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罪己詔’退位

‘罪己詔’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受天災、政權處於安危時,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過錯發生的一種口諭或文書。

作爲帝王對災難和過錯的反省、自檢,有它的積極作用,一來表達了他們爲了國家和人民,願意把事情辦好的願望。二來籠絡民心,讓百姓寬恕帝王的過錯。

如果清廷要向百姓發罪己詔,尚在位的光緒無疑最合適。至於慈禧的話,雖然很多臣民都知道。清朝會變成這樣,她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卻沒資格發罪己詔。

當年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在李自成破城之前,也是發過罪己詔之後,於煤山自縊身亡。而其在位期間,曾六次下達罪己詔,讓其也成爲悲劇型的皇帝。

現在慈禧讓光緒主動下罪己詔,同時邀請東北軍大帥劉漢青進京,接掌天下權柄。固然能替光緒挽回一些民意支持,卻也會讓光緒成爲終結清朝的末代皇帝。

看着有些猶豫的光緒,慈禧也明白他心裡的顧慮。畢竟,做爲清朝皇帝,光緒這樣主動將江山拱手相讓,多少讓他未來無顏面見地下的祖先。

可事已至此,退不退其實真的註定了!

讓清朝繼續苟存於世,只會讓愛新覺羅家族的罵名更多。主動退位,或許還能換一個尚顯安寧的餘生,讓愛新覺羅家族繼續傳承下去。

‘載湉,我知道這樣做,讓你覺得無顏告慰祖先。可你身爲皇帝,這是你的責任。天下會變成這樣。也不全是你的過錯。我同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只是事已至此,我們已經無力迴天。我們要做的,就是替八旗百姓,換一個平等在這裡生存的機會。沒劉漢青的照顧,我們八旗百姓只怕生活處境堪憂。

雖然你是皇帝。卻也是八旗的首領。到了這個時候,你需要承擔起責任來。下罪己詔,也會讓八旗百姓念你一份情,將來對愛新覺羅家族子孫,也將受益無窮。’

到了今時今日,慈禧也明白爭權奪利也無濟於事。跟這位皇帝。繼續在這皇城中爭權,又有什麼作用呢?她要做的,就是希望死的安穩踏實一些。

看着一付蒼老面孔的慈禧,跟其抗爭多年的光緒,同樣明白慈禧是不想承擔死後罵名。甚至光緒有種直覺。慈禧只怕已經生無可戀了!

‘聽親爸爸的,我會如今禮部官員,向天下發罪己詔,同時宣佈退位迎劉漢青進京。希望他不會辜負我們今日所做的退讓,不會讓天下人失望。’

說出這番話,已然淚流滿面的光緒,也不想多跟慈禧久待。在他被幽禁的那段時間,對於慈禧他已經沒什麼情分。卻也不想。找一個老女人的麻煩。

望着一臉決然離開的光緒,躺在病牀上的慈禧也清楚,這位皇帝對她只怕恨意難消。若非如今的形勢。讓他們不得不聯手,只怕他們之間還要鬥到底。

等到光緒離開之後,慈禧卻服侍她多年的李蓮英叫到身邊道:“蓮英,哀家快不行了。趁着哀家還有口氣,你趕緊離開這皇城吧!不然,以後沒人能保你的命了!”

‘老佛爺。你一定會長命百歲,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做爲清廷最有權勢的大太監。李蓮英也可謂權傾朝野。可他的權利,也將隨着慈禧的離世而終結。這種結局。李蓮英其實也是非常清楚的。

‘你這奴才嘴巴還是這樣甜,只可惜,哀家怕是熬不下去。哀家讓載湉下罪已詔,就是希望能死的體面一些。但哀家一走,載湉怕是不會放過你。’

那怕已經病入膏肓,慈禧對於人心的把握,還是一如既往的精準。如果她一死,參與她跟光緒爭鬥事宜衆多的李蓮英,只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慈禧的話,讓李蓮英同樣面色哀傷的道:“老佛爺,若是你走了,奴婢活着又有什麼意思呢?皇上若是要殺奴婢,奴婢又豈能躲過呢?”

聽着李蓮英的無奈,慈禧卻笑着道:“你這個老奴才,還是那樣明事理啊!走吧!去東北,找德齡去,她會保你一命的。只是你這些年撈的棺材錢,都捐出去吧!

