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泰山之重

李修遠和東嶽神君在天宮之中的東嶽大殿之中辯論着。

李修遠秉持的是人道,所堅持的是輪迴有序,善惡有償,不能因爲是鬼神就可以避免,之所以他的人道會有衆多鬼神跟誰,那是因爲他的理念是公平,公正的理念。

人作惡要被懲處,鬼神作惡也要被懲處。

故此,良善的人和鬼神自然是希望世界變成這個樣子,否則良善的人被惡人壓迫,秉持正念的鬼神被道行高深的惡神欺壓,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但東嶽神君卻是既然相反。

他是泰山神山神得道,成神已久,秉持的是神道,他認爲萬物都應該被統治,就猶如凡人被帝王統治,所有的生靈也應給被神明統治。

以神道御萬道,亙古如一。

神道的理念亦是被衆多神明擁護,因爲他們都成神已久了,自然希望高高在上,享受凡人的香火供奉,永遠的逍遙自在,長生不死,怎麼甘願放棄神道而擁護人道?

所以,這不是單純的爭鬥,而是神道和人道的碰撞。

泰山神雖然和李修遠彼此爲敵,但此刻卻能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起,相距不足數丈互相爭辯着。

或許有鬼神認爲這是多此一舉,既然彼此已經爲敵,就應該戰上一場,勝者取勝。

其實這是錯誤的做飯。

神道和人道的戰鬥豈能如此的隨意,最先要做的就是傳播自己的理念。

李修遠是藉助這個機會傳播自己人道的理念,而泰山神也是在傳播神道的理念。

理念傳播開來,天下的鬼神都將會有自己的選擇。

到時候的戰鬥起來勝者才能真正的貫徹自己的理念,否則現在即便廝殺取勝。因爲理念得不到傳播,依然會有很多鬼神擁護神道或者人道。

這樣的戰鬥就沒有了任何的意義。

殺一個李修遠,後世還會有聖人出世,只要人不死絕,聖人永遠會出現,神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殺乾淨。

同樣的道理,誅了一尊泰山神天下還有無數的鬼神,鬼神不絕,秉持神道的神依然會出現。

只有理念順利傳播,取得勝利,才能確保萬世如一。

如春秋時期諸子百家一樣,理念各異,但唯獨儒家的理念傳播開來了,並且流傳萬世,生生不息。

“這不愧是七竅玲瓏心,你的心思聰慧,勝過鬼神,本神和你的爭辯既勝不了,也輸不了。”

良久之後,東嶽神君忽的緩緩的開口道,語氣之中帶着幾分感嘆。

李修遠搖頭道:“並非我聰慧,而是我秉持的是正道,是符合天地的理念。所以不懼辯論。”

東嶽神君又開口道:“這也是本神爲什麼隱匿仙宮,近二十年來對你這尊人間聖人避而不見的原因,人一旦見到了神,並且與之對持過,心中對於神的那種敬畏就會消失,就會開始思考神,揣摩神的想法,從而......瞭解神,當一個凡人瞭解神之後凡人就會覺得,原來所謂的神也不過如此。”

“本神和你講一個故事吧,不知是否有耐心一聽?”

李修遠說道:“神君的故事想來與衆不同,在下願聞其詳。”

從來都是他和別人講故事,第一次還是別人和他講故事。

東嶽神君緩緩的開口道:“以前有兩個凡人,一個凡人因爲福德敗壞,遭人唾罵,一尊神看不下去決定降下神雷劈死這個凡人,於是這個凡人在一日夜裡被雷劈死了,附近的村名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認爲這是上天顯靈,心中感謝上誅殺了這個凡人。

“所謂的天意便是如此。”

“然第二個凡人也和第一個凡人犯了同樣的事情,另外一尊神也看不下去,決定顯靈出來殺害這個凡人,結果不巧被其他的百姓看到了,於是附近的百姓紛紛開始指着這個神的殘暴和不仁,最後覺得這神是邪魅,搗毀了這神的廟宇,毀壞了這神像。”

“這就是所謂的民意。”

“同樣的事情,同樣的過程,同樣的結果,兩尊神卻因爲做法不一樣得到的結局也就不一樣,其實天意民意,不過都是神意而已,你秉持的人間道,無非只是一種遮羞的說法而已,若是你的理念正,那麼掀開那塊遮羞步,其本質還是神道。”

東嶽神君說完看向了李修遠:“聖人覺得本神此話是否有理?”

