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樓觀道(上)

董遵誨覺得自己與西部地區很是有緣,每次西部出現叛亂,總是能排到自己去平亂。而每次雖有坎坷,可平亂之後,自己總能升個一官半職。不過,這緣分是建立在奔波數千裡的基礎上,現在又不是有高鐵和動車組的年代,每次遠征都讓大家疲憊不堪。

其實董遵誨自己也很理解郭威,每次西部叛亂,當地節度使完全有力量在第一時間將它平息,但是大家卻總是嚴守邊境大聲求援。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沒有這叛亂,西部哪裡來的這些糧草補給,哪裡來的這優惠政策?又哪裡可以蓄養這麼多兵丁,拿着朝廷的俸祿趾高氣揚地與朝廷討價還價!

所以朝廷也學精了,與其再支出大量的物資、落進當地節度使的手中,還不如派遣一支精銳的部隊,對敵人主力展開突襲。這樣一來,花費也不算太大,也樹立了中央的威信。可問題是對策很好,但當地的節度使哪裡會願意主動配合中央的部隊?他們總是敷衍了事,讓朝廷軍隊打起仗來分外費勁。

比如說現在,董遵誨所部人馬沿着水路趕赴邠州,可是下船之後,卻根本沒有靜難軍的人員前來接納。董遵誨只能率領部隊在邠州城外紮下營盤,自己拿着名刺前往靜難節度使的府邸求見。約莫等了三個多時辰,那門房才施施然告訴董遵誨:明日再來吧,節度使大人外出看地形去了!

衆人憤憤不平,暗地裡發着牢騷。老成的劉慶義便低聲勸誡道:“大家不要發怒,也許那折從阮真得去看地形了,只是那門房見咱們沒掏門包,故意爲難咱們而已!只是咱們畢竟奉旨而來,哪能再向門房行賄,抹了朝廷的臉面!”

董遵誨輕輕點頭,“不過是給咱們一個下馬威而已,讓咱們明白強龍難壓地頭蛇的道理!”

張逸怒聲說道:“咱們可是朝廷派來平亂的人馬,他怎麼敢這麼怠慢咱們?”

董遵誨苦笑着說道:“人家折從阮有這個資格,他從後唐時就加入軍隊,先爲牙將,後升爲府州刺史。曾攻破契丹城堡十餘處,每戰必勝。後漢時,在府州建立永安軍,擢升爲本州團練使、兼領朔州刺史,位高權重。咱大周成立以來,折從阮鎮守宣義、保義兩鎮,多次擊退契丹軍、党項人的襲擾,建立了不少功勳。現在咱們平定野雞族的叛亂,也少不了人家的幫忙。不晾涼咱們,怎麼能確定他的主導地位?!”

衆人苦笑,很是無語。雖然大家也攜帶了不少物資,可是沒有當地軍隊的支持,這兩千人馬還真是個擺設,就算是突襲野雞族,也找不到居無定所的野雞族現駐地!

董遵誨笑着說道:“不過大家也要放心,折從阮不是無識之輩,肯定知道平定這叛亂的重要性。王政忠,採辦軍需物資的任務就交給你了,豆餅之類的咱們雖然帶了不少,可也不能坐吃山空;劉慶義,駐地防務就交給你了,我估計折從阮肯定會偷窺咱們的營地、觀察咱們的實力,萬萬不可讓他小覷咱們。張逸,我給你放個大假,你去城中探聽下消息,看看有沒有野雞族的消息;對了,馬德海,你不是說能聽懂党項話嗎,你就去集市上探看一番吧。”

大家全都點頭應允,只有馬德海有些個爲難,等到大家離開之後,馬德海啃啃哧哧地低聲說道:“將軍,其實俺就只能聽到幾句像抱歉之類的話,其餘的俺根本就聽不懂。當初害怕你嫌俺文化水平低,這才胡說了幾句,還請將軍見諒。”…,

董遵誨啞然失笑,“這樣吧,你我同去集市上一行,我也去看看當地的馬市,看看能不能從那裡瞭解到党項人的一些情況。”

