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漢章的絕戶計

在泰國的日軍已經無力發動進攻,他們只求中國軍隊不要發動進攻了,除了要防範日軍飛機會來偷襲之外,緬東目前是非常安全的。

在緬西,所有的部隊已經到達指定位置,王漢章的計劃要開始了。

目前日軍和英軍還沒有分出高下,還沒有力量進攻王漢章,因此王漢章希望在他們之間結束之前將佔據的地盤完全鞏固。緬甸人還是比較好同化的,畢竟現在他們人也才幾百萬,加上中國軍隊幾十萬大軍,中國移民已經擴散到很多的地方,另外就是他們的武裝力量已經被王漢章借日軍進攻奪取了,他們就是想打游擊給王漢章添堵也沒幾條槍了。

但是印度人不同,在雅魯藏布江以東,緬甸以西這一段地方有2000多萬印度人,尼赫魯公開聲明印度國大黨不會放棄任何一寸印度的領土,雙方已經宣戰,王漢章還派飛機保持高強度的轟炸。印度人對中國可謂是恨之入骨,英日雙方也對中國恨之入骨,因此不管哪一方勝利,和中國的摩擦是在所難免的。

王漢章不希望他們能這麼快結束,因此王漢章想把在雅魯藏布江所有的印度人全部驅趕到雅魯藏布江以西,然後再把戈西河和雅魯藏布江之間的印度人驅逐。

最開始王漢章是沒有打算佔據戈西河和雅魯藏布江之間的這段區域,後來完全是覺得,要是直接驅趕雅魯藏布江東邊的印度人,英國人絕對不會讓印度人過江,江面太寬了,不適合偷渡,但是戈西河就好多了。

佔據戈西河和雅魯藏布江之間的比哈爾邦,不但可以把日軍阻擋在橫河以南,還能把英國人阻擋在戈西河以東,另外兩國無論誰贏了,到時候這段區域度將是一個橋頭堡,包圍緬甸的橋頭堡,要想從西面陸地上進攻,必須要拿下這裡,這樣移民到雅魯藏布江和緬甸之間的移民就安全的多了。

王漢章除了處於佔領的目的之外,還有之所以這麼急的原因就是要讓這幾千萬難民拖死印度,既然他們都宣傳自己熱愛印度,那麼看看這幫傢伙看到這麼多難民會怎麼樣,救的話,幾千萬人,看他們怎麼養活。不救的話,嘿嘿……印度這麼多人,種族、宗教矛盾、種姓問題到時候這些阿三必然窩裡鬥,然後死人到處是,還可能有什麼瘟疫的,估計好幾年都平息不了,要緩過來,恐怕也要十年八年的,哪有精力對付王漢章呢,而等他們穩定下印度,王漢章早就牢牢的控制緬甸等地方了。又或許他們還沒來打王漢章,王漢章已經對它們下手了,王漢章絕對不會再自己的邊上留一個敵視自己的大國,王漢章可不希望這個國家今後被其他強國用來牽制自己,所以肯定會再對印度下手,就算佔有不了這片肥沃的土地,也要**他。

1943年2月2日,計劃開始,計劃是一步步的來的,首先侍從東向西,由北到南。選擇在這個日子,一是時間緊迫,緬甸已無大礙,而來就是兩個2是暗罵英日兩國很二。

計劃首先東靠近藏南的薩地亞、到科希馬一線的地區開始,理由是這裡有石油,印度人反中,所以他們必須離開這裡。

事情並不順利,印度人見中國軍隊要驅逐他們,強烈抗議,不過中國軍隊無視他們,王漢章給士兵看了大量當年印度阿三幫英國人欺負中國人的照片,還有印度人佔了中國多少的領土,士兵們原本還有的憐憫之心,已經徹底被仇恨所替代。

雖然王漢章希望把這些人全部驅逐到印度,不允許這些阿三留在自己的治下,但是王漢章授予軍隊他們只有一個月的時間,絕對不能影響以後的計劃,所以適當的時候用帝國主義對付中國百姓的辦法“殺”,也讓這些帝國主義的幫兇知道中國軍隊的厲害,總之不管用什麼手段,他們只有一個月的時間,用什麼方式,他們自己看着辦。