“神君說的好。”

這話一出,他麾下的神明卻又頓時恍然,紛紛欣喜起來,覺得神道纔是不便的大道,是一切的根本。

便是李修遠麾下的鬼神也都帶着幾分思索之色,開始思考東嶽神君的這一番話。

然而李修遠此刻卻是沉聲一喝:“荒謬,雖有一些道理,然而不過是歪理而已,你的故事之中沒有真實,只有愚弄和欺騙,百姓不知神殺人,神便謊稱天意,借天意之名讓百姓信服,這是愚民之法,就猶如凡間的奸臣謀害忠誠一樣,編織罪名,矇蔽皇上讓皇上下令誅殺,百姓不知,還以爲誅殺的人真的是奸臣逆賊,根本就不知道其實被殺的是一位忠良。”

“若是那人是改殺之人,我亦是無話可說,死於天意,死於神意,死於民意都是一樣,然而神替天行道久了難免就以權謀私,別的不多說,且問一句我是該死之人麼?”

東嶽神君道:“聖人福德深厚,行善積德,祖上五代皆是善人,自不是該死之人。”

“既不該死,爲何會有神來誅我?”

這話一出東嶽神君閉嘴不言,滿殿的神明也是沉默不語起來,心中再次開始搖擺起來。

李修遠繼續道:“誅殺我這就是最顯而易見的神以權謀私,假借天意啊。試問明不公,善惡不分,還敢代替天意,替天行道,神君以爲矇蔽的了懵懂百姓,也能矇騙的了天下的生靈?你的神道不是建立在正確的理念上,而是建立在自己所依仗的道行,麾下的十大元帥,無數的天兵天將上。”

“所以你的神道不是正確的神道,而是霸道。”

“凡間千餘年前有一朝,曰秦朝,秦始皇一統七國,功蓋古今,爲何二世而亡?無非就是依仗的武力沒有用在治理萬民上,而是用在維持皇權上,所以秦朝苛政猛虎虎,雖有一時之威,然不得持久,遇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大秦頃刻便亡,便是那一統七國的強大軍隊亦是無力迴天。”

“這就是霸道的後果,若是神君要做秦始皇的話,在下不介意做陳勝吳廣,不知神君覺得我這話是否有理?”

說完,李修遠目光灼灼的看着東嶽神君。

神君之前的話影響很大,但李修遠的他這話一出卻是影響更大。

隨着他的話音落下,大殿之中的鬼神無比爲之震動。

有書生才子得道的鬼神此刻激動不已站起來對着李修遠拱手道:“古人曾言,朝聞道,夕死可矣,今日小神聞聖人論道,心中種種疑惑盡去,更加堅信神君的神道只是爲了維護自己高高在上的統治而已,不是公平公正的神道,小生再也不會被他的話給矇蔽了。”

“今日方知一些神明的險惡之心啊,假借天道之名,行霸道之事,古往今來,不知道多少無辜的生靈因此而死在這些不公之神的手中,如果這樣的神還要一直統御下去的話,未來的世道只會越發的黑暗,永遠都不會有好轉的時候。”

“不錯,縱神君道行高深,天兵天將數量再多,我等亦是願意追隨人間聖人,百死而無悔。”

“對,百死而無悔。”

上萬鬼神齊齊一喝,聲音震動九天,心中正念激發,便是鬼神亦是冒出青白之光。

這一道青白之光匯聚在一起籠罩整座大殿,隨後衝出大殿,向着天宮之中散去。

光芒之亮,彷彿一盞明燈點亮在天宮之中。

仙宮之中無數的仙女,天兵,天將,以及各類得到的人仙,妖仙皆看到了這一股光亮。

這光亮是正直的信念之光,尋常的鬼魂有這樣的光芒便是鬼差,陰兵也不會欺凌,因爲這樣的人是這得尊重的,來世也是必定是一個良善的人。

但上萬鬼神激發這樣的光芒,照亮的卻不是來世,而是前面的成道之路。

“這是人間聖人的正道之光啊,之前的鬼神若只是護道的話,那麼現在這些鬼神亦是同道之輩,人間聖人的勢......算是成了。”

