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三大神器

衆人笑了一陣,蔡宜羣皺着眉頭不解的問道:“不過,爲何太師不支持日本國主,而要支持什麼徵夷大將軍呢?”

李明峰聽了這話,笑容不禁凝固了。老李當然知道,這個明治天皇和他所代表的勢力是比較開明的,一旦讓明治天皇執政,日本會在二三十年內飛崛起。老李可不希望在大清內部還不穩定的時候,身旁崛起一個強國,所以老李只能轉而支持相對保守的德川幕府。

不過,這個理由不足爲外人道。

“呃,如今日本國主一方,大獲全勝,處於優勢,他不會在意我們的幫助。德川慶喜卻不同,他身處危局,我們一旦伸以援手,替他恢復權位,德川慶喜什麼條件都能答應”想了半天,老李總算找到了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

1868年2月6日日本天皇下詔改東海、東山、北陸三道鎮撫總督爲先鋒總督兼鎮撫使,9日明治天皇任命政府總裁,三大宮之的“有棲川宮”熾仁親王爲東征大總督,率領以長洲、薩摩兩藩兵馬爲主力的大軍進行東征。東征軍有兵馬三萬餘人,對外號稱五萬,天皇方面軍隊大多數都使用了英國武器,在裝備方面,已經不遜於常勝軍。

如今的日本局勢是,德川慶喜帶着數萬人馬駐紮在老巢江戶城,而薩長聯盟方面主力則在江戶以西四百多公里之外的京都。

自從鳥羽、伏見之戰後,京都的門戶大阪城也落入了薩長聯盟手中,而李明峰如今所處的兵庫城,距離大阪不過區區數十里的距離,即便距離倒幕派核心京都城,也不過七八十公里,僅僅是兩日的行軍時間罷了。而兵庫地處京都西側,日本派出東征軍,明顯是奔江戶去的,不可能半路調頭再往西行。

李明峰想不通,爲何明治天皇在得知大清派大軍征討日本之後,不先對付近在咫尺的常勝軍,反倒去遠征江戶。

京都日本皇宮。

京都皇宮始建於公元781年,也就是中國的唐代,整座皇宮明顯受到了唐代建築風格的影響,甚至連日本天皇上朝的最重要建築的名稱,也叫做“紫宸殿”。(紫宸殿是唐代大明宮三大殿之一)

日華門,春興殿。

此刻,殿內正端坐在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少年面前跪着十幾個身穿武士服飾的大臣。這少年身着黃袍,面色沉靜,此人正是日本新任天皇——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身前衆人,正是從薩摩藩、長洲藩等地來的武士。

一個三十七八歲的中年武士疑惑的問道:“陛下,清國派出大軍侵略我國,如今大軍就駐紮在距離京都百里之外,對京都形成嚴重威脅,陛下爲何不先征討清軍,而卻先進攻已成強弩之末的德川慶喜呢?”

此人正是薩摩藩出身的大久保利通,此人對天皇忠心耿耿。大久保精通政務,熟悉西洋的政治、軍事、科技,但是卻不擅長戰爭指揮。

明治天皇笑道:“清國,手足之患;幕府,心腹之患清國太師李明峰此來,顯然是相助德川慶喜的,我們只需征服德川慶喜,李明峰還能何爲?”

明治天皇此刻臉上的笑容是那麼的自信,雖然他只有十六歲,但是其風度卻如已經指揮過千軍萬馬征戰多年的大元帥一般,讓面前衆武士情不自禁的產生膜拜之情。

明治天皇說完,就將目光移到了一個身材頗爲壯碩的武士身上,此人會意,連忙詳細解釋道:“清軍畢竟是遠道而來,若無慶喜相助,清軍雖強,卻難免因爲後勤補給不足而無奈撤退。如今慶喜剛剛戰敗,其內部也各執己見,紛爭不斷,我們趁勢取之,必可大勝,擊潰慶喜之後,再戰清軍不遲。

但是如果我軍去進攻清軍,則給了慶喜喘息之機。據說清軍有五萬之衆,我國雖有地利優勢,但要取勝,卻非一朝一夕之功。一旦讓德川慶喜處理完內部矛盾,再糾集大軍,則勝負就未可知了”

