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

不過對於國民政府來說,美國人在飛機的援助上還是比較大方的。雖說數量和種類,雖說不能和援助給抗聯的飛機相比。但是型號上,卻是比給抗聯的好的太多。除了P四零戰鬥機之外,還給了不少楊震曾經再三要求,始終被美國人拒絕的P五十一野馬式戰鬥機。就連B二十五米切爾式中型轟炸機,也大方的給了一百架。

只是除了這一點之外,在其他方面就沒有一樣讓重慶方面順心的。更讓國民政府鬱悶的是,美國人給予急需反坦克武器的他們援助的物資之中,除了美軍淘汰下來,給誰誰都不愛要的三七戰防炮之外。其餘的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上面卻標示着東北人民抗日聯軍XX兵工廠字樣。

甚至這些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連說明書都是中文的。很明顯,這些火箭筒、無後坐力炮壓根就是抗聯生產的。只是拿人手軟、吃人嘴短,手中沒有任何可以和美國人翻臉資本的國民政府。

面對着所謂美國友邦援助的,同樣是中國人生產,卻是繞了大半個地球才轉運到自己手中的武器,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也沒有地方去說。底氣不足的國民政府,可沒有那個膽子向美國說這些武器我不要了,你愛往哪裡送就往哪裡送,老子不稀罕。

不過這些裝備雖然是自己現在暫時的盟友,未來肯定的敵人生產的武器,但無疑很適合當時國民政府軍隊機械化程度極低的軍隊。所以他們也沒有挑剔餘地的情況之下,將武器上抗聯生產的字樣磨掉後,一樣照發給了極度缺乏反坦克武器的部隊。

當然就眼下弱國無外交的國際形勢來說,重慶方面的抗議對於蘇美英三國來說也只不過是一個小插曲而已。美國人自然是不會太在乎,蘇聯人就更加不會考慮。雖說受到重慶方面控制輿論攻擊,但身子骨已經壯了很多的延安,也同樣沒有在意。

不過雖然不太在意重慶方面在輿論上的攻擊,但爲了爭取民心中央還是發揮了自己在宣傳方面的長處,很是和重慶方面打了一場口水戰。只是在拿出抗聯的戰績之後,重慶方面卻是在這場宣傳戰之中一敗塗地。

沒有辦法,人家今天宣稱殲滅了那個日軍師團,擊斃俘虜了多少日軍,繳獲了多少裝備。明天宣佈,對日本土轟炸取得了多少戰果,讓一向沒有什麼戰績拿得出手的重慶方面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你這邊宣佈他們的戰績造假,人家馬上就組織國際和國統區的記者去東北參觀。不僅親眼見到了正在各種礦山勞改的大批日本戰俘,堆積如山的戰利品。甚至這幫傢伙還組織一批國統區的記者登上抗聯的轟炸機,參與了一次對日轟炸行動。等這批記者從東北返回之後,這場由重慶方面挑起的輿論戰,很快便偃旗息鼓了。

對於重慶方面發生的事情,正忙着親自與蘇軍談判的楊震自然是不會理會。在中央的調停和出面協調之下,抗聯東北軍區司令員楊震與蘇軍遠東軍區司令員阿巴那申克大將,經過秘密艱苦談判,揹着美國人又私下達成了一個協議。

在這個協議之中,蘇聯方面再三保證,不會在以任何理由扣押美國援助抗聯的物資和裝備。但抗聯必須繼續向蘇聯方面提供他們得到的一切美國航空技術。並同意在美國援助物資分配有爭議的時候,雙方不得在採取任何的類似相互報復的行爲,一切以協商解決爲重。

蘇聯人也答應將自己最新的武器技術,尤其是航空和坦克方面發展的技術與抗聯分享。並在雅克系列戰鬥機的基礎之上,爲抗聯研製一種作戰半徑可以抵達日本本土的遠程護航戰鬥機。

同時在楊震特別要求之下,並經過雙方協商。蘇聯人同意抗聯選拔一部分幹部、戰士進入蘇聯海軍,學習各種艦艇尤其是潛艇的指揮與操作。並同意這些人在完成學習後,接收一部分蘇聯海軍艦艇在黑海、波羅的海與北冰洋三大艦隊,替代因爲蘇聯海軍人員被大批抽調給陸軍,而執行護航、反潛、掃雷以及岸防等任務。

當然這個協議得到好處的不單單是抗聯可以借窩下蛋,利用蘇聯海軍爲自己培養出一批經歷過實戰的海軍人才。而且蘇聯方面,得到的好處同樣多多。有了中國人替代,蘇軍可以在不影響海軍基本運轉和戰鬥力的情況之下,從海軍抽調出大量的人員編入陸軍作戰,以補充傷亡巨大的陸軍。

到協議簽署的時候,蘇德戰爭已經整整打了一年半。蘇軍雖然制止住了戰爭初期的大潰敗,但其人員的傷亡在某隻別有有心手的攪合之下,遠遠超過楊震曾經瞭解過的歷史。戰爭打了不過一年半,蘇軍損失的兵員,已經近八百餘萬。

對於眼下正在進行斯大林格勒會戰的蘇軍來說,這個只是纔開始的戰役便已經打的異常殘酷,早上進入戰場的一個齊裝滿員的師,晚上撤回伏爾加河東岸只剩下幾十個人。平均每三天就填進去一個整師的戰役,無疑又是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還需要多少部隊才能填滿的絞肉機。