雖然哀家沒見過劉漢青,卻也看出他不是一個好殺之人。尤其你這樣的,他更不會太過爲難於你。但你撈的那些錢,怕是要拿來保命,跟劉漢青買個平安符。

京城那些王爺,都沒辦法離京。不是劉漢青不讓他們走,而是劉漢青要抄他們的家,將他們這些年積累的家財給搜刮乾淨。想必劉漢青,就會放他們一條生路。

去了東北,去給德齡當個奴才。若是你不想再給別人當奴才,那就找個鄉下地方養老。領個本家子侄,替你養老送終吧!養老錢劉漢青還是會給你留的。

哀家帎頭下,有一封寫給德齡那丫頭的信。你等下,主動去找東北商行的人,讓他們護送你回東北。不然,只怕你想出這個京師都沒可能。明白嗎?”

指着帎頭下寫好的一封密信,聽着李蓮英的哭聲,慈禧越發覺得她離死不遠。打着手勢,讓李蓮英趕緊走之後。沒多久,慈禧便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等到召集王公貴族議事的光緒,聽到太監來報慈禧殯天,整個人都傻了般,呆坐在龍椅之上不知想些什麼。無悲無喜般,讓到場的王公們,也不知應不應該哭。

做爲滿清的權臣,這些王公非常清楚。在這位皇帝心裡,只怕早就無數次期盼這個消息。可值此國之將傾之時,慈禧卻死了。本應高興的光緒,又豈能高興的起來呢?

等到光緒帶着王公貴族,來到這位權傾一世的太后寢宮。看着安詳死去的慈禧,光緒也清楚。這個老女人,臨死也算計了他一把。讓他着實不得不佩服啊!

看了看跪在寢宮的太監,光緒沉聲道:“李蓮英呢?這個時候,他不是應該陪在親爸爸身邊嗎?太后殯天,他不在一邊伺候,想死嗎?”

對於李蓮英。光緒確實非常痛恨。如果說慈禧是太后,壓制他這個皇帝,讓他不敢太過反抗。那麼李蓮英一個奴才,卻也對他頗多無禮,讓他很是記仇。

‘回皇上的話,太后殯天前。讓李公公離開皇宮,去給德齡公主送一封密信。這個時候,只怕已經抵達東北商行了。’

一位小太監,戰戰兢兢說出這話後,光緒着實有種想殺了這個太監的心。但他同樣明白。這位太后怕是早料到,他不會放過李蓮英,纔給他一個脫身逃命的機會吧!

逃到東北商行,無疑是京師最安全,也最沒人敢招惹的地方。原本光緒也想着,要把李蓮英抓回來扒皮抽筋,一泄心中的惡氣。卻明白,那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最終讓王公跟太監。準備操辦慈禧的後事,光緒也沒表現的太過悲傷,便退出了慈禧的寢宮。都說人死如燈滅。對慈禧的恨,光緒此刻似乎也沒以前那樣重。

趕在他宣佈退位之前,享受死後的榮光。這位老女人,到死都那樣貪戀榮耀啊!

伴隨清廷對外宣佈,慈禧殯天之後。提前得到消息的劉興華,也感嘆他來到這個時代。真的改變了很多歷史。這個享有武則天一般權勢的女人,竟然提前死了!

原本按照歷史。慈禧明年會死在光緒後面。可現如今,慈禧早死了。光緒卻還是活的好好的。而跑到東北商行尋找庇護的李蓮英,已經將整件事情做出了講述。

爲了活命,爲了能得到劉漢青的寬恕,李蓮英真的交出歷年受賄的髒銀。也提前跟劉漢青透露,光緒不日將發罪己詔,邀請劉漢青入京掌天下權柄的事情。

看着站在窗前的劉興華,親自給他送電報的錢杏芳,略顯好奇的道:“興華,慈禧死了,你不是應該高興嗎?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和平建立新國家了!”

‘高興嗎?談不上!這個女人,到死都要擺光緒一道,光緒這個皇帝當個夠窩囊。不過,慈禧趕在光緒退位前死,還要勞民傷財一次啊!’

想想歷史上慈禧死後,民國軍閥將其陵墓給盜開,盜走不少陪葬之物。現在國家沒変得那樣亂,想來敢打她陵墓主意的人,應該不多吧!

不過,想到慈禧臨死還要勞民傷財,劉興華很快又道:“杏芳,給京城的情報部發電。讓他們監督好清廷此次操辦慈禧的喪事,不許勞民傷財。

除了一些允許陪葬的物品外,不許將應該屬於國民的國寶放進墓室之中。這也算是,給她一個死後的忠告,免去將來有人打她墓穴的主意。”

聽到劉興華的話,錢杏芳卻愣了愣道:“興華,這事我們也管,會不會太過份了?畢竟,死者爲大啊!她是一國太后,死後享受些尊榮不是應該的嗎?”

