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小李探花

讓李逵勝出,或者說讓李逵在紹聖元年的科舉之中脫穎而出,這本來就是章惇的計劃。

可並不是主考官李清臣的計劃。

但這有問題嗎?

一個進士而已,最多也就是進士及第,反正狀元肯定需要皇帝點,只要皇帝不管不顧,死命要點李逵爲狀元,別看章惇等人掌控朝堂已經差不多完成了,除了科道和言道之外,所有的核心部門都差不多是變法派任主官。但皇帝真要認準了李逵,章惇等人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再說了,李逵中進士,就算是進士及第,對變法派來說,也一點關係都沒有。

皇帝才親政,之前的小十年,都被太皇太后高氏給圈養了,連在宮裡都沒有幾個親信,更不要說在朝堂了。

李逵出仕,哪怕紹聖元年這一科的所有進士都成了皇帝的親信,等到這批人起來,少說也是十年之後的事了。

到時候,變法派早就穩定了局面,說不定對外開疆擴土,對內修法富民,已經是皇帝都不敢輕易動彈的龐大勢力了。

甭管章惇,還是曾布,還是蔡卞,都不在乎這科進士的歸屬。

唯獨對這科進士有所企圖的李清臣,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這不是什麼立場問題,而是對其他人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唯獨對李清臣可以培植勢力的契機。但這種事,暗地裡做,沒人說,也沒有人會挑破。

這也是爲什麼蘇軾主考,考官都是他自己安排的,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都赫然在列。也沒人說蘇軾安插親信,私授朝廷官職,因爲這都是科舉主考官的福利,每一任主考官都是這批進士的座師,大家都在圈子裡按規矩做事。真要是被挑刺了,那麼站出來不滿的人才是真的不懂做人,壞了大傢伙的規矩。

正是因爲這場科舉,讓蘇軾的弟子遍佈天下,成了一方勢力。當然,唯獨蘇軾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成大佬了,成了別人的眼中釘,可他還挺高興,朋友多了不少。

也正因爲這場科舉,讓人發現,蘇軾的人格魅力比其他主考官強很多。很多士子被蘇軾舉薦之後,都心甘情願的認蘇軾爲老師。而蘇門一時間,也迅速膨脹了起來。於是,蘇軾成了被打壓的對象。但也沒人敢說,蘇軾的弟子太多了,蜀黨勢大這些理由。反倒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說詞,讓蘇軾莫名其妙的挨批。因爲,蘇軾沒有壞規矩。

真要是放在明面上,就是衆矢之的的局面。

李清臣心裡有怨,也得忍着。

不過,考卷還有很多,還需要評卷。

“這份卷子不錯,頗有見地。”

蔡卞拿出一份卷子,眉飛色舞的高興勁,讓人不看卷子,光看他的表情就知道,這是一張純粹拍馬屁的卷子。當然,不是拍他蔡卞的馬屁,多半是鼓吹王安石的功績的文章。

蘇轍不甘示弱,也拿出一份卷子,給了蔡卞:“文筆斐然,張弛有度,此乃宏文。”

蔡卞剛高興不久,就被蘇轍連番打擊,他手中的卷子,怎麼玩意?通篇竟然說的是,變法之中水土不服。這算是什麼鬼?

哪裡有比通篇吹捧他岳父王安石的文章看起來讓人舒坦?

“立意不明,辭藻堆砌痕跡明顯,這樣的文章也不過中流而已。”

可說實在的,文章真的不錯,寫文章的人可能更不錯。蔡卞懨懨地走開,決心再找一篇讓人信服的文章出來。

還真讓他給找到了,通篇文章一氣呵成,甚至給人一種準備很久的感覺。尤其是立場明確,支持變法派不說,還指出了變法之中的一些無關大雅的瑕疵。大宋的文臣,不是真聽不進去任何諫言,但唯獨一樣不能忽略,就是立場。

立場決定了對方是自己人,還是敵人。在元祐年之後,這種涇渭分明的立場,甚至比道理更重要。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皇帝的喜好。

皇帝趙煦終於有種給自己網羅小弟的感覺,唯獨有一點不舒服,就是糊名不能拆開。也不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拆,而是需要評判出前十分卷子的時候,才能拆開。

曾布也不慌不忙的給他拿來了一篇文章,確實讓他有種如飲甘泉的爽利,通篇說什麼小皇帝都沒看,就看到了一句話:“繼先帝之遺志,開太平之盛世!”

