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賓客滿堂



“二奶奶,小姐,你們幾個原來在這裡,家裡夫人讓奴婢來找你們。奴婢這一路行來,幾乎把雙溪鎮都給翻了個個兒,都沒能找到,原來二奶奶和小姐卻是來這邊燕子溪遊玩了。”

春杏素來口齒伶俐,一看見劉亦瑤和二奶奶紫嫣,那一張小嘴已經噼裡啪啦的出口成章就是一大串,這也是這麼多年她一直深受劉氏喜愛的原因,能說會道善於察言觀色。

“呵呵,我和二嫂兩個人出來遊玩,一時貪玩這才行至此處。春杏,夫人讓你這麼急急的來找我們,可是有什麼事情?”

一抹微笑出現在劉亦瑤的嘴角,微微的一縷風吹來,帶來了絲絲寒意,幸好陽光甚好,讓人還不覺得如刀般刺骨,但是卻揚起了劉亦瑤那一頭三千青絲,飛揚得飄飄灑灑,迷離中把她的整張臉襯得飄飄渺渺,竟然如同仙女下凡了一般。

“小姐,你可真美。怪不得今天家裡來了那麼多客人。”

春杏忽然沒頭沒腦的讚歎道。

“客人?和我美又有什麼關係?”

劉亦瑤不覺十分的驚詫,春杏的話沒頭沒腦的好沒來由。

“小姐,你們出來得早自然不知道。咱們家今日來了好多客人,都是這鎮上有頭有臉的人家,有好多都是原來朝中的文武大臣,聽說厲王妃娘娘回來了,適逢年下都忙着來家中拜見呢。”

春杏邊跟他們一路走着,邊絮絮叨叨的說着,倒是把劉亦瑤給聽得一呆一愣的,自己回到劉宅,並未聲張,如何這消息穿的這麼快?

想來想去,方纔想到,看來是前天前朝的禮部侍郎來的時候見到了自己,回去傳出去的消息罷。

“還有重要一事,夫人專門吩咐春杏的,讓奴婢告訴小姐,回家一定不要說被厲王休妻的事情,老爺夫人說了,畢竟這些事情有礙視聽,再說了女子出嫁講究的是三從四德,如果說出去小姐竟然已被休掉一事,畢竟惹人笑話。”

春杏說完,劉亦瑤不覺心中一陣無語,確實,雖然現在自己拿到了休書,可是自己竟然忘記了,這些事情本來已經是有違道德的事情,她自己本來就應該牢牢的保密的,最起碼不要給爹孃心裡在添亂,而她竟然忘記了這一點,那天爲了和父親相認,情急之下說出了此事。

其實劉亦瑤心裡也很後悔的。

“嗯,知道了。你前面帶路,既然家中等候的客人很多,那我們就趕緊趕路吧。”

春杏這才閉上了嘴巴,一行人邊走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這話,三個丫鬟說自己的,劉亦瑤和紫嫣卻一直在談論自己的二哥。

看得出紫嫣確實很愛二哥劉亦云,每當她提到二哥的時候,那溫柔的眼神,還有溫柔的低語,都讓劉亦瑤十分的熟悉,這個表情,不是當初她剛剛愛上厲王,後來又被寧峰所感動的時候,而具有的那些表情嗎?

看來,二哥還真是遇到了一個相愛相守的人呢,不過她每當想到張蔓菁的時候,心裡還是有點不舒服。

很快,一行人回到劉宅,還沒到大門口,就已經看見門前停留着不少的車馬,看樣子那些車豪華的多一些,好多車身上都雕刻着精細的花紋,窗戶和車門都是錦緞的。早就聽聞雙溪鎮多達官貴人,果然是真的。

