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佔領咽喉

不多時,第二批5架直升飛機攜帶了五十公斤的燃燒炸彈前來支援,這些炸彈是定製的那種。王漢章後世看過無數的影視劇,特別是是好萊塢的,那些層出不窮的炸彈總是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

很快飛機飛臨半山腰的蘇軍壕溝上空,蘇軍見勢立馬將一部分火力集中攻擊飛機,儘管那些步槍的子彈打在飛機上很徒勞。

蘇軍的陣地上沒有高射炮或者是其他專業的防空武器,因此在中國飛行員熟練的駕駛之下蘇軍的子彈只是給飛行造成了一些干擾,並沒有造成人員的傷亡,

直升機上的通用機槍在艙門那裡朝蘇軍的陣地上瘋狂的發泄子彈,蘇軍各個避之不及,一羣人不是狼狽的趴進戰壕就是被高速射來的子彈打到。

幾分鐘之後直升機將攜帶的燃燒彈投進戰壕,燃燒彈落地的那一刻,爆炸燃燒的火焰像四處噴去,即便是躲在戰壕裡的蘇軍也被烈火淹沒。一時沒死的蘇軍渾身是火,然後在地上嘶喊着打滾,飛行員們都不忍心看了,但是蘇軍的翻滾是徒勞的,他們沒幾秒鐘就被燒死燒焦了。

突擊隊員們看着這一切很慶幸,幸虧敵人沒有這些武器,要不然被燒的就是自己了,他們一部分人趁勢而上,不過戰壕裡還是火,他們還不能進入戰壕,不過陣地上的蘇軍很快被陸空兩軍聯合消滅了。

外圍的蘇軍從望遠鏡內看着這一切心裡着急,但是那也沒用,他們被阻擊在外圍不能前進一步,中國軍隊的火力實在太猛了。

外圍繼續在戰鬥,而裡面則逐漸穩定下來,隨後又有一批士兵乘坐直升機抵達,他們的力量進一步得到加強,同時還有大量的重武器也被運抵,外圍的蘇軍逐漸被擊退、撤退。

其他各地的部隊大多也跟這個差不多,武器上的優勢,訓練有素的士兵,帶來了不一樣的戰果,至少初次交鋒是佔有優勢的。

蘇軍的防禦完全是針對蒙古作戰的經驗得來的,要是中國軍隊真的按照那種打法,那麼蘇軍的陣線絕對能非常大程度的殺傷中國士兵,中國軍隊沒前進一部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蘇軍的防線是沿着東西薩彥嶺一直延伸到貝加爾湖,進攻的中國軍隊必須越過這些不利的地形才行。

作爲進攻的中國軍隊其實並不佔有多大的優勢,中國方面受制於後勤的壓力,所以進攻的部隊並不多,更多的是從事運輸。

開戰兩天,儘管中國軍隊投入了直升機這種先進的武器,但是進展順利的只有外興安嶺地區的軍隊。

不過這裡的軍隊之所以進展順利,並不是因爲這裡的軍隊比其他地方的軍隊戰鬥力更強,而是因爲斯大林沒有在這裡安排多少守軍。

自從領土交換後,貝加爾湖以東的領土和鐵路全部歸屬中國,沒有了鐵路,東西伯利亞駐守再多的軍隊也守不住,中國軍隊只要圍困這些蘇軍,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消滅他們。

斯大林不是不知道遠東對於東西伯利亞和勘察加地區的重要性,只不過兩害取其輕。中國如果真的跟蘇聯爆發戰爭,那麼應當優先保住中亞和西西伯利亞的工業區,只有這樣蘇聯纔有希望。

如果不保住這裡,不做領土交換,那麼很可能亞洲之地會全面失守。現在這樣把新疆的中國部隊卡在山東邊,要是不做領土交換的話,中國軍隊就可以直接駐紮在中亞的平原上,這裡地形開闊,非常利於進攻,到時候真的打起來肯定對蘇聯不利。

中國軍隊要想繼續進攻西西伯利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拿下西伯利亞的鐵路,只有拿下西伯利亞的鐵路,中國軍隊的後勤才能得到保證,否則只能是小打小鬧。

