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

隨着松花江汛期的逐漸過去,隔江對峙的雙方大戰之前的小動作日益頻繁起來。面對日軍集中的兩個師團以及大量的僞滿軍的情況,,楊震將三個補充團全部打散補充到三個主力團與分區部隊中。

每個軍分區基幹團除了原有部隊之外,又整建制的調入一個補充營。兵力總數達到了一千八百人。同時各縣也組建了縣大隊等地方武裝。

而三個主力團隨着總人數達到兩萬的三個補充團的調入,兵力也急劇擴充到了萬餘人。由於現有編制已經無法滿足部隊現狀,在幾次商議後,楊震決定將三個主力團擴編成三個主力旅。每個步兵旅轄兩個步兵團、一個只有骨幹與幹部的架子團,山炮營與一百二十毫米重迫擊炮營各一個。

各團原有建制則不變,只是增加了一個六挺制的高射機槍連和一個狙擊手排。而軍區則利用這段時間生產出來的一百零七毫米多管火箭炮組建了一個三十六門制火箭炮兵團。與原有炮兵團的野炮營,加上庫存的野炮組成軍區直轄炮兵。

儘管楊震想給每一個旅都組建一個多管火箭炮營,但受制於火箭彈的生產能力,也只能優先組建軍區直屬炮兵團。爲了在生產能力有限的情況之下,保障軍區直屬火箭炮團的彈藥供應能力,在八月末,楊震從貸款中拿出很大一部分,專門從江北緊急訂購了三千發火箭彈。

在自身即便加班加點生產,也只能維持一個團三十六門多管火箭炮彈藥供應的的情況之下,各旅的直屬火箭炮營,也只能等以後生產能力上去了再說。

三個旅的旅長、政委由原有各團團長、政委直接升任。在裝備與兵員全部補足後,楊震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部隊磨合完畢。限於局面的緊張,楊震只給了幾個旅長、政委一週的時間磨合部隊。

同時爲了保障兵力數量,尤其是補充兵員,楊震在依蘭的移民中以及蘿北、鶴立、湯原、綏濱等在自己控制區內採取了普遍義務兵制。五丁抽二、三丁抽一的辦法,以最快的速度擴編了六個每個兵力達到二千的獨立團。

當然在老百姓普遍拒絕當兵的情況之下,楊震不可能按照國軍的慣例,尤其是雜牌軍在前線補充兵力的辦法。調兵圍住一個村莊,機槍一架,所有適齡的人軍裝一換,就全部拉走的那一套強行去抓丁。但在兵員徵召困難的老祖宗的辦法還是不能不用的。

除了所有政工人員全部被派出去徵兵,宣傳保家衛國,離土不離鄉的概念之外,楊震還出了一個極損的招。找一間屋子,燒上一鋪大炕,所有的年輕人都被召集到炕上開會。受不了的一站起來,馬上紅花帶上宣佈光榮一個。

八月份正是暑伏期間,就是光膀子都嫌熱的季節,長時間在燒的通紅的炕上,誰受得了。沒有半個小時,開會的全部統統自願了。只是這個辦法用過一次後,再召集開會,卻是無論地區幹部怎麼勸說,死活沒有人願意去了。

直到後來各項優撫政策落實到了實處,當兵走的人家優撫糧按月發放不說,數量與質量也絕對都是一流。每個月每家還發給三斤肉、一斤糖。分地的時候,軍屬優先挑選好地,配給的牲口都是最好的。

而你家的地全部都地方幹部組織互助會幫助種,甚至家裡面有直系親屬生了孩子,還優先配給十斤雞蛋等一系列優撫都讓大家親眼看到了,才慢慢的改變了徵兵困難的局面。

而真正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的是楊震不斷的勝仗,讓老百姓真的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戰勝日軍的希望。打了勝仗,參了軍的人不用擔心家裡面在被日軍報復,不用擔心因爲支援了抗戰被日軍成溝的屠殺。老百姓參軍的熱情才真正的高漲起來。

等到戰役後期,楊震趁勝發起佳木斯會戰的時候,僅僅兩天的時間就在不足十萬人口的湯原縣內就動員了近一萬人編成了十個民兵團。後來在橫掃三江地區的時候,至少有六千人被直接編進了部隊。

對於楊震和他的部隊來說,打勝仗是一切的基礎,沒有了勝仗,一切都是空的。在不斷的勝仗之下,受鼓舞的不僅僅是部隊的士氣,更還有曾經心若死灰的民心。而後方的減租減息工作也伴隨着這場後世被稱爲秋季會戰的勝利而順利的開展。

當然這都是後來的話,至少現在楊震還在爲補充兵員頭疼。除了各種徵兵方法幾乎無所不用其極之外,楊震甚至將蘿北、綏濱、鶴立幾個較大的縣城中所有的要飯花子,大大小小寺廟之中的和尚只要適齡,就全部統統的拉出來補充部隊。

不管怎麼說,在什麼手段都用上的情況之下,好賴在戰役全面展開之前,又組建了十個作爲後備兵員的獨立團。只是知道除了抓兵之外,並無其他辦法的情況的總指揮在得知他那幾手徵兵辦法後,除了罵他兩句缺德之外,又能如何?