在大部分人口密集區域已經處於德軍佔領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徵兵。部隊傷亡又極其巨大的情況下,原本看起來很充足的蘇軍後備人力資源已經多少顯得有些緊張。整個蘇聯國內,幾乎所有能扛起槍的男人,絕大部分都進入部隊服役。

哪怕就是這些人是勞改營的勞改犯,監獄裡面的刑事犯,只要你是男的,就給我上前線。對兵員來源如飢似渴的蘇聯人,對於楊震的請求經過再三猶豫之後,蘇聯人最終還是同意了他的這個至少看起來對雙方都有利的請求,在蘇聯人看來,抗聯這個時候提出調派部分人手進入蘇聯海軍,無疑將是對蘇軍兵員一個極大的緩解。在抗聯第一批人員進入蘇聯海軍之後,甚至還沒有等這批人員培訓完畢。蘇軍就將整個黑海艦隊和北方艦隊的水兵,主要是岸防兵力,抽調走了三分之一,用於正在進行艱苦爭奪戰的斯大林格勒以及北高加索戰場。

到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之後,原本只同意抗聯派出的人員不超過兩萬人,此時卻是得到了實惠的蘇聯方面,一而再的要求抗聯增加選派進入海軍服役的人數。到了四四年底,抗聯在蘇聯各大艦隊服役的人員,已經超過了十萬人。

不過雖然對自己也有好處,但並不意味着蘇聯人任抗聯擺佈,抗聯人員想去哪個艦隊就去哪個艦隊,想要接手什麼艦艇就接手上面艦艇。蘇聯方面不僅在選擇接手艦隊的時候,緊靠日本的太平洋艦隊,只允許中國人接手岸防和地面防空工作,嚴厲禁止中國人接觸艦艇。

在分配中國人的時候,也以遠離太平洋的北方艦隊和黑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爲主。即便是在抗聯人員預定接手艦艇的分配上,剛一開始也以魚雷艇、獵潛艇、掃雷艇、護衛艇等近岸小型艦艇,以及拖船、修理船等輔助艦種爲主。巡洋艦和驅逐艦,以及美軍援助的護衛艦、炮艦等大中型艦艇禁止中國人接觸。

直到斯大林格勒會戰之後,因爲水兵抽調太多,已經影響到了蘇聯海軍運轉。如果繼續不讓中國人上艦,本就數量不多的大中型艦艇基本上已經無法使用後。才允許抗聯選派的人員,接手了三大艦隊的部分驅逐艦和巡洋艦,以及部分潛艇。

但在太平洋艦隊,除了作戰半徑極短的魚雷艇和掃雷、獵潛、護衛等小型艦艇,以及無武裝的拖船等輔助艦艇之外,別說大型艦艇依舊嚴厲禁止中國人上艦,甚至夠資格承的上艦的軍艦,一律不準中國人上。

蘇聯人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在太平洋艦隊不讓抗聯人員上艦,是怕抗聯人員主動去挑釁遠比自己強大和訓練有素的日本海軍。擔心蘇聯被動的被抗聯拖入對日作戰,讓自己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

將抗聯選派的人員主要分到遠離日本海軍的北方、黑海和波羅的海三大艦隊,分配給的艦艇又是沒有遠航能力的小型艦艇爲主,只有少量的人員進入潛艇部隊服役。中國人即便是動了歪心,也沒有能力將這些艦艇開回去。

但是到了四四年,在四三年的斯大林格勒會戰收尾階段以及隨後進行的庫爾斯克會戰,以及列寧格勒反擊戰傷亡過於慘重的蘇軍,爲了準備大反攻而從海軍抽調更多的水兵到陸軍參戰,才更多的讓抗聯人員接手了艦艇。

沒有辦法,僅僅一個失利的試圖打破德軍對列寧格勒包圍圈的反擊戰,蘇軍就傷亡被俘五十餘萬。參戰的蘇軍沃爾霍夫方面軍和列寧格勒方面軍一部基本上被德軍消滅,卡累利阿方面軍也受到重創。如果不是列寧格勒方面軍殘餘部隊的殊死抵抗,弄不好蘇聯人固守了已經兩年的列寧格勒就在這次反擊戰中丟掉了。

再加上傷亡巨大的庫爾斯克會戰,以及四二年年底到四三年初成爲絞肉機的斯大林格勒會戰,以及其他方向的戰線,蘇軍陸軍傷亡在數百萬人之多。兵力資源,已經出現捉襟見肘的局面。

就連在遠東地區,用來防止日軍登陸作戰的最後幾個師也被抽調到了西線。以及除了想盡一切辦法從收復地區動員人員參軍之外,蘇軍唯一能夠有現成兵員可以利用的就只有海軍這幾十萬人了。蘇德戰場上是陸軍主宰,海軍主要是配屬陸軍作戰。放着這麼多兵員不用,難道眼看着陸軍因爲缺少補充而一點點的耗幹自己的血液?

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五十章 突然襲擊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十六章 計劃(1)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二百章 教訓還不夠第一百零三章 雪恥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一百零四章 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六十六章 重慶的壓力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二百一十一章 敢不敢接下這個任務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261章 思念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
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五十章 突然襲擊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十六章 計劃(1)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二百章 教訓還不夠第一百零三章 雪恥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一百零四章 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六十六章 重慶的壓力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二百一十一章 敢不敢接下這個任務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261章 思念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