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

同治朝雖然沒有什麼權勢滔天的大太監,但是這些小太監也夠煩人的。李明峰的屠刀指向了整個太監羣體,弄得這幫本來分幫分派的太監們,終於難得的站到了一起,每日裡在兩宮太后面前哭哭啼啼,怒叱李明峰的罄竹難書的罪狀。

慈禧太后何嘗不想處理李明峰,至今未動,不過是因爲投鼠忌器罷了。僧格林沁和文祥在上個月攻破禹城,斬殺蘇天祿之後,已經督率直隸附近全部人馬三十多萬渡黃河去圍剿發捻聯軍和苗沛霖的部隊去了。。

現在的京畿直隸,朝廷的軍隊絕對是捉襟見肘,慈禧可不敢在這個時候和李明峰撕破臉,所以每次遇到太監哭訴,慈禧只是溫言撫慰罷了,並沒有什麼實質性舉動。

出乎衆人意料的是慈安太后的態度,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慈安會護着李明峰,但是這次慈安的舉動卻讓人大跌眼鏡。。慈安心軟,聽說李明峰在直隸用雷霆手段清理太監家屬,忍不住以個人名義多次寫信相勸,希望李明峰做事能以慈悲爲懷。

老李南征北戰多年,殺人的事情沒少做,就是沒做過慈悲的事情。這次接到慈安的信,老李的舉動也讓人摸不着頭腦。被囚禁的一千多太監親屬都被李明峰放了回來。雖然他們的財產沒有了,但是能保住一條性命已經算不易了。。

雖然這些親眷抱住了性命,並且離開直隸進了北京,但是太監們仍然對李明峰憤恨不已,不過,相比之前,也消停了許多,因爲他們看出來兩宮太后並不想和李明峰翻臉,所以這些善於察言觀色的太監們也都知趣的收斂了起來。

雖然太監收斂了,但是朝臣們卻不幹了,因爲李明峰最近的舉動已經表現出了要拿朝臣在直隸的家產開刀的意思了。。以吏部尚書賈楨、太傅祁雋藻、翁心存和工部尚書倭仁爲首的朝廷大員紛紛上書,要求李明峰進京述職,解釋在直隸所行爲何。

慈禧和奕?一想,正好可以藉着朝臣的請求要求李明峰進京,只要讓李明峰感受到朝臣的洶涌之情,想必他也會收斂許多。

但是,這次老李直接託病不出,拒絕進京述職,連一點餘地都沒給留。。李明峰這一手可真是讓慈禧、奕?頭疼不已,他們看到李明峰這麼做,也猜測出了老李是準備賴賬了。李明峰是拿到好處之後準備食言了,很明顯,老李並沒有到蘭州赴任的打算。

奕?、慈禧雖然惱怒,但是也不敢和李明峰撕破臉,這口氣只能是暫時忍了。

紫禁城,乾清宮,南書房。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和四位在京的軍機大臣——恭親王奕?、醇親王奕澴、吏部尚書賈楨、刑部尚書趙光,外帶着禮部尚書寶鋆在一起商議軍機。。

慈禧太后說道:“以現在的形勢來看,李明峰是不肯到蘭州赴任的了,他現在佔着保定不挪窩,咱們總不能用強,大家想想這事該怎麼處理?”

慈安太后性子軟弱,生來也不喜歡參與政治,再加上最近慈禧、奕?的有意排擠,她現在已經不出席這種軍機會議了。。

奕?說道:“現在需要處理的總共就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李明峰不肯就任陝甘總督,那陝西回回的反叛應該派誰去討伐?另一個,本王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那李明峰囂張跋扈不遜於肅順之流,甚至猶有過之,咱們應該如何應對?總不能一味忍讓吧?”

賈楨說道:“戰事第一,李明峰不肯去討伐回回,那咱們就得另派大員率軍前去討伐,這點是肯定的了,現在的關鍵點就是該派誰去討伐?”