中國人的老傳統,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尤其在現在國破山河在的情況之下,願意當兵的人就更少了。誰願意冒着被日軍報復的危險,去在眼下日軍還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參軍?

知道楊震也是迫不得已,被形勢所逼的總指揮,也只能帶着已經組建完畢的東北局班子,兩部大功率電臺先行北上。抵達楊震爲東北局選定的地址蘿北縣的鳳翔鎮,爲楊震擦屁股。實際上在形勢日益緊張,楊震原定於八月末舉行的婚禮已經無法舉行了。

除了楊震每天上一線陣地觀察敵情,分析更方面情報,組建補充部隊忙的根本就無法分身外。身爲後勤部副部長的張婷,也忙着調集糧食、被服,以及大批的醫療器材隨軍行動,爲瞎子都已經嗅出氣氛的大戰做準備,也忙的不可開交。

近在咫尺的準新郎與準新娘都忙的整天見不到一次面,這個婚禮還怎麼辦?而負責整個東北地方黨組織與政權建設的東北局,剛剛組建完畢,需要辦理的事情也是一大堆。

在組織部長與負責地方政權建設的東北地方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原四軍軍長李延祿遲遲未到的情況之下,只能先將其工作兼任起來的總指揮也是忙的腳打後腦勺。根據地內的政權建設已經到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局面了。

無奈之下,無法在逼着楊震結婚的總指揮只能在楊震用一場大戰的勝利來作爲自己結婚禮物的勸說之下,帶着東北局機關先行北上辦公。

送走了總指揮,難得抽空與前來爲總指揮送行的張婷呆上一小會的楊震看着身邊一改在別人面前潑辣、幹練形象,在自己身邊猶如小鳥依人一般,已經成了自己未婚妻的女人,儘管有些遲疑,但手卻仍舊堅定摟上了張婷的肩膀。

依偎在未婚夫的身邊,幾經努力達成心中所願的張婷一臉的甜蜜與幸福。儘管因爲這段時間的忙碌,雖在同一支部隊工作,盡在咫尺,卻見面極少。婚期也因爲形勢的緊張而不得不推遲,但張婷依舊感覺到無限的幸福。

只是相擁在一起的兩個人甜蜜的時間並沒有持續多長,儘管不願意,但還是被郭邴勳堅決的給打斷了。接過郭邴勳手中的電報,楊震仔細看了一眼後,轉身輕輕的親親了張婷的臉龐道:“沒有時間陪你了,等打完這一仗後,我再好好的陪你。你自己多注意,到哪裡都不要甩開警衛員。”

撫摸了一下被楊震親過的地方,張婷儘管面色緋紅,卻仍舊擡起頭爲楊震整理了一下軍裝的領子後,儘管極爲捨不得這難得的溫馨時刻,但卻還是開口道:“你去吧,好男兒保家衛國,哪能沉迷在女人的溫柔鄉中。你不要掛念我,我會小心的,你也要多注意身體,整天熬夜不好。”

說罷,張婷嬌羞的回親了楊震一口之後,轉身跑開了。而她的那兩個在她與楊震相擁的時候,便轉過身不敢看的警衛員,見到自己的首長離開,也連忙的跟了上去。

失神的打量了張婷姣好的背影好大一會,楊震才接過小虎子遞過來的馬繮,對着郭邴勳道:“老郭,馬上回司令部,召集各部門開作戰會議了。等會後,前指馬上要南下。”

郭邴勳翻身上馬後,聞言對着楊震笑道:“看來梅津美治郎已經等不及了,好,我們這次就好好的會會這個日軍陸軍大學的頭名狀元,一手搞出了何梅協定。軍刀組的骨幹,陸軍省的次官,現任關東軍大將總司令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兩人嘴上說的輕巧,但心中誰卻都不肯耽擱。一路急着趕回司令部後,立即召開了昨天便已經下達通知,已經陸續趕到的三個主力旅、以及各軍分區主要負責人的作戰會議。

