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上奏朝廷

話說曹建仁將佩刀橫在脖頸處,董遵誨大驚,自己一方並沒有善於使用弓箭的武將,難道說要功虧一簣?

卻見那曹建仁將佩刀往裡輕輕一拉,稍稍拉開一個小小的口子,鮮血還沒有流出來,曹建仁已經嚇得將佩刀丟在地上。生死之事嘴上輕巧,真正能捨生取義的卻是很難!

見曹建仁丟下武器,圍攏在他四周的手下也都拋下武器,只有一人目光堅定,手持長劍就往曹建仁胸前刺去。

曹建仁黯然一笑,原來自己總以慕容彥超的心腹自居,但他還是放心不下自己,在隊伍中居然還安排了細作。曹建仁來不及躲閃,他也沒有躲閃,只是爲自己的忠心感到有些不值。

不過,剛剛董遵誨等人沒有反應過來,這才豈能讓那人得手,馬德海一掂手中的鐵槍,往前猛地一丟,那鐵槍嗖地一聲插在了試圖行兇的那人背後,將他活活釘在地上!

有此一舉,曹建仁所部皆是不敢反抗,而曹建仁死中逃生,效忠慕容彥超的心思就越發少了,不用董遵誨大刑伺候,便將慕容彥超委託之事全部供出。

這時李濤見已無危險,也已經來到了現場,聽曹建仁這麼一說,他頓時感到立功的機會到了,連忙拿來紙筆,將曹建仁的口供一一錄下,又讓曹建仁簽字畫押。然後李濤在此奏本之後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才感到自己搶攻的舉動有所不妥,示意董遵誨,讓他也簽上自己的名字。

董遵誨連連辭讓:“大人上書即可,我乃是地方軍官,貿然摻進這些事情已然不妥,萬一被慕容彥超知道了,我可就要受他打擊了!”

李濤不屑地笑道:“慕容彥超也就是在你們面前蠻橫了一些,在我們給事中面前,他可是最好的一面靶子,平日裡找不到話題的時候我們就彈劾他一二,何況這次有真憑實據呢!也罷,既然你不願意揚名天下,那我就借你的光了!”

董遵誨笑道:“哪裡談得上借光啊,如果沒有李大人冒險做餌,豈能釣出這條大魚?!依我說,此戰您的功勞最大!”董遵誨纔不願意參與這事情呢,他的母親與高懷德結拜,那高懷德就是他的幹舅舅,高行周就是他的姥爺,如果自己在這裡貪圖一點小功勞,那慕容彥超反撲的時候,自己的身份就是個天大的麻煩,說不定到時慕容彥超就會說是高行周派出自己的外孫來構陷自己呢!

董遵誨不會想到,歷史上慕容彥超的一番舉動在曹州得逞,導致歸德軍發生小規模兵變,高行周遭到言官的多次彈劾,而慕容彥超手中有了高行周的把柄,不斷找藉口欺凌高行周,身爲副帥卻當起高行周這個主帥的家來。高行周實在是委屈,他多次向當朝文官流淚哭訴,甚至雙手掬起糞土,塞進自己的嘴裡,表示自己忍辱含垢、有口難言!

李濤見董遵誨不簽名與自己分享功勞,心中也有些歉意,便在奏章中多說了董遵誨的不少好話。等他寫好奏章,立即請董遵誨派人送回開封。李濤自己的心腹手下,除了兩個重傷的以外,全部被曹建仁所部斬殺,實在是沒有人手。董遵誨連忙派人手持李濤的印信,快馬加鞭趕往開封,爭取早日將奏章送上。

李濤與董遵誨商量一下,立即前往曹州府衙亮明身份,將曹建仁一行交到府衙的大牢之中,免得讓別人說他們是大刑逼供、屈打成招。曹州府衙收到消息,這才清楚前幾日糾紛的罪魁禍首,他們雖然沒有與慕容彥超打官司的底氣,卻也敢於在將歸德軍的軍紀好好表揚一番。

董遵誨又派人向歸德軍報信,將曹建仁等人假冒歸德軍挑撥離間一事向歸德軍上下做了說明。歸德軍很是感激,立即派人送來謝禮,同時派人向高行周稟報此事。

董遵誨將謝禮退回,直言自己也算是歸德軍的一份子,歸德軍的事就是他董遵誨的事。

歸德軍領軍軍官很是高興,特意派人送來歸德軍的都頭腰牌(歸德軍此時乃是正規野戰編率,地方軍官入營後都要貶兩級使用),董遵誨欣然笑納。

等忙完這些事情,董遵誨等人才來得及補上一覺,大家美美地從早上睡到晚上,卻不知道開封府險些爲曹州之事炸開了鍋!