果然如同春杏所說,家裡來了許多客人呢。因爲隔着籬笆牆已經看見院子裡紛紛攘攘的站了好多人,裡面有些是劉亦瑤認識的,有些是她不認識的。

春杏緊走兩步忙着回去通報去了,而這邊劉亦瑤就和紫嫣手拉着手,緩緩的走進院子。

剛一進院子,滿院子的嘈雜聲息就悄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的落在了劉亦瑤和紫嫣的身上,一時之間竟然搞不清哪一位是紫嫣,哪一位是厲王妃,畢竟劉亦瑤好多人是沒有見過的。

但是裡面那些原本認識劉亦瑤的人,早已經疾步躬身過來,對着她急忙施禮道:“王妃娘娘金安。”

“好,大家都平身吧。”

聲音很美妙,而語調很平穩,讓人有一種心甘情願和她接觸,爲她付出所有的魔力。

她的一直素手微微的擡起,那微微翹起的蘭花指,仿若是當初皇后的模樣氣勢,只是小手上沒有了那象徵着地位和身份的金色護甲,中指上的原來的一枚古色古香的成色上好的金鑲玉,如今也只換做了一枚金環而已。

寬大的水袖蓋住了潔白的手腕,卻掩不住裡面一隻成色上好的金手鐲,偷偷的露出了一小塊來,就彷彿向外面偷看一眼這美麗的世界一樣。

那紅色的衣服繡着潔白的半樹梅花,還有那飄曳在腦後美麗如墨染一般的黑髮,都讓她瞬間美麗爲天人一般。

院子裡面的人不覺看得呆了,好半天都才反應過來。

“王妃娘娘,這些賓客都是咱們雙溪鎮的鄰居和朋友,今日是小年,聽聞王妃娘娘回來省親,所以都急忙過來拜見,同時也都想要了解一下當朝形勢。聽說如今新皇剛剛繼承大統,而咱們雙溪鎮好多當初也都是被迫歸隱的,所以這次來,仍然都想要藉助王妃娘娘的威勢,平反一些不得已的隱情。”

看來劉老爺已經提前吩咐過了,所以大哥劉亦風口裡的小妹,現在明顯變成了王妃娘娘,並且聽他後來的話,看來她的離開是迫在眉睫了。

因爲人比較多,所以很好多菜都已經準備好了只等着開桌了。

看見王妃回來,大家自然都是一番歡顏之態,推杯換盞之際多了許多的客套和應酬,雖然劉亦瑤這樣的局面根本就沒放在心上,眼前的形勢跟她當初在王都和皇宮中相比,簡直是小烏比大烏,所以對於她來說是輕車熟路。

這頓飯一直吃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散,劉亦瑤和在座的那些前朝大臣們是推心置腹,因爲她知道即使他們都已經不在朝廷了,但是朝廷裡面的事情哪一樁哪一件不是他們所不知道的?

每個人都會有幾個朋友,或者同鄉的,所以劉亦瑤對這些人就很注意用手段拉攏,雖然現在的她已經沒有昔日的榮耀,但是卻多了一份灑脫的美麗,因此倒很吸引衆人的目光。

而她對新皇楚凜的狀況還是比較關心的,剛剛一問,就有人回答她說:“如今的大楚是外強中乾,楚凜剛一上任的新皇,又怎麼能很快的就跟大臣打成一片,所以現在君臣之間竟然互相不太協調。不過也還算好,楚凜對事物處理的還夠及時到位。”

劉亦瑤想要知道的其實也就是這麼多,她現在只想知道自己當初跟楚凜約定以後,楚凜能不能領悟到她話中的精髓,從而奮發圖強,爲早日開始一個太平盛世而努力。

散席的時候,劉亦瑤留下了前戶部尚書,說是有事想向他諮詢一下,那位清瘦的老頭自然是樂呵呵的留下了。

來到一間無人的房間坐下,劉亦瑤這才笑眯眯的問道:“童大人,亦瑤想問童大人一個問題,童大人可知道滄浪山?”

“哦?滄浪山?不知道王妃娘娘突然提起滄浪山是何意思?”

