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章的情況,山下奉文也派人調查過,可是沒有任何發現。按道理說原本遠征軍滅掉日本徵緬軍十數萬人之後,緬甸的日軍已經不足一個師團了,中國軍隊應該全力奪取緬甸,但是中國軍隊沒有那麼做,所以山下奉文非常的擔心中國軍隊有陰謀在等着他們。但是後來查了又查,想了又想,也沒發現什麼。不過疑慮依舊在頭頂上盤旋,陰謀王漢章的計謀實在太大膽了,就像當初日軍十數萬人不也沒看出來中國軍隊要水淹他們嗎,要不然誰還會全部進攻曼德勒呢,至少不會沿河進攻。
到最後瓜島戰役情況並不樂觀,需要大量的物資,還有中國戰場上數百萬大軍的物資,使得山下奉文不敢大肆進攻,他擔心打到一半,自己的部隊沒彈藥了,那樣對面的中國軍隊就會像殺豬一樣幹掉他們,要是其他的中國軍隊他到不擔心,可是誰叫遠征軍實在是中國精銳的中的精銳呢。
最後山下奉文只能安心的慢慢準備,等瓜島戰役打完,再調集力量徹底拿下緬甸,山下奉文認爲陸軍在東亞無人能跟日軍對抗,但是海軍還有美國海軍,想起美國龐大的工業力量,他們就一陣膽寒。而蘇俄和日本是互不侵犯的,而且蘇俄在歐洲被德國打的跟死狗一樣,那裡有功夫來打日本呢。
因此山下奉文認爲至少要守住緬甸,保證緬甸的不失,將盟軍阻擋在印度,那麼日本能調集足夠的資本跟美國一拼,像現在這樣,每個地方都有可能遭到敵人的反攻,日本的工業力量、人口也就那麼多,哪裡能跟中國和英美拼呢。
山下奉文將自己的關於瓜島失敗的想法和關於整個戰局的想法發給日本大本營,作爲一名帝國軍官,他必須這麼做,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爲之奮鬥的目標眼睜睜的失敗。
關於瓜島戰役失敗,他總結了六點,分別是:
第一在戰略上,日軍的作戰企圖大大超出了自己的作戰能力。日本一直存有擴張野心,其基本國策就是侵略擴張,在軍事上的表現就是得寸進尺,貪得無厭,每當佔領一地後,爲了守住佔領的地域,就要進一步去佔領附近的其他要地,即使遭到了反擊,也不願主動放棄,這就違反了克勞塞維茲在《戰爭論》中所說的“進攻力量會逐步削弱”的規律,說得淺顯一點,就是進攻方隨着戰線的推進,需要防禦的佔領地區和至關重要的後方交通線越來越多,所使用的兵力也就越來越多,而用於第一線的部隊逐漸減少,相反防禦方隨着戰線的縮短,兵力逐步集中,因而第一線的部隊越來越多,於是隨着雙方前線兵力的對比轉變,防禦方一旦兵力大於進攻方就可以發動反擊,從而使戰局發生轉變。也就是說,進攻方的攻擊行動,如果超出己方力量的極限,就將遭受失敗。
日軍在戰爭初期,戰略進攻的第一階段,日軍佔領了拉包爾和新幾內亞東北部,企圖在俾斯麥羣島建立起第一道防線,這一地區對於日軍而言,已經是進攻力量的極限了,但是在戰爭初期所取得出乎意料的巨大勝利,使得日軍利令智昏,忘乎所以,決定將戰線繼續向東南太平洋方向推進,因此在瓜島修建機場。原本瓜島被日軍視爲無足輕重的小島,當美軍在1942年8月7日在瓜島登陸後,如果日軍乾脆撤出瓜島,就不會開始一場對其不利的決戰了,但日軍認爲不奪回瓜島,美軍使用瓜島機場的話將對整個所羅門羣島形成巨大威脅,那麼,日軍在南太平洋上的重要海空基地拉包爾就將失去屏障,進而威脅到俾斯麥羣島一線,所以,決心全力奪回瓜島。
然而日軍這種戰略決策,與其軍事實力、工業潛力是極不相稱的,戰爭前,美國的工業總產值就相當於日本的9倍,1940年美國鋼鐵產量爲6076.5萬噸,日本則僅爲685.6萬噸,只相當於美國的11%;開戰後,美國全民動員,其工業能力的提升也比日本高得多,如果以1940年的工業產值指數爲100,至1942年美國已達到136,而日本僅爲102,差距進一步拉大。1942年底,美國的軍事工業就相當於德、意、日三國的總和。在爭奪瓜島期間,美國的造艦能力是日本的3.7倍,飛機生產是日本的6倍,這就是瓜島戰役的後期,美軍不斷得到修復和新建艦艇、飛機的補充,軍事力量不斷增強,而日本在作戰中損失的艦艇、飛機卻無法及時補充,軍事力量不斷削弱的根本原因。
美國運輸船的數量由於大量新造船隻的加入,不僅彌補了戰爭中的損失總數還上升了30%,日本卻由於新造船隻的數量還無法彌補在戰爭中的損失總數還有所下降。瓜島是個海島,需要大量的運輸船來運送部隊、裝備和補給,日軍瓜島地面部隊兵力、重裝備的不足,補給的極度匱乏,和日本運輸船舶的數量不足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在戰役後期,日本軍方強烈要求政府增加徵用民船的數量,但這是關係到日本這個島國的國力與戰爭全局的重大問題,日本政府企劃院認爲,民船的數量有限,如果軍方擴大徵用的數量,必將影響到日本國內生產原料的運輸,進而影響到軍事工業生產,也就必將對整個戰局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在這個問題上,軍方和政府之間,產生了尖銳的矛盾,甚至負責民船徵用調撥的政府代表陸軍省軍務局長佐藤賢了少將和軍方代表大本營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中將,曾爲此大打出手,最終仍未能滿足軍方的需求。
