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

說到這裡,楊震指了指地圖上各部進展的態勢道:“關東軍目前部署在南滿、朝鮮的幾個在去年會戰之中,損失慘重的幾個師團。名義上還在日本和朝鮮境內整補或是重建,但他們完沒有完成整補,因爲日軍控制過於嚴密,我們目前一點情報沒有。”

“不過以日軍以往的動員效率和速度來看,這幾個在去年除了少部分留守部隊之外,已經被我們打成了空架子的部隊,應該是已經補充完畢了。日軍的整體動員效率,是一般國家無法相比的,其後備兵員數量也遠比我們充足。”

“尤其是曾經參加過侵華戰爭的退役老兵的數量相當的多。想要補足去年的損失,雖說有些困難,但基本上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最關鍵的是動員這些退役老兵,只經過短暫的適應性訓練,就可以投入實戰。所以,這幾個師團我們必須把他們作爲完整師團看待。”

“現在我們知道的是,這幾個師團之中,除了第二師團已經調往南方軍之外。其餘的第一、第八、第十一、第七十一師團,都集中在朝鮮境內和日本本土。這幾個現在恐怕只是名義上在休整的師團,隨時都可能投入戰場。日軍有海運的優勢,在需要的時候,他們隨時可以將幾個師團調往東北參戰。”

“而且除了這幾個重組師團之外,日軍從關內戰場上調集的第十三師團已經抵達大連。原本調回國的第九師團,目前又重新開往了朝鮮,目前已經抵達釜山隨時都可以通過鐵路輸送抵達東北參戰。”

“不算目前他們部署在吉林以及興安嶺以西的這幾個師團,再加上原本就駐紮在南滿的五十七師團,僅僅在南滿和朝鮮就集中了六個師團,加上配屬的兵力總兵力達到二十餘萬。這些日軍師團現在都在南滿和朝鮮境內虎視眈眈的看着我們。”

“一旦我們在戰場上有生力量耗盡,這些日軍師團會毫不猶豫的在關東軍司令部指揮之下發起全面的反擊。到時候,我們的結局恐怕就會相當的不妙。別忘了,朝鮮軍與關東軍歷來是榮辱與共,共同進退的。”

“受制於日本本土的狹窄、迴旋餘地不大的實際情況,日軍在戰略上一向喜歡採取進攻,而不是防禦。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的思維是一成不變的。至少,佔什麼山頭說什麼話的道理,他們還是清楚的。”

“而且日本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擅長學習別人的長處。誘敵深入,以堅固防禦消耗對手有生力量。待其師老兵疲、損失慘重之後,再調集新的援軍投入全面反擊的戰術,不單單是我們會用。必要的時候,一向講究進攻的日軍同樣會使用。”

“目前整個戰場的戰事發展,你也已經看到了。除了陳翰章利用日軍二十八師團和五十一師團相接之處,防禦實力相對較爲薄弱,而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之外。整個中線戰場之上,無論是杜開山還是王效明,除了突破初期的順利之外,目前的後續進展都不大。”

“這其中固然有日軍拼死抵抗的原因。但大半年的時間以來,日軍在前線各個防禦陣地修建了大量的半永備工事,以及野戰防禦工事,還有其建立的大縱深防線,也是我軍進攻一個極大的障礙。”

“如果不是我們採取了坦克爲先導,步兵快速跟進突擊。並在全軍配發了無後坐力炮、大口徑機槍等可以對付日軍野戰工事、半永備工事的武器,並針對日軍修建的反坦克壕採取了相對合理的戰術,我們今天第一天的作戰傷亡估計不會小到那裡去。估計就是對其前沿陣地的突破,也不會這麼順利。”

“老馬,我們不能因爲一時的利益,去在一個地方耗幹我們的血液。我們今後的路還長着,這場戰爭也不是短時間可以結束的。我們的眼光,還是看的長遠一些,不能侷限於新京一地。今後仗有的你打,新京現在不一定拿下來,但今後我們一定會收復它。”

“如果不是日軍將五十一師團突然調往南興安、阿爾山的正面,接到日軍十三師團已經抵達大連,以及駐朝鮮日軍異動的情報。我與參謀長和你一樣,都還沒有察覺到日軍部署在新京以北的重兵集羣,包括新京在內,都是日軍給我們下的一個誘餌。”

“他們的真實目的就利用我們在戰役部署階段,表現出拿下新京的這個心態。利用新京以北,包括新京周圍已經修建的堅固防線,將我們的有生力量耗盡之後。再利用其新調集的生力軍,投入全線反擊。試圖一舉徹底的解決我們整個抗聯和根據地。”

