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獻禮

賀宴從辰時開始,衆人面前堆滿各種精緻的糕點還有美酒,正餐巳時纔會奉上,在此空隙裡就是衆人表示自己恭賀綿帝生辰的心意的大好時機。

要不是皇權的威嚴鎮壓住衆人,恐怕那幫子官員們就如菜市場賣菜的大媽們恨不得捧着自己的禮品擠到綿帝面前去,只可惜女帝高高在上坐着,其餘人只能眼巴巴地在下面望着。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能把自己的賀禮親自呈現給綿帝看,大多都是交與禮部專門登記整理,無論是珍貴無比的夜明珠或者是價值連城的金曼扎,都被寥寥數語帶過,至於本尊就不過衆人眼而直接被送入皇家寶庫中去。

沈半雙不由有點可惜,雖然自己沒多大心思在此上,但還是有點好奇心,想開開眼界,看看這天底下到底有多少奇珍異寶,沒想到只能聽禮部侍郎宣讀一件件珍寶的名號,就是沒能看到實物,不免小小遺憾一把。

不過一絲的遺憾馬上被緊張感給沖走了,似乎綿帝也覺得光聽禮部侍郎宣讀禮單乏味之極,下達展示幾件物品的命令。即使這樣也只有地位崇高的人,說白了也就是跟皇家有密切關係的人能機會夠在綿帝面前大獻殷勤,稍微有點偏差的待遇反而讓沈半雙大飽了眼福。

比如說太常寺的一位二品官員就獻上了極爲稀罕的金棚果罩,完全是黃金打造的底座,果罩採用縷空雕刻六條上行龍托起頂蓋,頂蓋用綠色絲綢挫成松枝覆蓋,六條龍的頭部造型探出頂部各角。和花瓶差不多大小的形狀,卻因造型美觀,工藝精湛,給人一種金碧輝煌、華麗的感覺。不僅沈半雙暗暗詫異,整個大殿裡的人們都交頭接耳,讚歎有加,尤其是一向以溫和笑容示衆的綿帝難得露出一天來的滿意模樣,更讓那獻上此件禮物的官員洋洋自得,討了陛下的歡心,就等着加官進爵的時候來臨。

似乎在攀比般,接下來呈現給衆人面前的寶物一個比一個美崙絕幻,讓衆人讚歎聲一疊一疊的連續不斷的同時也讓有些人望洋止嘆,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確定自己的寶物獨一無二,那麼有何臉面和膽量在衆目睽睽之下獻醜呢?

最後壓軸的就是當今國舅爺奉上的‘大雅筽’,待錦盒打開時,露出被絲滑無比的綢布包裹的物品,從形狀可以看出是個瓷器。衆人紛紛驚訝,僅僅從名稱根本無法猜測到底爲何物,弄到最後居然還是件普通的瓷器。即使如此也沒有人報以輕視之心,想想看,一個地位崇高的國舅爺就在皇帝的生辰宴上獻上平民百姓使用的瓷器,一定有深意。

待那礙事的綢布被小心翼翼地抽走後,衆人眼前不禁一亮,御用之物大多是精美絕倫的金銀玉器,但是都沒有面前這瓷碗吸引衆人的目光。一個青瓷紋盤,菱花式口,盤心坦平,圈足。通體施青白釉,底素胎無釉,盤內外還繪青花紋飾多層。折沿上繪卷草紋,內壁青花網紋地上突出白色纏枝牡丹紋,盤心邊緣環以卷草紋,中央青花地烘托麒麟、翔鳳各一,空間襯以白色的蓮花及朵雲紋。怪不得取了‘大雅筽’這個大氣十足的名稱,一點也不顯得突兀,無論出於羨慕讚賞還是嫉妒等心理,衆人毫不吝嗇那豪華的讚美之詞,給足了國舅爺面子的同時也滿足了綿帝的虛榮心。

林業風微笑着對綿帝道:“這是微臣無獨有偶得到的一件佳品,不敢獨享,藉由陛下生辰獻上,還望能入陛下慧眼。”

綿帝笑道:“難得國舅爺那麼有心,舍痛割愛,朕就不客氣了。”揚手示意一下,自然有專門人上前將那瓷器原模原樣包裝好並收起來。

如果事情到此就結束,所有人都能鬆口氣,君友臣恭,其樂融融無比。只可惜二皇女綿蓮對國舅爺獻上的厚禮比較上心,讚歎有加:“國舅爺不愧是國舅爺,這‘大雅筽’在衆多寶物中也是獨傲風頭的珍品。不由讓本殿下想起幾年前也有那麼一個人別出心裁,獻上了一件讓所有人都驚羨的奇寶,到現在還置放在母皇的御書房了。”

不愧是二皇女,說的話就是不能讓人忽視,就連出於中間位置的沈半雙都覺得整個大殿裡似乎有那麼幾秒是靜止的。雖然沈半雙也知道二皇女口中提起的人就是自己的母親沈化如,可依然無法體會到對其她人來說是多大的衝擊力,在場的衆人除了沈半雙和幾個乳臭未乾出來湊熱鬧的傢伙,那一年綿帝的生辰又有誰沒有參加呢?見證了一個小小的商人憑藉無與倫比的珍寶一步登天的情景,是多麼羨煞衆人。可是世事難料,那本來應是青雲直上的人物卻甘心縮在小地方,再也沒有多大的行爲,沒過多久更傳來其病逝的消息。也許是偶然也許是別有深意,但是沒有人能查探究竟,所以一年一年陛下的生辰宴上衆人也心造不宣的沒有提及此事,沒想到今天卻被二皇女殿下戳破。

對此事有點明瞭城府又有點深邃的大臣們自然不言不語,而一知半解的小官們就不禁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提起當年那個明媚的女子獻上獨一無二的五彩釉瓷的事情。現在想起來,國舅爺不免跟那沈化如學的感覺來,都是以最普通卻最獨特的瓷器博取頭彩。

隨着衆人的議論漸漸變了調,沈半雙都有點不自然,只見那林業風還是一臉淡然,似乎沒有聽到底下人是怎麼議論的。

而二皇女綿蓮好像也察覺自己失言般(沈吐槽:胡扯)笑了笑:“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回事。”

“哦?”綿帝被綿蓮轉移了注意力:“不知皇兒指的是何事?”

