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

應該說巖部正雄還是很小心的,其戰術使用也是中規中矩。不僅派出了兩個步兵小隊爲主的多路斥候,還把部隊牢牢的抱成一團。即便在山區行軍會因此大大的降低行軍速度,他也在所不惜。

甚至爲了慎重起見,他還將隨行的僞滿軍第十六混成旅的行軍隊列放在了自己七十聯隊的身邊,當然還有打前鋒的重任,這是必須的。

不過巖部正雄也知道,在有滿洲國軍隨行的情況之下,自己要是讓自己的部隊去打前鋒,估計這幫膽大包天的傢伙不介意背後打自己的黑槍。

第七十聯隊雖然沒有第四師團其他幾個聯隊那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神。但你讓他們去衝鋒陷陣,身後留着一幫在他們看來不過是關東軍圈養的狗一樣的傢伙在那邊賣呆,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當初東京大本營之所以將第七十聯隊調出來,組建第二十五師團,本來以爲這個七十聯隊與第四師團其他聯隊相比,還算是沒有爛透的。至少被調到滿洲以後的表現還算可以,至少沒有像第八聯隊那樣連步兵炮都敢以報廢的名義賣掉換錢。

但實際上,這個七十聯隊並未比被稱爲第四師團爛泥坑第一的第八聯隊強到那裡去。只是因爲這幫傢伙很會隱藏,再加上不像第八聯隊那樣勢無忌憚,也沒有第八聯隊那種經商腦瓜,所以並未像第八聯隊那樣過於臭名昭著而已。

巖部正雄卻不知道,正是他的過於小心謹慎,將整個聯隊抱成一團行軍,卻使得他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損失更大。因爲對於這種集羣目標火力覆蓋,正是多管火箭炮的長項。要是他真的將聯隊分散行軍,反倒會給楊震帶來一些麻煩。

這個七十聯隊能在第四師團那種爛泥坑裡面讓日軍大本營另眼相看還是有一定原因的。至少在出現危急情況之下,這幫傢伙不會不顧忌自己戰友的死活,保命第一直接開溜。聯隊之間也很抱團,相互有危難的時候,都會全力救援。

這個長處在其國內駐防,第七十聯隊與其他聯隊打羣架的時候已經有過體現。別的聯隊之間打架,最多是那個中隊惹的事情,自己去解決,一般都是單挑。而第七十聯隊是從來不屑於搞單挑,羣毆纔是他們的最愛。

只要與友軍發生衝突,無論對方出動的人數有多少,七十聯隊一般都是全聯隊一擁而上。甚至連當年去砸大阪警察局,都是一個聯隊全體出動。其各中隊,甚至各大隊之間向來是團結無比。其內部的團結程度,遠非第八聯隊能夠相提並論的。

要是巖部正雄真的以大隊爲單位,佈置成卻可以相互策應的行軍狀態。一旦某一處出現危險,按照第七十聯隊之間抱團的程度來看,其他部隊絕對會拼命的救援。這樣一來,楊震反倒會頭疼。

但巖部正雄非要將整個七十聯隊蝟集到一起,當遭遇到危急情況時,除了遠在西邊浩良河一線緩慢爬山的第十四聯隊之外,連一個援兵都找不到。當然這些現在還是騎在一匹通紅的大洋馬上,正舉着望遠鏡四處觀看的巖部正雄正還沒有想象的到的。

接到巖部正雄將部隊團成一團滾動前進的報告,楊震與郭邴勳對視一眼後,都發現了對方嚴重的興奮。楊震打開地圖,馬上按照偵察部隊的上報標定了日軍行軍位置。放下手中的鉛筆後看,楊震問郭邴勳:“老郭,你看怎麼樣?原定日軍越過尖山子一線後再行發起攻擊的計劃是不是可以提前一下?”