前吏部尚書童裝吃驚的反問道,看來他似乎對劉亦瑤突然提到滄浪山感到非常的奇怪。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希望童大人您能給亦瑤介紹一番,亦瑤前段時間聽到王爺說要過去採藥,所以要專門覈對一下再去。以免發生意外。童大人你也知道,王爺的安危可是關乎社會安危的,因此我必須加倍的小心呢。”

劉亦瑤微微一笑,那紅潤的嘴脣輕輕的抿了一口青花白瓷杯子裡面的水,然後笑着對着童裝就是一看。

童裝立刻噤若寒蟬起來,萬一惹怒了王妃殿下,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再說面前這位風華絕代的美人,可是厲王的心上人,據說也是當朝皇帝楚凜的心上人。

對着這兩個難纏的人,童裝決定選擇配合,還是乖乖的回答劉亦瑤的問題比較好。

“回稟王妃娘娘,那滄浪山在我大楚的南部,據說此山綿延數百里,風景異常的秀麗,但是山中多瘴氣,所以一般人跡罕至,但是據老臣所聞,此山中隱藏着一些神秘的東西,這百年來,經常有人要進去探寶,說是裡面有寶貝,結果不但沒有回來,都還把命都給丟在那裡了。”

“呃?”

劉亦瑤看看童裝那一臉神秘的樣子,說着說着竟然還壓低了嗓音,不覺得更加奇怪起來,她忽然有了一種預感,童裝下面要給自己說的事情恐怕纔是滄浪山傳說的真正由來。

童裝忽然下意識的看了看左右,然後往前探了探身子,輕輕的說道:“回稟王妃娘娘,其實老臣這麼多年來一直保存着一個秘密。當年,先皇在位的時候,曾經派老臣前去滄浪山,結果老臣卻在那裡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啊?”劉亦瑤不禁一愣,聽童裝的口氣,竟然似乎這個發現並沒有告訴先皇,也就是楚傲天。

“王妃娘娘,您也知道,當年厲王爺還是皇上,但是後宮和前朝的紛爭,導致各位大臣之間面和心不合,還互相的拆臺,尤其當初的上官家族,在朝廷中一直勢力很大,老臣當年也不得不受他們擺佈。當年老臣私下裡面聽說滄浪山這麼多年一直有人頻繁的進出,雖然很多人都死在了裡面,但是仍然讓人趨之若鶩的原因,是因爲滄浪山中存在着一個天大的寶藏。”

“呃?繼續說下去。”

劉亦瑤的眼睛輕輕的一眯,兩隻柔荑小手抱定了手中的白色青花瓷茶碗,不覺對童裝的話感興趣起來。

她忽然想到紫嫣的話,那些倭人來到大楚的目的,彷彿也是爲了什麼寶藏而來,那麼也就是說,在那滄浪山中果然有寶藏嗎?如果這樣的話,一旦找到那個寶藏,如今的大楚國力衰微,有了這些財寶銀錢,也就能更好的讓百姓休養生息。

“當年臣就偷偷派遣了一隻心腹人馬,前往滄浪山。王妃娘娘,臣要請王妃娘娘你恕罪,王妃娘娘也曾在後宮之中見到上官等人的逼宮,所以雖然老臣一片赤子忠心,但是畢竟攝於他的淫威,不敢明目張膽,只好暗自行事。當年老臣派出的人在一個月之前向臣傳來了消息,說是在滄浪山的滄浪河畔,竟然偶然發現了金磚。雖然不多,但是卻發現了有五六塊,都是在不同的位置,金色都是上乘的。”

童裝的話讓劉亦瑤更加專注起來,她忽然更加興奮起來,不過也忽然有點困惑,既然已經發現了月餘,爲何把向朝廷彙報,他口口聲聲的一句一個赤膽忠心,怎麼到實際問題上卻又沒有動靜了?

“童大人,這裡不免本宮就要多一句嘴了。爲何童大人在一個月之前已經得到了消息,卻沒有向朝廷彙報?要知道當時本宮似乎還在宮中,而厲王還是皇上,怎麼童大人一口一個赤膽忠心,發現了這麼重要的事情,卻又爲何隱瞞了下來?”