‘錯,她生前享受的尊榮夠多了,死後就用不着勞民傷財了。如果我們不給予一些警告,只怕清廷會有不少人,把一些國寶當做陪葬品埋進她的墓穴之中。

這些國寶,將來是要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的,給她一個已死之人純屬浪費。她能在改朝換代前,享受國葬之禮,已經是破例了。沒事,按我的話把電報發出去。’

什麼死者爲大,劉興華纔不管。在他看來,慈禧能在死前,享受到太后禮儀下葬,已經是她的幸運。她蒐羅的天下珍寶,自然不會讓她做爲陪葬品帶進墓裡去。

下達完這個指示,劉興華立刻命令,葛依乎的一軍正式集結。隨他一起,準備南下接收京師。同時他也打算,在接收京師之後正式宣佈建立共和。

至於稱帝這樣的想法,劉興華不是沒有過。可在他看來,爲了子孫後代考慮,皇帝這種稱呼,還是不要在華夏繼續流傳下去,早建共和其實更好。

那怕建立共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新國家的軍政大權,都將由他一人掌控。等到什麼時候,他覺得時機成熟,則會慢慢放權享受餘生。

如今才三十歲的劉興華很清楚,那怕執政二十年,他也才五十歲。相比一些國家的領袖,大多都會執政到六十歲,他還有三十年的時間可安排。

而他相信,給他二十年的時間,他會把一手創造的新華夏,打造成真正的世界大國。讓這個東方古國,再次煥發新生。真正成爲,東方的霸主。

目前還被沙俄控制的區域,他也會在後期,陸續的將其收復回來。不管想什麼辦法,他要拿回屬於華夏的地盤,甚至有機會還要開彊拓土一番。

一軍做爲東北軍的王牌軍,接到劉興華的軍令,連夜便進行集結。乘座火車,趕到已經通火車的山海關。這樣的舉動,終於讓各國知道,劉興華要出關了。

此刻清廷的掌權者慈禧剛死,劉興華就集結大軍,他是想做什麼呢?

而慈禧的喪事尚未處理,光緒正式向天下發罪己詔,痛訴他登基之後所做過的錯事。同時在罪己詔後面,正式宣佈解決清朝歷史,退位以謝罪於國民。

另外,主動邀請東北軍大帥劉興華入關商討國事,共建一個嶄新強大的新國。這份罪己詔一出天下震動,卻讓很多人清楚,清朝的歷史真正結束了。

那麼劉興華,又會選擇以什麼政體組建新政府呢?是稱帝,建立一個劉氏王朝,還是選擇跟列強一樣,選擇民主共和,又或者君主立憲呢?

諸多的猜測,隨着東北軍南下,在慈禧下葬第二天,正式出現在京城外。換下龍袍的光緒,帶着困守在京師的王公貴族還有大臣,全部站在城外進行等候。

在光緒等人旁邊,整個京師的百姓,也會部出來了。站在東北軍先頭部隊拉起的警戒線外,等待那個已經天下共知的劉漢青現身。

很多百姓都想知道,未來劉漢青執掌天下大權,他們會享受到什麼好處呢?而未來,他們是不是一樣,要尊劉漢青爲皇帝呢?

帶着這種期待,一陣馬蹄聲讓所有人目光都看向遠方,漸漸靠近的騎兵隊伍。而騎兵前面的幾輛緩緩開路的汽車,也令不少百姓覺得非常新鮮。

都說東北軍強悍精銳,而此次進京的部隊,更是東北軍最爲精銳的一軍。而未來一軍將鎮守直隸跟京師,想來將來應該不用擔心,京師再被洋人攻破了吧!()

