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

部隊整編完後,日常的訓練工作基本上不用韓雲華來***心,除了機械化旅和炮兵旅外,其他幾個旅的戰士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過韓雲華了。

韓雲華知道無論是楊成武還是李大勇、王劍都是打仗的能手,根本不需要他指手畫腳,況且還有特戰隊在那邊指導部隊訓練,所以韓雲華很放心。而機械化旅和炮兵旅都是技術含量極高的技術兵種,現在日軍的戰車實用技術還很落後,所以韓雲華得時常指導機械化旅訓練,他要訓練出一支向德國裝甲大王德古裡安率領的裝甲軍一樣的鋼鐵洪流。

韓雲華知道雖然***產的九四九五式的裝甲車實在有些落後,就算在武器裝備極其落後的中國戰場,日軍的這些戰車也是時常受到沒有反坦克裝備的中***隊的威脅,被形象的稱作“王八盒子”或”鐵王八”。合同時期的歐洲各國生產的坦克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德國裝甲師的戰鬥力比***是個裝甲師團都要強悍得多。

現在***大多數的裝甲力量無論是從裝甲厚度也就防禦力還是火炮配置上來說,都是極其差勁的一種裝甲力量。就拿韓雲華這次繳獲最多的九四九五這兩種戰車來說吧:九四戰車又名“豆”戰車,這種戰車是騎兵戰車裝備騎兵旅團與日軍野戰師團的騎兵聯隊、搜索聯隊,用於引導步兵衝擊,快速突襲與對敵追擊任務,94式騎兵裝甲車不具備92式騎兵戰車的強火力,但防護能力較高,此型騎兵戰車數量較大,在中國戰場上造成了巨大傷亡。

然而 94式裝甲車服重量只有可憐的3.2 t ,而裝甲厚度也只有12,裝甲的連接方法爲焊接。94式裝甲車的速度爲40/ h ,動動力引擎爲35馬力汽油發動機武器。最讓韓雲華看不上眼的就是94裝甲車的武器系統,竟然沒有火炮,只有或重機槍一挺,乘員更是隻有2名。可以說94式騎兵裝甲車 的性能及其糟糕,幾乎就是一挺移動的重機槍。

這次大戰繳獲的戰車中最讓韓雲華滿意的是九五式戰車,這種戰車雖然同樣很垃圾,但是九五式戰車各方面的性能要比九四式戰車強大很多,同時繳獲的數量還很可觀,所以韓雲華對那個九五式戰車團充滿了期待。1932年***研製成功92式重型裝甲車,用於裝備***的“騎兵戰車隊”,遂行偵察作戰任務。但這種裝甲車的主要武器是2挺九一式機槍,火力較弱,而1929年研製的89式中型坦克機動性又較差,於是***軍方決定研製一種兼有92式裝甲車的機動性和89式中型坦克的火力的輕型坦克。

1933年7月,***陸軍技術本部開始了設計工作,由三菱製作所來試製。三菱公司先期製成了A、B兩種制式樣車。隨後,又綜合它們的優點製成了正式樣車。1934年7月開始,依託騎兵學校和步兵學校,進行了射擊試驗和700千米的行駛試驗,證明其性能良好。但戰鬥全重超過了預定的6.5噸,達到了7.5噸,最大速度也未達到指標。經過減輕重量的修改設計後,於1934年9月製成了第二輪樣車,試驗時,最大速度曾達到了46千米/小時的較高速度,滿足了軍方的要求。又經過局部修改後,於1935年正式定型,由於這一年是***皇紀(神武天皇)2595年,所以定名爲95式輕戰車(輕型坦克)。其中有一種生產數量很少的型號(***人稱爲“北滿型”)僅用來裝備侵佔我國東北地區北部的關東軍戰車部隊。(哈十八純文字)

