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御營副先鋒

一場大雨,更堅定了郭榮整修開封府的決心,他着眼於帝王之都的長遠發展,下令拆除城中的違章佔道建築,將城中道路進行拓寬,交通要道更要維持在三十步以上的寬度。

此外,郭榮還下令將城中的墳墓全部遷出,重新安葬。這種讓“死人給活人騰地方”的做法雖然高瞻遠矚,卻也需要極大的勇氣,也遭到了許多人的非議與唾罵。加上前不久,郭榮對佛教逾越之處的嚴厲打擊,開封府中非議聲不斷。

可是郭榮是誰?那可是愈挫愈勇、勇往直前的帝王,在他有限的執政生涯中,從來不會因爲他人的非議來改變自己的想法。而且在郭榮看來,掌控了絕對力量的自己,又何必在乎這些小蟲子的無病呻吟呢?!

面對大臣們委婉的勸誡,郭公滿不在乎地笑着說道:“最近,京師的拓寬工程,對在世的人和地下的鬼魂,都有很大的驚動。可這樣的事情總得有人來做,如果他們怨恨詛咒的話,全都由我一人來承擔。但我相信,總有一天,人們會理解我們整修開封府的苦衷;總有一天,人們會享受到這拓寬道路、遷移墳墓帶來的好處。”

在郭榮的堅持下,在王樸帶傷督促下,開封府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期間王樸的傷情也出現過反覆,幸好在董遵誨派來的軍醫的細心照料下,總算是得以穩定下來。不僅市內得到整治,郭榮還依照董遵誨的建議,對周邊水路進行疏通清淤,開封府逐漸成爲中原乃至世界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經濟最繁榮的城市!

就在開封府的面貌與日俱新的時候,討伐南唐的李谷所部也傳來了新的信息。現在戰事進展很是順利,先鋒都將白延遇連破來遠、山口等地守軍,擊潰淮河守軍數千人,又攻佔了上窯。在李谷的指揮下,周軍很快掃平了淮河以北的南唐守軍,而後在淮河正陽段架起一座浮橋,直撲壽州。

壽州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他面對淮河,往西是上游的阜陽,往東是下游的蚌埠,往南就是南唐的戰略要地合肥,再往南就是南唐賴以生存的天險長江!所以壽州是南唐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南唐不可容忍攻破的生命線!對於後周來說,壽州是一定要攻破的堡壘。拿不下它,前面的所有勝利,也全都沒了意義。

對此,南唐並不是沒有防備,負責壽州防務的乃是南唐大將劉仁瞻。除他之外,南唐國主李璟還命令神武軍統軍劉彥貞爲北面行營都部署,率軍兩萬火速增援壽州;並命令同中書平章事皇甫暉爲北面行營應援使,常州團練使姚鳳爲應援都監,率軍三萬進駐定遠。不僅如此,李璟還召回鎮南節度使宋齊丘,命他坐鎮金陵;並任命戶部尚書、翰林學士殷崇義擔任吏部尚書、知樞密院事,與那宋齊丘一道居中調度,預測周軍動態。

位於金陵的後周坐探立即將這些消息發回國內,郭榮立即命令李谷抓緊時間,趁着南唐援兵未至之際,一舉拿下壽州。李谷連忙組織部隊強攻,但愣是攻不破那劉仁瞻的防線。沒辦法,李谷只能一面率軍圍困,一面向中央求援。

郭榮接到求援書,立即有了御駕親征的念頭,他馬上命令侍中鄭仁誨向南方戰區調撥軍需物資,做好大軍出征的準備。

也許是積勞成疾,再加上年老體弱,鄭仁誨接到任務不久就生了重病,居然一病不起。郭榮得知消息後立即親自趕往鄭府慰問,不由得流下淚來:大業未成,又失臂膀!

沒隔三五日,鄭仁誨便離開人世,郭榮立即準備前去弔唁。臨行前有人出來阻攔:“陛下出徵在即,不適合前去弔唁。而且今日正與陛下相沖,萬不可離開皇宮!”

郭榮連連搖頭,“君臣義重,今天是我與鄭愛卿相會的最後一天,又哪裡顧得上這時辰兇吉?!”

