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追隨尚峰總創建舉賢網時,我們憧憬完未來坐在一起放鬆,曾經和他說:“五十歲以後我打算退下去,不做獵頭了改寫小說。”
“爲啥要等五十歲?你現在也可以寫呀!”他鼓勵我說。
但是我搖了搖頭。
那時的我,剛剛從甲方副總裁崗位上下來,自知對獵頭、對招聘尚且瞭解不多,看到的東西流於表面,所以沒有自信寫出真正表現行業的作品來。
加上創業時期需要專注,哪有那麼多精力顧及其它?
在這之後十年時間裡,隨着自己認識、積累不斷增長,便有了些手癢的感覺。陸續也寫過零星的短篇偶爾發表在《青年報》這樣的媒體,但都遠不能滿足心中的夢想。1
直到2020年後決定退出創業,一面做些SOHO的諮詢,一面整理和準備,然後2021年便起筆動稿。
在廢掉兩稿之後,2022年春節期間形成了本書的完整的大綱和中心主旨。
再次動筆對已有十萬多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又擴展出新的十萬字之後,作者已能夠看出全書的面貌,定義了所有人物性格和文字風格,《獵場風雲》終於得以展現在讀者面前!
我之所以要寫這部書,發心於初入獵頭行業發現其中蘊含大量的故事,因此決定寫出來呈現給大家,並因此加深讀者對這個2003年纔在大陸發展起來的行業有個全貌的認識。
但隨着自己深入這個行業,並參與到互聯網化大潮中創業,漸漸地我意識到僅僅向大家介紹些趣聞是淺薄的。
獵頭是做“人”的生意。
正如文中魏東對曉茹所講“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產品”,“必須隨時隨地細膩、精確地調整方式方法,來應對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招聘需求”。
因此調整和應對的需要,獵頭工作面臨着無窮的變數,且這變數是隨時的。這給顧問每天工作帶來極大不確定性,甚至難以預知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
這樣的工作特點,導致這個行業變幻莫測,帶給從業者極大難度。每天都有無數人涌進獵頭界,又同時有數不清的人敗落出局。
甚至2010年創業時,舉賢曾想設計一種即時體現業績與團隊狀態的運營儀表盤,用來公開並直觀體現平臺上的數據變化和規律。
這是後來大數據概念出現後纔有的東西,我們的思路曾領先數年!
無論如何,我興奮地看到了這種激烈的變化和競爭,親身體驗之後品味着其中的人性與管理倫理。
我開始覺得這纔是其三味,是應該讓讀者瞭解的東西,也是真正能對他們從業、抉擇起到指導作用的東西。
所以我調整了,自己的作品不再僅僅是爲了給業內的朋友們看,而且可以展示給更廣大的讀者。
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該怎麼選擇和判斷?哪些纔是對自己長久有利,哪隻是眼前小利?
爲什麼有人在辦公室吃得開,有人默默無聞甚至被排斥?什麼樣的舉動會觸犯別人,哪些話是得罪人的?1
我儘量在作品中給讀者多做些呈現,也希望大家仔細體會、品味。
這部書也許沒有那麼玄幻、沒有多少噱頭,甚至讓你覺得平淡無奇。這不就是我們辦公室裡天天發生的那些瑣事嘛!
但是讀者不要着急,仔細地看文字並體會字面後面的東西,你會慢慢發現自己有所得、有所感悟。1
在我們看多了網絡上的哥哥妹妹、打打殺殺之後,我希望這部書能如一碗涼茶,給諸位帶來滋潤和清涼。
也許它確實沒那麼甜膩,但閒來作爲一個調劑,你試試它總是沒壞處。
至於書中的情節與故事安排,或許有人覺得匪夷所思,或許有人難以置信……。
但我向讀者諸位保證,全書中虛構的故事非常之少,絕大多數是在原人原事基礎上打碎重構形成的新情節。
如有雷同純屬偶然,大家把它當作文藝作品來看就好。須知沒人會問塑像耳朵上的泥來自哪裡、爲何與鼻子上的來源不同等等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