95式輕戰車的自重爲6.7噸,戰鬥全重7.4噸,乘員3人(車長、駕駛員、機槍手),車長4.3米,車寬2.07米,車高2.28米,算得上是“小巧玲瓏”。 95式輕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是1門94式37毫米坦克炮,1933年試製完成。這種37毫米火炮身管相對較長,全炮長1.36米,重僅64千克,具有一定的穿甲威力,在3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穿透45毫米厚的鋼裝甲。彈藥基數爲120發。發射的彈種有穿甲彈和榴彈。火炮的高低射界爲-10度~+24度,方向射界爲左右各10度。也就是說,即使炮塔不旋轉,火炮也可以左右轉動10度。輔助武器是2挺仿捷克造的97式7.7毫米重機槍,可自動連發射擊,乘員需抵肩射擊,彈倉內有20發機槍彈(到二戰後期改爲鏈式供彈),帶1.5倍的瞄準鏡,其中的1挺爲前機槍,另1挺爲炮塔後機槍,共攜彈3 000發。前機槍由機槍手***縱,炮塔後機槍由車長***縱。前機槍的射界爲:高低-10度~+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炮塔後機槍:高低-10度——+2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由此還可以看出,95式輕型坦克的車長是夠累的,一個人既要指揮全車作戰,又要***、裝炮彈和***縱炮塔後機槍,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不過,95式輕戰車既然定位爲“支援步兵作戰”,機槍火力便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火力佈置和乘員分工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九五式輕型坦克一共生產了1250輛,被***用來侵略我國和東南亞,一直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30年代,95式輕型坦克算是一種優秀的輕型坦克,但它的致命弱點是防護差,火力弱,在蘇日哈拉哈河戰鬥中即遭到蘇軍T-26坦克的重創。後來在侵華戰爭中,中***隊的反坦克炮也能輕易擊穿其裝甲。太平洋戰爭和戰爭後期的蘇日戰爭中更是慘敗。但是最起碼在現在這個關頭,對於幾乎沒有什麼裝甲力量的中國,這三個戰車團所能起到的作用幾乎大於任何一箇中國集團軍。

況且日軍的裝甲力量也很少,在中國戰場上只有那幾個真正的精銳野戰師團纔會裝備一到兩個戰車大隊。其他的日軍師團就沒這個待遇了,可想而知裝甲力量在日軍中也是不常見的,像韓雲華這樣大規模集團性是用戰車的在中國戰場上還是很少見的。

機械化旅是組建完畢了,訓練的情況也還好,比韓雲華自己預料的要強上不少,畢竟機械化旅的戰士們都是受過教育的學生兵,其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在加上韓雲華這個軍區司令員的親自教學監督,誰敢不用心學。

所以,儘管現在機械化旅還未形成戰鬥力,但是執行一下火力支援和戰場突擊任務還是沒問題。但是最讓韓雲華擔心的是機械化旅的後勤保障問題,機械化旅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都是自動武器,包括自衛手槍。武器裝備還好說,畢竟韓雲華這次繳獲的武器彈藥極多,還真不缺這些東西。但是這些武器所需要的彈藥卻是一個不小的問題,而戰車上裝備的那些火炮和重機槍也是一個吞金獸。尤其是戰車使用的37mm火炮的炮彈中國現在還不能自己生產,雖然駐蒙兵團已經在包頭修建了一個專門用於生產這種型號的炮彈的工廠,可惜還沒有生產便落入了韓雲華手裡。但是韓雲華卻對武器生產也是一竅不通,看着那些暫新的機器設備靜靜地帶在庫房裡生鏽而不能使用,韓雲華心裡還真不是滋味。

儘管內蒙古軍區也有自己的兵工廠,但是那隻能生產一些手榴彈、子彈復裝等,還真沒有能生產從戰車使用的炮彈這種能力。這也就意味着內蒙古軍區的機械化旅持續戰鬥的能力被減弱到了最低,雖然日軍在倉庫裡存放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但是坐吃山空,總有一天會被吃空的。

而且戰車使用的汽油更是缺少,在當時許多人看來,中國就是一個貧油國,中國境內沒有一個油田,沒有一個鑽井。中國戰場所有的車輛用油都是從國外進口而來的,包括蔣介石的國民政府。