賈楨說完,衆人都默不作聲,現在北京城內已經沒有可以使用的大將帥才了。。

“臣保舉一人,可當大任!”半響之後,禮部尚書寶鋆說道。

慈禧太后聞言,面露微笑的問道:“哦?尚書大人保舉何人?”

“正紅旗都統勝保,勝大人!”寶鋆朗聲說道,“勝大人追隨僧王多年,屢立戰功,實爲難得的帥才。。再加上勝保大人對朝廷又忠心耿耿,實是當此大任之不二人選!”

寶鋆這一套話絕對是往勝保臉上貼金了,咸豐三年,長毛攻克南京城,改名爲天京,舉國震動。隨後,洪秀全就派出一支大軍由麾下大將林鳳祥、李開芳帶領北上,準備一舉攻克北京,奪取全國政權。。

這支大軍真是勢如破竹,從南京一直打到天津,嚇得朝廷中不少大臣甚至建議遷都回滿洲奉天。

在長毛大軍北上的過程中,勝保就是負責攔截的將領,當初他幾乎百戰百敗,終於惹怒了咸豐帝,將其調往新疆伊犁,去管理那不毛之地,直到三四年之後,咸豐怒氣消了,勝保才得以調回。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勝保決不是什麼善戰的將領,但是朝廷現在的局面也很尷尬,凡是有點本事的,都在前線戰鬥,京城內只剩下一個勝保是統領過大軍作戰的將領。不派他又能派誰?難不成派一個從未指揮過戰爭的文官去嗎?那樣的話,恐怕局勢會更加的不妙。

慈禧太后也明白這個道理,此刻她不禁嘆了口氣,說道:“哎,那你們就擬定一個旨意,讓勝保做欽差大臣,帶三千京軍到西安去討伐那些回回吧!”

北京城內的部隊已經不多,保定還趴着一個時刻都有可能暴起傷人的老虎,無論是慈禧,還是奕?,都不敢調動過多的軍隊到陝西去鎮壓回民叛亂。反正陝西、山西、甘肅還有十幾萬軍隊可以調動,用於鎮壓回民叛亂,難度不大。

衆人皆曰:“太后聖明!”

討論完該派何人去鎮壓回民之後,慈禧又問道:“那李明峰的事情又該怎麼處理?難道就讓他這麼囂張到底?那我朝廷威嚴何在?”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41章 迴鑾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297章 反叛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251章 女營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139章 覆滅第74章 出訪歐洲第15章 逃命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97章 反叛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95章 禮部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295章 犯險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22章 廣州城第244章 蒙時雍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95章 犯險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120章 罷工第70章 改組第124章 小宮女第23章 廣州富商第34章 約成第160章 容閎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236章 太陽城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136章 困境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2章 龔氏父子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97章 反叛第216章 反覆第118章 朝會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53章 柏葰案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122章 追擊第143章 乾清宮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76章 密談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5章 兵進廣州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306章 內宅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360章 俘虜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292章 埃米爾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285章 中彈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97章 回京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129章 逃離第18章 再回林家第17章 黴運連連第12章 大成國第246章 巷戰
第141章 迴鑾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297章 反叛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251章 女營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139章 覆滅第74章 出訪歐洲第15章 逃命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97章 反叛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95章 禮部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295章 犯險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22章 廣州城第244章 蒙時雍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95章 犯險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120章 罷工第70章 改組第124章 小宮女第23章 廣州富商第34章 約成第160章 容閎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236章 太陽城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136章 困境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2章 龔氏父子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97章 反叛第216章 反覆第118章 朝會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53章 柏葰案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122章 追擊第143章 乾清宮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76章 密談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5章 兵進廣州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306章 內宅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360章 俘虜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292章 埃米爾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285章 中彈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97章 回京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129章 逃離第18章 再回林家第17章 黴運連連第12章 大成國第246章 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