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

匡扶後周

王祚是一個很有心計的人,但在擁立皇儲一事上卻顯得極爲謹慎,畢竟如果成功只能換來一世富貴,如果失敗可就要被新皇記恨,日後很可能抄家滅族!這樣的大事,王祚自然不敢妄下結論,他立即命人前往王溥府中傳遞消息,尋求對策。

爲此,王祚派出的信使愣是跑廢了四匹戰馬,等他到了王溥府上的時候,剛交出王祚的密信就累癱了!不過那信使並不知道,王祚在信的末尾特意讓王溥將他殺人滅口,以掩飾行蹤。

王溥看來信也很是猶豫,這到底是個好機會,還是個大禍端呢?如果自己擁戴那柴家後人繼承皇位,自然會得到郭榮的欣賞與褒獎,自己或者族人也許會升個一官半職。可問題是,自己現在已經是禮部尚書、兼修國史、參知樞密院事,就算皇帝對自己再加恩寵,自己也不太可能得到更多的好處。而如果自己擁立柴家後人之事沒有成功,自己就會得罪太祖留下的衆多老臣,在朝中幾無立錐之地!得失相比較,參與其中的風險太大,這趟渾水可趟不得!

不過,雖然自己不能參與這擁立之事,倒可以將此事悄悄告訴範質。作爲郭威提拔起來的元老重臣,範質對郭家河山極爲忠誠,也是郭信繼承皇位的忠實支持者。如果讓他知道了這件事,範質一定會對自己非常感激;即便範質對易儲之事反對無效,以範質的人品,也不可能出賣自己!

想到這裡。王溥心中一定,立即將那書信撕碎、焚燒。等到火盆裡毫無痕跡後,這才換上便服、戴上斗笠,從側門悄悄出發,來到了範質府側的一棟酒樓裡,幷包了一間包間。隨後,王溥從店家借來筆墨紙硯,匆匆寫了幾句話。命人將這書信投於範府門前。

接着範府的家丁就撿到了書信,見上面有這老爺的名諱,連忙將書信送進府中。範質此時正好閒着沒事,打開一看,就見上面寫着幾句莫名其妙的話,約他到府外酒樓相會。下面卻沒有任何落款。不過範質對這字跡卻很是熟悉。應該是王溥所爲。他心中詫異,也有幾分好奇,覺得這王溥定然有機密要事要談。於是他也換下朝服,身着便服走進了酒樓,很快就來到了包廂之中。

兩個人都是老狐狸,相互見禮,說着寒暄的話。聊着朝中的人事變動,誰也沒有搶先開口的意思。

範質覺得自己有些個被動,他嘆了口氣,對王溥說道:“前不久陛下頒佈旨意,免除淮南州縣的當年賦稅,對支前的民夫予以減稅,對陣亡民夫的家庭實行三年免稅。這項政策真是仁政啊!”

王溥連連點頭,“這不是前段時間的舊聞嗎。範公怎麼又想起這件事來?”

範質冷笑道:“有人卻沒有領會到陛下的意思,居然還對新徵服地區進行橫徵暴斂。尤其是前不久淮南旱災。陛下調集糧食運往災區,幾乎是無償借給百姓。但楚州防禦使張順、楚州兵馬都監武懷恩卻公然扣留救濟糧。從中漁利!陛下明日就將下詔,將他們斬首示衆,並將楚州賬目暫時封存,日後準備查賬!”

王溥心中一驚,張順曾經向他行賄過,看來自己必須及早掃清首尾,免得將楚州的事情招惹到自己頭上來。這是範質送給自己的一個人情,要不然明天自己就得陷入被動。

王溥輕輕點頭,表示領情,笑着說道:“陛下真是仁慈,我記得下令運糧的時候,還有人力勸陛下不要做傻事,百姓們窮困至極,根本無力償還債務。陛下卻說:百姓都是我的子民,豈有孩子倒懸處於危險之中,而做父親的卻不管不顧的道理?!像陛下這樣仁慈的人,就算是上天,也不忍心讓他斷絕子嗣,何況我聽說洛陽柴氏有一幼童,聰明伶俐、果敢決斷,很合陛下的心意,也許會讓他改姓入宗呢!”