仙宮一處,一位身穿道袍,額頭有數目的道人看着那光芒激發的地方,臉上帶着笑意。

“仙宮有此光芒,是否象徵着人道的興盛,神道的衰敗呢?”亦是有別處的神喃喃自語。

“此光能照耀萬古,這是我要追尋的東西啊。”

有一年輕的仙人見此心情有些激動起來,然後忍不住的往那光芒籠罩的地方趕去。

而似這樣想法的神卻並不在少數。

很多人成神的原因正是因爲他們在凡間的時候享受供奉的同時,爲百姓誅殺妖邪,驅除鬼魅,得到了百姓的愛戴,方纔名聲傳揚,久而成神。

成神雖久,但在一些神的心中卻依然憐憫萬民,不願人間的百姓飽受疾苦和不公。

奈何世道如此,很多神也只是有心無力,只能隱居天宮,不問世事。

可是李修遠的出現給他們帶來了一條新的道,給了他們完成心中理念的機會。

這如何不知道衆神追隨?

光芒籠罩,騰空而起,天宮之中的衆神遠遠看去彷彿一輪太陽升起,瞬間蓋過所有的日月星辰的光輝。

而且光芒雖亮,卻不刺眼,然一路所過之處卻沒有一位鬼神敢攔在前面,亦是不敢被這光芒籠罩進去,因爲這光芒之中的念頭太盛,宛如鋼鐵,有似山嶽,無堅不摧,無物可擋,似乎蘊含着一股難以言明的巨大力量。

東嶽大殿之中的東嶽神君此刻動容了。

此次辯論神道和人道,沒想到李修遠非但勝了,而且還以道折服了上萬鬼神,讓這上萬鬼神甘願踏足此道。

護道和入道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意思。

護道者或許有審時度勢之輩,只需李修遠一忘,護道者自會消亡,但是入道則卻不同,便是李修遠死了,他的道還是會傳播下去,還是會流傳下去。

道不絕,日後便有千千萬萬個似李修遠這般鬼神出現。

“此人的道絕不能成。”東嶽神君心中感覺到了莫大的威脅。

他見證了兩千年來凡間的朝代更替,亦是見識過無數的聖人出世,引領一個時代,其中不乏李修遠這種敢於征伐鬼神的聖人,亦是不乏李修遠這種欲削弱神道,護人道昌盛的聖人。

但是兩千年之後,神道依然高高在上。

春秋諸子死了,留下的理念雖有繼承,但寥寥無幾。

歷朝歷代的聖人也死了,雖然受萬民敬仰,當世之名響徹天地,鬼神無不見之叩拜,然區區數百年之後卻不過是大江之上的一朵消逝在岸上的浪花罷了。

皆不足以爲懼。

唯獨此人,這個李修遠,這個天生聖人,不爲往聖繼絕學,不爲萬民立命,不爲萬世開太平,只爲天地立心。

追求的是善惡有償,輪迴有序,鬼神仙佛皆一視同仁。

其延伸出來的做法便是人神共治。

打破神高高在上的特權,將這個世道交於神於人一起管理,讓好人有好報,好神得以享受香火供奉,壞神和無作爲的神當被拆毀廟宇,擒拿誅殺。

東嶽神君看清了這一點,所以阻李修遠成道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此道若成,將來天下便沒有他這個泰山神什麼事情了。

歷朝歷代的帝王封禪於泰山的盛況也將不會再出現。

驀地。

東嶽神君站了起來,迎着那大殿之中耀眼的光芒。

身軀偉岸,宛如一座山嶽,臉色平靜,散發着讓鬼神誠服的威嚴。

不能繼續論道下去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李修遠看見了東嶽神君這個舉措,目光一凝,亦是站了起來,手中不曾放下的斬仙大刀緊緊握住。

