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脣槍舌劍

孫晟一行還沒有走出唐境,就又得到了好幾個壞消息:光州兵馬都監張延翰投降周軍,刺史張紹棄城逃走;舒州被周軍攻克,刺史周宏祚投水自盡;蘄州守將李福投靠周軍,獻出蘄州城門,知州王承俊被殺。整個南唐,愁雲黯淡,壞消息不斷!

孫晟望天長嘆,忍不住對隨從說道:“國事如此頹靡,周軍豈會輕易允許和議,我這次恐怕回不來了!”

衆人大爲悲傷,有些人甚至落下淚來。不僅孫晟等人來到了滁州,滁州周軍守將董遵誨命令部隊在城門處列陣,以盛大的軍容歡迎南唐議和使團。

孫晟等人看着眼前衣甲鮮亮的甲士,看着整齊劃一的隊列,愣是被震懾地說不出話來。他們面前的兩千甲士,乃是董遵誨從兩萬守軍中選出來的精銳之士,又經過董遵誨的緊急隊列訓練,雖然戰鬥力提高不多,但拿出來唬人那是再合適不過。

孫晟悄悄對李德明說道:“周軍將士個個威武雄壯,如果任由他們南下,金陵府的那些老爺兵怎麼可能是他們的對手?!萬一周軍取得決定性勝利,咱們恐怕要被迫答應更屈辱的條件,咱們必須晝夜兼程,早日到達壽州,憑藉這僅有的籌碼取得較爲合適的停戰條件。”

李德明連連稱是,他雖然心向後周,卻也知道自己只有在南唐取得更高的地位,纔會在後周得到更多的重視。

於是孫晟、李德明一行迅速離開滁州,在董遵誨親率騎兵的護送下,晝夜兼程趕往壽州城下,拜見後周皇帝郭榮,並獻上李璟的稱臣表文:

“伏自上將遠臨,六師尋至,始貢書於間道,旋奉表於行宮。處仰天光,實祈睿旨。伏惟皇帝陛下,受命上玄,門階中立,仗武功而戡亂略,敷文德以化遠臣。朝陽普照,爝火無光。春雷發聲,蟄戶知令。

伏念天祐之後,率土分摧,或跨據江山,或革遷朝代,皆爲司牧,各拯黎元。臣由是克嗣先基,獲安江表,誠以瞻烏未定,附鳳何從?今則青雲之候,明懸白水之符,斯應仰祁聲教,俯彼遐方,豈可遠動和鑾上勞薄伐?有拒懷來之德,非誠信順之心。

臣自遣鍾謨、李德明入覲天朝,具陳懇坎,便於水陸皆戢兵師。方冀寬仁下安億兆,旋進歷陽之旌旆,又屯隋苑之車徒緣。臣既寫傾依,悉曾止約,令罷警嚴之備,不爲悍御之謀。其或皇帝陛下未息雷霆,靡矜葵藿,人當積懼,衆必貪生。臣復思東則會稽,南惟湘楚,盡承正朔。俾主封疆。自皇帝陛下允屬天飛,方知海納雖無外之化,徒仰祝於皇風。

而事大之儀,闕卑通於疆吏,惟憑玄造,猥念後期。方今八表未同一戎,茲始儻或首於下國,許作外臣。則柔遠之風,其誰不服!無戰之勝,自古獨高。別進金千兩,銀十萬兩,羅綺二千匹,伏祈賜納。臣幸與黎人共依聖政。蚩蚩之俗,期息於江淮;蕩蕩之風,廣流於華裔。永將菲薄,長奉欽明,白日誓心,皇天可質!處輸肺腑,上祈冕旒,俟聖言以聽朝命。”

李璟此時爲了自保,已經顧不上臉面,不僅許諾削去帝號,還自降身價,與吳越等地一樣,成爲後周的藩屬國。同時,李璟還願意獻出黃金千兩、白銀二十萬兩及綾羅綢緞等硬通貨,換取周軍的撤兵。

在李璟看來,自己已經做出了重大讓步,希望郭榮能夠答應自己的請求,不要得寸進尺!而在郭榮看來,周軍已經攻下了淮南一半以上地區,各部捷報紛傳,拿下整個淮南只是個時間問題,他完全沒有必要答應李璟的請求。

於是郭榮滿臉不悅,怒聲說道:“你們不過是拿着這麼一張破紙就來搪塞、糊弄朕,你以爲朕就這麼容易上當受騙嗎?!”