看了一下日軍所處的位置,郭邴勳又在地圖上找出十四聯隊的位置後,沉思了一下點頭道:“司令員,我看可以了。趙副司令那邊已經完全展開,所有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而且日軍第十四聯隊動作遲緩,現在還沒有出浩良河。”

“這一路又都是山地。就算其接到七十聯隊的求援,以最快的速度急行軍,但也無法在十二小時之內趕到。而對我們來說,無論從兵力火力來看,十二個小時應該已經足夠了。”

“而且若是按照原定計劃等七十聯隊越過尖山子一線在發起攻擊,按照其行軍速度來看,應該已經是天黑下來了。我們當初沒有想到這個七十聯隊在行軍的時候,會將整個聯隊抱成一團,行軍速度會如此的緩慢。”

“夜戰雖然可以抵消日軍的空中優勢,但也同樣不利於我軍炮火的發揮。現在是下午的四點,按照北滿地區七點天完全黑下來的天氣來看,我看提前發起攻擊對我軍反倒是有利。至少在能見度降低到炮火完全失去作用前,可以使用炮火儘量爭取殺傷日僞軍。”

郭邴勳的回答讓楊震下定了最後決心。楊震拿起野戰電話直接要通了正在前邊統一指揮兩個炮兵團的炮兵副司令馬其昌:“老馬,你那邊可以開始了。五分鐘之後。火箭炮兵向尖山子一線西南方向公路預定三號射擊諸元打三個齊射。野炮兵使用殺傷爆破榴彈打半個基數。”

放下手中的電話,楊震看了一下同樣正在拿着電話向劉長順與杜開山仔細交待任務的郭邴勳一眼後,將目光又轉向了地圖。等郭邴勳發下手中的電話,楊震才道:“老郭,我現在有一個想法。”

“你說我們原定的先打七十聯隊然後調頭向西解決十四聯隊。先打垮西線的二十五師團,然後逼迫中線的二十四師團不戰自退的計劃是不是有些過於有些保守了?”

“你看,關東軍此次調集的兩個主力師團兵力的分配。如今二十四師團的十四聯隊的主要力量還在浩良河一線,七十聯隊現在已經深入尖山子一線。其第四十聯隊又在蓮江口一線隨同二十五師團渡江。”

“也就是說梅津美治郎此次佈置是以中線爲主,西線兵分兩路應該一是想採取兩線擠壓的戰術,將我軍壓迫至於松花江以西全殲。二也是準備切斷我軍退往興安嶺的後路,防止我軍在作戰不利的時候採取三路軍的方式撤往小興安嶺西麓。”

“從日軍九月一日發起攻擊到現在,已經將近兩天過去了。西線日軍之十四聯隊還在浩良河一線打轉轉,而七十聯隊主力則已經進抵尖山子一線。而中線之日軍因爲地形的關係已經進抵鶴立之南大門將軍石山一線山地。三路日軍之間的距離可謂是越來越大。”

“這裡山勢雄偉,地形險要,也是我們給王光宇劃定的最後阻擊線。以王光宇手頭的兩個主力團兵力,將其阻擊在這裡不成問題。”

“如果我們先集中兵力圍殲這個七十聯隊後,以三分區基幹團配屬二旅一部鉗制十四聯隊,利用有利的地形節節抗擊。集中全部主力直插根本博的後路,爭取利用其孤軍深入的形勢,一舉將這個二十四師團全殲在鶴立。”

對於楊震這個想要將二十四師團一口全部吃掉的膽大包天計劃,郭邴勳卻是搖了搖頭道:“司令員,我們集中兵力吃掉二十四師團不難。但日軍還有部署於佳木斯至於同江一線的第四師團、第十一師團。在西部的黑河省還有第一師團。”

“這幾個師團雖然都曾遭受過我軍重創,但主力尚存。如果我們能在其反應過來之前,吃掉二十四師團,您的這個想法不錯。但若是我軍一旦與二十四師團打成膠着,那麼這幾個日軍師團一旦直撲我軍背後,我軍將面臨日軍裡外合圍的危險。”

“單憑一二兩個軍分區的基幹團以及少量的地方武裝,是很難擋得住這些日軍正規師團的。而以二十四師團目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來看,我軍幾乎沒有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將其解決掉。王光宇的阻擊戰那是取巧,要是想一口吃掉他們那就是硬碰硬了。”

“兵力不足,沒有後援這是我們最大的軟肋。在這個軟肋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之前,我們很難去打這種大仗。一句話,就是別看我們現在的部隊壯大很多,已經達到了幾萬人,但可用的兵力還是實在太少了。”

“我們現在全部兵力加在一起,不過與日軍此次進攻的兵力相等。如果算上僞滿軍的話,我們還要略微遜色一些。在加上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最多也就能應付戰術級別的戰鬥。戰役級別,尤其是打這種會戰規模來說,兵力還是難以爲繼。”

