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

戰車之間的對決,勝負取決於兩個方面,第一是戰車的性能,這個最重要,戰車的性能相差太大的話,就算是讓古德里安這個裝甲天才來指揮也是枉然。另一個方面就是人的因素,這人的因素也分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當然是指揮官的指揮能力,第二個方面則是坦克兵的素質。

就戰車的性能而言,日本和蘇聯簡直沒有可比性。日軍的主戰坦克九七式雖然遠要比九四式、九五式要強,但是依然逃不了皮薄餡大的批語。而蘇聯的坦克從設計到生產都是用來對付德國人的,其性能極爲強大,裝甲的厚度一再提高。現在蘇聯使用的主戰坦克爲t34改進型,這種坦克是德國現役坦克的終結者,比之日本的九七式那是爺爺和孫子的差距。

再說人的比較,日本雖然於1927年2月開始生產坦克,但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和其他國家一樣,將坦克聯隊分屬於各師團,而不是集中使用。儘管從“九.一八事變”以後,日軍凡較大規模的進攻作戰,都有坦克部隊參加,並於1934年首先在關東軍成立了獨立混成第1機械化旅團,但是在坦克的戰術方面卻沒有任何突破。日本第一次集中使用坦克,是在1939年春天的南昌作戰、秋天的“諾門罕”作戰。在這些作戰中有成功也有失敗,徐州作戰、“諾門罕”作戰,損失較大。在徐州外圍日軍連連以坦克羣發起攻擊,但被第5戰區炮兵擊毀不少。相比之下日本在坦克的集羣使用方面缺乏必要的經驗,指揮混亂不堪,而蘇聯在諾門坎戰鬥中連連使用坦克集羣以及炮兵集團對日軍發起正面進攻,在很短的時間內導致日軍近6萬人傷亡,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孰強孰弱。

不過現在日本也組建了坦克集團,這個坦克集團是剛組建不久的坦克軍。?1941年6月,日本大本營派出由山下奉文所率之陸軍視察團考察了德軍、意大利軍在歐洲作戰及戰場情況,他們對德軍以摩托化步兵、坦克集團、輕轟炸機羣爲主體,協同進行之“閃擊戰”,印象極深。回國後提出應集中使用坦克部隊的建議,後來根據日軍以前在諾門罕與在馬來亞、菲律賓、緬甸使用坦克部隊作戰失敗與成功的經驗教訓,深感需將分散使用之坦克部隊,進行集中編組,以發揮坦克部隊快速、機動的突擊能力。爲此,隨即日軍大本營下令組成坦克軍,由吉田德任司令官,所屬爲坦克第1、第2、坦克教導旅團,並且在日本國內的千*縣和我國東北的四平建立了兩所坦克學校。

而蘇聯不但指揮坦克集羣作戰的經驗豐富,而且?蘇聯在西伯利亞以及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高加索、烏克蘭等地有着大量的坦克學校,總數約30多所,最重要的是,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蘇聯一開始就被德國的戰車坦克集羣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隨即蘇聯的軍官們就開始研究戰車戰術,現在大量的新戰術被運用到戰爭中,這都是用數以百萬計的蘇聯紅軍戰士的生命爲代價研究出來的戰術,其實戰效果很是強悍,這一點遠不是日本人所能比擬的。

嘉蔭城外4公里的李柳屯坐落在一大片平原之中,不過此時的李柳屯只剩下幾座殘破的庭院,所有的土地也全部荒蕪了,四周裡一片死寂。10年前李柳屯還是一個有着800多人口的大屯子,但是自從日本人來了之後就開始對中蘇邊界地區的居民進行殘酷地大屠殺,以製造無人區,李柳屯就是這個背景下的悲劇之一。

不過隨着戰車轟轟的前進聲以及強烈刺眼的燈光,很快李柳屯的死寂被打破了。嘉蔭是北滿重鎮伊春的門戶,而此時北滿關東軍最高指揮部就在伊春,岡田資中將深知他的戰車第二師團責任重大,他一邊向關東軍總司令部報告戰事,一邊組織戰車師團阻擊蘇聯機械化部隊。

