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岡村寧次的選擇

楊震的回答,老總只給了盡力而爲四個字的回答。至於其他的,也只能看事情的發展而定了。畢竟岡村寧次究竟怎麼想的,能不能同意自己提出的交換條件,他們也無法預測。不過爲了給岡村寧次施加壓力,在二十四小時最後期限抵達之前。楊震調集一部兵力,向北平外城地區發起了攻擊。

日軍對於抗聯提出的要求,始終未給予任何的答覆,也沒有要求給予答覆之前停火。所以此次發起攻擊,也並不算違反任何的協議。此次攻擊一方面是給日軍施加壓力,逼迫他們接受協議。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在必要時候攻城打好提前量。

此次攻擊的意圖,就是要將北平的內城與南部的外城分割開來。並儘可能多的在城區內,紮下一部分的釘子。如果形勢允許,將直接完成對皇城的包圍。徹底的完成對北平城內的日軍殘存兵力,完成最後的打擊準備。

楊震命令已經搶佔西直門的部隊,在西北城區採取不斷蠶食的戰術。集中部分的兵力,向城區內一點點的多路滲透。不斷的在北平地下黨的配合和引導之下,以坦克配屬步兵實施淺縱深迂迴穿插。一點點的將日軍在西北城區的兵力,與城內主力分割開來。

同時已經進抵城外的各支部隊,對北平各個城門發起攻擊,並儘可能的控制除了北平內場南城牆之外其餘的城牆。不管岡村寧次的最終選擇是什麼,奪取城牆以及所有的城門,都是眼下必須做的。但楊震將攻擊的重點,還是放在了對外城的奪取之上。

北平的外城,說白了就是北平的南城區。這裡南接豐臺,是平漢、北寧等多條鐵路,進入北平的必經之地,與內城之間還有正陽門火車站。當然了因爲日軍的行動過於隱蔽,目前的楊震,並不清楚日軍在天壇修建了一個臨時機場。

在分割北平內外城之間聯繫的戰鬥中,楊震採取了兩路分別從廣渠門與廣安門,同時發起相向的攻擊。沿着北平內城的北城牆,以正陽門爲中心點的對攻戰術。但將攻擊的重點放在了外城的北部,可以避開了城南的天壇與先農壇。

在城內的日軍兵力,主力都收縮到了皇城內。在外城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天壇至正陽門一線,以保證內外城的聯繫。所以在此戰之中抗聯的東西對進,進展相當的迅速。大半天的激戰下來,基本上控制了除了天壇周邊的外城,並切斷了北平內外城之間的地面聯繫。

城內日軍雖然分別從正陽門與宣武門、崇文門,出動了數箇中隊兵力,試圖重新打通與外城之間的聯繫,重新奪回外城。但無奈的是抗聯以密集的火力,直接將北平內城南城牆的幾個城門徹底的封死,並以一部兵力向和平門內的北新華大街發起攻擊。

日軍的多次反擊行動,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最終無力承擔過大傷亡的日軍,不得不龜縮到正陽門內,放棄了對宣武門與崇文門一線的防禦。隔着大柵欄這條老北平著名的商業街,與當面的抗聯對峙。

此次攻擊不僅奪取了北平外城大部分城區,並搶佔了北平大部分城門控制了除了南城牆之外,百分之七十的城牆。而且從其他方向發起攻擊的部隊,也多路突進城內。在城內也大大小小的打上了不少的釘子。

甚至從西直門方向發起攻擊的部隊,前鋒已經打到了什剎海,前鋒直指皇城北門的地安門一線。在外城抗聯的前鋒部隊,隔着正陽門至永定門大街,也就是老北平赫赫有名的天橋,與困守天壇至永定門的日軍大約大半個大隊對峙。

日軍在天壇與先農壇內部,都設置了炮兵陣地。而參與對外城爭奪的抗聯部隊,則按照上級的要求,未攜帶任何的炮兵進城。而日軍在外城固守的天壇與先農壇,又使得抗聯的攻擊部隊無法實施炮火反制。這兩個炮兵陣地,給抗聯對外城的攻勢,帶來很大的威脅和損失。

儘管前線指揮員一再要求拔出天壇與先農壇,日軍在北平外城的兩個最重要的據點,以及裡面設置的,對後續攻城可能會帶來相當大威脅的兩個炮兵陣地。但在投鼠忌器的情況之下,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圍困。

不過爲了壓制這兩個炮兵陣地對城內的威脅,楊震派出了一批飛機,就地在天壇與先農壇上空徘徊。雖說不能直接使用炸彈摧毀這兩個日軍炮兵陣地,但是也給日軍這兩個炮兵陣地,帶來了一定的威懾力。

在攻擊機羣抵達天壇與先農壇上空,一頓機槍掃射下去之後。原本依仗自己所處的位置,而毫無顧忌並不是很擔心被抗聯炮兵反制,而不斷的向城內傾瀉炮火的日軍炮兵,立即閉上了嘴。

在拿下外城,城內日軍實際上已經徹底的走投無路之際。趁熱打鐵的老總,再一次派出人與日軍談判,催促岡村寧次接受抗聯的條件,爭取城內殘存日軍同意撤出北平最精華的皇城所在。同時抗聯也派出飛機,向城內投放了大量的日文傳單。

