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

熟知歷史的楊震並不想重蹈後幾年德日兩國的覆轍,但眼下的實情卻是讓楊震不得不硬着頭皮趕鴨子上架,讓那些剛剛完成培訓的飛行員去上戰場,在戰火之中成熟。好賴日本人一貫小氣,沒有幾年後美國人那樣的大手筆。即便是出動的最大規模機羣,百餘架也就到頭了。

而且日軍轟炸機的裝甲和火力,也遠不如像美軍轟炸機那樣變態。再加上新式作戰飛機補充的緩慢,還不至於讓航空兵的血流的太快。要是像美軍那樣,動不動就來一個千機轟炸。或是飛機補充量遠遠的超過消耗量,恐怕抗聯手頭這點航空兵根本就維持不了一年。

實際上目前飛行員補充緩慢,不是飛行員培訓的體制有問題。按照楊震的設計,抗聯的飛行員訓練體制甚至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雖說因爲缺乏中級教練機,而在初級教練機後直接上高級教練機。將一般國家的三級培養體系,改爲兩級培養。

但對於每個飛行員來說,在他們真正上戰場之前,還要與苦心收集來的各種敵機進行空戰模擬實戰訓練。這其中不僅包括日軍的各種戰機,還包括了江北轉交過來的因爲美式戰機大量到貨,而轉爲後備力量的各種雜牌飛機。

而對戰鬥機飛行員的訓練之中,除了空戰格鬥訓練之外,還包括對轟炸機、運輸機的攻擊,對地攻擊等多種訓練,以及所有應對空戰之中遭遇的各種應急情況的訓練。而且這個模擬實戰訓練,楊震還強制規定了必須達到二十個小時以上。

不僅要經歷實戰訓練,各個機種的飛行員位置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相互之間每年都有一定的飛行訓練時間。也就是說轟炸機飛行員,每年都要抽出一兩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去飛戰鬥機。運輸機的飛行員也是如此。這種訓練模式,在世界上可謂是獨一份。

毛病是出在人員的選拔和油料以及零部件的供應上,最根本的就是飛行員的選拔上。根據地的人口底子太薄,飛行員的選拔條件又太高。在既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又要有相當的身體素質要求的情況之下,選拔飛行員的速度一直不快,滿足不了部隊發展的需要。

抗聯的第一批航空兵的培訓雖然只用的半年多一點的時間,但那是一種什麼培訓方式?所有的飛行員全部都是在全軍精挑細選的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連排級幹部,以及在根據地內挑選的僞滿國高畢業生。

這些人白天學習飛行技術,晚上學習理論和俄語。不到兩個月時間的,第一批飛行員就放了單飛。爲了搶速度,大半年的時間之內歇人不歇飛機的訓練。第一批選拔的飛行員,在高強度的培訓和訓練之下,甚至出現因爲過度疲勞而摔機的事件。

這種培訓方式,應急可以,但是不能長久。大半年的培訓時間之內,僅僅蘇制波二教練機,就摔掉了近十架,因爲高強度訓練傷亡十餘人。用江北培訓抗聯航空兵的空軍人員的話來說,中國同志都瘋了。

要是後續飛行員的培訓還是按照這個標準進行的話,在目前所有航空兵培訓已經全部轉移到根據地內的情況來看。別說這些精挑細選的飛行學員損失不起,就連最基本的教練機都摔不起。

全軍現在只有三十餘架波二教練機,二十架美製教練機,十餘架在哈爾濱繳獲的日製九九式高級教練機和一批雜牌教練機。要是按照這個速度摔下去,用不了多久,恐怕三個航校,就一架教練機都沒有了。

在第一批飛行人員畢業後,儘管急需大批的飛行人員。但經過與航空兵研究,楊震還是下定決心修改了航空兵的訓練大綱。將培訓事件延長到了十個月,但將飛行訓練的小時數增加了十個小時。這樣一來,速度更加緩慢。

更何況作爲技術密集型軍種的航空兵不僅需要大量有文化的飛行員,對地勤人員的文化水平同樣都是有一定要求的。讓一個大字不識,連發動機原理都搞不明白的傢伙去修一架這個時代最高科技之一的飛機,那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人口數量稀少,文化底子過薄,造成了選拔飛行員的吃力。儘管已經優先向航空兵調撥,但人員的缺口依舊很大。在其他軍兵種同樣發展迅速的情況之下,楊震總不能將所有的適合人口全部調撥給航空兵吧。

不單單航空兵,陸軍中的技術密集兵種中的炮兵、裝甲兵那裡,甚至包括軍工部門在內,也同樣需要大量的知識分子。現代化軍隊,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征善戰的猛將,更需要爲數衆多的知識分子。

技術人員匱乏的問題,不僅僅出現在航空兵身上。眼下正在大規模接收江北運過來坦克的裝甲兵那裡,也同樣出現了相當的問題。技術人員始終不夠,成了陳翰章眼下最頭疼的事情。無論是中央抽調來的幹部,還是部隊內自身選拔的幹部,實戰經驗的確豐富。