山田乙三大將接到電報之後大爲恐慌,支那人最終還是和蘇聯人攪和在了一起,這對於大日本帝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可怕的消息。山田乙三知道事態嚴重,這已經超出了他這個關東軍司令官的職權範圍,國與國之間的宣戰可不是他一個小小的陸軍大將所能左右的。

山田乙三一邊向東京發報,希望東京方面向蘇聯政府發出抗議,最好能和平解決問題。關東軍以及整個中國東北地區的形勢他最清楚,儘管現在關東軍在別人眼裡已然是一個龐然大物,百萬重兵的特大型軍事集團。但是山田乙三卻清楚眼下關東軍已經不是整個中國北方最強大的勢力了,現在關東軍已經有了對手,那個可惡的支那將軍發展起來的那支魔鬼部隊已經有能力全面同關東軍相抗衡了,所以對山田乙三而言,能和平同蘇聯解決爭端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但是如果和平無法解決彼此的爭端的話,那麼就立即給滿洲地區增加援兵,給予來犯之敵迎頭痛擊。另一方面山田乙三立即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兵力展開積極防禦,試圖阻擋蘇聯大軍的南下。

最先同蘇聯坦克集羣交火的是日軍第二戰車師團第3戰車旅團第六戰車聯隊,此次參戰日軍戰車部隊每個戰車聯隊均由一個九五式輕戰車中隊和三個九七改中戰車中隊以及一個九七式中戰車中隊和整備中隊組成,每個戰車聯隊有各類戰車73輛,其他車輛27輛。

日軍對該戰車師團的各種消息嚴格保密,即便在關東軍司令部召開各參戰師團長會議上也沒有公開宣佈戰車部隊的相關信息,而且戰車師團的駐地完全由日本人自己負責一切,沒有一個僞軍從旁協助,這在當時堪稱是一個特例。

岡田資現在最慶幸的就是蘇聯人以及支那部隊都不清楚他的戰車師團的實際情況,因爲在很多場合帝國那些政客多次宣揚過他們這幾支坦克部隊,和那些政客門所說的數據有着本質的區別,300輛戰車這個數據不過是遮人耳目的,實際上他的戰車第二師團共有8個戰車聯隊,擁有各種戰車近500輛,另外還有400多輛輔助車輛和自行火炮。而且他的戰車第二師團所擁有的戰車全是帝國最新的九七式戰車,戰鬥力非凡,這也是岡田資敢獨自攔截蘇聯戰車集團的根本所在。

對於蘇聯的瓦格拉希中將而言,這次南下作戰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樣艱難,於岡田資中將的沾沾自喜不同,瓦格拉希中將顯得更從容。因爲在發動這次進攻之前他就對日本的主戰坦克有一定的瞭解,而且還實實在在地在中國人的戰車基地中見過那種鐵皮盒子。瓦格拉希中將相信憑藉偉大紅色蘇聯生產的t34完全可以將那些鐵皮盒子全部掃進垃圾堆,因爲他們在中國人的戰車基地中做過實驗,以日本的九七式戰車對決蘇聯的第一代t34,結果很令人興奮。日本人的九七式戰車的炮彈打到t34的裝甲上基本上沒有作用,最多能讓t34戰車稍稍停頓一下,根本無法傷害t34。

根據中國的那位神奇將軍送來的情報顯示,日本人在嘉蔭小城一共駐紮了一個戰車師團,共有各種戰車350兩左右,只相當於蘇聯的一個坦克旅而已,而他這次從遠東軍區帶來的卻有整整5個坦克旅,敵我兵力相差五倍。瓦格拉希中將根本不認爲日本人能在如此強大的攻擊下堅持多久。

“欣弗斯基,我們的坦克部隊都渡過了黑龍江了沒有,先頭部隊到了什麼地方?”最爲坦克部隊的最高指揮官,瓦格拉希中將必須要知道自己的部隊現在到了什麼地方。

“報告將軍閣下,已經在半個小時前全部渡過了,現在整個坦克集羣只剩下我們指揮部還在江對岸。先頭部隊已經快要接近日本人駐紮的那個小城,也許現在他們已經打起來了,不過費多爾將軍並沒有發來最新戰報。”參謀長欣弗斯基說道。

“日本猴子確實不像話,以他們只有巴掌大的一塊地方竟然敢對我們偉大的蘇維埃挑釁,而且還是該死的德國佬的盟友,確實該死。你命令費多爾將軍,讓他度過黑龍江以後,將t34坦克教導旅放在最全面,然後將bt7快速坦克放在後面,全部坦克部隊全力向那座小城插去,無必要保證350輛坦克一輛也不能逃跑。”瓦格拉希戰機大聲道。

“是的將軍,我這就去傳達您的命令,不過我想問一下將軍,我們的指揮部是不是需要向前遷移?”

