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

聽到木村兵太郎的彙報,被證實了心中那股不詳預感的梅津美治郎差一點沒有被這個打擊,當場給弄的暈過去。如果不是身邊的木村兵太郎,以及聽到爆炸聲後聞訊趕過來的副官和衛兵,七手八腳的扶了一把,這位關東軍堂堂的大將司令官恐怕會一頭栽倒在地上。

而等從這個巨大打擊之中清醒過來的他,再也沉不住氣。更顧不得他剛剛嘴裡還聲稱的什麼所謂大將風度,一巴掌將自己面前這張關東軍司令官官邸內豪華的辦公桌面上的所有東西全部推到地上,怒道:“八嘎,新京空防的負責人,統統都應該切腹向天皇謝罪。”

“還有該死的特別情報部和他們那一羣比豬還愚蠢的情報人員,都是一幫飯桶。敵軍裝備了這麼多的轟炸機,居然一點都沒有察覺到。這麼多數量的轟炸機,難道都是一夜之間從地下冒出來的不成?一羣飯桶。帝國花費寶貴的軍費養着他們,簡直還不如養一羣豬。”

也難怪梅津美治郎如此的憤怒。先不說孟家屯一線駐紮的究竟是什麼部隊,重要性究竟有多大。單說新京遇到空襲,整個關東軍部署在新京周圍的高射炮和戰鬥機部隊,居然炸彈都落到腦袋頂上了,還一點反應都沒有。

從聽到第一聲爆炸到現在整個孟家屯一線已經成爲一片火海,居然一聲還擊的高炮射擊聲都沒有,那裡讓梅津美治郎還能沉得住氣?難道帝國陸軍給關東軍配備的八八式七十五毫米高射炮,還有那些造價昂貴的聽音器和探照燈都是擺設不成?

今天是孟家屯一線遭受到空襲,誰能保證明天炸彈就會落到關東軍司令部的頭上?還有南滿對日本維持戰爭需要的工業基地,誰能保證那天炸彈不落到他們的頭上?一向都是帝國轟炸支那人,什麼時候輪到支那人的飛機轟炸帝國軍隊了?更讓人生氣的是,居然新京周圍的高炮和航空兵連一個反擊都沒有。

要是帝國陸軍的反應速度,都是這個慢吞吞的樣子。那麼別說自己這個關東軍司令官,就是東京大本營那些頭頭腦腦,恐怕也都不會放心。炸彈都落到自己腦袋頂上了,反擊部隊居然像是啞巴一樣,換了誰還能壓制住火氣?

而情報部的那些飯桶,居然連對手裝備了戰略轟炸機都不知道。更別提那些轟炸機是什麼機種、載彈量有多少、作戰半徑有多大,他們是從什麼那種渠道獲得的轟炸機,本土有沒有可能也在他們轟炸機的作戰範圍之內?

要知道他們所謂的根據地,距離大日本帝國的本土可並不遠。今天炸彈能落到新京,誰能保證那天炸彈不會落到東京?今天他這個軍司令官挨炸,誰能保證那天東京的天皇會不會挨炸?

新京被轟炸對於梅津美治郎來說很是難堪,但也並不是完全難以接受的。最讓他難以接受的是駐紮在孟家屯一線的那支關東軍特別部隊,除了關東軍司令部幾個人之外,一般日軍官兵都不知道的部隊的重要性。

他更清楚的知道,一旦這支部隊出現什麼意外,對關東軍,甚至日本帝國來說,意味着什麼?這不單單是意味着帝國在國際上成爲衆矢之的,對於日本帝國來說,在面對美英等國力遠超過日本的對手時候,也意味着將會失去了最後一支殺手鐗。

以孟家屯爲基地的這支關東軍第一百部隊是在哈爾濱丟失後,七三一部隊全軍覆滅的情況之下關東軍,甚至是日本陸軍僅存的一支成規模的細菌戰部隊。整個日軍,上到日本天皇,下到陸軍頭頭腦腦都極爲重視。

就在前三天,參謀總長和陸軍次官兩個人還聯手,來電報與關東軍談是否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大規模的動用細菌武器,以便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消滅以被日軍稱之爲滿洲毒瘤的抗聯根據地。而且在電報中兩人隱隱透露,這是天皇的御斷。

以最快的速度穩定作爲日本生命線的滿蒙地區,是天皇與東京大本營的重中之重。滿蒙不寧,帝國生存下去的生命線受到威脅,天皇陛下可謂是寢食難安。沒有了滿洲提供的近似無償的資源、能源、農產品,以及加上廣闊的市場,單靠日本自身的實力,是很難與歐美列強對抗的。

所以對於日本軍部來說,怎麼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消滅滿洲治安毒瘤,恢復帝國對滿洲全境的統治,已經成爲東京大本營除了戰略資源問題之外,首要的當務之急。而且天皇的屢次過問,已經給東京大本營帶來極大的壓力。