會上楊震開門見山的道:“今天上午,日軍出動了大批飛機,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之下,對江北我軍陣地展開地毯式的轟炸。按照日軍一貫的作風,其大舉進攻也就在這兩天展開。現在由郭參謀長將總部的作戰決心講一下。”

聽到楊震的示意,郭邴勳站起身來,來到掛在牆上的大幅地圖前道:“形勢緊張,廢話也不多說了。東線,在我們當面之敵有部署於富錦、同江一帶的日軍第十一師團兩個步兵大隊,日軍第四師團的一個整編聯隊。並加強了僞滿軍一個旅。僞滿靖安軍第一師。”

“西線,日軍在依蘭、方正地區部署了第二十五師團之七十聯隊、第十四聯隊第一大隊、第二大隊的兩個步兵中隊。並加強有僞滿第四軍管區之混成十六、十七旅,騎兵第六旅等僞軍部隊。”

“中線,也就是佳木斯地區,現有日軍第二十四師團加強第二十五師團之四十聯隊,野炮兵兩個大隊,獨立山炮兵一個大隊。另外有號稱僞滿軍戰鬥力之冠的興安軍第一師配屬作戰。”

“據目前瞭解之日軍主要作戰計劃是,東線富錦、同江之敵嚴密封鎖該段松花江岸,杜絕我軍東進的可能。西線之敵由日軍第二十五師團長桑原四郎中將指揮,其主要作戰目的是從依蘭、方正向通河、鳳山我軍側翼發起攻擊,兵鋒直指佛山。”

“與綏棱、黑河出擊的日僞軍配合,將我攔腰斬成兩段,並切斷我軍進山退路。與中路出擊的日軍主力,相互配合,將我軍圍殲在湯原縣以東,富錦、同江以西的三江平原狹小地區。”

“中路日軍從佳木斯正面出擊,向松花江以北的鶴立攻擊前進,與東西兩線之敵遙相呼應。將我軍步步緊逼至其預定作戰地域。日軍的胃口很大,他們是想要將我們一鼓作氣全部消滅掉。”

“爲了打掉日軍此次對我軍的重兵圍攻,總部的戰略意圖是我軍以第三旅杜開山、陶淨非所部加強總部配屬野炮兵一個營,在三分區基幹團以及地方部隊的配合之下,隱蔽在通河以東山地之中,配合主力部隊優先打擊東線之二十五師團。”

“同時中線以王光宇的一旅沿佳木斯至鶴立的公路成梯形配置,節節展開抗擊。將日軍主力逐步引到湯原東部的山區。你們不要死打硬拼,要利用有利地形,採取地雷戰、麻雀戰的戰術抗擊。既要不能讓日軍進入蘿北地區,也不能造成過大的傷亡,給後續作戰帶來不便。”

“總部已經決定將庫存的那批大正四年式重炮以及所有庫存炮彈全部調撥給一旅以加強其阻擊火力,給中路日軍造成我軍主力就在中線的印象。”

“而二旅劉長順所部,配合總部直屬火箭炮兵團、野炮團,由司令員、我統一指揮,則隱蔽與湯原東南部山區隱蔽待機。一旦東路日軍進入通河境內,則立即出擊,配合三旅部隊首先全殲東線日軍之敵。”

“一二兩個軍分區的部隊要做好準備,由李延平政委統一指揮,要對各自防區對面的日僞軍動向進行嚴密的監控,防止黑河、富錦的日僞軍渾水摸魚。”

“同時各部要在各自防區之內做好堅壁清野工作,糧食和所有的物資能帶走全部帶走,帶不走的一律燒掉。沿路所有水井全部填死。讓北上各路日僞軍得到一粒糧食的補充,喝不到一口乾淨水,得不到一份情報的支援。”

“另外,軍區直屬偵察營要以連級建制爲單位,秘密的潛入敵後,繼續執行收集日軍情報、切斷日軍補給的任務。”

“各部回去要立即着手進行準備,各部政工人員要做好部隊的動員工作,保證各部圓滿的完成總部交給的各項任務。”

等郭邴勳的話音落下,楊震站起身來,神色凝重的看着各旅旅長、政委,軍分區司令員、政委道:“這次關係到我們生死存亡的一戰。打贏了,將代表我們徹底的在下江地區站住腳。打輸了,我們將只能退往江北或是重新回到深山老林中過着半飢半飽的日子。”

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當年也造過飛機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靜的背後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四章 迷魂陣還要擺下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資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勳的建議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264章 進關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九十八章餘波中的對等報復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六十六章 重慶的壓力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
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當年也造過飛機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靜的背後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四章 迷魂陣還要擺下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資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勳的建議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264章 進關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九十八章餘波中的對等報復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六十六章 重慶的壓力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