯持續不斷的空中打擊,使得前線的物資運抵數量每天都在下降。

美國人的制裁對於眼下的日軍來說,影響已經充分的表現出來。尤其是石油禁運,對日軍的戰鬥力影響已經開始產生。在現有庫存油料大部分被調撥給海軍和南方軍,以及還要留下部分儲備的情況之下,關東軍能得到的份額越來越少,根本就無法長期的維持作戰。

而且別說眼下油料供應不足,就是充足關東軍也缺乏足夠數量的卡車。關東軍目前所有的卡車,全部加在一起還不到兩千輛。但這不到兩千輛的卡車,在還要保障其他方向使用的情之下,又不可能全部都調撥給林西戰場。

即便是就算關東軍將它們全部調過去,關東軍也沒有足夠的油料供他們使用。現在部署在西滿戰場的七百餘輛卡車,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損失在抗聯的空襲之中。眼下林西戰場每天得到的補給,不到所需量的一半。甚至有的時候,即便連這個標準都無法滿足。

眼下林西戰場上的兩個師團,在原有攜帶的給養已經消耗餘燼後,因爲人口密度過少,根本就無力就地籌措。有些一線聯隊,已經開始殺馬或是減少供應量。對於彈藥的使用,也做出了嚴格的限制。

甚至十三師團有的作戰中隊,只能保證吃上一頓飯。規定每天每個步兵消耗彈藥不得超過三十發,炮兵每天消耗炮彈每門不得超過五發。對面的抗聯火力,卻是依舊極其旺盛。人家打過來十發炮彈,林西戰場上的兩個師團加在一起,能還擊五發就相當的勉強了。

而隨着翁牛特左旗的丟失,現在所有的物資補充只能通過赤峰轉運。這使得就已經不堪重荷的補給線,更加難以負擔兩個師團的補給。這種情況之下,勉強維持作戰已經是極爲不利。

最關鍵的是在阿魯科爾沁旗戰場上第七師團被打垮之後,林西、巴林右旗戰場上的兩個師團已經失去側翼的掩護。而翁牛特左旗的丟失,使得整個林西戰場兩個師團,已經處於被半包圍的狀態。

如果抗聯一起潛伏在暗處的兩個師,利用這個機會奪取赤峰北部山區。或者配合其作戰的所謂挺進軍,向東攻擊前進破壞葉赤鐵路,或是利用兵力優勢搶佔赤峰,那麼這兩個師團有被徹底合圍的危險。

就算到時候關東軍能打垮通遼當面的抗聯,但是林西戰場上的兩個師團被圍殲,這個交換對於關東軍來說,也是不可能接受的。更何況眼下在戰機已經錯過之後,現在關東軍已經沒有機會在圍殲通遼的抗聯。

正是考慮到當面整個戰場的態勢,吉本貞一才認爲必須立即停止作戰。同時將現有兵力加強赤峰、建平、北票、康平、昌圖、梨樹一線的防禦。以制止抗聯繼續南下,同時保證帝國在滿洲最重要的工業、能源以及特種礦藏基地錦州、奉天兩省的安全。

只要大本營的南下作戰完成,或是本土完成總動員,可以抽調大量的兵力補充關東軍。到時候解決了油料和一些急需礦產資源來源的帝國,就是憑藉着雄厚的國力,將抗聯壓也壓垮了。

對於現在的關東軍來說,只要守住熱河堵住抗聯與其關內部隊匯合通道,封鎖住他們進入奉天的通道,一樣可以困住他們。只要不讓其進入奉天,他們佔據西滿,反倒是因爲最大限度的分散了兵力和物資,反倒是對關東軍更爲有利一些。

吉本貞一認爲,以西滿的基礎很難支撐抗聯大兵團長期作戰,如果抗聯要長期控制西滿的話,那麼別說彈藥和武器裝備,就連所需的糧食、燃料等生存物資,他們也只能依靠從其所謂的老根據地那裡補充。

缺乏足夠數量卡車的關東軍,戰略補給能力的確不強。但是在沒有鐵路的西滿地區,抗聯想要補充物資一樣需要大量的卡車通過公路運輸。在戰時不惜一切代價的情況之下,尚可勉強維持。但是長時間的補充,對於抗聯來說一樣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儘管抗聯可以使用四洮鐵路和洮昂鐵路,將物資轉運到通遼一線。但是其餘的部分,仍然需要公路運輸。西滿面積廣大,即便是關東軍都很難承受得起長期運輸的消耗,戰前在西滿的駐軍數量相當的有限。那麼基礎遠不如關東軍的抗聯,又何嘗能夠承受的起?

以抗聯的技術能力,恐怕現在根本沒有鋪設鐵路的能力。即便是想要改爲鐵路運輸,也是有心無力。西滿這麼廣大的區域,他們恐怕只能繼續使用耗費量大的卡車運輸。關東軍現在汽油不足,但只能依靠進口油料作戰的抗聯又油料充足?

蘇聯人現在已經無力給他們提供汽油,至於美國人的手還是太長了一點。有着大量性能優異的美國卡車又能怎麼樣?沒有了油料一樣不是擺設?既然現在抗聯已經佔領西滿,那麼就留給他們好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脖子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勳的建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一百零七章 備戰(1)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囑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一百五十五章 鏖戰湯原(2)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統統給他們退回去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二百八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一百七十五章 入城紀律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脖子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勳的建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一百零七章 備戰(1)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囑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一百五十五章 鏖戰湯原(2)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統統給他們退回去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二百八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一百七十五章 入城紀律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