第187章 俘虜亦有大用第161章 小鬼子的盤算第82章 買完糧買房第247章 空軍建設第242章 新政府運行第6章 世態炎涼第222章 廣州再起義第39章 塔河守備營第68章 破防之策第37章 拉仇恨的高手第2章 進京送禮第12章 接管武備學堂第22章 將軍的驚訝第65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人心險惡第184章 我很公道的!第86章 玩威脅,誰怕誰!第192章 提早爆發的海戰第16章 機槍加大炮第31章 全面武裝部隊第61章 要學的還多第125章 滅城計劃第219章 暫止刀兵序章密林基地第67章 進入戰備狀態第2章 進京送禮第76章 失敗亦是鍛鍊第161章 小鬼子的盤算第61章 新一旅備戰第222章 廣州再起義第5章 驚世大盜第14章 清晨的‘大禮’第55章 與城共存亡第23章 仇人與英雄第21章 催命的槍聲第250章 戰字驚天下第52章 招個兵不容易第159章 雪至戰方休第5章 驚世大盜第11章 一幫窩囊廢!第46章 將軍的死志第110章 神秘的來路第36章 白高興一場第225章 各有算計的洋人第153章 准將的待遇第156章 兇險的偷襲第3章 蝴蝶臨亂世第255章 未來目標與理想第93章 深夜的‘訪客’第72章 突襲前的偵察第150章 依興阿的警醒第223章 東北軍之謀第84章 下一個目標第40章 部隊番號擴編第2章 穿越者的心虛第81章 漠北鋤奸隊第114章 張網以待第123章 犀利的反攻第78章 槍法練好不容易第73章 斬首計劃提前第14章 清晨的‘大禮’第92章 擴張需謹慎第104章 承諾安民心第168章 炮艇伏擊戰第20章 邊關燃戰火第120章 李中堂的盤算第75章 折磨式的訓練第50章 兩軍陣前遇第193章 給我一個解釋第19章 雪夜偷襲第51章 有眼不識高人第194章 洋領事的驚歎第81章 瑗琿城買糧第44章 伺候的意思第98章 先訂親認乾親第54章 坐觀天下風雲起第202章 撤離與接管第26章 痛快的戰鬥第72章 特戰隊員選拔第125章 滅城計劃第94章 親自上陣第58章 辮子的去留第252章 獵殺與轟炸第18章 這是說笑話嗎?第14章 聯軍的反攻第82章 暗殺與搶劫第86章 玩威脅,誰怕誰!第230章 軍備競賽第5章 驚世大盜第68章 在家等你回來第221章 戰後餘波第61章 新一旅備戰第62章 警衛團出動第41章 孫家父子的野望第165章 憋屈的鬼子第100章 安民師野望第94章 冬夜的浪漫第249章 一戰鋒煙起
第187章 俘虜亦有大用第161章 小鬼子的盤算第82章 買完糧買房第247章 空軍建設第242章 新政府運行第6章 世態炎涼第222章 廣州再起義第39章 塔河守備營第68章 破防之策第37章 拉仇恨的高手第2章 進京送禮第12章 接管武備學堂第22章 將軍的驚訝第65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人心險惡第184章 我很公道的!第86章 玩威脅,誰怕誰!第192章 提早爆發的海戰第16章 機槍加大炮第31章 全面武裝部隊第61章 要學的還多第125章 滅城計劃第219章 暫止刀兵序章密林基地第67章 進入戰備狀態第2章 進京送禮第76章 失敗亦是鍛鍊第161章 小鬼子的盤算第61章 新一旅備戰第222章 廣州再起義第5章 驚世大盜第14章 清晨的‘大禮’第55章 與城共存亡第23章 仇人與英雄第21章 催命的槍聲第250章 戰字驚天下第52章 招個兵不容易第159章 雪至戰方休第5章 驚世大盜第11章 一幫窩囊廢!第46章 將軍的死志第110章 神秘的來路第36章 白高興一場第225章 各有算計的洋人第153章 准將的待遇第156章 兇險的偷襲第3章 蝴蝶臨亂世第255章 未來目標與理想第93章 深夜的‘訪客’第72章 突襲前的偵察第150章 依興阿的警醒第223章 東北軍之謀第84章 下一個目標第40章 部隊番號擴編第2章 穿越者的心虛第81章 漠北鋤奸隊第114章 張網以待第123章 犀利的反攻第78章 槍法練好不容易第73章 斬首計劃提前第14章 清晨的‘大禮’第92章 擴張需謹慎第104章 承諾安民心第168章 炮艇伏擊戰第20章 邊關燃戰火第120章 李中堂的盤算第75章 折磨式的訓練第50章 兩軍陣前遇第193章 給我一個解釋第19章 雪夜偷襲第51章 有眼不識高人第194章 洋領事的驚歎第81章 瑗琿城買糧第44章 伺候的意思第98章 先訂親認乾親第54章 坐觀天下風雲起第202章 撤離與接管第26章 痛快的戰鬥第72章 特戰隊員選拔第125章 滅城計劃第94章 親自上陣第58章 辮子的去留第252章 獵殺與轟炸第18章 這是說笑話嗎?第14章 聯軍的反攻第82章 暗殺與搶劫第86章 玩威脅,誰怕誰!第230章 軍備競賽第5章 驚世大盜第68章 在家等你回來第221章 戰後餘波第61章 新一旅備戰第62章 警衛團出動第41章 孫家父子的野望第165章 憋屈的鬼子第100章 安民師野望第94章 冬夜的浪漫第249章 一戰鋒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