“那是當然,命令警衛團立即保護指揮部遷往黑龍江對面,順便告訴費多爾,就說我想在天亮之前進城休息,不知道這個願望他們不能讓我實現。”

“是的將軍,我會將您的話原封不動地轉達給費多爾將軍的。”欣弗斯基大聲道。

“轟”行駛着的兩隻鋼鐵洪流在中國北方小城加緊外圍相撞,這是岡田資中將處心積慮所想要看到的結果。在接到巡邏部隊的報告後岡田資就在黑龍江沿岸佈置了大量的監視哨,費多爾率領的坦克集羣剛渡過黑龍江,岡田資就接到了詳細的消息,並且還知道蘇聯的先頭坦克部隊一共有兩百多輛蘇聯戰車。

於是岡田資便把手中最精銳的400輛九七式戰車120門大口徑自行火炮全部拉到了李柳屯,等兩支戰車部隊相距不過3公里的時候,岡田資下令九七式戰車集羣和炮兵集羣立即全部出動圍殲蘇聯的先頭部隊。

岡田資倒是打得好算盤,由於中美蘇三國對於這次聯合行動極爲保密,所以日本人並不清楚蘇聯這次會出動多少坦克。因此他想在蘇聯其他坦克部隊到達之前,先將這支先頭部隊消滅掉,200多輛坦克的損失想來就算是蘇聯財大氣粗也不能不心疼吧。

“轟轟轟....”日軍的坦克部隊出現的極爲突然,確實打了蘇聯先頭部隊一個措手不及。第一輪炮擊就有十幾輛坦克中彈,有7、8輛坦克被摧毀,岡田資算是給蘇聯人一個下馬威。

緊接着日軍的炮羣竭盡全力向蘇聯的先頭部隊發動炮擊,同時戰車部隊也向着蘇聯的坦克集團衝鋒而來,所有九七式戰車的炮口也全部對準了蘇聯坦克部隊。

“轟轟轟......”短短五六分鐘,就有至少一千發重炮炮彈落在了蘇聯坦克集團的頭上,路上到處都是癱瘓了的蘇聯坦克,由於天黑看的不大清楚,不過僅憑燃燒着的火堆來看,至少也有40輛坦克被摧毀。

不過這也是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岡田資的好心情也僅僅持續了不到十分鐘,當兩支坦克部隊迎面相撞的時候,當日本九七式戰車發出的炮彈落在蘇聯坦克的身上是,岡田資和所有的坦克手都驚呆了,只見蘇聯的坦克正面承受了大日本帝國最新式戰車的迎面一擊之後竟然只是稍微頓了一頓,然後繼續向前衝了過來,同時黝黑的炮口也對準了迎面而來的帝國戰車集團。

“轟”的一聲,只見一輛九七式戰車正面裝甲受到了打擊,瞬時間這輛九七式的炮塔便被暹飛了,正輛戰車迅速燃起了熊熊大火,最恐怖的是九七式戰車裡的坦克手卻沒有在戰車被摧毀的第一時間逃出來,想來已經凶多吉少了。

這不是坦克決戰,這似乎是一場陸地屠殺。4百多輛日本的九七式戰車在與只有不到160輛蘇聯t34的對抗中非但沒有像岡田資想象的那樣佔盡上風,反而大批的戰車被蘇聯坦克摧毀。

由於雙方的戰車交織在一起,而且還是日本戰車圍着蘇聯坦克部隊打,所以岡田資的炮兵集羣也無法支援坦克部隊,不然一炮下去蘇聯的坦克沒打到,倒是日本密集的九七式戰車很可能先捱上一下。

