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奇襲日本本土

將日軍的戰略意圖打出來是韓雲華現在最想要乾的事情,畢竟日軍的這次行動實在太詭異了,要是搞不清楚日軍的最終用意,如果在戰略上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那最終的結果將會是災難性的。

不過打也不能隨隨便便的打,雖然錢壯飛告訴韓雲華陸軍還能堅持一場大型戰役,但是韓雲華卻清楚只是勉強而已,連續三個月的大規模戰爭已經將內蒙古軍區庫存的所有戰爭資源消耗殆盡,現在不單單軍隊缺彈藥補給,就連棉衣和被服也出現了很大的缺口,幸好去年是一個豐收年,而韓雲華在塞北地區實行的農業政策也起到了作用,雖然人民羣衆吃的都是苞米麪窩窩頭和清水煮土豆,但是好在分量充足,內蒙古軍區的轄區內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生過餓死人的事情了,在這個戰亂紛飛的年代這是何等地珍貴。

物資匱乏已經大大限制了內蒙古軍區的發展,一個多月的休整還不能夠讓部隊完全恢復過來,因此韓雲華思來想去覺得不能用陸軍同小鬼子開戰了,那樣消耗太大,還是用空軍來的合算,反正空軍的所有給養補充全部由盟軍方面提供。況且聯合指揮部已經制定好了空襲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但是由於一些其他的顧慮韓雲華一直都沒有批准這個作戰計劃,但是現在既然到了這種地步,韓雲華還真想看看小鬼子在本土被大規模轟炸之後的表情。如果這個時候日軍繼續向中國戰場增兵的話,那麼就說明小鬼子是打算提前進行大陸交通站戰役了。反之則是不然。

轟炸日本本土需要的不僅僅是戰鬥機羣,還需要大量的遠程轟炸機,內蒙古軍區的遠程轟炸機只有不到100架,雖然都是美國最新式的轟炸機。但是數量有限,而且B29戰略轟炸機的裝彈量也實在太小,使得轟炸效果大打折扣。幸好韓雲華這次只是爲了震懾日本人,讓他們知道中國的大規模機羣也是可以到達日本本土的。

這次戰略轟炸日本本土是由上官青雲親自帶隊,原本韓雲華對於讓上官青雲這樣一個高級軍官親自披掛上陣很是擔心,但是他本人就是一個十足的冒險分子,所以再三確定是上官青雲自己提出的請求之後也就批准了這個作戰計劃。

飛機是從瀋陽機場起飛的,總共155架戰機。其中轟炸機105架,護航的戰鬥機50架。按照事先制定好的作戰計劃,機羣裝滿航彈之後先由北飛行,繞過朝鮮直撲日本本土。因爲機羣一旦在朝鮮境內被日本人發現。那麼日本國內很可能就會有所準備,所以韓雲華要求機羣第一次戰略轟炸日本本土必須隱蔽,經過通蘇聯方面協商之後,蘇聯方面答應聯合空軍借路。

日本本土自開戰以來僅僅招受過兩次襲擾,之所以稱之爲襲擾而不是襲擊。完全是因爲這兩次空襲並沒有給日本本土造成實質上的傷害。第一次空襲日本的壯舉是由中國人完成的,開戰後不久,中國空軍派出兩架轟炸機萬里奔襲日本本土,但是這次飛機上裝的並不是航彈。而是裝的宣傳和平的傳單,雖然給日本國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也只是一小點影響而已。至於第二次成功突襲日本本土的則是美國空軍,這次空襲是由美國空軍上尉杜麗特完成的。雖然這次空襲給日本本土造成的傷害同樣不大,但是卻導致了日本政府和軍部做出了一個重大的錯誤決定,備受威脅的日本政府命令日本聯合艦隊在中途島偷襲美軍艦隊,但是卻遭到了重大失敗,從而使的日本海軍由此開始走下坡路。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韓雲華很清楚,所以他一直以來就是嚴格奉行一擊必殺的戰鬥理念。這次同樣也是,韓雲華命令聯合空軍這次一定要將重磅航彈扔到日本人的腦袋上,而且韓雲華特意將已經裝填好了的重磅高爆航彈換成了重磅燃燒彈。韓雲華知道日本的很多城市的建築都是以土木爲主要結構,質量輕,容易修復,很適合日本這個多地震的國家,但是這樣的建築結構很怕火,因此韓雲華便命令空軍使用燃燒彈。