但文化水平,卻是太差。很多人那點只能勉強讀懂報紙和看得懂地圖的有限文化,都還是在部隊學的。你讓這些連ABC是什麼東西,化油器是什麼原理都不知道的人,去學習坦克發送機維修,實在是有些勉爲其難了。

坦克這個傢伙雖說全身是鋼鐵,看起來皮糙肉厚。但實際上,作爲陸軍之中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兵種和裝備,其內部一樣嬌氣的緊。對其搶修能力,直接關係到這個兵種在戰場上的戰鬥力。

在根據地內別說大學生,就連國高畢業生都遠遠滿足不了需要,甚至適齡的徵兵人口都不足的情況之下。底子過薄,包括飛行員在內的各個專業兵種技術人員選拔速度跟不上發展速度,這幾乎成了楊震心裡面的一個心病。

畢竟自己當初一再強調這的只能人員等裝備,絕對不能出現讓裝備等人的情況。現在卻是活生生的就擺在眼前。根據地內的實際情況,難以支撐抗聯大規模的擴軍。即便是攻佔了哈爾濱這樣的大城市,但在還要進行清查的情況之下,知識分子的供求比例,還是遠遠滿足不了需要。

三千人,別說集中開赴東北就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就是抵達東北之後,沒有一年以上的時間培訓,也很難使用。沒有辦法,在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在重慶方面掌握的情況之下,在全國教育水平都低下的情況之下,這三千人已經是中央最大的努力了在楊震從陝北飛回東北之前,中央雖然已經答應,在三個月之內,想盡一切辦法爲抗聯補充三千名中學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識分子,但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別說這三千人單單集中,轉運就需要三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就算抵達東北之後,沒有一年以上的培訓根本就無法工作,楊震也知道,這三千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幹部,對於一支整體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很多師團一級的指揮員都還是文盲的軍隊來說,幾乎已經是傾盡所有了。從這一點上來說,中央真的是砸鍋賣鐵了。

儘管這些人的文化水平,楊震並不滿意,但也只能暫時先將就。想想後世大學畢業生滿大街都是,甚至比豬肉還便宜的情況。而眼下初中這個後世早就已經普及的水化水平卻成了知識分子的現狀,楊震也只能無言苦笑。

要知道在後世,除了你實在不想在學校混下去之外,一般人想不弄一個初中畢業證都難。就算街上那些拎着菜刀砍人的小混混,至少也都是一個初中畢業生。可眼下,一個初中畢業生幾乎確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知識分子了。至於大學生,那更是無價之寶。

楊震想想自己從皖南抵達蘇北後,乾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槍斃了還沒有劃歸新四軍建制的十八集團軍蘇魯豫支隊一個大隊政委的原因也不由的苦笑。人家還在一一五師建制內,不管做了什麼,按照道理來說,絕對歸不上自己這個實際上已經卸任的新四軍政委管。

但在聽到前來開會的剛剛調撥給新四軍建制的十八集團軍南下支隊的一個幹部說起,這個傢伙以託派爲名,羅織罪名一口氣殺了十幾名參軍的抗日學生後,想起了後世自己看某些戰史時候看到的某些事件後,楊震第一時間就下令將來蘇北開會的這個傢伙抓了起來。

在草草審訊後,楊震第一次行事自己政治委員的最終決定權。不顧衆人反對,將這個經過長征的傢伙下令槍斃。他殺了多少地方幹部,楊震管不到也不想管,那是一一五師自己內部的事情。但十幾名參軍的青年學生,其中還有好幾名大學生幹部,剩下的也都是至少高中畢業。

這個數字,讓楊震心疼的心都快淌血了:“老子想弄一名大學生都沒有地方去弄,你這個傢伙乾脆直接殺了,媽的敗家的王八蛋。你這種人渣留着有什麼用?”要不是其他人攔着,尤其那位讓楊震很尊重的華東局第一書記出面,楊震都差點親手斃了他。

以楊震的性格,如果不是爲了保護蘇魯豫支隊的那些知識分子,他不會這麼莽撞的。爲了保護知識分子不受迫害,爲了被冤殺的十幾名青年學生,而槍斃掉掉一個經過長征團職幹部,這在這支經過多次大肅反,被冤殺的幹部和戰士多了去的軍隊來說,還是第一次。

楊震這一舉動,雖然引起了軍內某些人的不滿,也招致了許多的非議。很多人都認爲他的手伸的太長了,也太過了。要是全軍的幹部都這麼幹,那誰還敢去反特?但卻贏得了廣大知識分子的好感。用後來新四軍幹部的說法是,人家是衝冠一怒爲紅顏,楊政委這是一怒爲是爲知識。

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七十六章 你這是敲詐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二百九十九章 變生肘腋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六十二章 岡村寧次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全力一搏的日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子也是考上來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十一章 行動(1)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
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七十六章 你這是敲詐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二百九十九章 變生肘腋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六十二章 岡村寧次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全力一搏的日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子也是考上來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十一章 行動(1)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