孫晟微微一笑,從容回答道:“我家主上派遣微臣前來稱臣納幣,書禮俱到,怎麼能是虛文,更不是什麼破紙,豈能說是來矇混陛下?況且陛下此次南征,避過已經奉表臣服,自古以來中原上國都是討伐叛逆、赦免臣服,從沒有例外。陛下乃是英明之主,想必肯定會答應我國的請求。”

郭榮也是個實在人,他冷笑着說道:“朕此次率軍南下,一是爲了征討你國的不臣之舉,二是爲了淮南的土地,難道是你獻上這麼點金銀財帛朕就率軍回國,真是笑話!只要攻下淮南諸地,光是繳獲府庫,就能得到數倍於你們進獻的財寶!如果你們真想讓朕退兵,那麼趕緊將長江以北的州縣全部獻上,朕纔會考慮一二!”

既然李璟想要議和,那郭榮索性獅子大開口,對南唐狠狠敲詐一番。孫晟主動請纓前來議和,爲的就是儘可能保全南唐的權益,又豈會隨便答應郭榮的訛詐。

孫晟平日裡雖然有些個口吃,但是面對郭榮,這次他卻超水平發揮。就聽孫晟大聲反駁道:“江北這些土地乃是先朝傳留,並不是取自大周。而且我主現在已經奉表稱臣,成爲了大周的藩屬國。我朝土地相當於也處在大周治下,皇帝又何必苦苦相逼呢?”

郭榮大笑,沉聲說道:“朕若是非要逼迫你們呢?”

孫晟也大聲說道:“我唐國雖然相對弱小,可也有甲兵三十餘萬,恐怕你們周朝還沒有這麼強大的胃口,小心脹破了肚子!”

眼見着兩人越談越崩,郭榮臉上已呈怒色,侍立一旁的董遵誨上前說道:“唐使休得妄言,我部佔據滁州之後也曾打探你們唐軍實力,你們現在不過是十餘萬兵馬,且守護在金陵附近,不敢亂動,哪裡還有三十萬大軍?!”

郭榮連連點頭,怒氣稍消,大聲說道:“道安說的不錯,朕也曾派出細作,你們不過是十餘州郡,哪裡有這麼多兵馬,不要在這裡胡說八道、欺矇於朕!”

被郭榮、董遵誨揭破老底,孫晟臉上一紅,隨即恢復平靜,大聲狡辯道:“我們雖然只有精兵十餘萬,不過卻有長江天塹,飛湍千里,風濤激涌,可以抵上十萬精兵。而且……而且我國國師宋齊丘智謀宏遠、機變如神,足可與王猛、謝安比肩。在他的指揮下,我軍戰力劇增,也可抵上十萬兵馬!”

爲了維護南唐的利益,孫晟居然顧不上事實,對一向看不起的宋齊丘大加吹捧,試圖強詞奪理,誤導郭榮。可是國與國之間想來講究實力,如果沒有實力做後盾,一切都是空談,這就是弱國無外交的道理。就像是美國公民惹出了事自然有軍隊兜着,恐怖分子襲擊他們也得考慮考慮得失;而中國國民走出國門,基本上小心謹慎,因爲咱們的防禦性軍隊對國外的震懾實在是有限。當然,等到國家富強了,中國的態度自然也會強硬起來。

孫晟在這裡說個不停,可郭榮只是輕輕冷笑,孫晟的所有犀利言辭就全都失去了震懾能力,沒有實力只剩下嘴皮子,哪裡會有半點成效!

董遵誨便有些冷場,就接過話來說道:“汝等不必在此絮絮叨叨,汝國一天不考慮割讓江北之事,我國陛下就不會考慮退兵之事!”

這時李德明心中膽怯,也怕孫晟繼續口出狂言,惹怒了後周君臣將求和之事徹底搞砸,於是他上前說道:“微臣臨行之時,曾得相國吩咐:只要陛下同意議和,我主願意獻上濠州、壽州、泗州、楚州、光州、海州等六地,每年向陛下進貢歲幣百萬!”