韓雲華目送空軍機羣起飛之後久久不語,他是從後世來的軍官,從他當兵的第一天起教官就告訴他當兵是爲了什麼。當兵吃糧並不是爲了生存,更不是爲了升官發財,身上的軍裝是責任是使命,軍人必須是以保護國家主權不受侵犯,人民不被侵擾爲目的的。

而且他的教官一直以來就特別向他們強調過,打仗只是軍人與軍人之間的對決,絕對不能將普通老百姓和軍人等同對待。所以一直以來韓雲華很少命令部隊斬殺日本民衆,就算是俘虜了數十萬日本僑民,但是韓雲華通常的做法也是讓他們在中國的底盤上做幾年苦力還債,然後再想辦法將他們遣送回日本。但是這一次卻不同,滿載着航彈的飛機固然是去轟炸日本,但是日本只是一個廣義的名詞而已,真正要承受這些航彈怒火的卻是日本人民。

燃燒彈的威力韓雲華是知道的,以日本的建築結構這次死傷的民衆肯定不是一個小數字,而他們當中絕大多數是無辜的日本平民,儘管現在來說日本的平民也沒有幾個是絕對的無辜,畢竟絕大多數的彈藥都是出自這些日本平民之手,而他們當中又有多少人將自家的兒子、丈夫、父親送到中國戰場。儘管有這麼多的儘管,但是有一條確實改變不了的,那就是他們都是平民,他們不能也不敢對抗整個日本帝國的戰爭機器,對這些人出手本不是韓雲華的本意,但是現在必須要對日本進行戰略轟炸。不得已而爲之,因此韓雲華心裡充滿了惆悵。

日本人可以不顧國際形象對中國平民下手,甚至於還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作爲一個憤青。韓雲華也想親率十萬虎狼旅,躍馬揚刀入東京。但是人畢竟是人,不是那些有人生沒人養的日本畜生,當真正派出部隊轟炸日本的時候韓雲華難免心裡有一種負罪感。

收拾起這些複雜的心情,韓雲華回到了自己的指揮部,現在他的生活就是戰鬥戰鬥,雖然與妻子同在瀋陽,但是兩個人見面的次數卻很少。韓雲華知道李雨涵不喜歡帶兵打仗,也確實不適合軍人生活,所以韓雲華便將李雨涵調到了民政部門工作,負責瀋陽地區的教育工作。儘管這樣一來李雨涵的級別掉了好幾級,由八路軍129師副政治委員一下子變成了瀋陽地區教育專員,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以裡來計算的。

不過韓雲華和妻子卻都很滿意,這個教育專員雖然權力不大,管的人也不多。算來算去也就百十來所學校,而且還都是日僞時期建造的破爛學校,一所像樣的也沒有。但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極爲神聖的一件事情。況且李雨涵一直受到母親的影響,對於教書育人也很感興趣。現在被調到瀋陽地區當教育專員她自己倒是很滿意。

而且韓雲華本人也知道教育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意味着什麼,所以他還是實行內蒙古軍區在塞北地區搞得那套經驗。每個縣必須要有一所中學,每個鄉必須有一個小學,每個省必須要有一所像樣的大學。有條件的孩子必須上學,如果家裡實在貧困,學校甚至可以免交學費。

在韓雲華的大力支持下,整個東北地區的教育頓時間有了很大的起色。大小學校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也導致李雨涵這個教育專員每天都忙得像個陀螺似的,不過她本人倒是樂此不疲。

上午8點捷報傳來,空襲日本的機羣很順利地抵達日本本土,先是對長崎進行了戰略轟炸,隨後更是直撲日本首都東京,一百多架轟炸機對整個東京城區進行了空前的地毯式轟炸,由於空軍的軍官們並不認識東京的地形,也對東京的戰略要點沒有概念,除了港口上停泊的船隻還算是比較明顯的目標之後,其他的這就要靠軍官們自己分辨了。