這一段話雖然聲音不大,但是卻句句苛責,當即把童裝給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童裝是知道劉亦瑤的手段的,當年劉亦瑤和上官的對抗,是他們都曾經親眼目睹的,尤其見到過劉亦瑤使用出的那種絕頂武功,竟然連當時的上官都無可奈何,更何況他這個不懂任何武功的糟老頭子呢?

當下,那童裝已經是跪爬半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王妃娘娘,請恕老臣的隱瞞之罪,但是老臣也是迫於無奈啊。老臣雖然得到了消息,但是那帶消息回來的人卻離奇的死了,所以老臣空口無憑,並不敢妄斷,所以這纔沒有向皇上稟報。後來因爲有人一直在老臣周圍窺伺,老臣這才急忙向皇上告老還鄉,來到了雙溪鎮隱姓埋名,還請王妃娘娘您明察。”

啊?童裝的話讓劉亦瑤不禁渾身就是一震,什麼?帶消息回來的人竟然離奇死亡,而且還有人在窺伺童裝?難道這些都是那些倭人搞出來的鬼?

她不由覺得額頭一絲溼津津的,看來自己竟然是不能小看了那些倭人,放下手中的茶碗,掏出掖在腋下的一塊帕子擦拭了一下手,然後輕輕的從位置上站起來,那繡着白梅花的裙角從跪在地上的童裝面前悠然飄過,一縷磬香撲鼻而來,是清醇的梅花香味,讓人沉醉不已,地下的童裝饒是花甲老人,也不覺一陣心曠神怡。

他擡頭偷眼看一下那正站在窗前,往院子裡面凝眉沉思的劉亦瑤,悄悄的抹了一把額頭的冷汗。

“童大人,你起來吧。剛纔本宮的話語略微有些嚴厲,還望童大人不要記掛在心上。”

劉亦瑤的聲音忽然趨於緩和,其實剛纔的話她不過是略微恐嚇一番罷了。

那童裝聽劉亦瑤的聲音緩和,這才從地上爬了起來,弓着身子站在當地說道:“其實王妃娘娘訓誡的是,老臣確實應該把那些得到的消息儘快回稟給皇上,但是老臣卻因爲一時的恐懼而辭官歸隱,卻將這麼大的事情隱瞞了下來。”

“唉,其實這也不能怪你。本宮又何嘗不知道童大人的心思,如若不是一心爲了社稷,又豈能私派人馬前去探訪?本宮又怎能不知道童大人您一定是因爲探得消息的人又死了,無憑無據沒法向皇上稟告,否則的話就會被人所詬病,說您是譁衆取寵之輩,畢竟當前我大楚國力衰弱,如得天賜幫扶,那可是帝王心中所盼望的。”

劉亦瑤不由長嘆了一口氣,轉過身來,森森然的目光瞧向那半弓着身子站在屋子中間的童裝,他花白的頭頂讓她忽然有點可憐,不覺雙目中目光就是一暖。

“童大人,你我不必拘禮,且坐下回話。你把當日的情況仔細的說與我聽一聽。如今大楚雖然江山已經穩固,但是國力急需增強,如果你說的事情果真屬實的話,本宮回去自當告訴王爺和皇上,也不枉你一片愛國的赤子忠心。”

劉亦瑤的臉上此時的表情是和藹可親,讓那童裝這才放下心來,剛剛劉亦瑤的苛責說實話可是讓他嚇了一大跳,生怕得罪了眼前的這位看似貌美如花,實則身負絕世功夫的辣手嬌娘。

“多謝王妃娘娘恩典。”

童裝這纔回到椅子邊上坐下,同時暗中擡起袖子擦了一下額頭的冷汗,那袖子上竟然也是水淋淋的了,看來他剛纔出的冷汗竟是不少。

“王妃娘娘。”

童裝這才把上個月發生在京城的事情娓娓的道來:

“大人,小的回來了。”

當看到那一身青衣打扮,昔日自己手下一直喜愛的門生張可之匍匐在自己面前的時候,童裝簡直激動得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他顫抖着手急忙扶起了地上的張可之:“可之,你們去的人可都回來了?”