兩人很快換下衣甲,改成普通人的穿着,悄悄溜出營門,帶着十餘同樣改裝的衛士,混入了邠州城。

邠州不愧爲靜難軍的駐紮地,走到城中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幾名兵士。大多衣着整潔、禮貌待人,偶爾也會警惕地看着左右,手下意識地扶着刀柄,顯然還沒從緊張的戰爭狀態舒緩過來。

靜難軍負責彈壓党項部族,最近野雞族作亂,從郭彥欽帳下搶到了不少物資,周圍的幾個党項部落蠢蠢欲動,全靠靜難軍折從阮他們苦心維繫。士兵們更是頻繁出動,以武力震懾各部落,這纔將叛亂的區域嚴密封鎖,沒讓這叛變之勢蔓延起來。

董遵誨和馬德海兩人走走看看,發現當地的物價倒是沒有太多的變化,只是鹽價飆升,讓百姓們多有不便,許多百姓更是在排隊買鹽。

董遵誨也曾排隊等候,與百姓們閒聊。大家都對朝廷平定野雞族的叛亂充滿信心,不過卻也都相信要耗費不少時間,家裡還是存上些鹽比較保險。反正都是官鹽,縱然價格上漲,也不會出現囤積居奇的現象。

兩人走得累了,便挑了一家素雅點的酒樓,在二樓上要了個憑窗的位置,點了四碟時令小菜,又要了兩壺濁酒,閒聊起來。

不多時,有兩個道人翩然而至,坐在了董遵誨旁邊。就見這兩個道人,一個約有七八十歲年紀,頭髮、鬍鬚已然全白,挽着一個很是簡單的髮髻,頗有一種得道之人的感覺。而另一個小道士不過是十八九歲光景,賣相頗佳,好一幅出塵脫俗的相貌。

就見那老道士要了幾碟素菜,又要了一壺清酒,自酌自飲起來。小道士低聲說道:“師叔祖,你怎麼又喝上了?今天都是第三壺了,咱們不是要去折府拜見嗎?你要是喝多了,豈不是誤了師門的大事!”

老道士微微一笑:“誤不了,誤不了,只是一壺酒而已,訥生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酒量,怎麼可能誤事呢?”

見小道士繼續撇着嘴,一副回山之後告狀的模樣,老道士連忙笑道:“咱們去折府拜見,也不過是走走過場,畢竟是來到了人家的地盤,不去拜見一番也實在是不給折從阮面子。這都是例行公事,訥生你不要太看重!想當年我樓觀道興旺的時候,節度使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咱們宗聖宮朝見,垂詢咱們祖師爺的意見。如今可好,小小的一個靜難軍節度使,居然也得讓咱們去拜見,真是風水輪流轉啊!”

小道士聽到這裡,很是緊張,連忙環顧左右。見大家都沒有注意到他們的言行,這才鬆了一口氣。不過小道士的功底尚淺,卻沒有發現董遵誨、馬德海兩人已經停止吃菜、豎起耳朵偷聽。

小道士張逸嘆了口氣,“師叔祖,你每次喝了酒就開始嘮叨,總是說些咱們樓觀道過去的輝煌,煩不煩啊!現在咱們可沒有這麼多輝煌之事可以炫耀,我見中原好多人開始求神拜佛呢,寺廟裡的金佛(銅佛)更是閃耀奪目!”

老道士微微一笑,“訥生你還是修行不夠,看不破這世間萬物。佛教雖然一時盛行,卻已經註定了要遭受劫難的命運。我看不出三五年,這佛教一定會有禍事降臨!”

董遵誨心中一驚,這老道士倒是有些個門道,他怎麼知道柴榮上臺以後採取了抑制佛教的舉措,拆毀寺廟數千所,勒令數十萬僧人蓄髮還俗?!…,

就見小道士笑着說道:“師叔祖,咱們樓觀道破落了,你也不用詛咒人家吧?你倒是說說理由,要是再說是打卦問卜得來的,今天這頓飯我張毅絕對不請客!”