王漢章在怎麼努力,在怎麼從德國弄來援助,但是都不是成品,有技術也需要時間消化,中國此時並沒有什麼人才,有一點也是半桶水或者還沒有半桶水,任何人站在王漢章的位置都會知道王漢章的難處。

德國人給的技術總是苦於沒有人手,這不單單是科研人員,還有就是技術工人,有生產線,但是沒有人你呢個生產,能操作這些設備,所以也生產不出來東西。

之前中國只能生產最基本的步槍,就是這樣還有些東西製造不合格等問題,至於坦克,飛機大炮就別提了。

此時王漢章雖然很努力,華夏所有的力都調動了,但是汽車、坦克等數量依舊不多,好在王漢章從德國一船一船的拉那些有技術的猶太人過來,否則連今天這種局面都沒有。

如今已經有六萬多納粹從歐洲個集中營弄來的猶太人3萬多名,這些人都是根據王漢章的意思弄來的,三萬多名各種猶太人才確實作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另外就是他們還可以帶大量的工人,讓這些工人得到指導。

猶太人在原本的歷史上開始只是被關押到集中營,並沒有被大規模的屠殺,,這世受王漢章的影響,歷史也被改變了很多,猶太人,特備是王漢章需要的猶太科學家也被大量的保留下來,並被運往華夏。

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遇到什麼難題,那個時候雙方雖然已經貌合神離,但是英美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上找麻煩。

但是隨着華夏跟德國的往來越來越密切,英美開始阻撓起來,另外就是很多猶太人上了船之後妄想中途離開,去美國或者英國。

而英美也知道這些船運送的是猶太的高級人才,他們並不希望華夏得到這些人才,要不然以後會很麻煩。

中國脫離戰爭後正在快速蓬勃的發展,各方面發展可爲是一日千里,報紙的報道讓英美各國都非常的不安,一個強大的中國,一個強大的華夏並不是他們想要的。

英美原來還找藉口想要把這些人留下來,不過運輸的船是中立國的,他們不好下手。他們想過趁着輪船加煤和食物的時候慫恿這些猶太人離開,但是最開始幾次成功慫恿了一些人之後,後來就再也沒有成功過。

最開始王漢章沒有想到英美會來這一招,但是有過幾次之後,王漢章也長了個心眼,打肯定是不行的,太遠了,王漢章的那支寶貝艦隊可不是這個時候用的,再說打了之後,關係就全部斷了,王漢章就再也沒辦法從歐洲運猶太技術工人和科學家過來了。

而王漢章後來想的一個辦法就是,派人專門勸告這些猶太人,首先告訴這些人,去華夏是享受幸福的生活的,華夏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不排猶的民族,他們在華夏可以宗教信仰自由,可以像華夏民族的任何一個民族一樣生活。

第二點就是,告訴猶太人,華夏政府很同情他們的遭遇,所以現在是跟德國人商量將他們運往華夏,這個是靠着華夏同德國良好的關係才搞定的,如果他們中途逃跑了,那麼德國人一旦發現之後很可能就會停止運人,那麼他的同胞就必須繼續呆在可怕的集中營,甚至被殺掉。

還有就是他們是科學家,是技術人員,如果他們去了英美這樣的德國的敵對國家,爲英美效力,那麼德國人肯定會惱羞成怒,到時候會直接殺了所有在集中營的猶太人,他們要逃跑簡直是置自己的幾百萬同胞的生死於不顧。

另外這些人的家屬或者還有人活着,如果因爲他們的逃跑使得德國人惱羞成怒這麼做了,那麼他們的妻兒家人、朋友肯定連最後的希望都沒有了。

除了恐嚇之外,王漢章自然還要畫大餅,這麼做自然也是希望這些猶太人能夠在中國或者秦國工作的時候賣力,你呢個狗毫無保留的將他們的只是傳授給華夏的人。

王漢章許諾,會盡量將歐洲集中營幾百萬猶太人解救出來,如果條件成熟還可以幫他們復國,反正能夠南下亞洲,猶太的故土到處是沙漠,地理位置也不重要,另外地方跟整個亞洲比起來簡直小的可憐,給他們也無所謂。

經過這麼一開導,王漢章的人加上接受這一理念的猶太人的勸說,不管英美的人怎麼勸說,這些人打死他們也不下船了,當然復國的事情沒有說,這種事情還不需要他們這麼快知道,免得傳出去麻煩。