如果不是這當口,美國人宣佈對帝國急需的能源以及戰略資源進行禁運,讓帝國上下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怎麼去取得石油以及戰略金屬,以便維持戰爭需要而分散了精力。恐怕在今年下半年,關東軍一恢復元氣,就會下令全線對北面的抗聯所謂根據地發起全面的進攻。

在不想付出類似去年那樣的慘重代價的前提之下,位於新京孟家屯一線的這個所謂的一百部隊,就成大本營包括關東軍在內,被寄予衆望,可以有效減少戰爭對國力損耗,儘快恢復之前滿洲態勢的秘密武器。

現在,這樣一支對於聖戰來說極爲重要的部隊,到現在還沒有來得及發揮他們被整個日本陸軍,甚至天皇寄予厚望的作用,就被人家從空中給一鍋端了。這怎麼讓關東軍向對這支部隊極爲重視,在去年會戰結束後,經常親自過問這支部隊安全的天皇進行交待?

從新京東南方向孟家屯一線燃起的熊熊大火,梅津美治郎就是閉着眼睛都能想到,恐怕整個孟家屯一線此時已經徹底的成爲了一堆廢墟。至於一百部隊,在這種規模的轟炸之下,幾乎沒有倖存的可能。

關東軍第一百部隊與七三一部隊一樣,除了少量的警衛部隊與一般日軍作戰部隊一樣,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之外,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搞細菌戰的專家。這些人你讓他們去搞點生化研究,那是他們的長項。

但是你要是讓他們在淬不及防的情況之下,去躲避一場大面積的空襲,對於這些嚴重缺乏軍事訓練的人來說,恐怕就是強人所難了。這麼猛烈的轟炸,再加上事前全部警惕,恐怕這些帝國寶貴的細菌專家,能倖存下來的極少。

新京距離抗聯所謂的根據地的直線距離實在是太近了,從松花江以北起飛,幾乎所有的轟炸機都不用考慮載油量,可以攜帶最大載彈量進行轟炸。如果一架轟炸機攜帶五百公斤炸彈,那麼一百架轟炸機,攜帶的就是整整五萬公斤的炸彈。

而這五萬公斤的炸彈,對於不大的孟家屯來說,意味着什麼,梅津美治郎心中很清楚。關東軍第一百號部隊,從今天起恐怕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了。而對於整個日本陸軍來說,那裡集中了的在七三一部隊損失後,全日本最優秀的細菌學家的損失,恐怕影響會更大。

曾經人才濟濟的關東軍細菌戰部隊,在這一次轟炸之後,恐怕再難以恢復元氣了。單憑關內支那派遣軍那幾支小規模的細菌戰部隊,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關東軍這樣成績的。想到這裡,梅津美治郎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大嘴巴。

去年會戰結束後,時任關東軍參謀長的飯村穰中將就曾再三建議,因爲新京眼下距離前沿已經太過於接近。從新京到雙城一線的幾百公里距離,對於現代化軍隊來說,已經不再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這點距離對於飛機來說,更是一個小時都不用了。從哈爾濱以北起飛,一個小時之內便從抗聯如今所處的位置趕到。新京距離前沿的這區區幾百公里的距離,對於一支現代化的航空兵來說,根本就不可能稱之爲一個有效的安全距離。

目前對手出現在戰場上的轟炸機雖然以雜牌轟炸機和輕型轟炸機爲主,而且數量也不多。真正能夠從事戰略轟炸的飛機,並不是很多,只有二三十架。甚至在戰場上的使用上,也表現出他們目前並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轟炸戰術。

但畢竟抗聯已經擁有了一定數量的轟炸機,這對蝟集了大量日本僑民以及關東軍高級指揮官的新京來說,總歸還是一個不小的威脅。對於新京這種人口數量衆多,集中了大量要害部門的大城市來說,一枚炸彈下去損失可就大了。

在儘量調集戰鬥機和高炮部隊保護新京防空的同時,飯村穰中將認爲無論是關東軍司令部還是一些機密重要的部門,在眼下已經不適合繼續留在新京周圍。應該儘快的或是向南遷移到奉天,或是向東遷往滿朝邊境一線。

而在飯村穰的名單上,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這個關東軍頭等機密的一百部隊。只是出於這種部隊的特殊性,一旦出現意外,就連日本人很難避免的情況之下。飯村穰中將再三建議,將這支部隊調往錦州以北的朝陽或是阜新地區。

但梅津美治郎在考慮到一旦關東軍司令部在這個時候遷走,恐怕會在新京的日本人以及滿洲國高官之中引起恐慌。一旦人心亂了,依靠關東軍刺刀建立起來的這個滿洲國,還能繼續維持下去嗎?

思慮再三,出於穩定人心的原因,梅津美治郎雖然儘可能的調集了幾十門高炮和百餘架戰鬥機,以及大批的聽音器和探照燈,擔負新京的空防任務。但還是拒絕了飯村穰將一些重要部門遷走的建議。作爲關東軍司令官,他的很多決定都必須要考慮再三才能下決心。

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紅了眼的美軍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們已經盡力了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三百零八章 馬家寨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
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紅了眼的美軍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們已經盡力了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三百零八章 馬家寨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