趙煦心裡如同小貓爪子撓似的癢癢,恨不得立刻就拆開糊名看看到底是哪位國士,太會說話了。這不就是他十年傀儡皇帝的最強願望嗎?

都說到了他心坎裡去了,這狀元一定要給他。

當然,李逵的分量也很足。作爲最早追隨自己的仔,李逵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實際上,趙煦知道李逵這個人,至少已經有快兩年了。

宣仁太后崇尚節儉,她老人家的孫子即便不想摳摳搜搜地過日子,也被逼着過了七八年苦日子,哪怕趙煦是皇帝也不能免除。這種憋屈了好幾年積攢下來的苦悶,一下子遇到了李逵就迎刃而解了,這份感激,趙煦是說什麼也不會忘記的。

皇帝的感激,不會真的說感謝,而是給予他能給的東西,高官厚祿。

一個是真心實意投靠自己,並且說話好聽的新馬仔;一個是忠心耿耿的舊人。皇帝趙煦也不免爲難起來,狀元到底給誰?

給李逵,這是遵從了自己的本心,給新馬仔,這個人長什麼樣,是否真心,就難說了。

皇帝趙煦陷入了幸福的兩難之中。不由得看向了蘇轍,他對蘇轍的惡感並不大,主要是因爲蘇轍沒有得罪過他,這也是爲什麼蘇轍能夠成爲變法派留在朝堂上,手握重權的原因了。他很希望蘇轍能夠迷途知返,投靠他的麾下,畢竟聽皇帝的話,對於大臣來說,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吧?

小皇帝趙煦不免看向了章惇等人,心說:“你們還都是同科的進士,說起來還都是出自歐陽修的門下,怎麼彼此的差距就那麼大呢?”

還真別說,蘇轍,蘇軾,章惇,曾布,這些都是同科士子。除了章惇比較悲催之外,其他人都是嘉佑二年這一科之後就開始當官的同門。

不斷有被章惇等人評爲優等的卷子送到御案上,同時蘇轍也時不時的來噁心人。送上的卷子千奇百怪,有說變法派壞話的;有說變法不成功,是因爲不需要變法的;甚至還有說變法因爲水土不服,根本執行不下去的……尤其是這些傢伙一個個說文論古,文章有據可查,讓他看多了,差點就信了。

這讓趙煦對蘇轍的厭惡更加深了不少。

本來,蘇轍就不受待見,這位是趙煦的皇祖母病死前欽定的八位顧命大臣之一。但宣仁太后已經薨了,怎麼這個蘇轍還抱着對宣仁太后的死忠,一點變通的念頭都沒有呢?

這大宋今後的掌舵人是他趙煦,可不是已經躺在陵寢裡的宣仁太后。

可蘇轍能怎麼辦?

他也很絕望啊!

當然,不認可變法就是不認可,在他看來變法的危害太大,這完全是戰爭時期纔會選擇使用的極端做法。可以說,很多遍法的條文,都是爲了戰爭爲本的,比如說《市易法》。這就是完全爲了戰爭的需要,纔會出現的發令,但卻被搬到了平時,這簡直就是毫無節制抽取民力的做法,根本就不能長久。

再說,他作爲保守派的大佬。也知道太皇太后不在了,他要是改換門庭,也無可厚非。

尤其是他還是顧命大臣,真要是支持變法了,趙煦這沒心機的小皇帝,能高興的笑出鼻涕泡。

但哪些追隨保守派的官員們會怎麼想?

蘇轍這廝竟然叛變了!

尤其是,他改換門庭還需要‘投名狀’,要不然皇帝如何會相信他?

而‘投名狀’就是保守派們的官職,這豈不是成了卑鄙小人?

這也是蘇轍的難處,也是他準備一條道走到黑的無奈。真要是貪戀權位,他就成了反覆無常的奸佞小人,這輩子過舒坦了,但罵名會留在史書上,遺臭萬年。蘇轍這樣的高官,這輩子什麼沒見過?什麼沒吃過?什麼沒玩過?