聽得此言,範質心中大驚,這才明白王溥爲什麼隱藏身份、將自己請到這裡來的原因。這個消息太令人震撼,如果不是王溥有意披露,範質根本就不可能想到郭榮也可以另行找人繼承大統,不必非賴在郭信這一棵樹上!如果郭榮找人入嗣,那太祖(郭威)的血脈今生就要與皇位無緣了!

這一點讓範質等人很不滿意,他們被郭威從草根提拔起來,心中充滿了對郭威的感激與欽佩,豈能容許這等事情發生?!即便張永德、李重進等人即位爲帝,他們也得乖乖地承認郭家的地位,甚至改姓爲郭,絕對不敢擅自更改國號。而一旦洛陽柴家的人入主開封府,他們接連兩代人爲帝,肯定會複姓爲柴,到時候郭家的江山就得成爲柴家的土地,這讓範質這些個郭威的老臣子情何以堪?!

範質皺了下眉頭,怪不得郭榮將魏仁輔調出樞密院,原來是皇帝擔心魏仁輔權力過重;由吳廷祚接任樞密使後,郭榮又擔心吳廷祚由此坐大,所以又讓範質、王溥、魏仁輔三人蔘知樞密院事,爲的就是讓他們四人互相牽制,平衡這最高權力。再說了,四個人都是文職出身,在軍界並沒有自己的固有勢力,在柴榮看來,他們四人執掌樞密使最爲可靠。

範質嘆了口氣,對王溥說道:“齊物(王溥之字),感謝你送來的情報,只是……老夫如今也調動不了軍隊,看來只能泣血上奏了!”

王溥連連搖頭,對範質說道:“範公萬萬不可行此下策,這隻會觸怒了皇帝。而且到現在爲止,陛下派人去洛陽接人一事尚未公開,說明陛下還心存疑慮,如果範公公然反對,以陛下的脾氣,說不定更會堅定他易儲的決心!”

範質點了點頭,突然他眼前一亮,對王溥鄭重地行了一禮:“多謝王公指點迷津,範某代表諸多忠於先帝的臣子,向王公表示感謝!”

王溥倒有些不好意思,他果斷地避開,沒敢受禮,閒聊幾句後就此告辭。範質心中暗念:陛下派人秘密前往洛陽接人,並不可能帶過多人馬,只要將陛下的信使暫時扣留,讓陛下此舉無疾而終。等到郭榮嚥氣的時候,就是郭信繼承先帝大統的時候!

範質已經想到了一個好幫手,那就是郭信的姐夫董遵誨。這個人忠肝義膽,又手握兵權,關鍵是他對郭威忠心耿耿,對郭信又有救命之恩。這樣的要命時刻,不找他找誰?!

範質很快回到府中,換上小廝的意思,從後門悄悄離開,前往董遵誨府中拜見。也不知道兩人偷偷商議了什麼,反正四更時分,範質這才離開了董府,神情中已然平穩,再不見其中的焦急。

第二日一早,範質面見郭榮,對他說道:“陛下,前不久我朝李玉爲人所惑,進攻蜀國。沒想到卻被蜀將李承勳據險截擊,李玉反被其斬殺。我軍北伐之後,蜀國以趙崇韜爲北面招討使,孟貽業爲昭武、文州都招討使,趙思進爲東面招討使,韓保貞爲北面招討使,以六萬兵力,屯與邊境,對我大周虎視眈眈。當地鳳翔軍實力有些單薄,迫切需要加強啊!”

郭榮連連點頭,對這老成謀國之言表示讚賞。他略一思索,對範質說道:“不如這樣,任命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爲鳳翔軍節度使,任命平盧軍節度使李洪義爲永興軍節度留後,併兼任京兆府尹。你看如何?”