“母皇,您忘了那沈化如還有個女兒嗎?就是前不久您御賜的皇商啊!她來京城爲您賀壽,今天也到場了。”

如果眼光可以殺死人,沈半雙投到綿蓮身上的目光足夠將其盯出一個大洞來,可惜那怨念都被綿蓮給忽視掉,一心一意的依偎到綿帝跟前親密的說話。

而衆人的眼光都默契的轉到處於正中位置的沈半雙身上,其中兩人的目光更爲犀利,讓沈半雙不禁打個寒戰。

不得已沈半雙只能出列,鄭重向綿帝行禮道:“草民沈懷薇叩見陛下,願吾皇福澤連綿,壽比南山!”

“擡起頭來,讓朕好好看看你。”

沈半雙領命,規規矩矩地立於中央,讓綿帝將自己看個仔細,自己也將綿帝的模樣瞅個究竟。沒有太女和林業風的張揚,綿帝的氣息和秦蓮有點像,溫和內斂卻有點危險。

“確實和你母親長得有點像......”綿帝自言自語道,似乎限於幾年前的回憶裡去,但沒有人膽貿然敢打斷她的思緒。

165.不是後記的後記191.奇招157.定計80.險中求勝(下)18.磨合11.沈半雙的決定126.密信105.查17.沈連心的請求121.衝突23.番外一31.兩人相遇131.藏在玉佩裡面的秘密(上)66.春意正濃101.君心何在?143.毒辣的計策(中)36.求證85.雜事126.密信44.彆扭29.微妙的感覺2.妻主大人103.問心162.竹籃打水(下)48.亂想(上)13.及簈前奏31.兩人相遇143.毒辣的計策(中)52.到京(下)153.對證31.兩人相遇9.醉紅樓之宴112.不平靜的開始15.簈禮之日的突發事件14.不善的面孔149.痛苦的抉擇(上)94.託付(上)92.沈延英的親事?69.倒黴的李耀宗48.亂想(上)50.準備工作157.定計133.結怨(上)14.不善的面孔163.香消玉殞(上)50.準備工作109.鬧(下)74.佈局163.香消玉殞(上)89.奔走38.堂姐妹,師徒兩31.兩人相遇88.罪緣(下)54.投石問路35.迷惑21.風韻佳人10.彆扭的人109.鬧(下)123.明兒有喜84.相聚20.試探31.兩人相遇96.滿月之賀122.年夜飯56.步步爲營157.定計126.密信66.春意正濃111.進府(下)20.試探51.到京(上)159.免死聖旨140.東風惡(上)107.弄巧成拙(下)104.疑10.彆扭的人67.搗鼓的日子165.不是後記的後記1134.結怨(下)1.陰錯陽差95.託付(下)105.查108.鬧(上)164.香消玉殞(下)77.獻禮22.私下的揭牌17.沈連心的請求7.一個事實真相123.明兒有喜49.亂想(下)45.沈延英的事情3.好看書的小姐65.心虛的人9.醉紅樓之宴162.竹籃打水(下)145.欲加之罪104.疑66.春意正濃101.君心何在?
165.不是後記的後記191.奇招157.定計80.險中求勝(下)18.磨合11.沈半雙的決定126.密信105.查17.沈連心的請求121.衝突23.番外一31.兩人相遇131.藏在玉佩裡面的秘密(上)66.春意正濃101.君心何在?143.毒辣的計策(中)36.求證85.雜事126.密信44.彆扭29.微妙的感覺2.妻主大人103.問心162.竹籃打水(下)48.亂想(上)13.及簈前奏31.兩人相遇143.毒辣的計策(中)52.到京(下)153.對證31.兩人相遇9.醉紅樓之宴112.不平靜的開始15.簈禮之日的突發事件14.不善的面孔149.痛苦的抉擇(上)94.託付(上)92.沈延英的親事?69.倒黴的李耀宗48.亂想(上)50.準備工作157.定計133.結怨(上)14.不善的面孔163.香消玉殞(上)50.準備工作109.鬧(下)74.佈局163.香消玉殞(上)89.奔走38.堂姐妹,師徒兩31.兩人相遇88.罪緣(下)54.投石問路35.迷惑21.風韻佳人10.彆扭的人109.鬧(下)123.明兒有喜84.相聚20.試探31.兩人相遇96.滿月之賀122.年夜飯56.步步爲營157.定計126.密信66.春意正濃111.進府(下)20.試探51.到京(上)159.免死聖旨140.東風惡(上)107.弄巧成拙(下)104.疑10.彆扭的人67.搗鼓的日子165.不是後記的後記1134.結怨(下)1.陰錯陽差95.託付(下)105.查108.鬧(上)164.香消玉殞(下)77.獻禮22.私下的揭牌17.沈連心的請求7.一個事實真相123.明兒有喜49.亂想(下)45.沈延英的事情3.好看書的小姐65.心虛的人9.醉紅樓之宴162.竹籃打水(下)145.欲加之罪104.疑66.春意正濃101.君心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