而內蒙古軍區境內卻沒有這樣的條件,油庫裡日軍留下的汽油用完後,內蒙古軍區所有的機械化車輛都將歇火,這個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但是這是個難題,不止是他韓雲華沒這個能力,就連蔣介石也解決不了,國民政府在中國沿海城市淪陷後還可以從越南海防港搶運物資回國,但是自從日軍佔領廣東後,距離越南海防港的直線距離變的十分有限,日軍的轟炸機每天都在滇越鐵路線上空盤旋。而滇越鐵路一路穿行在高山峽谷之中,一旦遭到日機的轟炸,必將全線癱瘓,短時間是指望不上了。

鑑於這種情況,國民政府接受了雲南省主席龍雲的建議,由雲南省出資出力,國民政府中央協助修建滇緬公路。然而滇緬公路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修成的,況且滇緬公路的工程量之大,施工難度之高遠遠超出了國民政府的預計。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修建滇緬公路的難度一點都不下於現在修建青藏鐵路。

可以說,中國現在已經在戰略上被日軍包圍了,一切的通向國外的通道全部被掐斷了。外援進不來、進口物資也進不來,而一些戰略物資國內又不能生產,這卻實是懸在國民政府以及中國人民頭上的一把利劍,嚴重阻礙了中華民族的抗日鬥爭。

韓雲華作爲一個後世人,他知道中國並不是沒有石油,儘管當時包括***、英國、美國在內的所有的國家都認爲中國是一個沒有原油礦的國家,中國廣闊的土地下沒有黑色的金子。但是韓雲華卻知道中國的西北、東北以及華東、華北地區都有油田,而***控制的陝甘寧邊區也是能開採出石油。但是韓雲華卻不敢在中國的土地上開採石油,原因很簡單,如果因爲原油開採而致使鬼子進攻山西、陝西,進而改變其南下東南亞的戰略目標,那韓雲華可就真成了民族罪人了。

日軍之所以南下進犯東南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爲了戰爭資源,尤其是橡膠和石油。如果中國有可以替代的資源,***是不會去招惹比他強大的多的美英等國的,最起碼不會在中國還沒有徹底投降之前去打東南亞的主意。

韓雲華可不想因爲自己的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改變歷史,經過這近一年的戰鬥。韓雲華知道改變歷史可不容易,往往改變一小點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就好像他好不容因改變了冀東起義部隊幾乎全軍覆沒的慘劇,但是隨後便引得關東軍大舉入關一樣,儘管現在冀東的起義部隊已經全部撤到了內蒙古軍區境內,但是冀東的廣大的國土還是像歷史上一樣尚在日僞軍手裡。這些無論如何是改變不了的,韓雲華深知改變歷史只能嘗試着去改變歷史的枝葉,在實力尚未達到那種駭人聽聞的時候試着去觸動那些已成定局的事情,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韓雲華知道現在能搞到石油的只有日軍以及國民政府,日軍那裡還好說,瞅準了搶就可以了,但是國民政府那邊卻有些麻煩。不過現在尚未到了哪一步,日軍留下的油庫裡的油料最少還可以使用多半年,只要在這半年內搞到油料就不會影響部隊的戰鬥力。

錢壯飛那裡一直都沒有消息,韓雲華也曾發電問過,情報部門的同志說錢壯飛親自到了鑲黃旗去了,和錢壯飛一起去的還有一箇中隊的特戰隊員和一個連的情報部門的精銳。

韓雲華心裡對李雨涵的擔心已經表現到了臉上,作爲一個軍區的司令員,韓雲華一向喜怒不假顏面,在戰士們眼中韓雲華就是一個從容不迫極其有魄力的人,不管是日軍大軍壓境還是數十萬災民像蝗蟲一樣涌入根據地,韓雲華從來都沒有變過臉色。

戰士們幾乎產生了這樣的幻覺,世界時似乎就沒有司令員辦不了的事情。多大的困難在司令員嚴重都不是問題,多少鬼子在司令員眼裡都是土雞瓦狗。雖然不至於不堪一擊,但是所向披靡還是很形象的。