整個轟炸過程只進行了不到十分鐘便結束了,儘管其間也遭到強行起飛的日本空軍的攔截,但是由於出擊的有些太晚了,在龐大的護航機羣面前,小鬼子倉促的迎戰顯得很微不足道,況且這次韓雲華給聯合空軍下的命令可是打完就走,拒絕同小鬼子的大部隊糾纏,所以上官青雲在扔完炸彈之後就命令空軍部隊返航。

整個轟炸過程雖然簡短,但是造成的影響卻是轟動性的,幾乎就在同一時間,世界上的主流媒體都通過廣播向世界宣佈了這一消息,雖然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在報道的時候依然要顯示一下他們着這次奇襲日本本土中的巨大功績,但是卻也沒有脫離事實,韓雲華再一次被世界人民所熟知。

晚上,韓雲華在瀋陽空軍基地爲返航的聯合空軍飛行員們舉行了盛大的慶功晚宴,在宴會上韓雲華還別有興致第唱起了《精忠報國》,引得數百人齊聲合唱。

這次轟炸對日本的影響是極爲重大的,當天晚上裕仁天皇就緊急召見了新任首相小磯國昭。

對於這次轟炸造成的損失裕仁天皇倒是沒有細問,但是對於這次轟炸造成的恐慌卻是讓裕仁天皇心有餘悸,每每想到掉到皇宮裡的那兩枚航彈幸好只是炸在了宮門口,並沒有在自己的寢宮爆炸,不然的話自己真的有可能就要去見自己那位雄才大略的鐵血父親去了。

裕仁天皇要求內閣和大本營立即消除這次空襲造成的影響,同時嚴厲地譴責中國軍隊這樣大肆的屠殺日本人民,同時要求日本內閣外務省立即將這次空襲死傷的數據向世界宣佈,同時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適當地做出一些修改。

很快日本政府就這次空襲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向世界各國通報了這次空襲的傷亡情況。長崎死傷民衆9726人,燒燬民房店鋪2.3萬間,而東京由於人口稠密,所以傷亡就更加嚴重。雖然現在大火還在燃燒,但是初步已經確定傷亡人數爲2.8萬人,燒燬房屋8萬多間,由於中國空軍使用的都是高爆燃燒彈,所以現在東京城區依然在進行撲火,小半個東京城區在着火,火勢極大,預計傷亡還會增加。

這份通報雖然一看就是假的。儘管中國空軍對長崎和東京的轟炸肯定造成了不少人員死亡,但是也絕對不會造成如此重大的傷亡,每次轟炸能造成幾千人的上就已經足以令人吃驚了,更不要說是幾萬人了。

對於日本人的抗議韓雲華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儘管他對造成如此多的日本平民死亡有些許愧疚,但是戰爭就是這樣,戰爭有鐵的法則,機遇對於作戰的雙方都是均等的,在日本人駕駛着他們三菱重工或者是鈴木重工出產的戰機在中國的藍天上飛行時。當他們毫無顧忌地將一顆顆罪惡的炸彈扔到中國平民們的頭上的時候,他們就要爲自己的所作所爲付出代價。

中央到是很擔心西方國家會對此提出異議,畢竟西方人對待平民和軍人的態度是截然的不同的,連國民黨部隊屠殺戰俘都要受到懲罰。更不要說像韓雲華這樣毫無顧忌地在日本城市中使用炸彈了。

但是韓雲華卻清楚,西方國家之所以會這樣做一方面是爲了維護他們所謂的紳士風度。另一方面是由於戰火沒有燃燒到他們家,站着說話不腰疼。僅此而已。一旦他們的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他們會比我們想象中還要殘忍。歷史上德國對英國的空襲幾乎將倫敦炸爲廢墟,而二戰末期盟軍對德國的轟炸更是徹底將柏林打爛了,戰後德國人說,單單將柏林的廢墟中的瓦礫清除乾淨就得20年,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美國則是對日本本土的空襲一直持續了兩年,末期更是直接扔了兩顆原子彈,將兩座日本城市直接變成兩座死城,難道這一次次轟炸中就真的不死人嗎,難道那死傷的人羣中都是軍人,沒有一個是平民嗎,顯然不是這樣的,所以韓雲華不擔心蘇美英等國跳出來指責他,反而會支持他繼續空襲日本,好榨乾日本的戰爭潛力。

