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說的好!”後方突然傳來一聲渾厚的男音,一個身材壯碩的漢子走來。
此人一身粗布衣服,遒勁的肌肉卻呼之欲出,一看就是個練家子。
“這位是……”劉鴻漸雖知此人定是戚家之人,但卻不知是哪個隨即看向吳承業。
“王爺,此便是戚家家主,戚金戚將軍的長子戚元功。”吳承業見戚元功前來便知道事不可違,微微嘆了口氣道。
“原來是功臣之後,本王唐突來訪,還望戚兄莫要詫異。”劉鴻漸拱手行禮,身後的顧佳也是抱拳。
“久聞大名,王爺的豐功偉績令我輩汗顏,不知王爺造訪我戚家所爲何事?”戚元功拱手不卑不亢的回禮道。
“本王不喜拐彎抹角,實不相瞞,此番前來,本王欲請戚家後人出山,繼續爲大明萬民效力。”劉鴻漸誠懇的道。
“王爺的這份爽快在下很感激,只是若王爺是爲此而來,那在下恐怕要讓王爺失望了,在下此生惟願事農桑求安分,並無出仕之意。”戚元功拱手彎腰以示歉意。
“戚家軍曾縱橫天下令敵人聞風喪膽,難道戚兄不想重振雄風嗎?”劉鴻漸知道癥結在哪,但並未說破。
“戚家軍嗎……自渾河之戰,大明再無戚家軍。”戚元功想到渾河之戰中孤立無援慘死的諸多父輩表情變得深沉。
“王爺可知道爲了維護這份威名,浙江的百姓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嗎?
戚家軍是戰無不勝,但也因爲功勳過高遭人嫉恨,戚家軍雖成軍六十載,其中至少有四十年被朝廷針對。
哪裡有血戰戚家軍就被派往哪裡,當然,此是武人的使命,我戚家並無抱怨,幾十年來,戚家軍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殘。
叔公和在下的父親一再的重建戚家軍,由於對浙兵不斷的徵召,男丁已經十去七八。
可這些前輩們換來了什麼呢?一再的打壓、功績被文臣抹殺、升官無望、撫卹被貪墨……
如今二十五年過去,王爺是想讓他們的子孫繼續去爲朝廷無望的送死嗎?”戚元功幾乎是在質問,替那些冤死的前輩們質問。
他知道劉鴻漸在當今朝廷的影響力,也知道以他如今的身份去質問面前的這位王爺無疑於找死,但他還是要問。
“戚兄,正如本王剛纔所言,他們的付出或許並不是爲了朝廷而是爲了讓治下的百姓,我等不該如此揣摩。
父輩的事我等管不了也無能爲力,我等能做的,只能儘可能的去彌補、去改良,彌補父輩的缺憾,改良朝廷的積弊。
誰還沒有點兒遺憾呢?戚兄,俱往矣,還看今朝呀!
難道戚兄整日習武只是爲了將一腔熱血拋灑在農耕之事上嗎?”對於戚元功的控訴劉鴻漸並未生氣。
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熊廷弼……哪個不是不是爲民請命的英傑?戚繼光也好,戚金也罷,他們都已經隨風而去。
是非功過,後人評說之時,自然會有明白人,知道哪些是英雄,哪些是奸佞。
正義與榮耀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俱往矣,看今朝……”劉鴻漸的話直接擊中戚元功的心坎,是啊,從年少之時苦練武藝研習兵法,誰想就這麼埋沒在一抔黃土之中,他也不甘心呀!
只是……
“而且,本王並未說要戚兄重建戚家軍,如今的大明已經不是二十五年前那個黑暗、腐朽的大明。
如果本王沒有記錯,你的叔公戚繼光曾兩次上奏疏,言明要輪訓天下武官以強大明之刀鋒而不得願。
如今,機會來了。
本王現在以大明皇家講武堂山長的名義,誠摯邀請你擔任講武堂陣法教諭,以戚家軍陣法之精髓訓導天下武將。
不知戚兄可願意與本山長一起,做一個帝國的改良者?”劉鴻漸拱手彎腰誠懇的邀請道。
“帝國的改良者嗎……如果是他人敢如此大放厥詞,在下定然認爲這人是瘋子,只是此話由你安國郡王說出口……在下,願意一試!”
戚元功不再猶豫,他也是爽快之人,早在得知此番前來的是安國郡王之時,他心中便已有出仕之意。
他在等朝廷撥開烏雲重見光明之日,在等大明出現一個力挽狂瀾的英雄,在等一個能使天下漢民挺直腰桿的機會。
爲了這一天,他等了足足十年!
從崇禎十七年三月闖軍圍困北京城時,他便斷定,屬於漢人的王朝要走向最後的深淵了。
但他錯了,也是從那一個月起,一個名叫劉鴻漸的年輕人崛起於微末,撐起了大明最後的希望。
他以一人之力斬殺匪首李自成、滅闖賊餘孽,出山海,滅建虜,分土地,滅勳貴,查貪腐,滅佞臣……
兩年來,他一直以爲這年輕人如此做派無異於找死,可這年輕人卻一路過關斬將如入無人之境。
他曾擔憂這年輕人也會如其叔父般爲天子所猜忌、遭小人陷害。
但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這年輕人彷彿開了掛般,不僅沒有被打壓,反而如飛天般的躥升,爵位晉升速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當今天子不僅不曾猜忌他,反而依仗如臂膀,甚至不惜爲他得罪天下文人。
而這位王爺也並未令朝廷失望,只兩年便平定了爲禍十數年的匪患、掃平了侵擾大明幾十年的建奴。
更有甚者,丈量土地分天下萬民,更是做了三百年來無人敢爲之事。
是啊,戚家也許曾遭受諸多不公,但正如面前這位年輕的王爺所言,那皆是父輩的事,他們作爲後人不應把這些枷鎖強加到自己頭上。
俱往矣,還看今朝。
“哈哈哈,能請動戚兄,本王榮幸之至,大明雄獅已然覺醒,接下來,便與本王一起,見證漢人之崛起!”
有崇禎大叔的鼎力支持,外加上軍械所的火器裝備,再加上戚家戰無不勝的練兵之法,大明崛起,捨我其誰?
“吳老叔,且去吩咐下人備好酒菜,今日我要與王爺一醉方休!
走走走,王爺,在下的二弟和三弟還在後院習武,在下去喊他們過來拜見王爺!”戚元功也很興奮,苦練十數年的技藝,終於可得用武之地。
是啊,他的叔公一生希冀的,不過是強大明之兵,如今機會就在眼前,改良一個帝國呀,怎麼能袖手旁觀!
戚家三兄弟的加入,使講武堂如虎添翼,戚家堡不虛此行。
而在劉鴻漸得意而歸之時,京城之中卻發生了一起人間慘劇……
PS:三月份結束了,三月是寒寒從業以來最忙的一個月,也是最慘的一個月,願四月安好,願萬事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