20分鐘過後,戰場上到處都是燃燒着的戰車遺骸,有日本的九七式,也有蘇聯的t34,戰場上到處瀰漫着一股燒焦了的味道。

指揮蘇聯坦克先頭部隊的是謝爾良夫少將,他很不滿意這次突襲。原本還以爲是一場遊戲,但是開戰僅僅20多分鐘,他的坦克旅便損失了60多輛坦克,這是他戰前更本沒有想過的。日軍的主戰坦克九七式謝爾良夫少將也見過,那次試驗他也親自看過,在他想來這次出擊這個中國小城其實就是一次遊戲,日本人的那些鐵皮盒子根本不會對偉大的天才設計師科什金設計的t34造成任何損傷。

但是謝爾良夫沒有想到日本人竟然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將重炮集羣放在了身後,幾百門火炮的威力還是很大的。幸好謝爾良夫不同於伊萬諾夫,他是一名真正在戰場上接受過戰爭洗禮的高級軍官,戰鬥經驗豐富。根據炮彈的落點謝爾良夫少將知道這是日本的105mm加農炮羣,而且炮兵陣地距離這裡不會超過5公里。

謝爾良夫知道自己唯一的機會就是衝到日軍的炮兵陣地,用坦克部隊將炮兵集羣碾成碎片。因此謝爾良夫少將命令坦克部隊不顧一切向着日軍炮兵陣地所在的方向衝去,遇到日軍九七式的攔截後,謝爾良夫非但沒有感到驚訝或恐慌,反而大喜。有了這批日本的鐵皮盒子的“保護”,日軍的炮兵集羣是不可能也不敢向這裡開火的。

果然,戰鬥的進程如同謝爾良夫預想的那樣,不過其中也有一些意外。日軍的九七式戰車雖然無法給t34?造成威脅,但是日本的坦克手卻可以。很多日本的坦克手在戰車受傷或者被t34纏上的時候往往會做出一個極爲瘋狂地舉動,那就是不管不顧向着蘇聯的坦克發動自殺性衝鋒,用自己戰車裡數十發炮彈殉爆所產生的破壞力同蘇聯坦克同歸於盡。

被日軍戰車就這樣摧毀的t34足足二十多輛,開戰到現在,蘇聯的坦克集團已經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坦克。當然對面的日軍的情況更慘,戰場上到處都是燃燒着的日本九七式戰車,這種皮薄餡大的鐵皮盒子和蘇聯的t34根本就不是一個技術層面的東西,巨大的技術差距讓這種在中國戰場耀武揚威的東西在蘇聯人面前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開戰僅僅20多分鐘,日軍的第二戰車師團最精銳的400輛九七式戰車便被摧毀了近200輛,說是傷亡過半一點也不誇張。

戰鬥還在繼續,不過接下來的戰鬥已經成了蘇聯人的單方面表演,日本關東軍第二戰車師團這個大配角似乎好像完成了他的戲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表現的更加的不堪,在蘇聯後續部隊到達之前,僅存的200輛九七式戰車能動的只剩下不到50輛可以行動,剩下的全部被蘇聯戰車集團掃進了垃圾堆。

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317章 鋤奸(二)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21章 特戰大隊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85章 前奏(二)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363章 華北會戰(十)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532章 戰德州之《血債必須用血來償》第405章 多田駿第640章 千里救援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277章 婚禮(二)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麻煩的裝備第649章 華北方面軍的悲劇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4章 初戰告捷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643章 崩潰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123章 偷天(一)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139章 升官第412章 滿月(二)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315章 新民會(二)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11章 挺進晉北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661章 建國大業第516章 衛立煌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186章 武漢會戰之武漢授勳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2章 魂歸1937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43章 奇襲偏關第664章 大典進行時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25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25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第221章 絕對震撼(二)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85章 前奏(二)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
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317章 鋤奸(二)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21章 特戰大隊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85章 前奏(二)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363章 華北會戰(十)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532章 戰德州之《血債必須用血來償》第405章 多田駿第640章 千里救援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277章 婚禮(二)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麻煩的裝備第649章 華北方面軍的悲劇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4章 初戰告捷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643章 崩潰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123章 偷天(一)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139章 升官第412章 滿月(二)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315章 新民會(二)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11章 挺進晉北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661章 建國大業第516章 衛立煌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186章 武漢會戰之武漢授勳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2章 魂歸1937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43章 奇襲偏關第664章 大典進行時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25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25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第221章 絕對震撼(二)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85章 前奏(二)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