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局勢微妙

後世歷史是1943年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決定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實施登陸,開闢第二戰場。“考薩克”立即開始制定登陸計劃,首先確定登陸地點,根據歷次登陸作戰的經驗教訓,登陸地點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要在從英國機場起飛的戰鬥機半徑內,二航渡距離要儘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麼從荷蘭符利辛根到法國瑟堡長達480km的海岸線上,以此條件衡量,有三處地區較爲合適:康坦丁半島、加萊和諾曼底。再進一步比較,康坦丁半島地形狹窄,不便於展開大部隊,最先被否決。

加萊和諾曼底各有利弊,加萊的優點是距英國最近,僅33km,而且靠近德國本土;缺點是德軍在此防禦力量最強,守軍是精銳部隊,工事完備堅固,並且附近無大港口,也缺乏內陸交通線,不利於登陸後向縱深發展。諾曼底雖然距離英國較遠,但優點一是德軍防禦較弱,二是地形開闊,可同時展開30個師,三是距法國北部最大港口瑟堡僅80km。

王漢章相信英國人的考慮應該是一樣的,德國人在法國的駐軍並沒有變,確實是諾曼底登陸最合適,不過現在不太好說英國人什麼時候開始登陸,歷史因爲王漢章的到來,胡夏的崛起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

不過按照目前的形勢,王漢章知道英美應該會爭取在夏季結束之前登陸完畢,要不然士兵我又發在冰冷的海水中登陸,那樣只能等明年了,但是依照現在的形勢,王漢章認爲英美不會等到那個時候登陸了,否則蘇聯也不會這麼急把侵佔的領土歸還給中國了。

王漢章現在猶豫的是要不要把英美軍會從諾曼底登陸的信息告訴德軍,歷史上德軍之所以在諾曼底讓英美登陸成功,完全是因爲他們相信了英美的戰略欺騙,認爲英美會在加萊登陸。

如果不告訴德國,萬一英美實在五月份登陸,甚至這個月登陸,那麼到時候很肯呢個影響到德軍的進攻,萬一影響了幹掉蘇聯的計劃,王漢章就後悔不迭了。

王漢章希望的英美軍呢個在歐洲大量消耗德軍,然後又能配合滅掉蘇聯,而沒有力量繼續進攻華夏,那麼華夏就安全的多了。

所以王漢章擔心告訴德軍的話要是等國人輕易的幹掉了登陸的英美軍,德軍沒什麼損失,到時候滅掉了蘇聯,萬一德國進攻華夏怎麼辦呢?王漢章不得不防啊!

王漢章的想法自然告知了蔣介石,但是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鐵路目前因爲各種原因,雖然調集了無數的人力物力,但是隻是修到了哈密,別看已經修到了新疆,但是從哈密到中蘇邊境還有好遠的路程呢,如果要打仗,那麼物資只能從哈密下了,之後用汽車運輸,但是華夏的汽車車並不多啊!

從綏遠到烏蘭託巴的鐵路也修通了,不過那番準備排不上很大的用場,火車到了庫倫之後就必須換車軌才能開到貝加爾湖的烏拉伍德。

蘇聯人把外系南嶺地區和貝加爾湖地區的領土還給中國,就這麼依照就打破了王漢章消滅這裡幾十萬蘇軍的計劃。

這裡的蘇軍一撤,東北雖然安全了,但是這裡的軍隊也撤到了中亞等地,足足三十萬軍隊,還有大量的新進兵員全部走了。如果這些人不走,王漢章只要在外蒙古進攻貝加爾湖地區,然後憑藉直升機的威力絕對可以切斷蘇聯和外興安嶺地區幾十萬蘇軍的聯繫,到時候這裡的蘇軍只有被消滅或者投降的份了,現在他們集中到了一起,對華夏來說可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在外蒙古以東幾百公里就是蘇聯在西伯利亞最大的工業基地,也就是說蘇聯不必擔心彈藥的問題,他們的彈藥絕對的充足,王漢章並不敢說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有多麼的厲害,這個東西很難說,或許他們不怕死,但是兵員的素質實在是不會高的,跟蘇軍根本沒得比,所以王漢章的憲法再好,但是如果碰上軍隊不行,到時候肯定會影響很多事情的。