他的理念今日已經得到了傳播,不日就會傳遍天下,讓天下的鬼神知曉,倒時候必定會帶來一場劫難,一場有關於天下神仙的殺劫。

此劫避無可避,只要爲非作歹的,作惡之神,享受香火供奉而無爲之神皆要應劫。

因爲李修遠還在,道還在,劫就不會消失。

“你的道雖勝本神一籌,然而天下道理千千萬萬,一個理念要想得到貫徹,要想得到發揚是得有相應的實力才行,自古以來半道而亡的人不勝枚舉,李修遠,你覺得你的道會得到貫徹麼?”東嶽神君開口問道。

“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李修遠淡淡的說道:“道不成,是因爲前面有荊棘,猛獸攔着,無人趕走,今日我走在前面,披荊斬棘,誅殺猛獸,開出一條道來,後人怎麼不會順着我的路走下去?我一個人或許沒辦法將這條道走完,但後人亦是會替我走下去,所以我的道,必定能成。”

東嶽神君再次驀然,這李修遠或許不是成道者,但卻是開道者,威脅是一樣的。

隨後他開口道:“既如此,那本神亦是無話可說,只是你可知山河之重?”

“不知。”李修遠道。

“江是長江,山乃泰山,本神爲泰山神,統領萬神,羣鬼,掌人間生死,泰山之重你能承否?”東嶽神君雙目冒出神光,威嚴赫赫道,隨後他手掌張開,一座小巧的山嶽出現在了手中。

那山嶽形狀和泰山一模一樣,草木丘壑應有盡有。

這是東嶽泰山啊。

李修遠握緊了手中的刀:“那你可知人心之威?”

“人心安能比重泰山。”

“常言道人心齊,泰山移,這話難道你不知道。”

東嶽神君說道:“既如此還請聖人接山。”

說完,他伸手一抖,手中的那座小山頃刻之間飛出,隨後迎風而張,頃刻之間就化作一座巍峨山嶽瞬間籠罩大殿,將所有的鬼神盡數覆蓋到了其中。

山嶽並非真實的,而是虛幻之色。

雖看似虛幻但給人的感覺就彷彿是真的一座泰山壓了下來,還未靠近,就讓大殿之中的鬼神感到驚恐起來。

此乃泰山壓頂之圍啊。

東嶽神君竟欲一座泰山壓下,將人間聖人連同一干鬼神盡數埋葬在東嶽大殿之中。

“神君,屬下等人亦在泰山之下啊。”