“大人,”張可之早已經是未語淚先流,當時童裝的心中就是咯噔一下子,忽然心裡就有點不好的預感,果然接下來張可之說的一番話,讓他是心中驟然冰冷,“我們,我們一行十八人,奉大人的命去歲從京城出發,趕往滄浪山,可是,可是,今天,只有小的一人回到京城。大人,可之有負大人重託啊。”

“啊?”

童裝當時臉就白了,他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這一起去的十八人,可都是經過他重重挑選的,功夫自不必說,都是有野外生存的經驗的,而現在竟然,竟然只回來了一個,這讓他能不驚詫嗎?

“你們在滄浪山中可發現了一些什麼?”

許久童裝的臉色纔算是恢復了一些正常,旁邊的貼身侍從給送上來了茶水,然後悄悄的退了下去,關上房門,然後站在門外守候。

“大人,我們此行雖然人員基本折損殆盡,但是好歹還算是沒有辜負大人的重託,在滄浪山中果然發現了財寶的痕跡,不過並沒有找到源頭,只因那山中瘴氣、迷霧叢生,所以當我們不小心遺失了指南針之後,我們幾個人就商量着迴轉山下,誰知道就在這過程中,我們的人卻忽然離奇的死亡。”

張可之的話讓童裝不禁吃了一驚,這麼說他的人竟然都是遭人暗下毒手?

“小的等幾人原本進山初始,還有十五個人,可是等到出了山就只剩下五人了。不是小的妄自猜測,而是小的一直感覺後面有人跟蹤我們,然後每次都是把我們一行落隊的那個給消滅掉。”

“因爲小的們在河邊撿到了天然的金磚,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也有五六塊之多,而且個體還大,所以以爲是有人窺伺我們攜帶的金子,可是沒想到等我麼扔下了金子以後,那人仍然在我們背後跟蹤着。似乎又並不是爲錢。”

“然後後來我們的人就越死越多。終於,小的發現了一個秘密,那些人原來竟然是對着滄浪

山的珍寶來的,他們以爲小的有地圖。小的這一路是想了無數的注意,這纔好不容易逃回京城,見到大人。”

“你是說天然的金磚,真的嗎?”

童裝怎麼也不相信。

“是啊。小的親眼所見,如果不是因爲應付那夥強人,小的就親自帶回來一塊了。”

“那你把詳細的情況告訴我。”

童裝的表情有點急切,把放在手邊的茶碗端了起來,然後看着張可之,等着他趕緊仔細描述在滄浪山所發生的一切。

但是不等張可之開口,卻突然聽得一陣絲竹破空的響動之聲,那聲音凌厲至極,如同金帛撕裂之聲一般淒厲,然後就見那張可之,突然目瞪口呆,然後一頭匍匐栽倒在地,他的後背上赫然是一隻瑩綠的細小的長針,正刺入張可之的後心。

“有刺客”,當時的童裝情急之下大聲呼喊,整個侍郎府馬上慌亂成一片,可是哪裡還有那射出暗器擊殺張可之的兇手的影子。

等到他們開門出來,外面的院子裡面陽光燦爛,根本就是隻是一個明媚的冬日,哪裡有兇手的影子?

童裝當時懷疑這刺殺張可之的人應該是潛伏在府中的人,但是經過一個個的排查,卻根本找不到任何線索。

本來他當天傍晚還想入宮直接面聖,結果在遠遠來到宮門口的時候,卻遭到了一個人的攔阻,那個人形同鬼魅,不知怎麼就突然鑽進了童裝的轎子,當時把童裝都給差點沒嚇死。

“童大人,關於滄浪山的事情,還請童大人明哲保身三緘其口,否則的話童大人一家如何斃命,恐怕童大人還不知道呢。”

當時的童裝是又羞又氣,這擺明了就是威脅自己,但是他能怎麼辦?

