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

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6月9日,爲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採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區北郊17公里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爲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史稱花園口決堤。

花園口決堤的任務由守衛黃河的國軍商震的部隊執行,地點首先選在了中牟縣境內大堤較薄的趙口,因趙口流沙太多,沒能扒開。蔣介石知道趙口無望扒開後,就指示再換地點重新決堤。經過緊急協商,駐守在黃河附近的新八師初步把地點選定在趙口以西的花園口附近。在此過程中,蔣介石擔心手下執行消極,一再通過口諭、電令催促手下扒堤,不要有“婦人之仁”。

6月9日凌晨,經過兩天兩夜不停的挖掘,幾乎在距鄭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時,花園口也終於挖開了。

花園口決口後,黃河水順着賈魯河迅速下泄。第二天,黃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場暴雨,黃河水量猛增,花園口決口處被衝大,同時被淤塞的趙口也被大水衝開。趙口和花園口兩股水流匯合後,賈魯河開始外溢,漫溢的河水沖斷了隴海鐵路,浩浩蕩蕩向豫東南流去。

韓雲華本人對蔣介石這次行動沒有任何評價,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他都沒有對這件事評論過什麼。對於單從軍事層面來講,決開黃河大堤是具有一定作用的:首先,它形成了新的黃河河道,形成了新的天險,從而阻止了日軍的西進,使得中原地區又多守了六年而沒有淪陷,保證了大後方的安全。其次,花園口決堤使得日寇遲遲不能打通“大陸交通線”,遲滯了日軍軍事調動和戰略物資運輸,不得不在1944年再次發動所謂的“大陸交通線”豫湘桂戰役,將日軍的戰略企圖整整推遲了六個年頭。最後,蔣介石這手以水代兵的辦法,直接消滅了日軍精銳部隊萬餘,大大打擊了日軍囂張的氣焰。

但是花園口決堤時,蔣介石以軍事機密爲藉口嚴密封鎖消息,沒有通知老百姓疏散和遷移。花園口大堤被炸燬後,奔涌的黃河之水宛如從九天之上而來的滔天惡水,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老百姓突然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其實,蔣軍早有決堤設想,只不過最後決堤的決心是桂永清和黃傑兩支蔣介石嫡系部隊逃跑造成戰局更加不利時作出的。因此,如果蔣當局心中裝着中國人民,早就可以用其它理由將可能受到水淹的羣衆事先撤走,以策安全。即使到了最後關頭,從軍事上看,這次封鎖消息不通知羣衆的做法也是完全沒必要的。因爲既已決定決堤,敵軍即使得到消息而後退,也同樣可以起到爲國民黨軍爭取一些喘息時間的作用。

花園口決口,直接淹死和餓死的羣衆多達89萬人,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所殺中國軍民的三倍,佔八年抗戰中中國損失的3500萬人口的2.5%,因饑荒、瘟疫造成的死亡在400萬以上,黃河水下泄後,西邊一路沿潁河下瀉淮河,東邊一路沿渦河到安徽懷遠流入淮河,黃、淮合流後涌入洪澤湖,淮河、洪澤湖沿岸立即變成了一片汪洋。這次洪災,河南、安徽、江蘇共計44縣市被淹,受災面積29000平方公里,受災人口5000萬以上,沖毀140萬間民房、淹沒近2000萬畝耕地。黃水所到之處,房倒屋塌,饑民遍野。這次洪災,豫、皖、蘇三省共有1000萬人背井離鄉,因此死亡的人口和國民政府徵發1400萬壯丁造成的死亡超過了抗戰期間被日寇殺害的人口。

但是由於這次事故的損失慘重,國際影響巨大,在花園口事件發生之初,國民政府矢口否認此爲中國軍隊所爲,稱系日軍轟炸所致,而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以前,花園口事件在臺灣是禁止任何公開談論的,到80年代中期後,才逐漸有人在臺灣陸續發表相關文章。

儘管韓雲華知道這件事就是蔣介石親自下令所爲,但是現在正處於中日戰爭的緊要關頭,韓雲華是不可能站出來指責蔣介石的,因爲那樣會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印象分大打折扣,直接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利益,甚至還會影響國共之間的合作。

況且剛不久日本首相近衛文磨發表的誘降蔣介石、企圖滅亡中國的聲明。1月16日,近衛發表聲明稱蔣介石如不接受議和條件,日本將“不以國民政府爲對手”,而另建“與日本提攜之新政府”。如果這個時候韓雲華再刺激蔣介石,保不準老蔣一個不高興直接撂挑子不幹了,那韓雲華可就真成了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了。

雖然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的表現實在是糟糕,但是不可否認,國民革命軍中的大部分軍官和戰士還是很有血性的。在正面戰場上涌現了很多值得人民永遠銘記的抗日英雄,拋開政治分歧不談,就國家大義而言,那些英雄們不愧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兒女,也無愧於身上的那身軍裝。

而且就整個抗日戰爭的前期而言,國民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沒有國民政府的竭力抵抗,那麼絕對不會有後來的抗戰勝利。