他真要是爲了暮年的富貴,丟失了一輩子的清譽,對他來說,纔是得不償失。

不知不覺之中,閱卷快結束,留下的卷子要麼有瑕疵,要麼就不符合大佬們的心意。能夠推薦給皇帝的卷子,都已經給送上去了。

不過,皇帝趙煦有點不滿意,他覺得十份卷子太少了,開口道:“諸位愛卿,多準備些卷子,我朝舉士,多多益善。”

顯然,趙煦並不是因爲卷子太少。

而是附和他心意的卷子太少。

其中還有幾分夾雜着對變法模棱兩可的卷子,這樣的人,趙煦看着就彆扭,更不要說選他們成爲紹聖元年最爲出衆這一批進士了。

一般的科舉,進士及第就前三,這幾個人的仕途肯定會很順。

還有二甲進士前二十,也是能夠被皇帝記住的名字。這些人也會在仕途升遷很快,成爲朝廷重視的一批年輕官員。至於一百名開外……主考官都不見得記得,還指望皇帝會重視嗎?

趙煦拿着不合他心意的卷子,對章惇說:“這份卷子立意模糊,雖文采不錯,但也不足以二甲靠前。”

“該士子支持變法,且文采尚可,可以上取。”

……

殿試,對於主考官來說,他們已經決定不了什麼了。前十的排名,都是宰相,副相等朝堂重臣之間的博弈。

連範純仁這樣的老好人,都下場搏殺了:“陛下,此子文采斐然,還是今科的省試第一名,真要是落在名次太差,恐怕主考官的臉面落不下來。”

皇帝瞪眼看着卷子,他怎麼就沒看出來這文章的來歷呢?

他想起來,這卷子似乎是蘇轍推薦的卷子。

可關乎李清臣的面子,這必須要給,省試第一名,他忽然想起來,這不就是範衝嗎?

也不算是外人,和他還是麻友的關係,趙煦學打麻將,陪練就是範衝。就是這傢伙似乎很窮,一個勁的贏自己的錢。

趙煦看向了李清臣。

李清臣能說什麼?

他就差一口老血堵在了胸口,千不該萬不該,自己竟然把老仇人的兒子錄了貢士,還好死不死的被他選爲省試第一名。

他對範衝的文章也有過了解。北宋的文臣,可能是對文章最爲敏感的一類人了,他們甚至能夠從文章的佈局,看出文章的作者。可誰知道,範衝在黃庭堅門下回爐再造之後,完全就變了一套路數。既然不是黃庭堅的路數,也不是範祖禹的路數,更不是範衝自己的路數。這簡直就是讀書人學兵法……人心都被帶壞了啊!“

可這種事,李清臣能說什麼,只能低下高傲的頭顱,對皇帝道:“還請陛下定奪!”

李清臣心很累,他是打落了門牙往肚子裡咽。範衝的省試第一名是他定下的,拆開糊名之後就傻眼了。

這時候李清臣要說範衝的人品文章都不足以進士及第,這是打自己的臉。

關鍵是,這等丟人現眼的事,在大庭廣衆之下,李清臣肯定下不去手。

趙煦激動的拿着龍剪刀,他要親自拆糊名,這一刻,他有種天下盡在他掌握之中的暢快,雙眼放光的盯着糊名處。

前十的卷子,第一份已經出來了,潛江士子畢漸。

第二份,太學生蘇過。

怎麼回事?

蘇轍和範純仁愣了一下,這卷子……有點古怪啊!

看來自家的侄子也學會了變通。當然,排名第一點沒什麼,能進入前十排名就好。

……

第八份卷子,範衝,也是太學生身份。

第九分卷子,馬昱,太學生身份。

還有一份李逵的卷子,早就被拆開了糊名,孤零零的被擱置在了一旁。

三甲排名爭奪正式開始了,李清臣覺得他作爲主考官,有必要對蘇過和範衝有所表示:“範衝乃範祖禹之子,其父在元祐年間攻訐同僚無數,不宜拔高!”