【小道士張逸(字訥生)由書友“等更耗青春”友情提供】

老道士又是一笑,一邊喝酒一邊低聲說道:“如今佛教廣爲流傳,許多人爲了逃避徭役和賦稅紛紛出家,獻出自家的銅器、金錢來打造佛像,導致銅價上漲、錢幣奇缺。更有人獻上自家數百頃土地,導致寺廟廟產劇增。現在中原戰亂紛紛,皇帝家也沒有餘糧,眼看着寺廟裡有這麼多的土地和金錢,還有這麼多的銅佛可以融了鑄錢,皇帝難道不心動?郭威是個厚道人,可是那郭榮心比天高,一定會動手的!”

小道士好奇地問道:“師叔祖,前不久你去開封府觀察新朝氣數,據說見到了皇帝一行,不知這大周能綿延幾年?”

老道士輕捋鬍鬚,也不開口。小道士無奈,又叫了一壺酒,老道士這才笑着說道:“如今天機混亂,尤其是前年紫微星突發變故,天機大變。我雖然修行了一段時間,卻也不敢說能洞察天機。本來周朝至多不超過三代,可是現在看來,卻大有可期,並不像前些年掌教對郭威的批示那般短命,實在是讓人稱奇!你們張家要想重現當年的輝煌,倒也可以輔佐這周朝一試。”

小道士還要發問,老道士卻笑着對董遵誨說道:“這位將軍,聽了這麼久了,是不是準備請老道我喝壺酒?”

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329章 殉國(上)第469章 打鐵匠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507章 築基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238章 劉子陂大戰(6)第82章 聯想的力量!第329章 殉國(上)第353章 御營副先鋒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16章 以爹壓人第62章 郢州第一仗第83章 敲竹槓第96章 走鏢(一)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28章 巧做整編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394章 河上斬蛟龍第18章 父子密談(下)第119章 浴血搏殺第229章 佔據滑州第51章 智退王西昌(下)第80章 掌櫃諫毒計第44章 進城與誤會第229章 佔據滑州第318章 炮兵指揮使(中)第83章 敲竹槓第430章 南唐事變(下)第370章 嚴打與審判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199章 史府夜宴(下)第54章 趙匡胤的出走(下)第139章 深仇大恨(三)第98章 走鏢(三)第449章 橐駝兒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208章 大政變(1)第15章 兵變?不怕!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125章 西行平叛(1)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472章 壯士淚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129章 西行平叛(5)第14章 坊中亂戰(下)第308章 高平之戰(2)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335章 斷後(下)第486章 圖窮第75章 遵誨大事不糊塗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507章 築基第244章 義釋百姓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271章 遼國劇變(上)第419章 御帳獻策第96章 走鏢(一)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484章 京中來信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39章 痛打趙匡胤(三)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190章 計退南唐(下)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34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上)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91章 出使南平(上)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107章 爭鬥(下)第210章 大政變(3)第477章 風雨揚州城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82章 聯想的力量!
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329章 殉國(上)第469章 打鐵匠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507章 築基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238章 劉子陂大戰(6)第82章 聯想的力量!第329章 殉國(上)第353章 御營副先鋒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16章 以爹壓人第62章 郢州第一仗第83章 敲竹槓第96章 走鏢(一)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28章 巧做整編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394章 河上斬蛟龍第18章 父子密談(下)第119章 浴血搏殺第229章 佔據滑州第51章 智退王西昌(下)第80章 掌櫃諫毒計第44章 進城與誤會第229章 佔據滑州第318章 炮兵指揮使(中)第83章 敲竹槓第430章 南唐事變(下)第370章 嚴打與審判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199章 史府夜宴(下)第54章 趙匡胤的出走(下)第139章 深仇大恨(三)第98章 走鏢(三)第449章 橐駝兒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208章 大政變(1)第15章 兵變?不怕!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125章 西行平叛(1)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472章 壯士淚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129章 西行平叛(5)第14章 坊中亂戰(下)第308章 高平之戰(2)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335章 斷後(下)第486章 圖窮第75章 遵誨大事不糊塗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507章 築基第244章 義釋百姓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271章 遼國劇變(上)第419章 御帳獻策第96章 走鏢(一)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484章 京中來信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39章 痛打趙匡胤(三)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190章 計退南唐(下)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34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上)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91章 出使南平(上)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107章 爭鬥(下)第210章 大政變(3)第477章 風雨揚州城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82章 聯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