於是郭榮親自來到鄭府,哀哭數次,這才含淚離開。不久,郭榮就下令追贈鄭仁誨爲中書令,並追封其爲韓國公、諡號忠正。果然弄個還命令翰林學士陶谷爲鄭仁誨撰寫神道碑文,並將鄭仁誨的安葬費用全都交由官府承擔,以示恩惠。

鄭仁誨一死,後周的軍事調撥立即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御駕親征的軍馬遲遲不能南下。而此時壽州已經被後周強攻月餘,劉彥貞率軍抵達來遠後,立即調集南唐水軍接應,率領所部士卒悉數上傳,馬上奔襲正陽,準備燒燬後周建立的渡橋。

劉彥貞打得主意很好,只要燒燬了正陽的後周軍渡橋,就能將李谷所部全都留在壽州城下。到時候他與壽州守軍裡應外合,後周軍定當大敗。

李谷得知消息後大驚失色,立即派出部隊前去抵擋,並迅速派出使者向朝廷再次求援。於是郭榮下詔御駕親征,攻擊南唐。他任命宣徽南院使、鎮安軍節度使向訓,暫時擔任開封府留守;任命端明殿學士王樸擔任其副手,任命彰信軍節度使韓通任侍衛司統領,繼續擔任在京內外都巡檢一職。

同時,郭榮還命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歸德軍節度使李重進擔任先鋒官,率軍前往正陽,命令河陽軍節度使白重贊率領三千親兵,進駐潁上。考慮到最近調撥的物資有限,而劉彥貞的大軍正在向正陽靠攏,郭榮任命董遵誨爲副先鋒官,率領三千人馬搶先出發,迅速奔襲正陽。

然而就在董遵誨率部出兵之後,李谷上奏道:“南唐艦隊戰力非常,已經擊破我軍多重阻擊,正在向正陽駛來。我軍以北方人居多,不擅長水面作戰,敵軍如果切斷正陽附近的浮橋,我軍將受到敵軍腹背夾攻,局勢將變得危險至極!不如我軍就此撤兵,全力守衛浮橋,等候陛下的御駕。”

奏章尚在路上,李谷已經有些個着急,他下令全軍整點行囊,隨時準備北犯。而在此時,董遵誨正率軍奔襲淮河!

……

第417章 皇帝南征!第22章 初入兵營第84章 倔強的張逸第135章 瘟疫(上)第468章 鐵打的澤州第210章 大政變(3)第463章 嚇人的插曲第383章 孫晟之死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125章 西行平叛(1)第99章 曹州兵變(上)第330章 殉國(中)第501章 勸降專業戶丁德裕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417章 皇帝南征!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346章 攻克鳳州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154章 大戰王景崇(1)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367章 唐使乞和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76章 襄州定策第384章 擊敗朱仁裕第47章 城門爭奪戰(下)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364章 趙普來投第210章 大政變(3)第135章 瘟疫(上)第336章 忠奸馮道第209章 大政變(2)第21章 我要開青樓第456章 擊退儋珪第48章 緊急救援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455章 初戰天井關第331章 殉國(下)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105章 爭鬥(上)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210章 大政變(3)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391章 潰逃?反擊!第370章 嚴打與審判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424章 張彥卿的末路第338章 平邊策第341章 破柴都第242章 劉承佑之死(中)第485章 吃人魔王第199章 史府夜宴(下)第97章 走鏢(二)第387章 御前衝鋒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64章 夜襲(二)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338章 平邊策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489章 背叛第247章 打劫!(上)第301章 樓觀道(上)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7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上)第249章 誰爲皇帝(1)第17章 父子密談(上)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267章 願爲將軍效死第79章 酒樓巧遇(下)第154章 大戰王景崇(1)第136章 瘟疫(下)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71章 相互算計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20章 義結金蘭(下)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136章 瘟疫(下)第393章 生擒南唐三將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437章 大戰“姚大蟲”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29章 積怨與綠帽子
第417章 皇帝南征!第22章 初入兵營第84章 倔強的張逸第135章 瘟疫(上)第468章 鐵打的澤州第210章 大政變(3)第463章 嚇人的插曲第383章 孫晟之死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125章 西行平叛(1)第99章 曹州兵變(上)第330章 殉國(中)第501章 勸降專業戶丁德裕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417章 皇帝南征!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346章 攻克鳳州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154章 大戰王景崇(1)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367章 唐使乞和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76章 襄州定策第384章 擊敗朱仁裕第47章 城門爭奪戰(下)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364章 趙普來投第210章 大政變(3)第135章 瘟疫(上)第336章 忠奸馮道第209章 大政變(2)第21章 我要開青樓第456章 擊退儋珪第48章 緊急救援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455章 初戰天井關第331章 殉國(下)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105章 爭鬥(上)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210章 大政變(3)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391章 潰逃?反擊!第370章 嚴打與審判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424章 張彥卿的末路第338章 平邊策第341章 破柴都第242章 劉承佑之死(中)第485章 吃人魔王第199章 史府夜宴(下)第97章 走鏢(二)第387章 御前衝鋒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64章 夜襲(二)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338章 平邊策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489章 背叛第247章 打劫!(上)第301章 樓觀道(上)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7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上)第249章 誰爲皇帝(1)第17章 父子密談(上)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267章 願爲將軍效死第79章 酒樓巧遇(下)第154章 大戰王景崇(1)第136章 瘟疫(下)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71章 相互算計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20章 義結金蘭(下)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136章 瘟疫(下)第393章 生擒南唐三將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437章 大戰“姚大蟲”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29章 積怨與綠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