至於蘇過,不用李清臣開口,蘇轍這位親叔叔就不能讓蘇過獲得前三甲的名次,這叫避嫌。

果然,蘇轍站出來,懇請皇帝到:“臣請避嫌。”

“準了!”皇帝趙煦壓根就沒打算給老臣蘇轍哪怕一丁點的客氣,讓蘇轍臉色很不好看。

而且皇帝親自定下了基調:“第一名就選太學生馬昱,非世家子,出身清白。”

這話還讓人怎麼接茬說?

要說寒門子弟,畢漸更適合,畢竟他是真的寒門出身,從地方上一步步考上來的士子。

當然,比家境落魄,誰比得上李逵?

當初李逵可是家徒四壁,父親早亡,寡母需要贍養,他除了成功,別無選擇!

三日後,皇榜下。

李逵還是站在老位置,他真無法理解,大宋的達官貴人們,爲什麼會榜下捉婿如此熱衷?

而且他還遇到了熟人,文家的管事,帶着八個壯碩的家丁,在邊上虎視眈眈的盯着頭山人還榜下人羣。

作爲老主顧,李逵覺得應該客套兩句,問:“文管事,你怎麼又來了,難不成馬昱賢弟不合你家老爺的心意?”

文管事仰頭一瞅是熟人,急忙躬身道:“非也,這次是我家老爺的嫡女,非三甲進士及第者不配爲佳婿。”

李雲在邊上插嘴:“可有目標,我們還是按照老價錢算。”

文管事哪敢再請李逵出手,之前他不知道李逵是貢士就罷了。如今皇榜沒有揭,但李逵已經鐵定是進士老爺了,讓進士老爺幫忙做這腌臢事,他家老爺知道,肯定會打斷他的狗腿,急忙撇開關係道:“李老爺,小人之前有眼無珠,不識真人,還請恕罪。”

皇榜前十名之後,都沒有蒙着。

上面可沒有李逵的名字,顯然,李逵這次殿試肯定拔高了不少,運氣好的話,前三甲也有可能。文管事很憂傷,他的人去抓李逵,肯定會被踹在地上摩擦到懷疑人生,打遍御拳館的猛人,殿帥門下都不見得有,他帶着的是看着高大,也就是中看不中用的家丁而已,怎麼敢對李逵有企圖?但要是請進士及第的老爺幫忙幹粗活,他不過是文家諸多不起眼的管事之一,又不是潞國公親至。

人羣突然熱鬧了起來,銅鑼響器開始打起來,場面頓時熱鬧了起來。

“第五之後已經出來了,蘇過是誰?”

“錢廖長什麼樣?”

……

如果說上次省試榜單下,榜下捉婿是演習版的話,這次榜下捉婿絕對稱得上是戰爭版。

至少上次榜下捉婿,李逵還沒見過人手拿棍子的場面。但這次,棍子有了,麻袋也有了。恐怕少不了一場龍虎鬥。

不過李逵並不在意,這幫人再厲害,也威脅不到自己。甚至連赤手空拳的阮小二都能一個個收拾的服服帖帖。

第四竟然是範衝?

李逵不認識。

前三了,李逵心中不僅有些意動,不會是真的被老孃張氏的金口說中了,自己是狀元的命?

這會兒功夫,連文管事都對李逵有所想法,可惜李逵不是他的手下能夠對付得了的強悍對手。這讓文管事心痛不已,要是李逵能乖乖的跟着他走,這老爺安排下的差事,豈不是完成了嗎?

可惜了……

“紹聖元年進士及第,探花,沂州李逵。”

李逵心頭的石頭終於落地,但也隱隱有些失望,十七歲的探花,應該叫——小李探花吧!

