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算了算身上的錢,想着還有哪些必需品要買。接着又去買了兩斤鹽,給青梅買了點雜色線頭。後來又到了一家布莊。
青竹才一進門,就被那些捲成軸,立在牆邊那些各色的布料給吸引了。從最廉價粗糙的土黃布到上等的織錦綢緞,真是應有盡有,青竹甚至想,這裡是不是這個小鎮上最好的一家店面。
蔡氏想着要買些零碎的邊角餘料回去做點繡活,當進店裡時,目光也被那些成匹的布軸給吸引了。想着快到年底了,幾個孩子們也該做身新衣裳。因此來來回回的走了一圈,又摸了摸那些上等布料的觸感,確實很順滑,又有光澤。只可惜那些都是有錢人家穿的東西,他們一戶小小的農家自然消耗不起。
店裡的夥計一直跟在蔡氏身後,又耐心的向蔡氏解釋着這是什麼布料,用來做什麼好,是從哪裡運來的,經過了多少道工序等等。
蔡氏後來停在潞綢旁邊,見那些顏色真好看,青梅正是花朵一般的年紀,穿了這銀紅色的做的衣衫,稍稍的打扮了,一定是個出挑的美人。算算青梅年紀也不小了,過了年不久就十四歲,也該說婆家了。她身上的衣服大多還是自己改小的,老是撿自己穿的怎麼行,一年到頭也難得置身新衣。現在正是打扮的時候,蔡氏狠下心來,指着那潞綢問道:“這個多少錢一匹?”
夥計滿臉笑容的回答道:“二兩六錢銀子。”
蔡氏咂咂嘴,她身上的錢哪裡夠,一家子還要生活,當真買不起。連連搖搖頭,只得咬牙買了帶些土黃色的紫花布兩匹,又稱了兩斤麻線,買了些零碎的布頭,拿回去也好做點活計出來換錢。
青竹看了眼紫花布說道:“爲何名字叫紫花布,不是紫色的,也沒有紫色的花紋呢?”摸上去的手感也不順滑,顏色實在不大好看,不管做什麼衣裳,青竹想都穿不出效果來。
蔡氏笑着解釋:“我頭一回聽見這個名字時,也和你想的一樣。後來聽賣布的人說,織這布的棉花是紫色的,所以才叫紫花布。看上去雖然不大好看,可做了衣裳很結實耐穿。回去再染一染,便好了。”
青竹想,想要穿件新衣裳還真是不容易呀。買了布,還得自己染,自己裁剪,自己縫。等穿上新衣時,不知是哪年月呢。
青竹跟着蔡氏來來回回的兜了好幾個圈子,加上腿上的傷勢,早已經有些受不住了。蔡氏身子一蹲便要讓青竹上背。青竹見她手上還提着東西,又是油鹽,又是布料,擺擺手說:“不用背,我自個兒能走。”
蔡氏覺得這場病除了讓青竹不能記事以外,好像也沒什麼不同,反而比以前更乖巧懂事了些。不過這樣的女兒卻讓蔡氏覺得陌生,心想會不會久下落下什麼大病症,會不會被什麼不好的東西附了體。得趕在項家人發現前,儘量要讓青竹想起以前的事來。
蔡氏買了一套香蠟紙錢,青竹不知何故。
蔡氏帶着女兒去了一趟當地還算有名氣的寺廟,菩提寺。
爬了一截山路,青竹覺得自己再也走不動,有些泄氣的問着蔡氏:“娘,你來寺廟裡做什麼?”
“還不都是爲了你。”蔡氏嘟囔道。好不容易到了廟裡,蔡氏先拈香祭拜一回,又忙讓青竹趕着磕頭跪拜,口中唸唸有詞:“菩薩保佑,信女蔡氏,祈求愛女青竹萬事順利,夫唱婦隨,少些家宅口舌之爭,病魔鬼怪統統退散。”
青竹聽得一愣一愣的,什麼叫夫唱婦隨?疑惑的看了蔡氏一眼,卻見她閉上了雙眼,一臉虔誠的樣子,正在向佛祖祈禱。
蔡氏帶着青竹虔誠的跪拜過,又發下了宏願。青竹看着那一尊尊有些面目猙獰的羅漢夜叉之流,心生恐懼。總覺得那些塑像好似要立馬活過來一般。
青竹想要回去了,蔡氏卻拉着她到了一小攤前,攤邊坐着一個老態龍鍾的和尚,穿着破舊的袈裟,閉着眼,不知是在打瞌睡,還是在養精神。
蔡氏便將籤筒遞給了青竹,並對她道:“你要虔心,別去想亂七八糟的事。搖幾下,從裡面抽出一支來。”
“哦。”青竹按照蔡氏說的做了,搖晃了好一陣子,不知是不是力道使得大了些,只見一支竹片落在了地上。青竹拾取一看,只見寫着幾行小字。
第一行爲“劉皇叔過江招親”,青竹很是納悶,這是何解,感覺有些摸不着頭腦。又見下面批註着“上上”二字,青竹想那必是好籤。第二行寫着像是詩句的東西,依次看去,只見寫的是“腰佩黃金印,身騎白玉麟,福人多寶物,玳瑁共珍珠。”更是一頭霧水。
蔡氏忙從青竹手上將籤遞給了老和尚。老和尚眯縫着眼看了一回,點點頭,就是不肯說話。
蔡氏便問:“敢問老師傅這是什麼籤,給解一解。”
老和尚卻向蔡氏伸手說:“五兩銀子。”
青竹唬了一跳,讓解個籤要五兩銀子,還真是坑人,這是明擺着要搶劫麼。
蔡氏身上哪裡拿得出五兩銀子呀,忙說:“我身上沒有那麼多的錢,麻煩老師父給看看,這是小女求的。”
老和尚眯縫着眼睛,將一旁的青竹打量了一回,點頭讚道:“此女不凡。”
青竹見母親爲難的樣子,何必爲了那幾句似是而非的話花費五兩銀子,再說根本就拿不出來,便對蔡氏說:“娘,我們走吧。”
“好不容易求來了,怎麼能不知道上面寫的什麼就走呢,不是白來了一趟嗎?”
青竹笑道:“娘不用擔心,總歸是好話。原本這些東西信就有,不信就沒有。什麼福運,歹運之類,不過是一些必然的,偶然的因素湊在一起,產生的其中一個結果而已。”
女兒說的是什麼,蔡氏聽不明白。她想了想,既然解不了籤,要那麼貴的花費,又聽青竹說上面寫的是好話,那麼也算是中平以上的好籤了。便從荷包裡數了二十文錢來,對老和尚說:“老師父,這籤你賣給我吧。”
老和尚眼睛睜得更大一些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便問:“要這籤何用?”
蔡氏趕着說:“若真是支好籤,我就買來送給女兒。”
老和尚想了想,便將青竹抽出的那支籤扔在了蔡氏面前,轉過了臉。蔡氏歡歡喜喜的將二十文銅錢整齊的擺放在籤筒邊,拿起那一支,便回頭對青竹說:“青竹,我們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