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尋醫問藥

等到月上柳梢頭,王政忠將所有人都領到了這個宅子,這還是他這些手下第一次來此。董遵誨在京的時候,雖然時常去郭威、馮道等人府邸拜訪,平日裡卻很是低調,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此處購買府邸。加上此處剛剛受過排查,也算是比較安全。

王政忠也趁機將手下們進行整編,一百零五人全部按照什、伍列隊,並讓手下們自己推選出所信任的什長、伍長。王政忠從中挑出最有戰鬥力的五個什,帶領他們悄悄出門,前往白天選定的幾個藥鋪。

經過一天的大搜捕之後,開封府街頭的戒備明顯變鬆,大家很容易就來到了藥鋪附近,每個什負責一個藥鋪,打暈了在裡面駐守的士兵,並挾持藥鋪裡的大夫離開。

不久,趙匡胤就得到了消息,南城有五間藥鋪同時遭到襲擊,大夫們都被挾持離開。

趙匡胤冷哼一聲,對手下吩咐道:“大家不要慌,別中了敵人聲東擊西的詭計!今天咱們消滅了不少叛黨的餘孽,如果我是他們,肯定會躲得嚴嚴實實。而他們卻在這時貿然出擊,還同時襲擊五家藥鋪,分明是想轉移咱們的視線!再說了,如果他們真有傷病員,肯定會捂着藏着不讓咱們發覺,哪能就此暴露呢?!咱們好不容易纔將南城清理出大半,如果我們中了他們的詭計,對今天清理出來的安全領域進行再次覈查,就會給叛賊們喘息的時間。現在咱們要做的,就是鎮之以靜,按部就班地繼續清查,不要自亂了陣腳!”

其實趙匡胤說的也不錯,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早日恢復城中的秩序,穩定朝堂的局勢。雖然搜查、撲殺楊邠等人遺留的親信也是當務之急,不過嚴格來說,失去統一指揮的散兵遊卒,並不能對朝廷構成嚴重威脅。其實只要朝局穩定、軍隊領命,這些逆賊餘孽完全可以交給開封府的衙役來處理。

趙匡胤的這番舉措可謂抓住了目前的重點,不過他也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居然讓王政忠輕鬆過關。其實王政忠根本沒有想到什麼轉移視線,他只是覺得高桂英這次病得實在是不輕,多抓幾個大夫來,也能集思廣益。

幾個白鬍子老頭擔驚受怕地來到宅子,王政忠衝他們拱手說道:“幾位大夫不必驚慌,我們不是什麼歹人,綁你們來此主要是給人看病,等到病情好轉以後自有診金奉上。”

見大夫們還是惴惴不安,王政忠便命人端上來一盤子金子,分發下去,看着金子在自己手裡閃耀着誘人的金黃色,大夫們都送了一口氣。不止一人暗中說道:看來不是劫財劫色,老夫還以爲晚節不保了呢!

大家先是來到了發高燒的意哥兒牀前,挨個號脈,然後湊在一起分析病情。王政忠聽着他們說着各種各樣的專業術語,愣是一句也沒有聽懂。

等了好長一會,有一個姓趙的大夫被共推出來,對王政忠說道:“這位小公子先天體質不好,加上肝氣鬱結、急怒攻心,又有些擔驚受怕,所以一直持續高燒。老夫與衆位同仁一起商議出一個方子來,只要按方子抓藥,退燒並不是問題。只是連續兩天多的高燒讓他的身體更爲脆弱,日後還要多多調理!”

大夫說得很是隱晦,並沒有說明小孩子高燒後容易留下後遺症,對腦部發育也有一定影響。如今大夫們的性命都捏在人家手中,如果實話實說,縱然對得起醫德,卻讓自己的處境更爲艱難。大家覺得只要能讓這小公子退燒,就能將眼前的危機糊弄過去。

王政忠覺得這些大夫說得很有道理,連忙讓他們快些寫下單子,讓手下們照單抓藥。剛剛突襲藥鋪的時候,大家將每味中藥都帶走了部分,如今正好有了用處。

這時郭樂安紅腫着眼睛,將高桂英剛剛甦醒的消息告訴王政忠。於是他連忙讓郭樂安帶着大夫們來到了高桂英的牀前,爲她細心診治。王政忠則站在屋外,焦急地等待消息。

這次大夫們討論的時間更長,王政忠就算站在屋外,也能聽到他們刻意壓低的爭辯聲音。等了好長一會,那姓趙的大夫才大聲總結道:“基本上她的病情就是這樣,聽了大家的發言我也有了八成把握,治好不難,只是需要時間。走,咱們去寫藥方煎藥。”

趙大夫領着衆人走了出來,對王政忠施了一個眼色,一起走到遠處。等到趙大夫確信屋裡的女子聽不到自己的談話,這纔對王政忠說道:“這位大人,屋子裡的這位夫人我們實在是看不了,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王政忠大驚失色,“怎麼可能,你剛剛不是說有八成把握嗎?!”