第060章 刁民的氣質第197章 攻城第573章 爆黑料第633章 做宰相公子太難了!第789章 好漢傭兵團第526章 被種地耽誤的党項大軍第060章 刁民的氣質第806章 魔王出海第497章 日行一善第436章 快到爸爸的炮口來!第270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爺第539章 混入護國寺第758章 初生牛犢第204章 七星連珠第599章 黑臉漢子不都是及時雨第693章 禽獸之學第244章 官官相護第586章 自薦第065章 早就有人惦記上了第435章 火銃第676章 大郎,吃藥了!第470章 反攻開始第406章 加猛料第269章 送命題第539章 混入護國寺第406章 加猛料第248章 大郎,你要老婆不要?第742章 書生從軍第015章 信譽破產風波第207章 三千破十萬第817章 釜底抽薪第219章 馬屁逵第043章 生意紅火第537章 投名狀第016章 欺人太甚第166章 錢生錢的遊戲第340章 二楞第453章 廟堂之上第172章 膽子太小第320章 北地槍王第472章 你爹不傻!第753章 心痛到想死!第189章 看不起人第274章 西貝貨第225章 首陽書院第551章 世間大恐怖第222章 舐犢情深第523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761章 突如其來的心心相惜第341章 殺豬局第442章 殺俘第697章 李聖人出關了第618章 佛不爭,和尚不能忍第461章 飛蝗如雨第103章 學林匪號李人傑第341章 殺豬局第403章 你這個叛徒第452章 出城第310章 東京汴梁第576章 老陰貨第284章 命換命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370章 選官就是裝孫子第514章 佛靠金裝第028章 受僱巡檢第730章 包道乙第720章 鐵憨憨第747章 現場教學攻城第064章 幹他!第214章 欽差第740章 老將出馬第773章 欺負朕老眼昏花?第123章 自救第105章 岀鹽了第184章 吃定你了第270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009章 嫉妒第783章 來時好好的第781章 海外封地第069章 狠第182章 恐嚇皇親第133章 讓你小子不學好第691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第745章 都是好演員吶!第072章 黑吃黑第469章 進階名將之列第121章 學生冤枉啊!第002章 倆傻子第326章 益智玩具第783章 來時好好的第021章 說真話沒人信第390章 議親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316章 御拳館第032章 貫日第453章 廟堂之上第162章 李逵是個好孩子第675章 蘇門的以德服人第719章 越醜越好
第060章 刁民的氣質第197章 攻城第573章 爆黑料第633章 做宰相公子太難了!第789章 好漢傭兵團第526章 被種地耽誤的党項大軍第060章 刁民的氣質第806章 魔王出海第497章 日行一善第436章 快到爸爸的炮口來!第270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爺第539章 混入護國寺第758章 初生牛犢第204章 七星連珠第599章 黑臉漢子不都是及時雨第693章 禽獸之學第244章 官官相護第586章 自薦第065章 早就有人惦記上了第435章 火銃第676章 大郎,吃藥了!第470章 反攻開始第406章 加猛料第269章 送命題第539章 混入護國寺第406章 加猛料第248章 大郎,你要老婆不要?第742章 書生從軍第015章 信譽破產風波第207章 三千破十萬第817章 釜底抽薪第219章 馬屁逵第043章 生意紅火第537章 投名狀第016章 欺人太甚第166章 錢生錢的遊戲第340章 二楞第453章 廟堂之上第172章 膽子太小第320章 北地槍王第472章 你爹不傻!第753章 心痛到想死!第189章 看不起人第274章 西貝貨第225章 首陽書院第551章 世間大恐怖第222章 舐犢情深第523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761章 突如其來的心心相惜第341章 殺豬局第442章 殺俘第697章 李聖人出關了第618章 佛不爭,和尚不能忍第461章 飛蝗如雨第103章 學林匪號李人傑第341章 殺豬局第403章 你這個叛徒第452章 出城第310章 東京汴梁第576章 老陰貨第284章 命換命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370章 選官就是裝孫子第514章 佛靠金裝第028章 受僱巡檢第730章 包道乙第720章 鐵憨憨第747章 現場教學攻城第064章 幹他!第214章 欽差第740章 老將出馬第773章 欺負朕老眼昏花?第123章 自救第105章 岀鹽了第184章 吃定你了第270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009章 嫉妒第783章 來時好好的第781章 海外封地第069章 狠第182章 恐嚇皇親第133章 讓你小子不學好第691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第745章 都是好演員吶!第072章 黑吃黑第469章 進階名將之列第121章 學生冤枉啊!第002章 倆傻子第326章 益智玩具第783章 來時好好的第021章 說真話沒人信第390章 議親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316章 御拳館第032章 貫日第453章 廟堂之上第162章 李逵是個好孩子第675章 蘇門的以德服人第719章 越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