隨後幾大元帥發現苗頭不對,自己等神亦是被泰山籠罩在內。

第五百六十九章仙人的禍根第七百二十七章二女引誘第六百七十章誅鬼工頭第三百八十六章再續前緣第五百三十二章羣妖脫困第三百六十四章打壓第五十章縣衙搬家。第兩百三十四章和燕赤霞聯手第四百六十六章帝流漿第四百八十八章水路第六百七十一章諸神顯現第六百八十五章互相算計第三百二十章玉樓第一百五十九章全場同一夢第六十五章裝神弄鬼第一百二十章赤發鬼王第六百零八章趙瑞第四百零一章入獄第五百三十七章顧仙第兩百零九章殭屍第四百九十五章玄光術第兩百八十章救三姐第兩百十一章誅邪第六百七十四章逗留人間第三百二十二章十殿第六百二十六章神仙索第六百三十三章再顧醉風樓第一百七十六章糧商第三百五十七章破戒第三百零八章鬼顯第三百二十二章十殿第四十章離觀第兩百九十四章各自才情第四百三十二章行刺第六百五十六章妖之道第三百三十二章高手石虎第七百六十七章大事已定。第六百七十二章雷神判惡第七百十六章尷尬相逢第五百六十二章五雷法第五百一十章飲水修行第一百一十六章拜會城隍第六百四十五章夜探第七百二十九章石虎伏誅第十章還請給我一個面子第一百零七章鬼壓牀第一百七十四章天要亡你第兩百七十七章惡子第七百二十八章異心生起第四百五十一章天庭第五百九十七章太白金星第兩百二十三章走脫第六百七十五章羣鬼入門第八十九章狐狸攔路第兩百十六章疫病第七百九十八章泰山神蹟第四百八十四章兩條蜈蚣第三百三十九章穿牆術第四百六十七章摘星術第七百十三章京城辦案第四百九十五章玄光術第五百五十二章三聲不回第四百五十章兩敗俱傷第五十九章路遇怪事第一百二十五章鬼怕吹氣第三十四章王神婆第七百十七章二聖聚首第一百二十章狐三姐第六百八十四章鬼工頭現第五百四十章給我等着第兩百八十六章狐驚第六百二十八章偶遇朱昱第一百二十八章五弊三缺。第四百九十六章松樹老仙第一百八十五章麪條上吊第五百二十六章落枕第三百五十四章地龍翻身第兩百三十章新的水神第六百四十四章夜訪第五百三十六章鏡湖第六百六十四章菩薩對拜第四百九十四章三仙女第三十七章天地護送。第六百九十八章神力將軍第三百章獵戶遭狐報第三十二章天神下凡?第五章下山回村第十四章蘭若寺第七百五十五章一人謀國第七百三十三章深夜示好第兩百十一章誅邪第四百九十四章三仙女第四百二十四章局變第五百四十章給我等着第二十九章啓靈符第三百九十二章如有神助第五百二十四章變瓜第六百六十四章菩薩對拜第一百一十章萬靈神第一百一十五章河東少年
第五百六十九章仙人的禍根第七百二十七章二女引誘第六百七十章誅鬼工頭第三百八十六章再續前緣第五百三十二章羣妖脫困第三百六十四章打壓第五十章縣衙搬家。第兩百三十四章和燕赤霞聯手第四百六十六章帝流漿第四百八十八章水路第六百七十一章諸神顯現第六百八十五章互相算計第三百二十章玉樓第一百五十九章全場同一夢第六十五章裝神弄鬼第一百二十章赤發鬼王第六百零八章趙瑞第四百零一章入獄第五百三十七章顧仙第兩百零九章殭屍第四百九十五章玄光術第兩百八十章救三姐第兩百十一章誅邪第六百七十四章逗留人間第三百二十二章十殿第六百二十六章神仙索第六百三十三章再顧醉風樓第一百七十六章糧商第三百五十七章破戒第三百零八章鬼顯第三百二十二章十殿第四十章離觀第兩百九十四章各自才情第四百三十二章行刺第六百五十六章妖之道第三百三十二章高手石虎第七百六十七章大事已定。第六百七十二章雷神判惡第七百十六章尷尬相逢第五百六十二章五雷法第五百一十章飲水修行第一百一十六章拜會城隍第六百四十五章夜探第七百二十九章石虎伏誅第十章還請給我一個面子第一百零七章鬼壓牀第一百七十四章天要亡你第兩百七十七章惡子第七百二十八章異心生起第四百五十一章天庭第五百九十七章太白金星第兩百二十三章走脫第六百七十五章羣鬼入門第八十九章狐狸攔路第兩百十六章疫病第七百九十八章泰山神蹟第四百八十四章兩條蜈蚣第三百三十九章穿牆術第四百六十七章摘星術第七百十三章京城辦案第四百九十五章玄光術第五百五十二章三聲不回第四百五十章兩敗俱傷第五十九章路遇怪事第一百二十五章鬼怕吹氣第三十四章王神婆第七百十七章二聖聚首第一百二十章狐三姐第六百八十四章鬼工頭現第五百四十章給我等着第兩百八十六章狐驚第六百二十八章偶遇朱昱第一百二十八章五弊三缺。第四百九十六章松樹老仙第一百八十五章麪條上吊第五百二十六章落枕第三百五十四章地龍翻身第兩百三十章新的水神第六百四十四章夜訪第五百三十六章鏡湖第六百六十四章菩薩對拜第四百九十四章三仙女第三十七章天地護送。第六百九十八章神力將軍第三百章獵戶遭狐報第三十二章天神下凡?第五章下山回村第十四章蘭若寺第七百五十五章一人謀國第七百三十三章深夜示好第兩百十一章誅邪第四百九十四章三仙女第四百二十四章局變第五百四十章給我等着第二十九章啓靈符第三百九十二章如有神助第五百二十四章變瓜第六百六十四章菩薩對拜第一百一十章萬靈神第一百一十五章河東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