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

進城後的第一件事情,老總沒有做別的,首先批評了晉察冀社會部的接收人員。北平城內外那麼多的兵營,爲什麼不安排進城的部隊先進駐?就這麼讓兄弟部隊在這三九天,露宿在街頭?所有的人難道都去接收日僞機關、倉庫?

還有在北平城內日軍各個倉庫內,繳獲的堆積如山的武器、彈藥、冬裝,以及其他的物資,這個時候忙着向外轉運什麼?是擔心日軍反攻的時候,守不住北平城,還是擔心其他什麼事情?這麼對自己的部隊沒有信心不僅本末倒置,還影響了民心的穩定。

你這麼都的物資向外一運,老百姓心中究竟會怎麼想?是不是認爲北平最終還是要放棄的?要不然,你們這麼忙着運物資幹嘛?這麼匆忙的轉運物資,首先就會造成相當惡劣的影響,會影響到在人民羣衆中威望的,甚至會在民心上引起的混亂。

就算爲了防空的需要,可現在兄弟部隊不僅北平周邊的幾個要點和城牆上,部署了大量的高射炮。與調集的航空兵配合,在北平上空構築了一張嚴密的防空網。晚一點向外運輸,也不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的,你們還有必要這麼急迫嗎?

接收工作的重點,在進城之前東北局的工作人員,已經將自己的經驗都向你們介紹了。怎麼還搞的像是打游擊的時候,一進城先奔着物資和彈藥去?怎麼不先考慮進城配合你們行動的兄弟部隊,是不是吃上飯了,會不會在這大冬天裡面挨凍?

抗聯的兄弟部隊,與北平的地下黨之間並無橫向聯繫。對北平城內的情況,他們還相當的陌生。他們這剛一進城,兩眼都是一抹黑的。就算你給指明接收地點,可你讓人家上哪去找地方?

對於老總的批評,帶隊接收的晉察冀分局社會部長也多少感覺到委屈。這麼大的北平城,自七七事變以來便是華北日軍的核心所在,又一直是華北僞政權的中心所在。大大小小的漢奸、倉庫,以及日僞機構幾乎遍佈了整個北平。

此次接收工作,又因爲時間上的原因,準備的有些過於倉促,只能先奔着重要的目標來。中央標定了那上百處古建築,日軍留下的標示的,未標示的倉庫,抓捕漏網的漢奸,已經讓社會部接收人員手忙腳亂。

日軍移交過來的都是有名的大漢奸,但是作爲僞華北自治政府,以及眼下的華北政務委員會所在地,七七事變之後第一個淪陷的大城市,北平的漢奸多如牛毛。大漢奸已經成了死老虎,可這在具體事務之上破壞性最大的小漢奸,可還在北平城內潛伏着那。

這些人雖說整體的危害性,沒有那些有名的大漢奸大。但是對城市的穩定,物資儲備的安全,危害還要在那些有名有姓的大漢奸之上。不盡快的將這些人肅清,這座城市將始終處在一個不穩定之中。

還有那些軍火倉庫,不抓緊時間搶運出去,那幾乎就是一個定時炸彈。誰能保證城內沒有留下破壞分子?萬一有一個漏網之魚,在裡面動點手腳,這些數量不小,供應整個北平戰場所需的軍火倉庫,能將半個北平城送上天。

在部隊進城之後,僅僅在地安門的城門洞裡面,就發現了十多萬發高射炮彈。在天安門的城樓裡面,也堆積了數量巨大的高爆炸藥。在天壇的祈年殿裡面,也堆積了大批的步兵炮和山炮彈。

日軍好像摸清了中國人的脈門,知道中國人不會對自己那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炮擊或是空襲。將這些軍火倉庫中的大部分,都儲備在天壇、北海,甚至是故宮的古建築之中。這些東西不最快的速度轉運出去,那就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

先不說日軍空襲的因素,就是有特務或是漢奸,向裡面丟上一枚手榴彈,搞不好半個北平城都沒有了。日軍拉攏漢奸的活動能力很強,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在臨走的時候,在城內部署了大量的特務?晉察冀根據地,前幾年在這方面可沒有少吃苦。

作爲非重要目標的日僞軍各個軍營,一時之間還沒有顧得上。忙的手忙腳亂的接收人員,只能通知抗聯進城部隊自己接收,自己尋找地方休整,並已經派人將具體位置所在已經送到他們手中。

而且抗聯進城的兄弟部隊,已經配發了城區的地圖。接收的負責人,以爲進城的抗聯兄弟部隊,自己會去尋找駐地。結果不知道哪裡的溝通上出現了問題,到現在也還沒有傳達過去,並不是自己存心不管的。

對於老總的異常嚴厲的批評,主持接受的晉察冀分局社會部長與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即便是自己滿肚子委屈,但不敢在有任何的耽擱。馬上派人乘坐抗聯提供的吉普車,帶着抗聯的幹部,立即進駐各個兵營快速的接收。

並在短時間之內分配完畢,讓抗聯進城部隊立即進入城內的幾個兵營休息。但即便這樣,城內的現有兵營也無法容納進城的兩個師。留下一部分部隊,只能先進駐日僞留下的機關,以及利用幾個車站的候車室休息,至少保證部隊別真的凍出事來。

同時想辦法搞到了一些空汽油桶,併火速從周邊調集了一批煤炭與木材,供抗聯進城部隊取暖。而老總在這段時間那裡也沒有去,就坐在臨時作爲接收指揮部的僞市政府內,一直到抗聯進城部隊休息地方全部確定,各部隊陸續開始進駐之後才離開。