瓜島距離日本本土3000海里,無論是從艦艇部隊和航空部隊的作戰能力,還是從後勤運輸所需的船舶,都是日本力不從心的。自中途島戰役失利後,日軍未及時收縮戰線,轉入戰略防禦,仍然繼續向所羅門羣島發動進攻,顯然是不自量力的蠻幹,所以說,日軍戰略企圖與軍事實力之間的不可解決的矛盾,是導致日軍瓜島戰役失敗的最根本原因。
思想觀念
第二思想準備上,日軍狂妄自大,對美軍的戰略反攻缺乏必要的思想準備,並因此主觀武斷地作出了錯誤判斷,日軍統帥部一直有着根深蒂固的想法,即美軍的反攻是在1943年後,正是基於這種想法,日軍才力圖搶在美軍反攻之前儘量將戰線前推,而不願過早轉入戰略防禦。日軍認爲既然美軍的戰略反攻尚未準備就緒,那麼繼續向所羅門羣島的推進,就不會遇到什麼阻撓,這纔敢於一舉越過數百海里,在瓜島修建機場。這種做法,根本沒有意識到所面臨的威脅,從拉包爾到瓜島數百海里間,沒有可以居中策應的前進基地,在瓜島上也只顧突擊修建機場,忽視必要的防禦準備,使島上的日軍對美軍的突然進攻無論精神上還是物質都毫無準備,在美軍的進攻下一觸即潰。
反觀美軍,早在1942年3月,就開始爲此次戰役進行準備,向南太平洋調集兵力兵器,建造艦艇、飛機,儲備裝備和補給品,在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赫布里底修建海空基地。因此,8月7日的瓜島登陸,是美軍一次預有準備,計劃周密的戰略反攻行動。日軍完全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以爲只是美軍爲破壞機場而發動的騷擾性質的行動,直到10月底,第2師團的總攻失敗後,才逐漸認識到這是美軍的反攻,並可能發展爲雙方的戰略決戰,但爲時已晚,日軍被迫在瓜島與美軍進行一場極爲不利的決戰。
美軍當得知日軍進駐瓜島後,就有人指出,這未曾不是好事,因爲,從地理上講,瓜島遠離日本本土,而靠近同盟國的澳大利亞等地,地理上對日本是極爲不利的,孫子兵法雲:“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易、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既然地形不利,就應當避免不利形勢下的決戰。但被戰爭初期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日軍統帥部,並未能從順利中看到初露端倪的危機,更未能預見到戰局可能出現的逆轉,從而未能及時轉入防禦,當遭到美軍的反擊後,又未能果斷撤出,直到戰役後期,纔在極其不利的局勢下作出撤離瓜島的決定,此時戰役中的巨大消耗,使其艦艇部隊和航空力量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美軍爭奪戰略主動權。
作戰指揮
第三作戰指揮上,從1893年起,日本的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就是兩個完全獨立平等的統帥機關,分別指揮陸軍和海軍。雖然後來設立了大本營,作爲最高統帥機關,但因爲陸、海軍之間各種矛盾根深蒂固,所以還是難以實施統一指揮。最高統帥名義上是天皇,實際上天皇能夠直接指揮的機會並不多,很難起到統一指揮的作用,而別人根本無法同時統帥陸海兩軍,當陸、海軍對某個問題爭執不下時,大本營只好採取協調雙方妥協通過一個折衷方案,而即使是這種方案也並不能真正起作用,到了戰役進行中,往往陸、海軍各行其是。爲了避免陸海軍之間不必要的摩擦,大本營將某些地區分別指定陸軍或海軍負責,各司其責,但這樣做的缺點使陸海軍之間互不通氣。如在瓜島,是劃歸海軍負責,最初就沒有一名陸軍,陸軍對於海軍在瓜島建機場,就全然不知。後來爲了協調陸海軍的行動,大本營於8月13日製定了關於所羅門羣島作戰的《陸海軍中央協定》,但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並不起作用。
因此,在瓜島爭奪戰中,陸軍、海軍都存在着嚴重的本位主義,各行其是,絲毫談不上協同配合。陸軍在島上的總攻,未能與海軍協調行動;而海軍艦隊的出擊,也不與陸軍的進攻相配合,也就發揮不出陸海軍協同作戰的威力。特別是在10月下旬的總攻中,陸軍與美軍地面部隊相差無幾,海軍則佔有幾乎一倍的優勢,如果陸海軍密切配合,奪回機場不是沒有可能,而實際上,陸軍在島上發動第二次總攻,海軍則在海上組織聖克魯斯海戰,結果,由於力量分散,陸地上既未能奪回機場,海上也沒有消滅美軍的艦隊。在整個瓜島戰役過程中,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陸海軍之間的矛盾始終沒有很好解決,因此說,日軍沒有統一的指揮,是瓜島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