中亞和西西伯利亞是連在一起的,這裡是蘇聯在亞洲最發達的地區,從新疆進攻的話,邊境是崇山峻嶺,不利於軍隊進攻,當然也不利於蘇聯軍隊進攻。

如果這樣的話,最有力的進攻地方就是貝加爾湖方向了,這裡有兩條鐵路,不過也只能從貝加爾湖南北進攻,因爲中國軍隊也跟在湖面上沒有一點力量,甚至還要擔心蘇軍會坐船過來偷襲。

從南邊進攻,就幾乎是從外蒙古進攻了,向西的話華夏也沒有修築鐵路,王漢章在外蒙古的鐵路只修了綏遠到庫倫的那一段,而蘇聯在外蒙古修築的全部在中國現在的控制範圍內,就是庫倫到烏拉伍德的鐵路。

往西就是薩彥嶺的山區了,那裡比較難進攻,華軍並不容易得到補給,大使蘇軍卻緊靠他們的工業基地,另外他們的工業雄厚,完全可以支撐的其戰爭的消耗。

從貝加爾湖以北也是一樣的,對於中國來說,進攻也是極爲不利的,蘇聯人雖然走的匆忙,但是機械設備居然全部拉走了,只留下空空的房子,要不是是錢約好的,他們可能連房子也拆了或者炸了。

王漢章已經在這一地區調集了大量的機械設備在這裡生產,相信到時候還是可以解決一部分戰爭需求。

看眼下這個樣子,估計只能大部隊從外蒙古和貝加爾湖地區進攻了,王漢章還沒有想好要不然要告德國英美會選那裡進攻的。

王漢章不想告訴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德國人給的蘇聯亞洲的地圖並不是很清楚,王漢章不能確定是德國人不願意給最好的還是希望中國和蘇聯在亞洲兩百俱傷。

但是王漢章後世又看過一些歷史,上面說德國壓根就沒有打算完全要滅掉蘇聯,只不過是想佔據蘇聯的歐洲部分,奪取這裡的資源和工業設施維持戰爭,如果德國人已經給了最好的,那麼說明德國人還真的是這樣的。

不過王漢章覺得這個想法太腦殘了,德國人會放棄那麼龐大的領土不要?王漢章覺得不可能,如果說當初日本和德國一起夾擊,要把這些領土給日本,王漢章還是相信的,但是說德國人不要,王漢章覺得不可能。

換做王漢章是希特勒也不會在擊敗蘇軍主力之後會不要亞洲。

如果蘇聯軍隊的主力被擊潰,那麼大部分力量就可以想亞洲進攻,一直拿下蘇聯全境,以遠東爲基地,打造海軍,這樣可以從太平洋地區威脅美國,從楚科奇半島可以進攻白令海峽對面的阿拉斯加,也許兵力不多,但是威懾作用是巨大的。

拿下蘇聯,英國恐怕也是朝不保夕,如果被拿下來,那麼美國只能依靠大西洋和太平洋防禦了,如果德軍拿下了東西伯利亞會從這裡進攻阿拉斯加再進攻加拿大,然後再進攻美國,相信美國這個移民國家很快就會有大量的人承受不住壓力而逃跑。

加上大西洋德軍幾百萬大軍整裝待發,相信美國定然大亂,王漢章可不認爲這些移民會爲了美國賣命。

當初這些人來美國,大多數是爲了躲避兵役,和戰亂才來的,而資本家更不會有多少人會跟德國人拼命了,他們不過是來賺錢而已,要是死了,他們沒花的錢怎麼辦呢,歷史上無論是古今中外那個國家最先淪陷的人就是有錢有勢的人,而這些人手裡控制這大量的資源,一旦他們淪陷,那麼就會很快的危及這個國家。

所以王漢章認爲希特勒恐怕只要有機會就不會放棄這麼龐大的領土,何況希特勒拿到不知道這裡有很多資源嗎,就算他願意放棄,但是如果沒有外力的強勢干擾,那麼希特勒的部下們也不會允許他這麼做的,希特勒並不能反對所有的人意見,他不能無視所有的人建議,否則他就危險了,放棄那麼龐大的領土,德國人民也不會答應,他們投軍、參軍、去犧牲不就是爲了更多的奴隸、更多的資源、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嗎?