郭榮見逼出南唐的底線,心中很是得意,便笑着說道:“你說的纔是正話,不過光州已經被朕的大軍攻克,就不必再由你們進獻。其餘各州,朕也已經發兵攻取,相信很快就會有捷報傳來。只是那壽州劉仁瞻一直據城而守、不肯投降,朕也覺得他是個人才,不忍心強攻壽州。如果你們真心獻城求和,可替朕將他招來降我大周,也算是昭顯你們的誠意!”

李德明聽了大吃一驚,他可不敢去壽州城中冒險。這劉仁瞻是個死腦筋,如果殺了自己祭旗,自己豈不是冤枉。而且自己好不容易纔給後周君臣留下好印象,如果徒勞無功,豈不是有損自己的形象。再說了,現在劉仁瞻之所以還能夠保住城池,無非是人家周軍不肯付出重大犧牲而已。周軍一旦不惜代價急攻壽州,區區一個孤城,難道還能真擋住周朝大軍不成?!

等到周朝拿下壽州、吞併淮南,說不定就會過江,將南唐徹底消滅。所以在李德明看來,眼下最要緊的是在周朝吞併淮南之前,返回金陵府,勸說李璟放棄幻想,割讓淮南十四州,換取周軍撤兵!

於是他對郭榮說道:“劉仁瞻乃是一州刺史,非下官可以指揮。敝國國主並不知道陛下兵力如此強大,外臣願意返回金陵詳細解說,將江北土地全部獻給陛下,以遞交合約!”

郭榮聽了李德明的回答,倒是有些滿意,同意了他的請求,並派供奉官安弘道送李德明等南唐投降派返回金陵,至於孫晟、王崇質等人則被郭榮扣押。爲了震懾南唐上下,拿下壽州便成爲了郭榮目前的主要目標!

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266章 騎兵突襲(下)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100章 曹州兵變(中)第195章 《爭座位帖》第123章 功過相抵(中)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7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上)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354章 伏擊追兵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184章 誅殺趙思綰(4)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488章 黃雀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430章 南唐事變(下)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286章 攻擊兗州府第451章 艱難的選擇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29章 積怨與綠帽子第133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上)第139章 深仇大恨(三)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355章 迎頭痛擊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248章 打劫(下)第129章 西行平叛(5)第248章 打劫(下)第404章 斬將奪旗(上)第459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395章 御駕親征?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266章 騎兵突襲(下)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401章 緩兵計?滾犢子!第60章 告別與行軍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25章 飯後整頓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48章 緊急救援第315章 御營密談(上)第171章 鐵口神算(下)第94章 北上中原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66章 禍起蕭牆第179章 通敵書信第7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上)第303章 歸去來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38章 劉子陂大戰(6)第20章 義結金蘭(下)第405章 斬將奪旗(中)第330章 殉國(中)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501章 勸降專業戶丁德裕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368章 拯救袍澤(上)第298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下)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56章 準備出兵第302章 樓觀道(下)第1章 重生古代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337章 全國海選第312章 有過必究第148章 弄巧成拙(下)第30章 香玉之心第174章 中計!第423章 屠城?!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289章 慕容之死
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266章 騎兵突襲(下)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100章 曹州兵變(中)第195章 《爭座位帖》第123章 功過相抵(中)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7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上)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354章 伏擊追兵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184章 誅殺趙思綰(4)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488章 黃雀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430章 南唐事變(下)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286章 攻擊兗州府第451章 艱難的選擇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29章 積怨與綠帽子第133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上)第139章 深仇大恨(三)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355章 迎頭痛擊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248章 打劫(下)第129章 西行平叛(5)第248章 打劫(下)第404章 斬將奪旗(上)第459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395章 御駕親征?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266章 騎兵突襲(下)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401章 緩兵計?滾犢子!第60章 告別與行軍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25章 飯後整頓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48章 緊急救援第315章 御營密談(上)第171章 鐵口神算(下)第94章 北上中原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66章 禍起蕭牆第179章 通敵書信第7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上)第303章 歸去來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38章 劉子陂大戰(6)第20章 義結金蘭(下)第405章 斬將奪旗(中)第330章 殉國(中)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501章 勸降專業戶丁德裕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368章 拯救袍澤(上)第298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下)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56章 準備出兵第302章 樓觀道(下)第1章 重生古代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337章 全國海選第312章 有過必究第148章 弄巧成拙(下)第30章 香玉之心第174章 中計!第423章 屠城?!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289章 慕容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