劉濤的奏章被送入開封之後,按流程交到了蘇逢吉的手中。蘇逢吉看完奏章,嚇了一大跳。不過他作爲丞相,豈能失色,只是淡淡地說了聲“知道了”,便將信使打發。

等到處理完其餘事務之後,蘇逢吉將李濤的奏章悄悄放在袖中,偷偷前往宮中拜見,很快皇帝劉知遠就讓他入內晉見。

蘇逢吉來到皇宮,也不多話,將李濤的奏章徑直遞上。

劉知遠對蘇逢吉悄悄晉見很是好奇,接過奏章後,一目十行看了下去,臉色爲之一變。等他看完之後,怒聲說道:“彥超怎麼會做出這種事來,真是不成體統!朕立即派人去鄴都訓誡,讓他安心做事,不要胡亂行事!”

蘇逢吉一聽皇帝的話語,就知道皇帝有意維護慕容彥超,要不然也不會只是派人訓誡而已。蘇逢吉心中暗道:看來自己這次又賭對了,掄起揣測皇帝的心思來,我蘇逢吉如果甘居第二,誰也得不到第一的頭銜。

蘇逢吉連連點頭,對皇帝說道:“陛下處理的甚是,只不過那曹建仁等人已經被壓入曹州府衙,此事已經有許多人知情,相信高行周很快也能得到消息。臣建議還要派出使者宣撫,對高行周加以褒獎,免得傷了臣子的效忠之心。”

劉知遠點頭稱讚:“愛卿所言甚是,就依你所言,派出使者,褒獎高行周,並賜百兩白銀,加侍中銜!給事中李濤辦事得力,頗有才幹,官升一級,賞銀二百兩。另外李濤奏章中說道:隨州都虞候董遵誨響應朝廷號召,自願前往鄴都前線征討叛逆,路過曹州時路見不平擒獲曹建仁。可見此人忠君愛民,既然這董遵誨有心爲朕征戰,就給他一個歸德軍營指揮使的正式官職,另賜百兩白銀。”

“這董宗本教子有方,也是陛下慧眼識英才,前些日子提拔董宗本出任隨州,實在是用人得當!”蘇逢吉湊趣說道:“說起來這都是陛下的威德所致,要不然那董遵誨又豈會從隨州千里迢迢趕赴前線,爲陛下效力呢!”

劉知遠大笑,很是得意……

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399章 斷人念想(上)第463章 嚇人的插曲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432章 北疆鉅變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491章 內訌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33章 喜得大將第364章 趙普來投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190章 計退南唐(下)第500章 食人魔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456章 擊退儋珪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325章 北上抗遼第409章 美人恩重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66章 禍起蕭牆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272章 遼國劇變(中)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309章 高平之戰(3)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98章 走鏢(三)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26章 城門大收穫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57章 桂英,誤會啊!第331章 殉國(下)第464章 決戰碾子谷(下)第301章 樓觀道(上)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405章 斬將奪旗(中)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416章 大戰洪澤湖(下)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123章 功過相抵(中)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4章 大哥,俺也沒錢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240章 劉子陂大戰(完)第294章 李家莊之戰(下)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370章 嚴打與審判第286章 攻擊兗州府第272章 遼國劇變(中)第30章 香玉之心第247章 打劫!(上)第52章 趙匡胤的出走(上)第27章 行軍途中第133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上)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194章 居於開封(下)第210章 大政變(3)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240章 劉子陂大戰(完)第455章 初戰天井關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368章 拯救袍澤(上)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413章 較量(下)第383章 孫晟之死第158章 大戰王景崇(5)
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399章 斷人念想(上)第463章 嚇人的插曲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432章 北疆鉅變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491章 內訌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33章 喜得大將第364章 趙普來投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190章 計退南唐(下)第500章 食人魔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456章 擊退儋珪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325章 北上抗遼第409章 美人恩重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66章 禍起蕭牆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272章 遼國劇變(中)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309章 高平之戰(3)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98章 走鏢(三)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26章 城門大收穫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57章 桂英,誤會啊!第331章 殉國(下)第464章 決戰碾子谷(下)第301章 樓觀道(上)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405章 斬將奪旗(中)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416章 大戰洪澤湖(下)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123章 功過相抵(中)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4章 大哥,俺也沒錢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240章 劉子陂大戰(完)第294章 李家莊之戰(下)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370章 嚴打與審判第286章 攻擊兗州府第272章 遼國劇變(中)第30章 香玉之心第247章 打劫!(上)第52章 趙匡胤的出走(上)第27章 行軍途中第133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上)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194章 居於開封(下)第210章 大政變(3)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240章 劉子陂大戰(完)第455章 初戰天井關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368章 拯救袍澤(上)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413章 較量(下)第383章 孫晟之死第158章 大戰王景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