這次計劃也是被列入考覈之一,或者是看軍官們的能耐,辦得好就是有能耐,辦不好那就是能力低,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升遷,目前的師長都是臨時的,三個月考覈後,定下來的名單纔是真正的軍官名單。

一衆軍官好不容易找到這麼好的機會,因此各個非常賣力的督促自己的部下,這可關係到升遷的問題。

現在每個師都是平等的,誰也不想過了幾個月,就壓很恭敬的朝以前的平級敬禮,這在大家看起來是非常沒面子的。

在南部,王漢章命令必須將卡爾河以東的印度人全部驅逐,卡爾河發源在科希馬和因帕爾之間,在恆河的入海口與恆河匯合,在他的邊上就是達卡,也就是後世孟加拉國的首都。

南北是一起進行的,爲了計劃的順利,王漢章還從東遠征軍抽調三個師和杜聿明的西遠征軍抽調一個師和兩個個緬甸是一起執行計劃。

抽調緬甸師就是爲了把緬甸人綁在王漢章的這條船上,這個是計劃的第一步,第一步將有一個月的時間,第一步必須將絕大部分的印度人驅逐,至於少量的人,到時候派少量的部隊殲滅。

在完成第一步計劃後,就是第二步,見雅魯藏布江以東的印度人全部驅逐。

第三部計劃就要晚很多,王漢章預計到時候很多印度人都集中在雅魯藏布江和戈西河之間,那個時候,王漢章就任其自生自滅,到時候這些印度人必然會離開這裡,遷移到日控區或者英控區,而王漢章也可以乘着這個時候大肆的移民到撤離的印度人留下來的肥沃土地上。

至於戈西河和雅魯藏布江之間的印度人什麼時候驅逐,就已經不是非常的着急,具體要視情況而定。

跟英國鬧翻之後,沒有了物資,史迪威等美國人徹底失去了作用,王漢章立馬就把史迪威連哄帶騙送回了重慶,緬甸不留一個外國人,至於可疑的人也被幹掉。

除了遠征軍,王漢章的勢力是最大的,不過王漢章還把持這行政,所以還是王漢章最大,王漢章此時控制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計劃開始後,王漢章也慢慢的把移民很徹底的地區移民一些人過去,繳獲的泰軍用的槍派上了用場,正好可以讓移民用這些槍來保衛自己,免得遭到藏起來的印度人的攻擊。

計劃執行了半個月,沒有任何的大礙,英國人和日本人在印度拼的你死我活,英國人勝在武器方面有優勢,另外英國人也顧不得面子了,首先要求美國在太平洋發動戰爭,牽制日本的海軍,而自己也不在保存力量了,他們現在無人可以利用,因此艦隊出動,封鎖海面,發了狠的英國人還是有點用的,雙方在海上較量了一番,最後日軍被阻擋回了東南亞,在印度的日軍只能孤軍作戰。

而英國人勝在統治畢竟已久,還是有很多印度人看好英國,畢竟英國的積威已久,加上還有美國在背後撐腰,他們也只能賭一把了。在加上英國人在武器方面佔據非常大的優勢,日軍在人心上佔據絕對的優勢,普通人是非常支持日本人的,因此兩國在印度沒有分出高下,似乎是平手,雙方誰也看誰不順眼,一直都想滅了對方,再來收拾中國人,因此王漢章的舉動居然沒有人關心,或者作出什麼反映。

日本人和尼赫魯政府只是對王漢章的空軍轟炸加爾各答地區的工業憂心忡忡,現在他們對付一個英國已經很吃了,他們對於中國軍隊的行爲一點辦法都沒有,現在他們根本無力過河對中國軍隊作戰,更沒有那麼多軍隊對付中國軍隊。

按照山下奉文計算,中國軍隊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的軍隊至少部下二十萬,因此要對中國軍隊作戰印度軍隊加上日軍一共必須要40萬才行,日軍現在是打一個少一個,印度人實在太差勁了。

日本軍部給山下奉文的電報中稱,雖然他們能在印度佔據優勢,但是緬甸已經慢慢的被打造成堅固的巨型要塞,想要撼動已經十分的困難,而日本關東軍又不能動,中國戰場都已經十分的缺乏兵力了。太平洋戰場,美軍頻頻進攻,日本物資和兵力都十分的緊張。