韓雲華原以爲這次花園口決堤事件就這樣過去了,反正河南花園口距離內蒙古何止千里,就算他韓雲華有心幫助黃泛區的那些災民,也是無能爲力。

但是,也許是因爲有了他這個不該存在的人,花園口事件也發生了新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直接影響到了韓雲華的東進北上的計劃。

事情是這樣的,6月9日花園口大堤決口後,大批的難民開始背井離鄉到其他省市逃難,由於東南的幾個省也是這次災難的重災區,所以絕大多數人選擇了到相對貧窮的北方去。由於河南距離陝西山西兩省較近,所以90%以上的災民逃往了這兩個省。

歷史上有近四百萬的災民逃亡到了北方各省市,他們一路乞討,遠的一直逃到陝西甘肅等省,從中原到西北,迤儷着一幅長長的餓殍圖。

但是現在事情發生了變化,災難發生以後,寺內壽一命令停滯在黃泛區周邊的第十四師團立即封鎖通往陝西和甘肅的交通要道,並且用武力逼迫災民們一路逃往山西,寺內壽一是準備給八路軍來一手禍水東引的陰謀,而這次針對的主要目標就是安安穩穩地佔據了近十個縣的韓雲華所部。

就在災難發生的前幾天,韓雲華下令縮減戰時部隊的口糧以及伙食標準,由原來每人每天八兩細糧一斤粗糧的伙食標準變爲每人每天四兩細糧配以六兩的粗糧。這一情況被有心人在第一時間上報到了寺內壽一的書桌上。

接到這封情報後,寺內壽一欣喜地判斷韓雲華所部出現了缺糧的情況。雖然韓雲華所部的伙食標準下降了大半,但是還不足以將韓雲華比如絕境,而他的部隊的戰鬥力也不會下降太多。

而且這段時間櫻花密電頻頻,韓雲華所部的一些基本信息已經不再成爲秘密了,寺內壽一無奈地發現,櫻花現在單單旅級軍事單位的番號就打聽出了7個之多,而且還有一個人數不詳的軍分區。就這幾次對抗的經驗而言,寺內壽一很難相信韓雲華所部的旅級軍事作戰單位和國民政府兩三千人那樣的小旅相提並論。所以寺內壽一覺得現在的韓雲華已經不是單單軍事打擊就能完全消滅掉的,必須配以相應的謀略才行。

而國民政府炸燬花園口大堤後,造成的巨大災難讓寺內壽一眼前一亮。災難發生後,數以百萬計的災民無家可歸,不明真相的國際社會對日本發出了嚴重的抗議和譴責。一時間,無論路透社還是美聯社的消息都顯示出,世界各國輿論幾乎一致譴責日軍的這一暴行。無論日軍怎麼狡辯和反駁都無濟於事,誰讓一次南京大屠殺已經把日本陸軍的名聲徹底搞臭了。

但是寺內壽一併不認爲國民政府這次做的有多高明,更不認爲這次災難真的能對大日本皇軍產生多大的威脅,大日本帝國無敵的滾滾前進戰車不會被一條小小的支那河流擋住腳步。在他看來這些數量衆多的難民正是對付一向自詡愛國愛民的**最有力的武器,尤其是對付這種情緒最爲熱烈的韓雲華所部,更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新書上傳,還望大家多多支持,傲天感激不盡!!!順便在這裡厚顏求推薦票、求收藏!!!你們的支持是傲天最好的鼓勵,謝謝!!!)

第573章 東征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二)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476章 戰山東(六)第600章 蛟河第21章 特戰大隊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342章 戰冀南(二)第29章 擴軍備戰(二)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413章 滿月(三)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547章 韓雲華的組合拳第224章 絕對震撼(五)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417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四)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390章 華北會戰(三十六)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124章 偷天(二)二百九十三章 景陽岡反掃蕩一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300章 景陽岡反掃蕩(八)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572章 東征之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一)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4章 初戰告捷第49章 塞外風雲(一)弟三百四十七章戰冀南七第546章 勝利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342章 戰冀南(二)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348章 戰冀南(八)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480章 戰山東(十)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317章 鋤奸(二)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516章 衛立煌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98章 亂戰(二)第339章 汪僞豔電(一)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126章 落幕(一)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636章 奇襲日本本土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48章 3月休整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495章 收尾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
第573章 東征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二)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476章 戰山東(六)第600章 蛟河第21章 特戰大隊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342章 戰冀南(二)第29章 擴軍備戰(二)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413章 滿月(三)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547章 韓雲華的組合拳第224章 絕對震撼(五)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417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四)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390章 華北會戰(三十六)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124章 偷天(二)二百九十三章 景陽岡反掃蕩一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300章 景陽岡反掃蕩(八)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572章 東征之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一)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4章 初戰告捷第49章 塞外風雲(一)弟三百四十七章戰冀南七第546章 勝利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342章 戰冀南(二)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348章 戰冀南(八)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480章 戰山東(十)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317章 鋤奸(二)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516章 衛立煌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98章 亂戰(二)第339章 汪僞豔電(一)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126章 落幕(一)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636章 奇襲日本本土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48章 3月休整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495章 收尾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