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緊急救援

當西門發生戰鬥的時候,董遵誨正在東門城樓上觀風景,該做的他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等待戰鬥的到來。正在悠閒的時候,瞭望兵快步跑了進來,大聲稟告道:“稟告指揮使大人,西門那邊發生了騷亂!”

董遵誨連忙爬到高處,極力往西門方向望去,就見那邊人影重重,像是出了什麼事情。雖然說西門和東門都在一個城市裡,但是相隔卻比較遠,即便那邊出了再大的動靜,東門這邊也不是聽得特別清楚。而且趙匡胤見奪門的只有二百餘人,有所大意,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應付,他不僅沒有向董宗本稟告,爲了面子甚至還沒有敲響警鐘!

董遵誨暗自納悶,到底出了什麼事情,如果真有敵軍襲擊,那趙匡胤應該在第一時間敲響警鐘纔對。如今警鐘沒有敲響,難道是發生了民亂、糾紛?他大聲下令道:“劉大慶,帶上四個人,快馬趕往西門,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迅速向我回報!命令全營集合,進入戒備狀態!同時關閉城門,驅散此地百姓!”

劉大慶立即帶人上馬,飛奔西門而去。這五匹戰馬是一營僅有的馬匹,一向是寶貴的很,董遵誨卻在第一時間將他們派出,可見對西門突發事件的重視程度。

這時劉慶義、楊偉等軍官也來到了城頭,大家一起往西邊瞭望,可是隔得太遠,誰也看不清楚,只是隱隱約約看到密密麻麻的身影,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劉慶義眼神較好,他對大家說道:“我看那邊好像有許多老百姓,難道是發生了民變?”

董遵誨搖了搖頭,大聲回答道:“我父親上任以來,殫精竭慮,關注民生,又大幅度降低賦稅比例,怎麼可能激起民變?!也許是那趙匡胤入城稅收多了吧,或者是二營的士兵故態重萌又調戲良家婦女了?”

董遵誨突然意識到不對頭,即便這樣,也不會聚集這麼多老百姓,自古民不與官鬥,咱隨州的百姓,膽子可沒有這麼大!這極有可能是敵人的陰謀,只是趙匡胤遲遲沒有敲響警鐘,應該還在控制之中吧。要不要過去幫忙呢?那趙匡胤對自己的印象本來就不好,如果貿然行事,觸犯到他的威信,很可能引得那趙匡胤心中不快。

董遵誨暗道:隨州的安危爲大,縱然趙匡胤有所不快,但只要能確保隨州的安全,那也在所不惜。於是,他大聲說道:“看來西門是出事了,我命令:劉慶義,你、我帶領第一都、第二都出發,前往西門,探看情況。楊偉,你的第三都和兩個民兵都留下,由你統一指揮,確保東門安全。楊偉,你必須堅守住東門,防止中了敵人聲東擊西之計!”

“明白!”楊偉大聲答道:“我在,城門就在!”

董遵誨讚許地點了點頭,隨即和劉慶義一起下城,帶領第一都、第二都的二百名精銳士兵,往西門行去。很快,就在途中遇到了劉大慶等人,劉大慶來不及下馬,疾聲喊道:“大人,敵軍攻城了!二營的警鐘已經被破壞,他們正在與敵軍反覆衝殺!”

“果不出我所料!二營是幹什麼吃的?!”董遵誨大聲責問道:“敵軍有多少人?趙指揮使在幹什麼?他怎麼沒派出信使?現在什麼情況,城樓還在我們手上嗎?”

“稟告大人,敵軍約有二百人出頭,化裝成老百姓,入城後發動了突然進攻,剛剛佔領了城門口。不過二營的賈都頭說趙指揮使已經帶領五十餘名親兵衝進了城門洞,正在奮力關閉城門,與敵軍做激烈廝殺。現在城樓倒是還在我們手上,只是城內敵軍正在向城門洞進攻,趙指揮使被困在城門洞中,無法指揮部隊!”劉大慶大聲說道,“另外,據賈都頭交待,遠處已經發現盜賊大軍,約有一兩千人!他正在城樓備戰,請求咱們支援!”

董遵誨迅速判斷出局勢,那絕不是什麼普通的盜匪,很可能就是王令溫的親軍,據情報他們只有兩千人,看來是全軍動員突襲西門。現在必須動員隨州的全部力量,抵抗敵軍的進攻。

董遵誨大聲下令道:“劉大慶,你立即帶人前往刺史府報警,請刺史大人動員青壯,隨時準備參戰!並請刺史大人宣佈全城戒嚴,所有百姓一律回家,不得任意走動!同時,派人去東門,從東門抽調一百名士兵,前往刺史府,聽候刺史大人調動!其餘人等,立即隨我前去救援西門!”