但是自從司令員從冀東回來後,戰士們發現司令員很容易發怒,面對鬼子俘虜時更是這樣,要不是沈玉泉政委攔着,那一千多鬼子俘虜都被司令員拉出去“突突”了。

8月27日,錢壯飛從鑲黃旗發來電報說找到了追殺李雨涵的那批***特戰隊,但是由於準備的不夠周詳,激戰一番還是被鬼子特戰隊逃了,人數大約在三十人左右,他們正在追捕之中。但是卻沒有發現李雨涵的蹤跡,錢壯飛等人估計李雨涵等人應該就在這一帶,很可能躲進了牧區,希望韓雲華能多派一些人幫助尋找,畢竟進入牧區尋找一個人那無疑是大海撈針,人數少了根本不行。況且現在還有日軍特戰隊在一邊虎視眈眈,力量分散很可能會被各個擊破。

正好眼下無事,部隊正在休整和訓練之中,能用得着他的還真不多,韓雲華和沈玉泉商量了一下,決定率領部隊北上,一方面是爲了開闢內蒙古軍區北方的轄區。另一方面是爲了尋找李雨涵。

沈玉泉深知李雨涵對於韓雲華的重要性,從李雨涵到達內蒙古軍區的時候,延安方面和八路軍總部都曾經給他發過秘密電報,命令他一定要保護好這個小女孩。首長們怕韓雲華疏忽大意導致李雨涵受到什麼傷害,到那時不止是韓雲華那裡很可能出現什麼意外,就連李雨涵母親那裡也不好交代。

所以當韓雲華提出北上尋找李雨涵時,沈玉泉並沒有阻攔,雖然說尋找一個人還真輪不到他這個大司令出馬,但是沈玉泉卻知道在***特戰隊面前誰最有發言權,無疑是韓雲華本人了。可以這麼說,韓雲華就是內蒙古軍區特戰大隊的締造者,是所有特戰隊員的老師。在特種作戰上面的造詣,八路軍中唯有韓雲華這麼一個專家。

經過韓雲華以及沈玉泉等人的一致協商決定,韓雲華將率領騎兵旅一團、二團和火力支援團北上鑲黃旗。而突擊一旅將主力一部北移至康保一線,隨時做好支援準備。

爲了確保徹底消滅日軍的特戰隊,韓雲華特意將剩下的雛鳳特戰中隊的165名隊員全部帶上,同時還將還在訓練中的876名去年選撥出來的特戰隊員也全部帶上,讓這些隊員也見識見識什麼纔是真正的特種作戰。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韓雲華帶着部隊從包頭出發,乘坐火車趕往集寧,然後再從集寧趕往鑲黃旗。不過在這之前,韓雲倩卻從張北提前一步趕到集寧,她要隨同韓雲華一起北上尋找李雨涵。對於韓雲倩,韓雲華這個哥哥是一點辦法也沒有,雖然理智上講雲倩是他的下屬,但是從情感上講韓雲華卻一點也不願意責罵這個唯一的親人。

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116章 冀東事變(七)第97章 亂戰(一)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631章 賭戰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614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二)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471章 戰山東(一)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537章 戰德州之趁火打劫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三月份打賞名單第613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一)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210章 華麗的演出(一)第86章 前奏(三)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127章 落幕(二)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444章 張家口攻防戰(四)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547章 韓雲華的組合拳第380章 華北會戰(二十六)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525章 殺無赦第556章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39章 復仇行動(一)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25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四)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66章 陰謀陽謀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86章 前奏(三)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291章 強悍的土匪(二)第319章 伏擊(一)第418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393章 華北會戰
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116章 冀東事變(七)第97章 亂戰(一)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631章 賭戰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614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二)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471章 戰山東(一)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537章 戰德州之趁火打劫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三月份打賞名單第613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一)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210章 華麗的演出(一)第86章 前奏(三)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127章 落幕(二)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444章 張家口攻防戰(四)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547章 韓雲華的組合拳第380章 華北會戰(二十六)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525章 殺無赦第556章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39章 復仇行動(一)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25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四)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66章 陰謀陽謀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86章 前奏(三)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291章 強悍的土匪(二)第319章 伏擊(一)第418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393章 華北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