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再度來臨,丁灣村的村委會附近寂靜無聲,四周漆黑一片。
臨時來到丁灣村蹲點的楊副鎮長和他的隨從已經睡下了。這兩人也是硬氣,一沒讓村裡提供住處和臥具,二沒讓村裡安排每頓的飯食,竟然也能呆得住。
村民生產小組三組的組長丁廣發和四組的組長丁文華兩人悄悄的來到了村委會所在的辦公樓後面,手腳麻利的從口袋裡面掏出了一些物件,其中一個幫着另外一個穿戴起來。
“廣發,你說今天晚上再嚇唬那姓楊的一頓,他會不會滾蛋?”丁文華小聲的問丁廣發。
“肯定滾蛋了!你沒看早晨他的臉色有多難看嘛,估計今天夜裡是在硬撐呢。別說話了,你趕緊把行頭穿好,我配合着你再嚇他們一回。”丁廣發小心地幫着丁文華穿戴上村裡過年時常用的高腳“社火”行頭。
說起這高腳“社火”,不少的鄉村都有,就是讓身體協調性好的成年人腳上踩着一兩米高的高蹺,身上穿着戲文裡各種人物造型的古裝服飾,然後在鑼鼓聲中挨家挨戶的轉一圈,既能給年節增添氣氛,還能賺點小錢。
除了高腳社火,農村裡還有一種傳統民衆演出方式就是“笑和尚逗獅子”,讓一個人帶着笑和尚面具,另外兩個人則鑽進惟妙惟肖的布衣獅子裡面,然後表演各種滑稽逗樂的動作。
村裡的高腳社火行頭和舞獅子的傢伙什平時都由四組組長丁文華保管,因爲他是這兩項民間活動的組織人,也是主要的演員之一。
自從楊烈對丁成進說了那句“關於你本人的事情,我還要好好的跟你說道說道”,丁成進的心裡就七上八下不得安穩。丁成金怕楊烈跟他翻舊賬,所以就把幾個信任的小組長叫到家中,密謀如何將姓楊的儘快趕回鎮上。
有人向丁成進提出扮鬼嚇唬姓楊的,丁成進覺得可行。因爲這麼做的風險比較小,就算出了問題,頂多算是一處惡作劇,連治安條例都不會違反。於是,丁文華和丁廣
發就成了“驅楊行動”的具體執行者。
丁文華頭上戴上了笑和尚的面具,在丁廣發的協助下慢慢的站起身來,因爲有高蹺的輔助,這使得他的身高從一米七五猛的變成了三米多近四米。丁廣發站在高蹺下面,跟隨丁文華一起向着村委會會議室那扇玻璃窗戶靠近,他的手上還拿着一根手電筒,可以從下方往上照射丁文華戴了面具的臉。
如果是膽小的人,深更半夜的透過窗戶看到一張長着血紅大嘴的滑稽面孔,而且還是從二樓的窗戶看出去的,不被當場嚇昏死過去,估計也能嚇尿了。
楊烈和楊餘金都不是膽小的人,尤其楊烈,看似文靜如同書生一般的外形下面,隱藏的是一頭猛虎。所以,丁廣發和丁文華的折騰註定沒有結果。
會議室內,楊烈和楊餘金都沒有睡,他們不斷的調整紅外攝像機的焦距和角度,這樣可以將兩個“小鬼”的全部動作都拍進來。
“連長,他們快要靠近窗戶了,咱們咋辦?”
“假裝睡着了,讓他們多折騰一會。”
雙手扶在窗棱上的丁文華,透過面具的眼洞往會議室裡面觀望,奈何屋裡一片漆黑,所以什麼也看不見。丁文華於是用手輕輕的拍打玻璃,口中還發出了“嗚……嗚”的叫聲。如果仔細去聽,這貨竟然按照電視劇《聊齋》開頭那段配音的旋律在發聲。
楊烈聽着窗戶外面“嗚……嗚”的慘叫聲,差點笑出聲來。如果不是怕突然站在窗戶裡面與丁文華四目相對之下,把本來扮鬼嚇人的給嚇壞了,楊烈還真想弄一頭假髮,再按照丁學志的面容做一副塑膠面具。
楊烈如果想要嚇人,他可以利用的資源和手段,那就跟丁文華他們這種小兒科完全不是一種檔次了。他能把一個製片廠的人拉過來幫忙,還能弄來一大堆二三線的演員,甚至一線大牌也不是請不到。
試想一下,假若毫無思想準備的丁學志忽然從窗戶外面看到窗戶裡已經死去好幾天的丁學志
,那畫面啊,簡直“美”的不敢想象。
楊烈通過紅外攝像頭已經看清楚丁文華的腳下踩着高蹺呢,如果此時丁文華受到驚嚇,一下子朝後背折過去,以他近四米的高度,萬一後腦勺磕着地,可能又是一條人命。
雖然丁文華的心中充滿了惡意,但楊烈並沒有打算如何激烈的報復。相比於當初那幾個直接要人命的殺手,丁文華和丁廣發,甚至包括丁成進,都不是萬惡不赦之人。
爲了配合折騰了半天的丁文華和丁廣發,楊餘金又忽然驚叫一聲,然後開始在屋內做出一些害怕的動作,還有呼救聲,還有朝着窗口丟擲東西。總之,讓窗外的人覺得屋裡的人已經被嚇得尿褲子就行。
次日早晨,楊烈的臉色更加難看。他見到村幹部之後,只說自己感冒生病了,頭疼的厲害,需要回鎮上看病,村裡的事情按照預定計劃來,然後就帶着楊餘金急急忙忙的離開。
親眼見到楊烈被嚇走,丁成進的心裡總算舒了一口氣,他用嘉許的眼神看了看丁文華和丁廣發,這兩人也流露出一副邀功請賞的神情。
秦陽鎮派出所內,當趙衛華看完丁文華和丁廣發扮鬼嚇楊烈的錄像之後,火冒三丈,大罵說:“丁灣村這幫魂淡,一個個的不想着如何勞動致富,把心眼全用到了歪門邪道上頭了!李書記,楊副鎮長,你們下命令吧,我馬上帶人進村,把這兩個傢伙抓回來!”
“胡鬧呢!”李家才批評趙衛華,“派出所不是我和小楊的打手,你們的職責是爲老百姓服務。丁灣村出了這種荒誕怪事,說明整個支部班子出了問題,所以要從根子上面解決問題!你現在的任務,是盡力多掌握丁成進等人違法亂紀的證據,我們要用鐵一樣的事實來教育和懲戒一批人!”
楊烈對於李家才的意見完全贊同,作爲一名合格的領導者,就不能站在個人喜惡的角度上去思考和解決問題,而是要站在執政者的高度上統攬全局,分清主次,絕對不能意氣用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