雖然立刻嚴辭拒絕了,但是對方很快拿出的一樣東西,就讓他選擇了沉默。

那是他唯一的兒子的一塊玉石吊墜,這玉石吊墜是他兒子二十年不離身的東西,是當年老來得子的時候,先皇賞賜的。

劉亦瑤靜靜的聽着,喝着杯子裡面的茶,不時用蓋碗輕輕的撥一下碗上面的漂浮着的茶葉。

她的臉上顏色也是無悲亦無喜,除了那雙略微朦朧了一些的眼睛外,根本就看不出什麼來。

“童大人,我記得你講述中先後提到了兩次那些殺害你的手下的人一個共同點,殺了童大人門生的張可之的那跟針是瑩綠的,而那威脅你的人現身的時候,身上發出的光線也應該是帶點瑩綠的,對不對?”

兩根漂亮的柳葉眉輕輕的凝結了起來,在眉梢挽成了兩個大疙瘩,讓人看得出劉亦瑤是在沉思。

“是的。”

童裝都不知道該怎麼往下說好了,接下來的事情無非就是接受了對方的條件之後,他沒法在京城待下去,就帶了人來到了雙溪鎮。

童裝向劉亦瑤細細的稟報之後,不覺得額頭又是一陣汗水淋淋,心中暗自禱告着這位王妃娘娘可不要隨隨便便亂說些什麼纔好。

“既然童大人講到對方讓童大人保守秘密,爲何又今日說給本宮聽了起來?難道竟然是不怕本宮傳話嗎?萬一走漏了風聲,那童大人的兒子怎麼辦?”

“呵呵,老臣這一個月來食不甘味,寐不能寢,因爲知曉了這樣的秘密,所以整個過程都是苦不堪言,今日出來,老臣也是想了很多,這纔敢說與娘娘知道。畢竟雖然老臣要已經隱居在這雙溪鎮,本來不願意在沾染這塵世的紛擾,但是畢竟老臣對大楚的心中感情會深刻一點點。”

說着,說着,童裝已經是一陣唏噓之聲,而劉亦瑤不由微微轉動了雙目,臉上兀自一些驚詫之色,但是很快那些驚詫之色已經換成了淡淡的微笑,輕輕浮動在嘴角,那一雙袖在寬大水袖中的嫩白手掌,不由再次握緊了手中已經略微顯得有些涼意的茶杯。

“童大人,不要一味的內疚,等到本宮回到京城,自然會好好的告訴王爺與新皇,等到此事如若查證屬實,恐怕還有恩賞的呢。今日,時間已經不早,而我也有些困了……”

劉亦瑤一直芊芊素手已經擡起,放在嘴邊有意無意的打了一個哈欠,似乎有點點的睏意涌將上來,也是,中飯吃了那麼久,然後又和童裝說了這麼大會子的話,確實有點點的累了。

童裝是個聰明人,一看劉亦瑤的動作,心中已經知道她要送客,當下站起來,向劉亦瑤道了別,這纔出了劉宅歸去。

此時的劉亦瑤也確實有點疲乏了,她剛剛到內裡格子間的牀邊上坐定,沉香已經推門進來:“小姐,你可是要歇息了嗎?奴婢來服侍小姐歇息一會兒吧。這裡是一盞安神茶,還請小姐喝了好睡。”

“不用了。沉香,我只不過是想換一件衣裳,你看咱們穿的這一身衣服,前晌出去轉了一圈,中午又應酬了那麼久,已經污了不少地方。”