何況留着蘇聯繼續存在,有朝一日蘇聯一定會反咬德國一口,平時美式,但是萬一在進攻美國受挫的情況下,蘇聯一定會趁機擺脫他們。

整個蘇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集中在歐洲,但是一億三千萬人口當中還有百分之三十多的人在亞洲地區,大概有三千五百萬的樣子,如果全力征兵,也可以徵集到300萬,如果加上撤到這裡的蘇軍應該500萬左右,雖然不是精兵,但是如果在德國跟英美打的你死我活的時候蘇聯這五百萬人再怎麼樣至少可以牽制德軍一百萬人,整個德國纔多少人,牽制了一百萬大軍,德國還用混嗎?

所以德國絕對不會保留蘇聯或者斯拉夫人的任何政權,否則就是自己找死了,除非德國已經不再征戰英國和美國了,不過那樣也沒用,難道德國人的目標就是把法國和蘇聯打趴下就完事了嗎,王漢章想絕對不會是這樣的。

第38章 援助德國第47章 大德爾塔會戰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35章 蔣介石哪裡跑第47章 送唐刀第33章 斯普魯恩斯的陰謀第17章 僞蒙古高官的盤算第33章 美、德聯盟第6章 領土談判第7章 唐刀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24章 ,希特勒死了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15章 對美宣戰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50章 空戰第47章 見龍雲(二)第24章 日本人凌亂了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第38章 陽謀成第40章 萬顆導彈大轟炸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46章 進攻西西伯利亞第33章 美援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47章 大德爾塔會戰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17章 轟炸珍珠港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51章 冬眠第18章 亂扯一通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3章 ,三巨頭會議(下)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21章 進攻克孜勒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43章 顧氏外交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33章 有何詭計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13章 外交第59章 空中支援第17章 核武器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58章 和社會黨談判第37章 空降航母第41章 下廣西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32章 到底還是美國人奸詐第11章 升官了第33章 美援第6章 大戰前夕第1章 高盧雞的恐懼症第35章 猶太建國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58章 和社會黨談判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33章 控制緬北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53章 民族未來(下)第46章 英雄歸來第5章 交好德國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5章 失落的過去第35章 日本攻澳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39章 第一波攻擊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55章 噴氣式飛機V5第52章 全面撤退第60章 日軍的又一春第58章 局勢轉安第30章 印尼人的惡夢第17章 核武器第55章 意大利投降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71章 溫哥華第18章 進攻溫哥華島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53章 民族未來(下)第10章 德國的軍購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37章 各方的反應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8章 確立合作第36章 王漢章的陽謀第64章 莫名其妙的東窗事發
第38章 援助德國第47章 大德爾塔會戰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35章 蔣介石哪裡跑第47章 送唐刀第33章 斯普魯恩斯的陰謀第17章 僞蒙古高官的盤算第33章 美、德聯盟第6章 領土談判第7章 唐刀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24章 ,希特勒死了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15章 對美宣戰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50章 空戰第47章 見龍雲(二)第24章 日本人凌亂了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第38章 陽謀成第40章 萬顆導彈大轟炸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46章 進攻西西伯利亞第33章 美援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47章 大德爾塔會戰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17章 轟炸珍珠港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51章 冬眠第18章 亂扯一通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3章 ,三巨頭會議(下)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21章 進攻克孜勒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43章 顧氏外交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33章 有何詭計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13章 外交第59章 空中支援第17章 核武器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58章 和社會黨談判第37章 空降航母第41章 下廣西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32章 到底還是美國人奸詐第11章 升官了第33章 美援第6章 大戰前夕第1章 高盧雞的恐懼症第35章 猶太建國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58章 和社會黨談判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33章 控制緬北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53章 民族未來(下)第46章 英雄歸來第5章 交好德國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5章 失落的過去第35章 日本攻澳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39章 第一波攻擊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55章 噴氣式飛機V5第52章 全面撤退第60章 日軍的又一春第58章 局勢轉安第30章 印尼人的惡夢第17章 核武器第55章 意大利投降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71章 溫哥華第18章 進攻溫哥華島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53章 民族未來(下)第10章 德國的軍購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37章 各方的反應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8章 確立合作第36章 王漢章的陽謀第64章 莫名其妙的東窗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