劉大慶立即策馬出發,董遵誨也不耽誤工夫,一邊帶領二百人前往西門,一邊大聲鼓動道:“兄弟們,這裡有咱們的父母,這裡有咱們的妻兒,這裡有咱們的家!敵人妄想攻破城池,毀掉咱們的家,你們答應嗎?”

“不答應!”二百名士兵都是隨州本地人,自然不願意敵軍衝進來。敵軍既然打着盜匪的旗號,那衝進城後絕對不會遵守軍紀,極有可能將隨州洗劫一空。大家都是當地人,妻兒都在隨州城裡,哪會允許敵軍來肆虐!

董遵誨於是大聲喊道:“保衛隨州,消滅敵軍!”

同行二百人大聲附和道:“保衛隨州,消滅敵軍!”

街上行人們聽到喊聲,也知道出了大事,趕緊讓開主道,全都躲在道路兩邊。離家近的人趕緊回家,插住大門,拿着門栓在大門內小心地戒備着。

這時,刺史府方向警鐘已然響起,巡防士兵們紛紛上街,將街上滯留的行人全部驅散,防備敵軍內應。更有部分士兵開始集結,準備向西門增援。

董遵誨所部已經接近西門,董遵誨看了看眼前的道路,見旁邊有一條直通城樓的小巷,就對劉慶義吩咐道:“劉都頭,你帶領本部從這小巷直衝城門樓子,防備城外的敵軍攻擊。這是我的令牌,你拿着它找到賈都頭,他是我家的護院出身,見到令牌後定會聽從你的命令。在我率部支援你以前,必須保住城樓不失!”

劉慶義大聲接令:“劉某接令!”他隨即大聲喊道:“第二都,聽我命令,增援城樓,保衛隨州!”

董遵誨抽出腰間長刀,大聲喊道:“兄弟們,隨我進攻城門洞子,解救趙匡胤!”

第427章 三碗酒!第193章 居於開封(上)第52章 趙匡胤的出走(上)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第425章 恫嚇南唐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247章 打劫!(上)第242章 劉承佑之死(中)第329章 殉國(上)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144章 杜重威之死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第121章 御營議事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167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下)第335章 斷後(下)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73章 襄州鉅變(中)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282章 晉州事了第210章 大政變(3)第328章 空城計(下)第136章 瘟疫(下)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第218章 逃離開封府(6)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500章 食人魔第211章 大政變(4)第362章 計殲塗山敵(上)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247章 打劫!(上)第14章 坊中亂戰(下)第382章 反間計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430章 南唐事變(下)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168章 軍議與禁酒令第450章 李筠造反第94章 北上中原第473章 老將末路第302章 樓觀道(下)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計(上)第100章 曹州兵變(中)第401章 緩兵計?滾犢子!第10章 坊中起爭端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60章 告別與行軍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477章 風雨揚州城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146章 第一次較量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355章 迎頭痛擊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31章 軍棍與雞蛋第286章 攻擊兗州府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82章 聯想的力量!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149章 李守貞造反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29章 積怨與綠帽子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309章 高平之戰(3)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30章 香玉之心第102章 上奏朝廷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45章 巡視一營第272章 遼國劇變(中)第4章 大哥,俺也沒錢第167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下)第104章 驛站夜話
第427章 三碗酒!第193章 居於開封(上)第52章 趙匡胤的出走(上)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第425章 恫嚇南唐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247章 打劫!(上)第242章 劉承佑之死(中)第329章 殉國(上)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144章 杜重威之死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第121章 御營議事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167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下)第335章 斷後(下)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73章 襄州鉅變(中)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282章 晉州事了第210章 大政變(3)第328章 空城計(下)第136章 瘟疫(下)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第218章 逃離開封府(6)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500章 食人魔第211章 大政變(4)第362章 計殲塗山敵(上)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247章 打劫!(上)第14章 坊中亂戰(下)第382章 反間計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430章 南唐事變(下)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168章 軍議與禁酒令第450章 李筠造反第94章 北上中原第473章 老將末路第302章 樓觀道(下)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計(上)第100章 曹州兵變(中)第401章 緩兵計?滾犢子!第10章 坊中起爭端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60章 告別與行軍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477章 風雨揚州城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146章 第一次較量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355章 迎頭痛擊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31章 軍棍與雞蛋第286章 攻擊兗州府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82章 聯想的力量!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149章 李守貞造反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29章 積怨與綠帽子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309章 高平之戰(3)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30章 香玉之心第102章 上奏朝廷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45章 巡視一營第272章 遼國劇變(中)第4章 大哥,俺也沒錢第167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下)第104章 驛站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