不過抗聯進入北平城的部隊,也就在城內待了兩天。隨着晉察冀軍區從冀察軍區調來的,擔任衛戍部隊兩個旅,外加組建的公安總隊正式進駐北平城。抗聯進入北平城的部隊,除了高炮部隊之外,其餘的地面部隊全部撤離北平。

除了一個師調往天津戰場之外,其餘的部隊全部南下冀中參戰。至於他們的統帥機關,則早就已經南下進駐任丘縣城。整個平津戰場除了王效明指揮的五個師,對天津形成合圍態勢之外,已經再無抗聯一兵一卒的地面部隊。任丘至保定以北,全部移交給了晉察冀軍區。

北平城近似乎完整無缺的從日軍手中收復,在日本本土因爲嚴格的消息管制,到是沒有掀起什麼太大的風浪來。撤到天津之後又轉到濟南,繼續負責華北戰場的岡村寧次,因爲現在華北戰場正炙,暫時還沒有追究他的責任。

事實上大本營之中,雖說有相當部分人,要求追究岡村寧次大將放棄北平的責任。但是眼下日軍高級將領之中,一時之間還找不出接替的人選。所以儘管大本營內議論紛紛,最終還是決定至少在眼下華北戰場正熱的時候,還是讓他岡村大將暫時繼續發揮餘熱。

大本營給已經遷移到濟南的華北方面軍,在此戰之中的主要任務,就是重新打通與關東軍的聯繫,確保津浦鐵路的通暢。最重要的是確保山東、豫東的安全,並恢復冀中平原四二年的態勢。

在電報上,大本營鄭重告訴岡村寧次,這是他的最後一次機會。如果無法恢復與關東軍的地面聯繫,無法重新打通北寧與津浦兩條鐵路,那麼大本營絕對不會再給他岡村寧次第二回機會。

但是與在下面雖說暗流不斷,但是至少表面上卻還是風平浪靜的日軍相比。在抗聯收復北平之後的國內,針對北平之戰掀起了巨大的風浪。接到北平城已經完整無缺收復的電報,之前一直承受方方面面巨大壓力的中央,此時總算可以鬆上一口氣。

不管前面的老總和楊震採取了什麼手段,但北平這座千年古都完整無缺的被保存了下來,讓中央一下子在很多方面佔據了主動。至少中央機要室的通訊參謀,不用被來自方方面面堆積如山的電報,給壓的氣都喘不過來。

而駐重慶的十八集團軍與東北抗聯聯合辦事處,也在這個時候不失時機的,組織了一批大後方的記者前往北平參觀、考察,平息各個方面的質疑聲。表面上的壓力雖然緩和了一些,但是也並不代表耳朵真的能夠清靜一些,還是有不少質疑聲音的。

至於在民間,更是掀起了一波巨大的歡慶浪潮。此次抗聯與十八集團軍成功的收復北平,是全面抗戰爆發以來,關內戰場從日軍手中收復的第一個大城市。北平的收復不僅僅是軍事意義重大,政治意義更是重大。發佈這個消失的《新華日報》,儘管加印了無數遍,依舊賣的是洛陽紙貴。

去年雖說在華北戰場,也收復了晉北的大同與外長城一線,整個綏遠與察哈爾,以及東北的新京。但是那些地方對於國內的民衆來說,不是過於默默無聞,就是太過於遙遠。尤其是新京,雖說其實在政治上意義更加重大。

但是對於新京是那裡,大部分的老百姓還都是一頭霧水。遠在東北的這個僞滿洲國的首都,以及關東軍司令部對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還是太過於陌生,也太過於遙遠了。如果不是僞滿建都在這個城市,恐怕關內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東北還有長春這麼一座城市。

相對於其實更具備政治和軍事意義的新京,被抗聯徹底的收復。除了東北籍的人之外,卻並未在老百姓心中引起過多的反響。此次收復曾經作爲五朝古都,曾經長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甚至在很多老一輩人眼中,依舊固執的認爲還是中國首都的北平,相對於去年收復新京的影響來說更加的巨大。

此次北平完整的收復,無疑讓在苦難與忍耐之中,整整堅持了六年的大後方羣衆,異常的鼓舞和興奮。尤其是在這一九四四年元旦,即將來臨的時候。收復了北平,無疑是給了大後方羣衆一個異常重要的新年禮物。

雖然無法徹底撫平眼下整個大後方,物價飛漲、物資奇缺而帶來的苦難。減輕不斷的徵兵、徵糧所帶來的沉重負擔。但在這個時候北平的成功收復,無疑給全國人民打上了一針強心劑,讓他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三十八章 優勢與劣勢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之困第二百零六章 要做到一錘定音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一百零三章 我勢在必得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六十四章 總算露出狐狸尾巴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三百八十六章 參謀們的野心第四百章 惡魔之島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戲給日軍看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該處分的是你們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三章 整訓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一百三十七章 該有一個了斷了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四十三章陶淨非的感慨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十四章 誓言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
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三十八章 優勢與劣勢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之困第二百零六章 要做到一錘定音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一百零三章 我勢在必得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六十四章 總算露出狐狸尾巴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三百八十六章 參謀們的野心第四百章 惡魔之島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戲給日軍看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該處分的是你們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三章 整訓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一百三十七章 該有一個了斷了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四十三章陶淨非的感慨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十四章 誓言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