如果不是範質對郭榮心有怨言,範質絕對要拍掌稱讚。王彥超乃是有名的猛將,將他調來,完全可以掌控鳳翔軍,對抗孟昶。而王彥超在永興軍已經任職三年,將他調走,也可以削除他的根基,讓他失去對永興軍的影響,避免獲得對抗中央的本錢。而接任的李洪義乃是後漢李太后的弟弟,早在郭威起兵之初李洪義就被迫投降,李洪義的根基相對薄弱,沒有多少舊部,所以郭榮放心的讓李洪義主政關中軍政。只要一紙詔書,李洪義就會失去所有的權力,不會對病重的郭榮造成任何影響。

不過郭榮沒有想到,這李洪義恰恰正是董遵誨與範質看重的大臣,郭威待這傢伙不薄,而郭榮對他可就一般了。李洪義也算是知恩圖報的人,在他軍中,有不少人更是郭威的忠實信衆。即便調動他們謀殺郭榮,只要能拿出合適的理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洪義上任之後,立即下令加強四門戒備,整治城市治安。他調集了大量衙役在門口巡邏,並張貼了不少通緝江洋大盜的號令,其中就有通緝喬蒙的一張畫像。與這些號外擺在一起的,是大筆的金銀珠寶,足以讓人動心!

很快就有人獻上線索,那喬蒙剛剛抵達開封府外的一處皇家莊園——南御莊,還沒有入城。李洪義立即封鎖消息,並馬上派出信使向範質、董遵誨報告。

兩人聽說喬蒙還沒有入城後頓時長喘了一口氣,董遵誨想範質行禮說道:“範公但請安坐,今夜我就帶人殺過去,將那裡的賊人全都消滅!”

範質點頭應允,低聲說道:“消滅所有的痕跡,裝出是江洋大盜所爲!我將在城中擺好酒宴,等着你們勝利的好消息!”

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492章 塵埃落定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258章 奔襲劉贇(中)第199章 史府夜宴(下)第495章 平反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第167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下)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214章 逃離開封府(2)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295章 雨落幽燕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第272章 遼國劇變(中)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482章 野心與野望第480章 運氣不佳的鄰居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第84章 倔強的張逸第301章 樓觀道(上)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424章 張彥卿的末路第57章 桂英,誤會啊!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149章 李守貞造反第242章 劉承佑之死(中)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381章 放火?自焚!第498章 突襲百里!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57章 桂英,誤會啊!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346章 攻克鳳州第329章 殉國(上)第423章 屠城?!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486章 圖窮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391章 潰逃?反擊!第184章 誅殺趙思綰(4)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7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上)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43章 打開心結第440章 點檢作天子!第232章 戰前謀算第322章 攻破晉陽城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121章 御營議事第451章 艱難的選擇第189章 計退南唐(上)第478章 好大一場火(上)第378章 六合大戰(下)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105章 爭鬥(上)第329章 殉國(上)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30章 香玉之心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300章 確立儲君第490章 瓜分權柄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428章 南唐事變(上)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56章 準備出兵第221章 尋醫問藥
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492章 塵埃落定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258章 奔襲劉贇(中)第199章 史府夜宴(下)第495章 平反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第167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下)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214章 逃離開封府(2)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295章 雨落幽燕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第272章 遼國劇變(中)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482章 野心與野望第480章 運氣不佳的鄰居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第84章 倔強的張逸第301章 樓觀道(上)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424章 張彥卿的末路第57章 桂英,誤會啊!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149章 李守貞造反第242章 劉承佑之死(中)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381章 放火?自焚!第498章 突襲百里!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57章 桂英,誤會啊!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346章 攻克鳳州第329章 殉國(上)第423章 屠城?!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486章 圖窮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391章 潰逃?反擊!第184章 誅殺趙思綰(4)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7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上)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43章 打開心結第440章 點檢作天子!第232章 戰前謀算第322章 攻破晉陽城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121章 御營議事第451章 艱難的選擇第189章 計退南唐(上)第478章 好大一場火(上)第378章 六合大戰(下)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105章 爭鬥(上)第329章 殉國(上)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30章 香玉之心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300章 確立儲君第490章 瓜分權柄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428章 南唐事變(上)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56章 準備出兵第221章 尋醫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