在緬甸還牢牢的控制在中國人手中的時候,日本軍部認爲印度的意義已經不是那麼的重大,日本已經沒有過多的海上力量去印度洋對付英國人,所以不能冒險運送物資和兵力去印度,要不然被伏擊了,日軍損失了一個就是一個,沒有什麼人可以補充了,日本現在連十幾歲的孩子和50歲的老人都徵召進軍隊,因此山下奉文就算能拿下印度也不能爲日本帶來什麼切實的好處。

日本一直想的英美不援助物資給中國的目的已經達到,英美現在不肯呢個在援助物資給中國了,不可遺憾的是,中國人居然算計了英國人,根據日本潛伏在重慶的情報人員報告,中國人這次行動奪取的物資至少夠中國人用上一年之久,讓日本人大感意外,他們在想要是當初矢野大條攻擊的是因帕爾就好了,那樣日本就可以有一年的物資富餘,戰爭或許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艱難了。

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58章 和社會黨談判第12章 導彈攻擊第3章 戰爭終結者第7章 中德結盟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59章 原子彈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46章 日軍撤退第1 4章 策略第8章 進去外蒙第58章 和社會黨談判第40章 萬顆導彈大轟炸第33章 控制緬北第9章 秘密會議第20章 搶灘登陸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42章 毛子清理完了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64章 斯大林的陰謀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56章 密約泄漏第18章 奪島第38章 繳獲航母第43章 納粹會議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45章 戴高樂的夢想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13章 奪取溫都爾汗第30章 仰光大屠殺(上)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24章 初戰告捷第29章 裕仁死後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62章 大幕拉開第32章 到底還是美國人奸詐第29章 工業計劃第10章 沒事找事第64章 莫名其妙的東窗事發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47章 見龍雲(二)第25章 御前計劃第21章 進攻克孜勒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59章 山下奉文遁逃第22章 怒江空戰(下)第32章 歐洲爛局第19章 蘇軍潰敗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55章 受降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7章 絕不忍辱偷生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19章 進攻泰國第35章 猶太建國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13章 日本人的擔憂第49章 日本換人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49章 御前討論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30章 英、日的滅印計劃第35章 無聲的戰役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4章 局勢危急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38章 援助德國第22章 石油工業第36章 再次合作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36章 巴勒斯坦暴亂第60章 日軍的又一春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1章 王漢章的絕戶計第52章 高爾察克投降(上)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25章 計劃泄漏第8章 進去外蒙第41章 民主抉擇第9章 初戰告捷第36章 東德和西德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2章 局勢惡化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50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中)第43章 進攻巴爾幹第43章 納粹會議
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58章 和社會黨談判第12章 導彈攻擊第3章 戰爭終結者第7章 中德結盟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59章 原子彈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46章 日軍撤退第1 4章 策略第8章 進去外蒙第58章 和社會黨談判第40章 萬顆導彈大轟炸第33章 控制緬北第9章 秘密會議第20章 搶灘登陸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42章 毛子清理完了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64章 斯大林的陰謀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56章 密約泄漏第18章 奪島第38章 繳獲航母第43章 納粹會議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45章 戴高樂的夢想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13章 奪取溫都爾汗第30章 仰光大屠殺(上)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24章 初戰告捷第29章 裕仁死後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62章 大幕拉開第32章 到底還是美國人奸詐第29章 工業計劃第10章 沒事找事第64章 莫名其妙的東窗事發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47章 見龍雲(二)第25章 御前計劃第21章 進攻克孜勒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59章 山下奉文遁逃第22章 怒江空戰(下)第32章 歐洲爛局第19章 蘇軍潰敗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55章 受降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7章 絕不忍辱偷生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19章 進攻泰國第35章 猶太建國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13章 日本人的擔憂第49章 日本換人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49章 御前討論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30章 英、日的滅印計劃第35章 無聲的戰役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4章 局勢危急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38章 援助德國第22章 石油工業第36章 再次合作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36章 巴勒斯坦暴亂第60章 日軍的又一春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1章 王漢章的絕戶計第52章 高爾察克投降(上)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25章 計劃泄漏第8章 進去外蒙第41章 民主抉擇第9章 初戰告捷第36章 東德和西德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2章 局勢惡化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50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中)第43章 進攻巴爾幹第43章 納粹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