沉香聽得劉亦瑤如此說,急忙過來,幫着劉亦瑤換衣服。

由於是年下,穿的太素淨,不太和時宜,再說目前的劉亦瑤仍然假稱是王妃的身份,所以這衣飾裝扮上就不能太過倉促和樸素。

劉亦瑤看了半天的衣箱,從裡面挑出一件淡粉紫色的繁花宮裝穿上,外面披着一層淡綠色薄紗,寬大的綴着流蘇的衣襬上鏽着鏤空的白色花紋,一頭墨染秀髮簡單的挽成一個垂雲髻,兩側頸邊卻留出來一縷並未曾攏起,飄在那瑩白如玉細膩白皙的臉龐兩側,更顯得一番出塵入世的仙人之姿,額前一枚圓潤的東珠,點綴的極是恰到好處。發間斜插一根鏤空飛鳳金步搖,那垂下來的幾縷流蘇下面,各自綴着一顆黃澄澄的金珠,隨着輕移蓮步,發出一陣清脆的響聲,在這缺乏了鳥語花香的冬日裡面,更加顯得別有一番風韻。

裝扮完畢,又對着鏡子看了看,在原地站着一個迴旋,只見那淡綠色的薄紗呼隆隆飛起,如同一朵淡綠色的清雅大花,燦然開放,上面那些鏤空的白色花紋,原本就是銀線挑織的,隨着衣服的飛舞,顯得明晃晃的,卻與那額間的東珠更顯得相得益彰。

“小姐,不管什麼時候您都是那麼美。”

沉香看着劉亦瑤風姿卓越的樣子,不禁由衷的讚歎。

劉亦瑤看自己裝扮一新,這才笑着用一根手指頭戳了一下沉香的額頭道:“沉香,最近越發的口齒伶俐起來了,每日裡倒是會說我。”

雖然口氣有點瘟怒的樣子,但是臉上卻是一臉的笑,沉香早知道她是不會生氣的,也就只是嘻嘻的笑。

“沉香,你去把老爺夫人請來,我有話要與老爺夫人說呢。”

劉亦瑤凝眉想了一想,覺得既然自己要離開了,最好是跟父親母親打個招呼,否則的話今日來了這麼多客人,而自己又莫名其妙的消失,難免要給衆人留下一些口實,萬一以後自己和厲王已非夫妻的事情流露出去,那豈不是讓父母兄嫂們難堪嗎?

當下,劉亦瑤想定,乾脆自己還是跟父母商量了,然後做個假象,由大哥劉亦風風風光光的送自己離開雙溪鎮,倒是也少了不少的麻煩,然後自己在回來去悄悄尋找寧峰。

不一會兒,就聽得門簾響動,門口沉香的聲音清脆如銀鈴般的響起:“小姐,老爺夫人來了。”

劉亦瑤正斜靠在榻上想心事,聽到沉香通報,急忙起身,搶步迎接到門口,只見劉老爺劉夫人二人,已經挑簾子準備進來。

“瑤兒,有什麼事情?要急巴巴的找娘和你爹過來?嚇了娘一跳呢。”

劉夫人一進屋,就先忙着上下打量劉亦瑤,看她打扮美麗如仙子,不禁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大呼剛剛自己差點被沉香那急切的稟告給嚇着,這會兒看亦瑤根本就氣色不錯。

“哦?沉香,我讓你去請老爺夫人,你是怎麼回事?竟然把夫人給嚇了一跳?”

劉亦瑤的目光登時就看向了沉香,略微的有些不快,暗自埋怨今日沉香怎麼會做事這麼莽撞,不是一向挺機靈的嗎?

“瑤兒,你不要怪沉香,是娘太過擔心瑤兒了。娘看那童大人走的時候臉色十分的不好,以爲他跟女兒你說了什麼不好的話,然後又見沉香急急忙忙的去找我,所以才以爲你是怎麼了。呵呵,都是娘太過擔心你了。”

(本章完)