“如果我們要向全殲這個第二十四師團,以日軍一向的反應速度來看,我們至少要在東線保持一萬人的兵力。即便是地形對我們來說較好的西線,至少也要保持一個齊裝滿員的旅一級兵力。而且手頭上至少要有兩個旅的預備隊。”

“這個兵力規模,我們現在根本達不到,也沒有。就是將那幾個臨時徵集的獨立團都算上,我們也湊不出這些兵力來。司令員,飯終歸還是要一口口吃的。我們不能指望一口氣出一個胖子來。”

“形勢不同,面臨的環境也是不同。我們趁着日蘇在諾門罕激戰,無暇他顧的這幾個月中,滋養的可謂是膘肥體壯。但現在諾門罕地區的形勢已經逐漸開始緩解,也代表着日軍可以投入重兵對我們進行圍剿。司令員,王效明在關門嘴子山的那一戰,是不可複製的。”

郭邴勳的話音落下,一直平靜的山坳外突然響起了驚天動地的炮聲,與火箭彈劃過天空的嗖嗖聲。伴隨着炮彈的爆炸聲,同時響起的是密集的槍聲。這密集的槍炮聲代表着劉長順、杜開山對七十聯隊的攻擊開始了。

對於山坳外響起的驚天動地的槍炮聲,楊震卻是充耳不聞。他死死的盯着地圖,腦海中卻是盤算着對這個第二十四師團後續作戰的可能性。郭邴勳說的那些,他不是不明白。但他卻認爲眼下並非是一絲的戰機也沒有。

東線的同江、富錦地區的確有第四師團、第十一師團各一部。但第四師團擔任守備都很勉強,讓他渡江進攻恐怕會力不從心。第十一師團四十四聯隊與四十三聯隊一部組成的黑巖支隊在羣策山被自己全殲,至今尚未補充完畢。

而戰鬥力最強的第二十二聯隊又被抽調出來,作爲主力組建了第二十四師團。現在其主力的兩個大隊,被王光宇動用小股部隊給引入了梧桐河兩岸的大片沼澤地中。還在爛泥坑裡面苦苦掙扎。

在富錦、同江廣大地域只有其第十二聯隊可以用來作爲機動兵力。除了駐軍佳木斯的第四師團、以及臨時調至下江地帶配屬作戰的十一師團之外,眼前還並未完全解凍的滿蘇邊境上日軍還需要留守重兵。

眼下日軍二十三師團在諾門罕被打成了殘廢,第七師團也損失慘重,喪失了近半的戰鬥力。除了駐東寧的第十二師團、從哈爾濱已經移駐牡丹江的第二師團、駐綏芬河的第八師團之外,關東軍目前暫無其他兵力可以調動。

除非日軍敢冒着江對岸幾十萬蘇軍遠東軍區的威脅,不顧一切的對自己進行清剿,否則他們至少要在所謂的東部築壘地域留下兩個師團以上的兵力。也就是說至少駐紮在滿蘇邊境的第八師團與第十二師團,日軍是絕對不會輕易調動的。

除了第二師團還可能對自己形成威脅之外,楊震最擔心的是駐紮在孫吳的日軍第一師團。該師團是日軍甲等師團中的甲等部隊。別的日軍師團抽調主力聯隊組建新的師團,但這個第一師團卻不斷的增強配置。

不僅加強有其他日軍師團少有的裝甲部隊,還加強了高射炮、重炮等技術兵器。雖說第一師團與蘿北相隔着上百里的小興安嶺莽莽羣山。但這些距離對擅長迂迴攻擊的第一師團來說,卻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不過雖然第一師團可謂是現在對自己威脅最大的一部分,日軍也擅長迂迴作戰。但那邊的地形卻是對自己極爲有利,莽莽羣山固然可以掩蓋日軍的動作,但也同樣利於自己的阻擊。只要第二師團短時間內抵達不了戰場,自己全殲這個二十四師團還是有把握的。

面對着山坳外越來越密集的槍炮聲充耳不聞的楊震,在仔細個分析了自己周邊日軍的形勢與大致兵力後,將手中的紅藍鉛筆丟在地圖上,擡起頭對郭邴勳道:“老郭,我還是覺得我們有戰機將這個第二十五師團徹底的殲滅在鶴立一帶。”

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會挺過去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三十章 什麼手段有效用什麼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七十六章 血色殘陽(4)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會挺過去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說說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
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會挺過去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三十章 什麼手段有效用什麼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七十六章 血色殘陽(4)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會挺過去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說說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