趙大夫長嘆了一口氣,儘量用白話解釋道:“我也是給那位夫人以信心,讓她多撐一段時間。這位夫人這段時間擔驚受怕自不用說,還受了箭傷失血過多,導致元氣大傷。更雪上加霜的是,現在她正值天葵期間,卻在涼水中舉着孩子泡了大半天。若是普通女子早就沒了氣力、丟了性命,不過這位夫人先天體質較好,這才勉強支撐。可是卻也烙下了病根,實在是難以治癒。我現在雖然能開些藥緩解一下她的病痛,不過她的壽命大減卻已是定數!”

王政忠皺緊了眉頭,自己這可怎麼跟大哥董遵誨交待啊?!一時間,他倒是很羨慕已經入土爲安的劉大慶,起碼他死得其所,不會爲這煩愁而揪心。事到如今,也只能接受現實,王政忠連忙請大夫們前去開方子抓藥,並命人立即熬製,自己則蹲在原地發愣。

這時隱隱約約傳來了女子的哭泣聲,王政忠連忙上前,卻是那偷聽到大夫診斷的郭樂安。王政忠連忙上前勸解一番,起碼不能讓高桂英聽到這哭聲,免得影響治病的信心。經過他的一番耐心勸說,郭樂安這才擦了擦眼睛,去竈間端了藥湯送進屋中……

一夜無話,等到天明的時候,意哥兒終於退了燒,而高桂英也有了幾分氣力。王政忠大喜過望,對幾個大夫予以重賞。不過,他覺得高桂英的病情應該還有希望,兄長董遵誨也懂得不少驚世處方,也許他可能有辦法……

第378章 六合大戰(下)第16章 以爹壓人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496章 兩封求援信第212章 大政變(完)第405章 斬將奪旗(中)第495章 平反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106章 爭鬥(中)第230章 漢庭應對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496章 兩封求援信第176章 所向無敵(下)第212章 大政變(完)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322章 攻破晉陽城第435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下)第76章 襄州定策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222章 逃離開封府(完)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232章 戰前謀算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319章 炮兵指揮使(下)第473章 老將末路第269章 大戰長壽村(中)第230章 漢庭應對第460章 奇襲高平關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49章 大戰城門洞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102章 上奏朝廷第281章 晉州城下二三事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458章 大會寨第398章 是賢士還是大頭兵第1章 重生古代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301章 樓觀道(上)第365章 拿下清流關第336章 忠奸馮道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283章 賄賂皇帝郭威第75章 遵誨大事不糊塗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第154章 大戰王景崇(1)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247章 打劫!(上)第367章 唐使乞和第481章 難堪與憋屈第334章 斷後(上)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330章 殉國(中)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460章 奇襲高平關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357章 正陽大戰之斬殺鹹師朗!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135章 瘟疫(上)第325章 北上抗遼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75章 遵誨大事不糊塗第76章 襄州定策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33章 喜得大將第28章 巧做整編第17章 父子密談(上)第76章 襄州定策第197章 血案(下)第411章 較量(上)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472章 壯士淚
第378章 六合大戰(下)第16章 以爹壓人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496章 兩封求援信第212章 大政變(完)第405章 斬將奪旗(中)第495章 平反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106章 爭鬥(中)第230章 漢庭應對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496章 兩封求援信第176章 所向無敵(下)第212章 大政變(完)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322章 攻破晉陽城第435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下)第76章 襄州定策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222章 逃離開封府(完)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232章 戰前謀算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319章 炮兵指揮使(下)第473章 老將末路第269章 大戰長壽村(中)第230章 漢庭應對第460章 奇襲高平關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49章 大戰城門洞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102章 上奏朝廷第281章 晉州城下二三事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458章 大會寨第398章 是賢士還是大頭兵第1章 重生古代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301章 樓觀道(上)第365章 拿下清流關第336章 忠奸馮道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283章 賄賂皇帝郭威第75章 遵誨大事不糊塗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第154章 大戰王景崇(1)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247章 打劫!(上)第367章 唐使乞和第481章 難堪與憋屈第334章 斷後(上)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330章 殉國(中)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460章 奇襲高平關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357章 正陽大戰之斬殺鹹師朗!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135章 瘟疫(上)第325章 北上抗遼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75章 遵誨大事不糊塗第76章 襄州定策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33章 喜得大將第28章 巧做整編第17章 父子密談(上)第76章 襄州定策第197章 血案(下)第411章 較量(上)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472章 壯士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