第三十六章步入深宮第六十三章我的愛人第六十九章月夜戀情得獲新生第七十四章交出倭國藏寶圖第三十六章步入深宮第二十八章驚變第四十章意外第二十章蛻變得獲新生第四十三章心存疑慮第五十五章相遇第七十六章安定突厥毒手聖醫第六十六章風狼洞第十八章驚豔第五十八章直覺第六十章示愛第二十一章重生第六十八章傳說中的死亡之谷第三十一章如何發落第二十一章重生得獲新生暗中追查第二十八章驚變第六十六章風狼洞風華絕代第五十二章索要休書第五十五章相遇第三十一章如何發落第四十三章心存疑慮第二十四章金屋藏嬌第七十四章交出倭國藏寶圖第二十五章以靜制動第二十五章以靜制動第六十七章走出山洞毒手聖醫只爲活下去第四十七章再次喪子第七十一章發現一顆金珠第五十二章索要休書第五十七章言歡第六十一章賓客滿堂第四十三章心存疑慮第七十五章斷絕父女關係第五十七章言歡第四十三章心存疑慮第四十五章製造機會第四十九章危在旦夕第十八章驚豔第四十八章清除後患絕命追殺第五十七章言歡重責第六十五章崖頂秘愛淫心起第四十九章危在旦夕第二十一章重生第二十章蛻變第二十九章妖冶求救第六十四章神秘傳說第五十章讓出皇位入住朝陽宮第七十六章安定突厥第四十五章製造機會第三十九章禁足第五十八章直覺入住朝陽宮第六十四章神秘傳說第四十八章清除後患毒手聖醫第三十七章拉開帷幕第四十九章危在旦夕第五十四章獲救第四十三章心存疑慮第三十二章不該動的情爲難第三十三章賣國求榮入住朝陽宮第二十章蛻變第五十三章夜談第六十五章崖頂秘愛神秘女人第三十章太子的女人第七十一章發現一顆金珠第二十章蛻變第二十三章獨自緬懷第七十三章密謀神秘女人第七十章追尋暗中追查第六十二章離開第五十二章索要休書第七十四章交出倭國藏寶圖第七十六章安定突厥第四十章意外第三十九章禁足緬懷
第三十六章步入深宮第六十三章我的愛人第六十九章月夜戀情得獲新生第七十四章交出倭國藏寶圖第三十六章步入深宮第二十八章驚變第四十章意外第二十章蛻變得獲新生第四十三章心存疑慮第五十五章相遇第七十六章安定突厥毒手聖醫第六十六章風狼洞第十八章驚豔第五十八章直覺第六十章示愛第二十一章重生第六十八章傳說中的死亡之谷第三十一章如何發落第二十一章重生得獲新生暗中追查第二十八章驚變第六十六章風狼洞風華絕代第五十二章索要休書第五十五章相遇第三十一章如何發落第四十三章心存疑慮第二十四章金屋藏嬌第七十四章交出倭國藏寶圖第二十五章以靜制動第二十五章以靜制動第六十七章走出山洞毒手聖醫只爲活下去第四十七章再次喪子第七十一章發現一顆金珠第五十二章索要休書第五十七章言歡第六十一章賓客滿堂第四十三章心存疑慮第七十五章斷絕父女關係第五十七章言歡第四十三章心存疑慮第四十五章製造機會第四十九章危在旦夕第十八章驚豔第四十八章清除後患絕命追殺第五十七章言歡重責第六十五章崖頂秘愛淫心起第四十九章危在旦夕第二十一章重生第二十章蛻變第二十九章妖冶求救第六十四章神秘傳說第五十章讓出皇位入住朝陽宮第七十六章安定突厥第四十五章製造機會第三十九章禁足第五十八章直覺入住朝陽宮第六十四章神秘傳說第四十八章清除後患毒手聖醫第三十七章拉開帷幕第四十九章危在旦夕第五十四章獲救第四十三章心存疑慮第三十二章不該動的情爲難第三十三章賣國求榮入住朝陽宮第二十章蛻變第五十三章夜談第六十五章崖頂秘愛神秘女人第三十章太子的女人第七十一章發現一顆金珠第二十章蛻變第二十三章獨自緬懷第七十三章密謀神秘女人第七十章追尋暗中追查第六十二章離開第五十二章索要休書第七十四章交出倭國藏寶圖第七十六章安定突厥第四十章意外第三十九章禁足緬懷