面對着皇城北門地安門周邊已經出現抗聯小股部隊,外城如此短的時間之內便丟失,敵軍已經控制了北平大部分城牆。除了皇城與東半城之外,北平城內外的整體戰局,已經是急轉直下,總崩潰就在眼前。

以及坐困門頭溝,在這最後二十四小時內,僅存的兵力又丟了一半。抗聯的坦克已經衝到指揮部門前,已經進入最後關頭的一一零師團,不斷髮來的求救電報的整體戰局。始終在猶豫的岡村寧次,最終還是選擇了有條件接受抗聯的條件。

不接受怎麼辦?難道真的讓北平城內的幾萬僑民,還有兩個師團僅存的殘部真的徹底被解決?還有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內的大量高級軍官,真的要爲天皇盡忠?還是難道讓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真的成爲日本陸軍自明治維新組建以來,第一個被消滅的方面軍司令部?

儘管岡村寧次在點頭之前,分別向大本營與派遣軍司令部發了請示電報。但大本營的回電只是告訴他自行決斷,這是他方面軍司令官的職權所限,不必在事事請示大本營。到是南京派遣軍司令部的那位司令官,還是說了句以保存帝國陸軍精華所在爲重的公道話。

不過派遣軍司令部雖說給予了明確的暗示,但是也就是暗示而已。要說是明確的答覆,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回事。轉了一圈下來,給予岡村寧次的答覆都是含糊其辭。實際上還是得岡村寧次大將,自己去拿主意。

其實儘管大本營與南京派遣軍司令部,都對於放棄北平一事上,沒有給予岡村寧次明確的答覆。但無論是大本營還是派遣軍司令部,都知道這個時候北平實際上已經是守不住了。與其讓一個方面軍司令部去陪葬,還得搭上一個大將司令官,還不如利用這個機會撤出來。

但是不管大本營還是派遣軍司令部,卻都不願意擔負放棄北平的名聲。北平是什麼地方,那是中國幾代王朝的首都。相對於南京這個支那政府的前首都來說,作爲近代中國幾個王朝都城的北平,在支那人心中的意義更加重大。

而且北平城不僅僅是華北鐵路線的樞紐,同時也是支那近代以來的精神和文化中心。其在日軍在整個華北的戰略格局中的位置,不比新京在滿洲的位置要抵。而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北平這座城市遠遠超過了位於中國一隅的新京。

放棄北平這無疑對日本陸軍來說,是一件極其丟面子的事情。所以誰都不願意去承擔責任,甚至爲岡村寧次分擔一下。直到內外城之間的聯繫已經被切斷,坐困北平的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實際上已經無法撤離的情況之下。

實在無法接受一個現役陸軍大將戰死的大本營,以及派遣軍司令部纔給岡村寧次,發了一個含糊其辭的電報。儘管中心的意思,還是告訴岡村寧次該跑就跑。但是在明面上,卻是依舊誰也沒有明說出來。

好在岡村寧次也是殺伐果斷的人,並沒有受到大本營與派遣軍含糊其辭的回答影響。而在接到城外與其說是談判,還不如說是最後通牒的再次談判要求之後。不利的局面,讓他最終下定了決心。

但是此次談判,他並未派出原來的方面軍副參謀長主持。而是改爲派出更加老成持重的方面軍參謀長大城戶三治中將出面,親自出面主持此次談判。至於方面軍那些一心決一死戰的年青軍官們,則直接被他派憲兵隊控制起來。

在這個關係到整個方面軍司令部生死存亡,以及北平城內數萬僑民能不能撤出去的關鍵時刻,不是讓他們意氣用事的時候。同樣擔任過參謀的岡村寧次,很明白在日本陸軍之中這些人的能量。所以在正式談判之前,乾脆將他們都控制起來,以免這些人搗亂。

在談判之中抗聯同意讓開正陽門車站,讓北平城內的日軍以及日本僑民,從正陽門車站蹬車撤往豐臺。讓開對天壇與先農壇的合圍,放出困守天壇與先農壇的日軍以及撤到那裡的日本僑民,一同撤往正陽門火車站。

同時停止困守門頭溝的一一零師團,已經不足半個聯隊的日軍最後解決。讓開一條路線,讓一一零師團殘部撤往豐臺車站,與從北平撤出的日軍與僑民匯合,以北平城南的豐臺車站作爲撤退的出發地撤往天津。

但幕後主持談判的老總,在楊震的堅持之下,決絕了大城戶三治中將要求放開北平城東戰線,讓五十九師團撤入北平。而是堅持五十九師團殘部從通州出發在安定車站上車,。同時要求門頭溝地區的日軍,也直接撤往豐臺,不進入北平城內。

沿途抗聯必須派出部隊監視,但是隻要日軍不主動攻擊,抗聯保證履行協議讓開一個口子。抗聯方面同意日軍官兵可以攜帶隨身的武器彈藥,僑民也可以攜帶走隨身財物。整個平津戰場停戰兩天,以保證北平周邊的日軍撤離。

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三十八章 我相信我沒有看錯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鍵在於速度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零六章 要做到一錘定音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軍的新戰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擊時機的選擇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鍵在於速度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囑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意外是陰謀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十六章 計劃(1)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
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三十八章 我相信我沒有看錯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鍵在於速度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零六章 要做到一錘定音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軍的新戰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擊時機的選擇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鍵在於速度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囑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意外是陰謀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十六章 計劃(1)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