“從陶淨菲發來的戰況來看,日軍朝鮮軍目前經過迅速的擴充,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個師團。現在我們東狼、南虎,即便是日軍兵力最單薄的西線,除了現有的二十三師團和五十一師團之外,同樣可以隨時得到日軍華北方面軍的支援。”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稍有不慎,非但不能達成我們自己的戰略目標,反倒是會給我們自身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所以對於你來說,這個度一定要掌握好。既要牢牢的將日軍的目光吸引在新京以北,又不能造成太大的傷亡,給日軍一個反咬我們一口的機會。”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總部會考慮是不是拿下新京。但這個前提是我們能完成我們第一個戰略目標爲前提,而且形勢允許的情況之下。不過,你的聲勢造的越打越好。一定要讓關東軍相信,我們此次會戰的主要目標就是新京以及新京以北的產糧區。”

“至於其他的方向,只是牽制性的行動。所有的攻勢,都是爲了分散他們兵力而有意識展開的。將日軍部署在南滿重兵集團的目光給我吸引到新京一線來,減輕西線受到的壓力,保證我們的真實戰略意圖能夠達到。”

“這也是總部爲何在戰役發起階段,在新京的正面和兩翼集中了我們手頭近一半機動兵力,以及六成炮兵和裝甲兵,並將航空兵主要的兵力都用於這個方向的原因。甚至就連西線我們的主要戰略目標方向,都沒有集中這麼多的炮兵和裝甲兵、航空兵。”

“說白了,這次戰役你這個看似主角的戰場,實際上還是一個配角。但雖然是配角,卻是第一配角。而且你這個配角,在一定的程度上卻要擔負主角的戲份。能不能儘快的入戲,就看你自己如何去把握了。我們這出大戲能不能唱的圓滿,你這個配角兼主角的位置很重要。”

當然,楊震話沒有說透。他能說眼下他控制部隊攻擊力度和方向的原因,是爲了將眼下還在大洋彼岸隔岸觀火的美國人拽下水?是爲了不改變原有的波瀾壯闊的二戰歷史?要是一次性將日本人的血放的太多,使得日本人無力南下,讓美國人就這麼置身事外下去,楊震那裡會心安?

美國人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身份兩面發財的時間已經太長了,錢也撈的足夠多了,是到了該讓他們放放血的時候了。如果不將美國人拽下水,那對得起美國人在這場席捲全球的戰爭之中撈取的那些沾滿了鮮血的黃金和美元?

自己要是將心裡所有的想法都說出來,恐怕會把眼前這位得力的干將嚇死。畢竟現在除了自認爲天下就沒有人不是他們惹不起的日本人自己之外,誰能百分之百肯定日本人會去主動攻擊美國人?

雖然沒有將原因全部講出來,但楊震覺得自己說的已經夠多的了。關於此次作戰真實意圖,師一級幹部知道的,除了西線幾個師長之外,目前馬春生是唯一一個。如果不是怕這個傢伙膽大包天,直接殺奔着新京去,楊震也不可能和他說這個話。

實際上如果不是長期擔任參謀長,沒有擔任過軍事主官的馬春生,缺乏實際大規模指揮合成部隊的經驗。楊震根本就不會將杜開山在這個時候調到西線去,而是直接將他派往西線去接替王光宇。

經過去年東線作戰大部分的時間由他單獨指揮,在今年上半年一直承擔着輪戰各個部隊的任務,這個傢伙現在成熟穩重的多了。早就改掉了原來身上的有些毛躁,只要感覺到戰機有利就不管不顧的性格。

再加上爲人靈活多變,打仗不死板,戰術靈活多變,完全可以獨當一面。將其放在這個方向上,楊震還是很放心的。但現在西線那裡需要一個擅長山地作戰的指揮員,去接替帶隊迂迴的王光宇。加上西線打的結果如何,又是這次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的最重要因素。就只能選派杜開山,這個山地戰經驗相對豐富一些的傢伙去。

在王效明和陶淨菲兩個人目前所處的位置都無法調動,劉長順的指揮風格又很不適應現在情況的形勢之下,而自己又要統籌全局,楊震再三猶豫還是選擇了馬春生。固然是看中了這個傢伙在戰場上敏銳的嗅覺和靈活多變、不拘一格的戰術作風。

這個傢伙雖然合成指揮大兵團作戰經驗略有不足,但是爲人膽大、心細、鬼點子也多,能力也足夠應對眼前的形勢。只要自己把握住大局,這個傢伙在中線這裡還是能有一番作爲的。至少在將關東軍的注意力吸引到新京方向的意圖還是能夠達到的。

但是不足的是這個傢伙膽子有些過大。如果說原來的杜開山,是給一根竹竿就敢把天捅一個窟窿的話,那麼馬春生就是那種敢把天掀一個個子的人。心思的確細膩,但是與別人不同的是,他的膽子大也正是因爲心細,對於戰機的把握上。

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九十章 這次發大發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四百四十五章 受阻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二十二章 倒計時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一百六十九章 妥協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四百五十四章 漂亮與敗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羅外道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
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九十章 這次發大發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四百四十五章 受阻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二十二章 倒計時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一百六十九章 妥協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四百五十四章 漂亮與敗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羅外道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