這個武士身形扎眼,此人身高大約一米八左右,但是體重卻得足足有三百斤,就好似專門從事相撲活動的藝人一般。

此人就是西鄉隆盛,也是薩摩藩出身,他被稱爲日本第一知兵之人。雖然有誇耀之嫌,但是從這名號就能看出此人絕對是有些本事的。

看到其餘衆武士聽了這個解釋皆面露歎服,明治天皇這才點了點頭道:“西鄉隆盛,你是最懂打仗的,雖然東征大都督是熾仁親王但是他對軍事懂得沒你多,所以還請你任隨軍參謀,在旁替他出謀劃策。”

西鄉隆盛連忙道:“遵旨”

明治天皇安排完畢之後,慢慢的站了起來,隨後緩緩的走到身後十幾米的地方。這裡有三個神龕,供奉着三件物事:居中的是一把寶劍,此劍有雙刃,白色如不鏽鋼鑄造一般,護手是鐵鑄一體成型,劍柄形狀扁平,中間鏤空。左側供奉的是一塊玉石,形狀怪異,如同鉤子,右側供奉的是一面銅鏡,造型古樸。

明治天皇向三件寶物行了跪拜之禮,隨後爬了起來,用雙手恭恭敬敬的取下中間的寶劍,隨後轉身走到西鄉隆盛面前,語氣鄭重的說道:“此乃天從雲,當年老祖宗靠此劍多次平定戰亂。西鄉隆盛,你將此劍帶於熾仁親王,讓他務必殲滅幕府反賊”

天從雲劍,又名草剃劍,是日本第一神劍,傳說當年天照大神之弟須佐之男曾執此劍斬殺八歧大蛇。千載以來,天從雲代表了天皇的威嚴,日本數次皇室鬥爭,奪權者第一要務就是搶奪天從雲劍。

看到明治天皇請出三大神器之的天從雲劍,衆武士皆激動不已,西鄉隆盛更是緊張的渾身抖,最終伸出顫抖的雙手接過天從雲神劍,嘴中連連唸叨:“陛下英明”

日本三大神器,天從雲主征伐,放置在天從雲左側的玉石就是勾玉,主守護;右側的八咫之鏡則主祭祀。三大神器極少離宮,尤其是天從雲劍,在日本人心目中地位極高,乃是天照大神留下的至尊寶物。這次明治天皇將其賜予熾仁親王暫時攜帶,不但能提升己方士氣,也能對幕府士兵產生極大壓力。

第69章 新形勢第251章 女營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167章 隱秘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96章 貪財的龔半倫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295章 犯險第29章 授權談判第183章 初戰(下)第282章 英國也不是個好鳥第34章 約成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2章 廣州城第189章 誅殺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96章 貪財的龔半倫第140章 請罪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292章 埃米爾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49章 遇刺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42章 淘汰品第136章 困境第127章 破綻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78章 北上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55章 池州密議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28章 初入天津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166章 大敗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8章 初入天津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127章 破綻第153章 柏葰案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58章 浮樑城第139章 覆滅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53章 夜談(上)第311章 密議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60章 容閎第285章 中彈第230章 意外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124章 小宮女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79章 刑部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27章 龔半倫第243章 洪宣嬌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39章 毀約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82章 初戰(中)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252章 擒獲第251章 女營第249章 遇刺第184章 營破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7章 龔半倫第216章 反覆第85章 天子上諭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204章 圍殺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147章 廷辯第42章 淘汰品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
第69章 新形勢第251章 女營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167章 隱秘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96章 貪財的龔半倫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295章 犯險第29章 授權談判第183章 初戰(下)第282章 英國也不是個好鳥第34章 約成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2章 廣州城第189章 誅殺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96章 貪財的龔半倫第140章 請罪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292章 埃米爾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49章 遇刺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42章 淘汰品第136章 困境第127章 破綻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78章 北上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55章 池州密議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28章 初入天津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166章 大敗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8章 初入天津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127章 破綻第153章 柏葰案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58章 浮樑城第139章 覆滅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53章 夜談(上)第311章 密議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60章 容閎第285章 中彈第230章 意外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124章 小宮女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79章 刑部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27章 龔半倫第243章 洪宣嬌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39章 毀約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82章 初戰(中)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252章 擒獲第251章 女營第249章 遇刺第184章 營破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7章 龔半倫第216章 反覆第85章 天子上諭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204章 圍殺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147章 廷辯第42章 淘汰品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