事情同韓雲華想的一模一樣,3月29日,美國議會通過法案,再一次支援聯合空軍指揮部300架戰略轟炸機以及200架6F6戰鬥機,意圖不言而喻。而蘇聯政府則是願意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內蒙古軍區航彈工廠的產量,使這個航彈長一天107枚航彈的產量一下子飆升到390枚,同時還加大了對聯合空軍油料的資源的支援量。

有了美蘇兩國的支持,韓雲華命令上官青雲繼續制定轟炸日本的作戰計劃,不間斷地派出機羣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迫使日本從各個戰場抽兵保護日本民衆。

不過令韓雲華驚訝的是,日本人的反應和他想象中的截然不同,雖然日本巡航的戰機的數量明顯增加了不少,單單東進周邊的3個大型軍用機場裡就停了幾百架戰機,其他全國數百處機場,恐怕沒個幾千架戰機是不可能的。但是卻都沒有見到日本最精銳的海軍航空兵部隊,更沒有看到日本從各個戰場進行調兵。

韓雲華從這中間嗅出了一些不安的味道,這個實在太不尋常了,日本人一向是極爲看重他們那幾個屁大的小島的,但是這次竟然有點不管不顧的意思,韓雲華詳細地看了一遍這段時間日軍的動態,隨後韓雲華幾乎可以判斷日本人肯定要提前進行這場以防禦爲目的戰略性決戰了。

韓雲華一邊命令部隊加緊訓練,另一方面秘密將軍區的精銳部隊調往冀南。同時韓雲華命令軍工部門加緊生產彈藥被服,韓雲華深知這次大陸交通線戰役的最後戰果,那可不是一句慘不忍睹所能形容的。歷史上此戰持續近8個月,國民黨軍損失兵力五六十萬人,丟棄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福建、貴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使20餘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淪喪敵手,6000餘萬同胞處於日軍鐵蹄蹂躪之下。另外河南損失88家工廠;湘桂粵3省的工廠佔大後方工廠的三分之一,全部落入敵手;湖南著名的鎢、銻等重要戰略物資,全被日軍攫奪;豫湘桂是重要農業地區,也被日軍掌握。日軍所到之處殘暴地燒殺搶掠,僅萍鄉一地,被殺害者1.9萬餘人,被虜者2萬餘人,婦女被侮辱者6000餘人,房屋被毀700餘間,農具被毀值4700餘萬元,米穀被劫5萬餘擔,棉花被劫9500餘擔。戰爭中幾十萬難民顛沛流離,每天數百人死於疾病凍餓........韓雲華決不允許這件事情在他眼皮子底下再一次發生,所以他通過中央潛伏在國民政府高層的高級間諜向國民政府以及蔣介石本人發去了善意的提醒,希望能夠引起國民政府的重視。

第4章 初戰告捷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32章 人員調整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62章 戰後餘波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72章 生死時速(三)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1章 決戰叢林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660章 最後之決戰(六)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279章 南下山東(一)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569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二)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329章 山東大風起(八)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316章 鋤奸(一)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2章 魂歸1937第350章 戰冀南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86章 前奏(三)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48章 3月休整第500章 會議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612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139章 升官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548章 局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496章 休戰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614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二)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622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十)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661章 建國大業第592章 閱兵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99章 亂戰(三)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647章 全線反擊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197章 拜見丈母孃(三)
第4章 初戰告捷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32章 人員調整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62章 戰後餘波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72章 生死時速(三)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1章 決戰叢林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660章 最後之決戰(六)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279章 南下山東(一)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569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二)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329章 山東大風起(八)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316章 鋤奸(一)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2章 魂歸1937第350章 戰冀南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86章 前奏(三)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48章 3月休整第500章 會議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612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139章 升官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548章 局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496章 休戰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614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二)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622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十)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661章 建國大業第592章 閱兵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99章 亂戰(三)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647章 全線反擊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197章 拜見丈母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