但是他們這些人當中就算在自私不考慮自己同胞的死活,但是也必須想想他們還不知道在哪個集中營的家人,只有華夏才能解救他們的家人,除了華夏沒有其他人了,他們不想因爲自己的魯莽讓自己的家人失去了最後一次活着的機會。

當然他們留下來還有就是來華夏是過正常人生活的,另外還有機會見到他們的家人。

美國的猶太復國組織對於他們派出去的人居然無功而返感到非常的不解,他們很意外,但是他們的這些同胞看起來不像是被威脅的,而是自己不願意跟他們走的,就算是上岸休息,這些人沒有任何監視,他們也不逃跑。

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章 橡樹嶺風雲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44章 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第36章 迎頭追擊第47章 見龍雲(二)第1章 王漢章的絕戶計第5章 小鎮槍聲第24章 ,希特勒死了第16章 我要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第53章 這不是意外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14章 日蘇談判第52章 日軍慘敗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38章 中東戰爭(二)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48章 生活從來不同情弱者第37章 局勢微妙第26章 果敢土司第54章 英美求援第18章 奪島第51章 對日條約第26章 轟炸勘察加第63章 龍式步槍生產第9章 摩托魚雷艇的悲情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68章 欲哭無淚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17章 僞蒙古高官的盤算第18章 奪島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1章 三巨頭會議(上)第71章 溫哥華第19章 進攻泰國第22章 石油工業第16章 工業體系第12章 導彈攻擊第8章 進去外蒙第16章 水淹日軍第62章 大幕拉開第22章 隱患第12章 海上大戰(下)第11章 英、日的對策第3章 被坑的總是我們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37章 空降航母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67章 中東內亂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45章 阿拉斯加陰霾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38章 中東戰爭(二)第36章 東德和西德第68章 欲哭無淚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30章 仰光大屠殺(上)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49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上)第55章 人工降雨第46章 叛國賊的演講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56章 守溪待鹿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11章 落日前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25章 計劃泄漏第59章 空中支援第48章 御前訴苦會第28章 中蘇領土談判第4章 收復領土第16章 我要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第27章 瘟疫來了第36章 再次合作第18章 美國人的決定第33章 四大核心技術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13章 奪取尼豪島第46章 見龍雲(一)第20章 搶灘登陸第39章 滅印度第21章 進攻克孜勒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27章 英美蘇密約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59章 蔣介石翻臉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21章 海軍殲滅之戰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10章 全殲56師團
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章 橡樹嶺風雲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44章 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第36章 迎頭追擊第47章 見龍雲(二)第1章 王漢章的絕戶計第5章 小鎮槍聲第24章 ,希特勒死了第16章 我要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第53章 這不是意外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14章 日蘇談判第52章 日軍慘敗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38章 中東戰爭(二)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48章 生活從來不同情弱者第37章 局勢微妙第26章 果敢土司第54章 英美求援第18章 奪島第51章 對日條約第26章 轟炸勘察加第63章 龍式步槍生產第9章 摩托魚雷艇的悲情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68章 欲哭無淚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17章 僞蒙古高官的盤算第18章 奪島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1章 三巨頭會議(上)第71章 溫哥華第19章 進攻泰國第22章 石油工業第16章 工業體系第12章 導彈攻擊第8章 進去外蒙第16章 水淹日軍第62章 大幕拉開第22章 隱患第12章 海上大戰(下)第11章 英、日的對策第3章 被坑的總是我們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37章 空降航母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67章 中東內亂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45章 阿拉斯加陰霾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38章 中東戰爭(二)第36章 東德和西德第68章 欲哭無淚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30章 仰光大屠殺(上)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49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上)第55章 人工降雨第46章 叛國賊的演講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56章 守溪待鹿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11章 落日前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25章 計劃泄漏第59章 空中支援第48章 御前訴苦會第28章 中蘇領土談判第4章 收復領土第16章 我要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第27章 瘟疫來了第36章 再次合作第18章 美國人的決定第33章 四大核心技術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13章 奪取尼豪島第46章 見龍雲(一)第20章 搶灘登陸第39章 滅印度第21章 進攻克孜勒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27章 英美蘇密約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59章 蔣介石翻臉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21章 海軍殲滅之戰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10章 全殲56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